词条 | 胶彩画 |
释义 | 胶彩画 胶彩画,又称作重彩画、岩彩画、日本画,是一种以胶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矿物的粉末,与水调和后,用画笔在纸、绢、麻或木板上的一种作画型式,更可以结合不用的素材,表现出许多的可能性。 历史 胶彩画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唐朝的青绿金碧山水,绘画技法也受到北宋院画的影响,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与丹青的色彩。这就是承袭东方绘画传统的技法,"以胶绘彩"即其特色。 台湾的胶彩画是在日本统治时期,由日本传入这种绘画方式,因此在当时的美术展览中,被归类为“东洋画组”,台湾光复后由于反日情结,这类的画作被美展并除门外,不得参展,直到1962年,由林之助教授提出,经学术性辩证后,将以地域性命名的东洋画,改为以媒材命名,“胶彩画”名称始行决定,1985年东海大学美术系首开胶彩画课程,使台湾胶彩画的教育不再是师徒传授,开始走入学院美术教育。 材料 胶彩画使用的胶质可由动物、植物提炼出来,中国古代唐朝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胶彩画使用鹿胶、鳔胶、牛胶作为媒材。这些炼胶的方法在中国渐渐失传,在日本使用软质、硬质鹿胶,鳔胶,牛胶,兔胶,粒胶,三千本胶等胶材,这些胶的炼制方式,是依古代由中国传入的方式炼制。 胶彩的颜料来源为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及颜料依粗细、颜色浓淡、质感等层级的分类. 附图为画家林之助胶彩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