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释义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焦作教育学院、焦作师范学校和沁阳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历史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清光绪33年)的“怀庆府师范学堂”,至今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

中文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文名:JIAOZUO TEACHERS COLLEGE

简称:焦作师专

校训:厚德,进学,明辨,笃行

创办时间:1907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师范

主管部门:河南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刘文锴

所属地区:河南省焦作市

学校简介

建校百余年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高扬师范教育旗帜,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唯真、教学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薪火相传,弘文励教,已累计为社会输送8万余名毕业生,其中,有王国权、王梦奎等知名校友,更多的是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的辛勤园丁。据统计,焦作、济源地区82%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均毕业于焦作师专,为我省的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历史沿革

简介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倚太行,南临黄河,位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脚下。这里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等历史名人的故里,是闻名中外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在这方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热土上,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创办的“怀庆府师范学堂”到现在,学校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

沿革

1907年:怀庆府师范学堂成立

1916年:沁阳市师范讲习所

1929年:沁阳师范学校

1941年:沁阳简易师范学校

1948年:太行第四专署公立焦作师范学校成立

1949年:公立焦作师范学校迁到沁阳,成立省立沁阳中学师范部;平原省联立沁阳师范学校成立

1951年:平原省联立沁阳师范学校更名为沁阳初级师范学校;省立沁阳中学师范部迁回焦作,重设焦作师范学校

1952年:焦作师范学校更名为平原省焦作师范学校

1953年:平原省焦作师范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焦作师范学校

1954年:沁阳初级师范学校更名为沁阳第一初级中学

1956年:沁阳第一初级中学更名为沁阳师范学校

1958年:河南省焦作师范学校更名为焦作市师范学校

1965年:焦作市师范学校更名为焦作市工读师范学校

1974年:焦作市工读师范学校更名为焦作市师范学校

1978年:焦作市教师进修学院成立

1981年:焦作市师范学校并入焦作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5年:重设焦作师范学校;焦作市教师进修学院改名为焦作教育学院;焦作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

1999年:焦作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焦作师范学校

2002年:沁阳师范学校、焦作师范学校、焦作教育学院合并成立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近千亩,现有校舍面积18.9万平方米(规划总面积24万平方米),教职工725人,其中专任教师414名,具有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50余人,名誉教授和兼职教师8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85人,取得和正在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110余人。

开设专业

学校现有语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计算机教育、综合文科教育、综合理科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15个普通师范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文秘、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物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心理咨询、旅游英语、旅游管理、社会体育(跆拳道和太极拳方向)、音乐表演、艺术设计14个非师范专业和11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各类在校生总数突破10000人。

办学条件

学校具有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多媒体语音室、微格教学室、数码钢琴教室,实验室和学生实践场所面积达30197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3.8亿元,图书馆藏书量30.4万册。2002年,总投资2.68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开工建设以来,按照“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加快建设速度,2004年学校主体已经顺利迁入新校区。新校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生活设施齐备,是学生求知的殿堂,成才的沃土。

助学政策

为激励广大同学发奋学习,保证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成立了勤工助学机构,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同时学校设立“新生入学奖学金”,新生报到后按高考成绩名列前1-5名者,一次性每人奖励5000元,名列前6-10名者,一次性每人奖励3000元;学校依据国家政策积极帮助贫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学习成绩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政策推荐到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深造。

办学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全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411”教改工程,大力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是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焦作市初中校长培训基地。

目前学校正围绕“抓质量、创特色、夯基础、上本科”的发展思路,按照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的总体要求,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一个本专科并存、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兼顾、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现代化高等学校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学校组织机构

机关部处

党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组织部(机关党总支)宣传统战部工会纪委监察室团委教务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人事处学生处(学生工作部)财务处国资基建处保卫处(武装部)科研处学报编辑部招生就业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后勤集团

教学院系

文学院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马列德育教研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太极文化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办公室)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科研院所

教育科学研究所覃怀文化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所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所体育科学研究

现任领导介绍

郭平安,男,汉族,1950年10月生,河南武陟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历任焦作市解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委副书记、中站区区长、区委书记、焦作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党组成员兼焦作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2003年9月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刘文锴,男,汉族,1963年11月生,河南封丘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83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矿山测量专业,198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焦作矿业学院任教,历任测工系副主任、焦作工学院基建处处长、副院长、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其中,2004年—2007年在武汉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3月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焦作师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简介

焦作师专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jiao zuo shi zhuang zheng zhi yu she hui fa zhan xue yaun),简称政政发院。焦作师专重要系部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怀庆师范学堂政史科。自建系以来,政史系培养了大量人才,他们有国民革命军中的中将、少将,还有人民解放军中的许多高级将领以及党和国家的高级别领导人。现有历史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文科教育等3个专业。有专兼职教师60人,其中国家级院士5人,教授23人,研究生学历以46人,形成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拥有多个现代化实训室,配有三D实景模拟系统等教学设备。说课大赛、辩论大赛、导游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学生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

现任领导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含马列德育教研部)成立于2011年2月,是在原政史法律系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综合文科三个专业和马列德育教研部合并的基础上成立的。现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综合文科等三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523人。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务实精干、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8人,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具有硕士学位12人,在读博士1人; 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标兵,2人被评为校级师德标兵。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坚持“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教学管理科学规范。现有校级精品课程3门。学院重视实践教学,现有焦作市人民中学、焦作市光明中学、武陟县大封中学等10个教育实习基地及焦作市博物馆、西滑封黄河集团、中星街道办事处等10个教学实践基地。学院成立了思辨协会、模拟法庭等多个学生社团。

