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释义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坐落于千里赣江第一城——江西省赣州市,学院于2001年8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建,经国家教育部正式确认为独立学院,是由江西理工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创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中文名: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校训: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创办时间:2001年

类别:独立学院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江西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肖卫东

所属地区:江西赣州

主要院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设工程系、人文科学系

学生人数:8200余人

教师人数:400余人

学校概况

基本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坐落于千里赣江第一城——江西省赣州市,地处风景秀丽的章江之滨。这里是客家文化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故都,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化城市,赣粤闽湘中心城市,泛珠三角区域重点城市。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于2001年8月1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系江西省首批批准设立的八所独立学院之一,也是首批(2003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249所独立学院之一。学院原名为南方冶金学院西点学院,2002年2月9 日和2004年5月18日分别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应用科学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学院隶属于江西理工大学,秉承江西理工大学的优良传统,由江西理工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创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历经九年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江西省最优秀的独立学院,考研率多年位居江西首位,目前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设工程系、人文科学系五个系,设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理、法、文、管、教等7个学科领域,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法、经、管、教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独立学院。学院面向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248个教学班级、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9070人。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诗歌朗诵会、辩论赛、专业设计大赛、各类体育比赛等丰富的课外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众多的社团组织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帮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设立了“帮困奖学金”。在2010年,学院有20名同学荣获每人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272名同学获得每人5000元的励志奖学金,1814名同学获得1000到3000元不等的国家助学金,获得资助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

规模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位于江西理工大学黄金校区,校园占地面积875.923亩,校园绿化面积达28万m2,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积达24万m2;拥有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游泳池、塑胶运动场等室内外各类运动球场面积达30000m2,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锻炼场所,更是全面充实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学生公寓住宿条件优越,配套设施齐全;学生食堂环境优雅、干净整洁,各地风味俱全;校内还设有医院、超市、邮政代办所、报刊杂志亭、银行储蓄所、公用电话亭与电话超市等服务设施,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整个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和谐,建筑风格典雅,颇具特色,渗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广大学子求知学习的理想殿堂。

学院拥有非常完善的现代化体育运动设施,游泳池、塑胶运动场、室内外球场、风雨操场、健身房、文化广场等室内外各类运动球场面积达30000㎡,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锻炼场所,更是全面充实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学生公寓住宿条件优越,配套设施齐全;学生食堂环境优雅、干净整洁,各地风味俱全;校内还设有医务所、超市、邮政代办所、报刊杂志亭、银行储蓄所、公用电话亭与电话超市等服务设施,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设施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目前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5600万元,固定资产近4个亿。建有一栋建筑面积为2400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有教学用计算机1600多台、各类实验设备(套)数为6000多台(套),有数控加工、PLC可编程、工业工程、财会模拟、模拟法庭等上百个实验室,并根据实验室的不同要求接入了宽带、安装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还建有一个面积为500 多㎡的校内金工实习中心,有车床、刨床、铣床、滚齿机等多达30台不同种类的车床与相关配套设施,以满足在校学生的车工、刨工、铣工、钳工、电焊与热处理等金工实习各种操作的需要。经过九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一批校外实习基地。此外,学院建有18200平方米的清幽安谧的现代化图书馆,馆内设有基础阅览室、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300多个机位)、学术报告厅(400多座位)等,藏书丰富(60余万册),还有全新多媒体教室64个,语音室座位576个并与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资源实现了网络共享。

办学宗旨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经验丰富、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50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占教师的3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的62.5%,且常年聘有外籍教师。学院充分吸纳江西理工大学五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合理利用其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创特色高校,培养具‘三实品质’(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提倡“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质量是生命、管理是服务”的办学理念,谨遵“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始终把建设一流独立学院作为最高目标、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学管理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大学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支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国际交流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学术和文化技术交流。学院现已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韩国檀国大学以及美国多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不同形式及不同层次的合作,在多学科领域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并与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和新西兰等国家开展多种多样的赴外带薪实习、互惠生项目、带薪短期工作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国外学习外语、体验国外文化以及国外工作的机会。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外籍专家、教授、院士来学院任教,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交流,国际化办学特点日益明显。

