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焦点访谈
释义

《焦点访谈》栏目,创办于1994年4月1日。开办后,它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平均每天栏目能收到2300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写信、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基本信息

节目汉语名称 焦点访谈

节目英语名称 Topics In Focus

节目类型 新闻评论类

制作单位 中国中央电视台

播出频道 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新闻)

播出方式 直播

播出时间 (首播)每天19:38-19:51在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重播)次日3:30-3:43、5:45-5:58在新闻频道播出

节目简介

《焦点访谈》这个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焦点访谈》所进行的舆论监督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进程。在节目形态上,《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几年来,《焦点访谈》推出的一批较为观众认可的记者和主持人,如方宏进,敬一丹、水均益、方静、翟树杰、张羽等。

《焦点访谈》目前有从业人员80人,由制片人、主持人、记者、策划和制作人员组成,分为策划组(负责节目的策划和协调)、记者一组、记者二组、记者三组,从事《焦点访谈》节目的日常采制和播出。

作为一个电视栏目,《焦点访谈》曾得到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辞和赠言。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行,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2010年6月11日,《焦点访谈》痛批婚恋节目造假,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成反例。

节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国家对资源控制的弱化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城市企业的纯经济性加强,使中国行政性整合能力下降;国家与组织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组织已不是国家的“部件”而是具有独立性的“整体”;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型格局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差异性增强……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新闻传媒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脚步,新的新闻传播样式也就应运而生。《焦点访谈》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产生并脱颖而出的。

在中央对地方刚性指挥减弱的情况下,中央需要大众传媒作为监督渠道,及时完善不同侧面的反馈,及时弥补工作中的漏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主要依据两个刚性任务的达标来实现。一是在经济建设上,中央向地方要硬的指标和速度,二是在政治上中央要求各地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样的要求结果,往往使各地在上报中央政府的材料中报喜不报忧,随意夸大成绩,对问题避而不谈。朱镕基曾坦言:“中国这么大,各地干部都在干什么,想什么,怎么干,我们在上边的眼力不够,无法有力监督。”《焦点访谈》的出现正好成为担当此任的最佳选择,成为中央政府惩办部分中间层行政故意偏离行为的理性选择。

历史沿革

1993年底,中央电视台对《东方时空》栏目开始了实质性的改革――成立新闻评论部,同时筹备在晚间黄金时段创办一个新闻深度评论的日播节目,以填补中国这个最大的电视台历史上没有自己旗帜与号角的空白! 推出《焦点访谈》无疑是个创举。

1994年2月初,《焦点访谈》的创业者们,在北京的梅地亚会议中心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筹备会议。刚刚担任新成立的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胜、副主任袁正明、制片人张海潮、梁建增、张步兵等人对这个即将创办的新栏目进行了首次把脉。

1994年4月1日晚上19点38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传出一段浑厚的男中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伴随着激昂的音乐,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简洁的城市楼群,一只由红、绿、蓝构成的大眼睛标志从中升腾而出。

从此,这段为人熟悉的《焦点访谈》片头,每天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而成为《焦点访谈》栏目标志的大眼睛,从此时刻注视着观众,关注着社会。

节目主持

主持人:侯丰、敬一丹、李小萌、张泉灵、张羽

历任主持人:白岩松、方宏进、方静、水均益、王志、翟树杰

注:以上名单按照拼音顺序排列。

节目概况

《焦点访谈》诞生至今已,她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

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每天有上千名观众给这个栏目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收视意见,提供大量的报道线索。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

《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焦点访谈》的报道成为有关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栏目分析

从《焦点访谈》的栏目定位来看

它所要作到的就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这四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广告宣传语。《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从《焦点访谈》的选题原则来看

就是体现了创办者所要求的“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社会的管理决策层和普通行为层说的,它们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某个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意见的交汇,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此外,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与运作也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模式向市场转型的趋向和力度。

从《焦点访谈》的报道原则上来看

正面报道的分寸把握突出地表现在角度的选择上,也就是聚焦在哪里。聚焦不准,正面报道也会有负面效应。

选题者构思精巧地将焦点对准为高校为何要实行收费这样一个沟通讲理的角度,并引鉴了国际惯例上大学都是自费的相关背景,并补充说明了学生如果用功学习,得到的奖学金要比付的费用还多,而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贷学金等等一系列大家关心的问题,起到了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沟通,评说时事、解释背景、缓解矛盾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报道原则上选择角度的重要。

在负面报道方面,“硬焦点、软着陆”是《焦点访谈》一贯坚持的策略,也就是不管批评什么,批评谁,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不能把矛头指向党和政府,不能以偏概全,影射攻击,挑动矛盾,渲染情绪”。作这类节目时要把握住分寸,出发点应是积极的、善意的,批评性报道要争取起到正面效应。

报道原则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焦点访谈》提出了自己的报道原则:

第一,要力求事实准确,记者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偏听偏信。记者要作到冷静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主观意识太强。在对有争议的的问题采访时,要听取多方的意见,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二,在评点时要就事论事,不要引申发挥,扩大批评面。

第三,要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得到主管部门和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或得到他们的更深一步的合作。

第四,问题要有普遍性,作到选题为受众所关心,有典型性。

第五,要选择好时机,把握好时事的动态走向。

第六,要有结果,给自己和受众一个可回味的空间。

获得荣誉

《焦点访谈》在这些年的新闻评奖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罚”要依法》、《巨额粮款化为水》、《难圆绿色梦》、《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粮食满仓”的真相》、《吉烟现象》、《铲苗种烟 违法伤农》、《河道建起商品楼》、《洗不掉的恶行》、《追踪矿难瞒报真相》、《想要通知书 先拿十万来》等节目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并获得每年度中国新闻奖评论类大奖。《焦点访谈》曾两次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十大名栏目”,1999年和2001年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新闻名栏目奖,1994年至今,连续获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一等奖。

2010年8月28日揭晓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焦点访谈》栏目喜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此次评奖汇集了国内有影响力媒体的优秀栏目。《焦点访谈》从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评委认为《焦点访谈》栏目特色鲜明,在国内媒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已经运行十几年的品牌栏目,《焦点访谈》既保持栏目特色,又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拓展选题领域,改进表达方式,优化传播效果,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出一系列导向正确、监督力度大的单体和系列节目,保证了栏目在收视率、收视排名等指标上始终名列前茅,保持了强势的影响力。

2010年9月26日,在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央电视台获得多项荣誉。中央电视台获第三届“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奖,《焦点访谈》制片人余伟利获第三届“森林奖”;中央电视台另有14件作品获关注森林新闻奖。其中《焦点访谈》选送的《寻找回来的神农架》等四件作品获一等奖,《缩水的湿地》获二等奖。《焦点访谈》1名个人、4件作品喜获大奖,成为此次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一大亮点。

首期节目

《焦点访谈》播出的第一期节目是《94国债发行第一天》,报道了当天开始的1994年度国库券发行的情况、有关人士的评说和群众的反应。

新栏目开播的第二天就得到来自社会的好评。《人民日报》在1994年4月2日的《今日谈》栏目中,发表署名文章,题目叫《“焦点访谈”开了好头》。文章说,这次国库券发行不仅数额大,而且对全国的经济大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有关方面在发行的措施上做了许多调整和改进。了解这些情况的群众踊跃前去购买,而有一些群众一时还不太清楚,很想了解这次国库券发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听听人家是怎么看这件事的。所以,第一次的《焦点访谈》节目,确实抓住了当前群众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可以说,开头开得不错,值得祝贺。

使观众感到新颖的不仅仅是节目的主持人是一些干练沉稳、目光敏锐、口才犀利、有较高学识水平的记者,他们集编、导、主持于一身,很快地成为观众喜爱的电视明星,同时在节目的演播室里请来了许多专家、学者。更使观众闻之振奋的是这个《焦点访谈》推出的许多节目,是大家关注的国内外焦点问题,而且一开始就打出了“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口号,对一些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将舆论监督的字眼写在了亿万中国电视观众的面前,而不再是写在新闻教科书上!

栏目评价

第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

从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开播至今,创造了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方面的一个“奇迹”。

之所以说它是个“奇迹”,是因为这个“奇迹”真的不容易创造,它难就难在是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社会失范行为进行监督。

毫无疑问,《焦点访谈》要监察人的言行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工作纪律,是否符合做人的原则和社会的道德,也就是说要“揭短”,要“亮丑”,而且这“短”,这“丑”,绝不是一般的“短”和“丑”,而是事关大局、事关大理、事关大德的“短”和“丑”。最为严重的是《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要通过可靠的事实,不仅使受监督的人的不良言行公诸于众,而且把负责管理这些人、这些事的人和机关,或点名或不点名地公诸于众。

第一个敏感话题的介入

在《焦点访谈》准备播出前夕,没有任何现成的节目和样式可以借鉴,许多的记者就是凭着一颗对电视新闻事业的热爱,用扎实的业务本领进行着大胆的探索,他们在选题上精益求精,反复取舍,而在节目的格调上则追求高品位,精良制作。

这个选题获得大家一致认可,栏目组为了慎重起见还专门给台里打了一份极其正规的书面选题报告,报告中建议分上下两集制作,上集重点报道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流浪儿童问题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下集重点报道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各级政府采取的具体做法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栏目影响