学院学术氛围良好,科研成果丰硕。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学院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教师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完成地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和项目9项。

学院将发扬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精神,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立足焦作、面向省内外,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基地。

媒体师专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焦作师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近日,焦作师专举办了辅导员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班。

焦作师专结合自身实际,从制度上入手,抓规范、促管理,通过拓展培训途径,促使辅导员不断扩充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目前,该校拥有专、兼职辅导员79人,将参加本次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该校利用周末、节日对全体辅导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将持续到8月下旬,共计328个学时,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考前强化训练等。

该校要求全体辅导员两年内必须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2010年5月4日,《焦作日报》第六版“教育·职场”以“焦作师专举办三校联谊导游大赛”为题,报道了政史法律系举办的焦作师专第六届三校联谊导游大赛。全文:

焦作师专日前举办了第六届三校联谊导游大赛,通过初赛、复赛环节的选拔,来自焦作师专、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旅游专业的9名学生参加了决赛。

“各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欢迎大家来到太极故里,怀药之乡参观游览。”参赛选手个个精神饱满,形象生动的景区讲解使听众身临其境。参赛的流行歌曲、豫剧、小品表演、情景剧等才艺展示更是异彩纷呈。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焦作师专政史法律系的学生李晓霞荣获大赛一等奖。

据介绍,举办此次导游大赛的目的主要是加强三校旅游专业学生的技能切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焦作的旅游业发展储备优秀的导游人才。(通讯员:靳小红)

学校荣誉

1995年学校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1996年被河南省高工委命名为“师范教育先进单位”。

1997年被河南省高工委、原河南省教委命名为“文明学校”,被原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成人高教评估先进学校”称号。

1998年被原河南省教委授予“优秀学校”。

1999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治安模范单位”称号,被河南省高工委、原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学校”称号,被河南省教委、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确定为“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学校”。

2000年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生科技论文评比优秀组织奖”,被中国青少年辅导协会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河南省公安厅授予“思想文化战线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1年被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三五’普法先进单位”,被河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被焦作市绿化委员会、焦作市园林局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参加中央教育科研所信息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百千万工程”多媒体课件大赛,共有八个课件获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2002年被河南省教育学院评为“中小学教师高师本科培训优秀建班单位”,被焦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2003年被河南省公安厅授予“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还于1998年被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确定为“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1999年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01年被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为“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02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初中校长培训基地”。学校还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为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创办的“怀庆府师范学堂”,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所在地河南省焦作市,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焦作市北倚太行,南眺黄河,焦郑、焦晋、济焦新高速公路横贯全境,焦枝铁路连通南北,与郑州、洛阳、新乡等构成河南省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是莘莘学子成才、成业的理想之地。

焦作师专现有13个教学系(部、院),设有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计算机科学教育、综合文科教育、综合理科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等16个师范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物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心理咨询、旅游英语、旅游管理、音乐表演、艺术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技术管理、社会体育等16个非师范专业和11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招生范围已达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类在校生达1万1千余人,成教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19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7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811.9亩,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实验室和学生实践场所面积达30197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3.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03.87万元,具有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校园局域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多媒体语音室、微格教学室、数码钢琴教室,雄伟壮观的图书大楼拥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一流的服务手段,藏书量59.2万册,各种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存有《四库全书》等珍贵文献。目前,一个规划合理、建筑美观、风景秀丽、环境优雅的大学校园已经成为焦作市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唯真、教学至上”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进学、明辨、笃行”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和“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办学精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诚实守信、求知求是、务实创新”的校风和“求索、求实、求真、求新”的学风。在改革办学模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百年的沧桑砺炼,蕴积涵育,一代代师专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取得显著的办学效益。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8万余名毕业生,其中有部长,有党政干部,更多的是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的辛勤园丁,他们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在河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中文系学生张雁同学获语文组全省第一名,第三届大赛中政史系学生薛艳枝同学获历史组全省第一名,第四届大赛中共获8个一等奖,其中,王二晶同学获小学语文组第一名;该校体育代表团在河南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乙组男子团体第二名,乙组女子团体第三名,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并破男子3000米项目大运会和河南省记录;该校“新青年协会”和“蓝天”文学社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大学生社团;该校团委被评为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该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街舞比赛中获河南赛区第一名;姬春燕同学的《那年,蝴蝶花始终未开》入选第十七届全国青年征文大赛04“文友星系”丛书,2006年专升本平均过线率达94%等等。由于学校实施科学管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成效显著,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治安模范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焦作市“五个好”企事业党组织、焦作市重点建设项目先进单位、市级园林式单位、焦作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在联合办校方面,与北大青鸟公司合作开办了国际软件工程师班。经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航天航空大学、文化艺术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办学,从国内到国外,从专科到本科、硕士连读。目前,招收专业有物业管理、音乐教育、艺术设计。

学校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紧推进申办本科工作, 并以此为契机,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为生命,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保障,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性、有特色,位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能够很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学型地方高等院校,成为基础教育人才和其他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