就业前景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根据社会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具有“三实” 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江西铜业公司、广西华锡集团等分别签订了“定单培养”协议;与浙江博尚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了“嵌入式系统联合培养班”;与深圳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连锁经营班”;与深圳竞华集团合作开办了“PCB辅助设计班”;与北京达内公司、北京亚嵌科技公司联合创建“竞级提高学习模式”;积极开展“敏捷教学模式”和“人才孵化园模式”的新探索;并已成为全球微软IT学院的合作单位。这些措施使人才培养多渠道化,从而实现了高等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连接。学院大力推行“就业导师制”,截止2010年已向社会输送六届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院毕业生以专业适应性广泛、特色鲜明的特点,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优良品质,广受社会欢迎。学院积极支持国家西部人才计划及毕业生参军工作。同时每年都有应届毕业生考上各级公务员,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仅2010届毕业生中就有108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学校荣誉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历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科技大赛等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均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茅;在2010年度,有63人荣获国家级奖项,116人荣获省级奖项,近500人获院级奖项。其中获亚洲大学生摄影展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6项,连续两年在本赛事获全国一等奖;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成为获全国一等奖的三所独立学院之一;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高校算量大赛总决赛本科组优胜奖2项;全省高校摄影大赛领导组三等奖1项,学生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省大学生电子电脑科技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优秀指导老师一等奖2项;高校算量大赛省级一、二、三等奖各1项。此外,学生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文体表演和志愿者服务也有出色表现。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2010届有109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011届有共有136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6.2%,在江西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在去年录取数109人的基础上增加了27人,录取率提高了1%,其中有1人考入“985”大学、16位学生考入“211”大学、63位同学录取到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作为独立学院建设的典范,学院先后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赣州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多次莅临视察,办学成绩获得了同类院校与社会的广泛认同、广泛赞誉。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以一流独立学院的规模和实力,欢迎五湖四海的学子相聚这里,共同创造人生灿烂的明天!

机构分布

1) 行政部门

1 校(党)务办公室2 教务办公室

3 招生就业办公室

4 学工(团委)办公室

5 后勤管理办公室

6 保卫武装办公室

2) 教学部门

机电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

建设工程系

经济管理系

人文科学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图书馆

院系设置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设有五系一部,即机电工程系、建设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科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其中机电工程系、建设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科学系五个系,共设有3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理、法、文、管、教等7个学科领域。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设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工业工程和冶金工程等七个本科专业,有在籍学生2500余人。全系教职工5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90%以上。此外,我系还常年聘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教授来我校任教。

机电工程系下设电气工程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机械工程教研室和金属材料教研室等四个教研室和一个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在完成本系四个专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全院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全系设立党总支,下设一个团总支、 三个教工党支部和四个个学生党支部,为我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全系现有电工电子实验室、智能控制实验室、单片机应用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数控机床实验室、机械拆装实习基地、电子工艺实习基地等实验室。并根据专业特点,在校外建立了若干实习基地,同时成立了电子创新协会、机器人协会等社团组织,为拓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1年,最早称为信息学部,2006年更名为信息工程系,目前信息工程系共有专兼职教师44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0人,中级以上职称30人,博士后3人,博士7人,硕士30人,构成了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

信息工程系下设六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目前在校生1300余人,已有6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0%以上,就业单位基本分布在沿海一带。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高级应用型IT人才培养为目标,一直是信息工程系的办学宗旨。

信息工程系建有多个专业实验室,内有一批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备,能充分满足学生日常实验教学的要求。同时,为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信息工程系提出了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敏捷教学模式,创建人才孵化园,拓展校企合作途径。以考试中心(普尔文考试中心、VUR考试中心等)和两个学院(思科网络学院和微软IT学院)为核心,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先后与多家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