《焦点访谈》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将栏目定位在舆论监督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何监督,怎样监督,这个度如何把握,这对于初创者来说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更没有范例可寻。尽管《焦点时刻》有过一些探索,但它毕竟是更多地针对社会新闻而言的,何况它是在早间播出,收视率不高,影响自然也不会太大,人们对它的印象还更多的停留在对一个社会新闻事实的报道上,而像《焦点访谈》这样一个在黄金时间播出的、专“揭人家老底,亮人家的老丑”的栏目,采取《焦点时刻》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那样不会有太大的反响,而一上来就“万炮齐轰”,先声夺人,欲速则不达,同样有夭折的危险。人常说:“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头第一炮就遭到了非议,引起了恐慌,那么这个栏目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慎之又慎,从长计议是当时创办者们最真实的心态。《焦点时刻》的栏目存在,初创者们便自然想到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遇见拿捏不准,或者曝光程度严厉的节目,先在早上的《焦点时刻》上播出,然后看看反响,如果没有什么非议,那么就在晚上播出,如果有不同的声音,那么就修改,如果有反对的意见,就放弃不用。由于早间时段收看的观众不是很多,社会影响不会太大,因此即使播出后有反对的意见,反对者也不会大动干戈的,即使有大发雷霆的,那也不会伤及《焦点访谈》这个刚刚创办的新栏目的。这个策略有些像象棋中“丢卒保车”的战术,多少显得几许悲壮,但却是稳妥的,更是有效的。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初创者们在舆论监督方面不息探索的勇气,以及勇气掩隐下的智慧。

《打击武钢“钢耗子”》这几乎是个口号式的标题,像报纸社论文章的题目,而标题的重点放在了“打击”上,单从题目上理解,尽管该说的主要内容都在标题中得以展现,但是怎么看怎么不会让人想到这是个舆论监督的节目,以为又是一期配合时下政策的述评节目,是在表现打击盗窃的过程、打击的结果,里面有什么内幕根本无法从标题上得知。到晚上《焦点访谈》播出时,标题马上变成了《血汗白流——两万多钢铁“耗子”蚕食武钢》,一点都看不到“打击”的影子,完全是在揭露一起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件,是在告诉观众一段记者采访出来的鲜为人知的过程,而且这种“蚕食”的过程正在发生,并还将继续发生,尤其是“血汗白流”四个字,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一种义愤,再辅助以小标题的补充,更加让人震撼,更加显得事件的严重性,当然也更加符合舆论监督节目的特征!

两会焦点

首播时间:2010-3-3 19:38:00

首播频道:CCTV-1产 地:中国大陆

年 份:2010

语 种:汉语

栏目简介:

“两会”期间,《焦点访谈》推出特别报道《两会焦点访谈》,节目通过“一丹代表观察”、“舆情看板”、“议论风生”三个版块,紧跟会议议程,及时传递两会声音。

“两会”期间,《焦点访谈》推出特别报道《两会焦点访谈》,节目通过“一丹代表观察”、“舆情看板”、“议论风生”三个版块,紧跟会议议程,及时传递两会声音。

优秀作品

金 奖

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2010.3.20)

足协工作人员导演假球案(2010.1.27)

“毒奶粉”流出的背后(2010.3.25)

银 奖

安置房何以被套取(2010.3.17)

青岛海利丰“吊射门”揭秘(2010.2.24)

打了折的奖励资金(2010.3.24)

维和英烈 今天回家(2010.1.19)

排污费竟成“人头费”(2010.1.25)

铜 奖

普阳钢铁公司瞒报事故追踪(2010.1.16)

祝福中国 祝福大家——回眸2009(一)(2010.1.1)

新北川迎新春(2010.2.15)

共商国是 共克时艰 --科学发展 改善民生(一)(2010.3.3)

文化产业逆势而上--科学发展 改善民生(二)(2010.3.4)

单项奖

最佳编辑奖:庞小薇 《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

最佳摄像奖:孙国明《用青春诠释责任》

最佳演播室言论: 《青岛海利丰“吊射门”揭秘》

最佳时效: 《维和英烈 今天回家》

最佳选题:张天贺 《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基本信息

焦点幕后

背负责任上路——记《焦点访谈》摄像记者孙国明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栏目

《焦点访谈》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大奖

《焦点访谈》喜获多项“关注森林”大奖

有些人的日子不好过

在主题宣传中运用舆论监督

监管缺失 裸舞疯狂

暴力取证法不容

又见矿难瞒报

《清河三问》的三问

三进疫区/张自力

[焦点访谈]游戏工程师(新职业·新创造四)

“仙姑”的面纱是如何被揭开的

一个栏目的诞生(孙苗青)

艰难的临汾矿难曝光(曲长缨)

双重舞弊?!(魏驱虎)

闯 关(岳广鹏)

直播的魅力(徐 斌)

死猪也是肉(毛初明)

<一年又一年>纪事(杨 红)

《焦点访谈》暗访故事之六(喻晓轩)

《焦点访谈》暗访故事之五(宋 薇)

《焦点访谈》暗访故事之四(再 军)

《焦点访谈》暗访故事之三(刘 涛)

《焦点访谈》暗访故事之二(肖 津)

《焦点访谈》暗访故事之一(黄 洁)

大案采访札记之三(范本吉)

大案采访札记之二(再 军)

大案采访札记之一(王 志) 《焦点访谈》记者的一本地图册(刘 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