目前与我系合作的部分著名企业主要有:浙江博尚电子有限公司、深圳竞华集团、加拿大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亚嵌教育研究中心、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系

建设工程系现设有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分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两个方向)、测绘工程、采矿工程、交通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安全工程七个本科专业,在籍学生1887人。

建设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实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共有教职工39人,其中副教授6名,博士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达90%。此外,我系还常年聘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教授来我系任教。

建设工程系下设采测教研室、工程管理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和矿加及安全教研室。拥有较完善的测量实验室、地质实验室、采矿实验室、数值模拟实验室、土木实验室和工程管理机房、模拟沙盘。另外,还有先进的探地雷达、激光探测仪、爆破震动测试仪等科研、教学设备。

建设工程系科研实力较强,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在100万以上。建立了十多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实习机会。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现设有电子商务、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国际金融与贸易、工商管理和金融学等七个本科专业,在籍学生逾1500人。

经济管理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和科研实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共有教职工45人,其中副教授8名,博士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5%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达87%。

建设工程系下设电子商务教研室、会计教研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市场营销与金融贸易教研室和工商管理与金融学教研室。

人文科学系

人文科学系设有英语、法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和社会体育五个本科专业,有在籍学生1200余人。全系教职工90余人,其中具有副教授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68.8%以上。此外,我系还常年聘请专家学者和外籍教师来校任教。

人文科学系下设专业英语、法学、艺术、体育、公共英语、数学、物理、思政人文素质等8个教研室,在完成本系五个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全院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全系设立党总支,下设一个团总支、三个教工党支部和二个学生党支部,为我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全系现有语音实验室、外语中心实验室、模拟法庭及法律工作站、艺术工作室、物理实验室和体育运动测试中心及各种运动比赛场馆。并根据专业特点,在校外建立了若干实训基地,同时成立了学生社团组织,为拓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于2009年9月设立,是独立的、直属学院党委领导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它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主要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全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下设有五个教研室和一个中心,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心理咨询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高、专业知识扎实、富有活力、爱岗敬业的专任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勇于开拓、锐意改革,在教学、科研上均取得了一定成绩。

系部领导

副主任(主持工作)、直属党支部书记:杨智勇

教师简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组 组长:白燕 任课教师:戴朝护 谢连生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研组 组长:肖蓉 任课教师:孙璐洁 魏彩军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组 组长:刘柳珍 任课教师:吴光辉 曾元源

4、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研组 组长:徐茗臻 任课教师:欧阳小芽 王国辉

5、形势与政策教研组 组长:黄宗华

6、心理咨询中心 主任:段忠阳

专业设置

机电工程系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自动化

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4、金属材料工程

5、工业工程

6、测控技术与仪器

7、冶金工程

信息工程系

1、信息与计算科学

2、电子信息工程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5、网络工程

6、通信工程

经济管理系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电子商务

3、会计学

4、金融学

5、国际金融与贸易

6、市场营销

7、工商管理

建设工程系

1、土木工程 (分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两个方向)

2、采矿工程

3、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4、测绘工程

5、交通工程

6、矿物加工工程

7、安全工程

人文科学系

1、英语

2、法学

3、艺术设计

4、工业设计

5、社会体育

师资力量

学院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依据高标准、严要求的准则,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的400余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超过30.3%,博士、硕士的比例达63.1%,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此外,学院还常年聘有外籍教师。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伍自强(2001年4月--2009年3月);

肖卫东(2009年3月--2010年4月);

杨 斌(2010年4月至今)。

院长

陈本孝(2001年4月--2007年5月);

罗嗣海(2007年5月—2010年4月);

肖卫东(2010年4月至今)。

法人代表

罗嗣海(2007年6月—2010年4月);

肖卫东(2010年4月至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