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 |
释义 | 时代:东周 发掘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 发掘领队:徐长青 简介墓葬位于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茅屋组李洲坳山东坡,是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原封土高约12米,封土底部为圆形,直径30-35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在封土的正中下方位置,挖有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穴。墓穴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1.3-11.7米,墓口至底部深约4米。墓穴四壁陡直,表面抹有一层青膏泥作为保护。墓葬东壁南端挖建一东西向斜坡墓道,与东壁基本垂直,墓道宽度3.2米,坡度25度。 墓穴底部东南高,北部低,不甚平整。填埋时,先在墓底垫厚40-60厘米的青膏泥,使底部平整。在青膏泥上放置棺木47具。在棺木底部,普遍垫有一层竹席;竹席上还保存有十分清晰的捆绑棺木的竹绳。这些竹绳、竹席层次关系清楚,没有明显的打破关系。棺木用多层竹席包裹,下葬之后,再次用青膏泥覆盖墓葬及棺木;之后用厚约10厘米的黄土覆盖棺木及墓底,夯打并火烤,形成致密的包裹层。黄土包裹层比较明显的分3个区域。主棺所在的C区,首先封裹并火烤,单独享用墓葬东南一角,单独成小冢,然后是A区和B区。埋葬后墓底形成3个小冢。 墓穴内填土由北往南逐层夯筑填起,分4层,每层填土颜色均有所不同,各层之间有大块石块间隔。填土深度达到墓葬开口后,开始扩大面积封土。棺木主要为东西向分布,排列密集,大小基本一致,大多数保存完好。棺木均上下半圆形结构,用原整木对半剖开,然后用斧、锛类工具挖成。棺木多数东西向,少数南北向;死者多数头东脚西,仰身直肢,少数为侧身屈肢。下葬时使用纺织品匹料或竹席包裹尸身,有的可能未穿衣物。随葬品放置在死者脚边或脚边的竹笥之中,最多随葬19件,最少3件。随葬品组合有小型青铜手工加工工具、木质纺织工具、竹质纺织工具和陶纺轮、漆勺等。少数随葬原始青瓷器、青铜鼎、彩绘漆剑。棺木中有22具发现有人类遗骸。人类遗骸能够检测的个体均为女性,年龄15-25岁。死者少数为侧身屈肢,多数仰身直肢。 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其中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铜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5件以及纺织品300余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人体骨骼标本。 李洲坳墓葬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结构最为奇特的一坑多棺的墓葬。 从考古学层面分析,李洲坳墓葬出土文物与江西贵溪崖墓出土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与湖南地区越人墓葬的随葬品组合也相似,反映了南方越人集团所具有的特殊文化现象;同时,从墓葬结构,漆器文物的某些特点分析,又具有某些早期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李洲坳东周墓葬所代表的是一支具有深厚越文化因素,又受到某些楚文化风格影响的新型青铜文化。它也反映了在春秋时期,在赣西北地区可能还存在过一支具有高度青铜文明成果的大型政治集团。 依据墓内出土的年代特征鲜明的原始青瓷器、越式青铜鼎,经过与江西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同类器物相互比较,初步推断,李洲坳墓葬的年代当在春秋中晚期,年代距今约2500年。 考古发现2007年1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靖安县水口乡东周墓葬进行发掘。 墓葬原封土高约12米,封土底部为圆形,直径30-35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在封土的正中下方位置,挖有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穴。墓穴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1.3-11.7米,墓口至底部深约4米。墓穴四壁陡直,表面抹有一层青膏泥作为保护。墓葬东壁南端挖建一东西向斜坡墓道,与东壁基本垂直,墓道宽度3.2米,坡度25度。 墓穴底部垫有厚40-60厘米的青膏泥,其上放置棺木47具。在棺木底部,普遍垫有一层竹席。棺木用多层竹席包裹,分三个小区分别埋葬,主棺独享东南一区,独成小冢。每个小区都有白膏泥封裹,下葬之后,再次用青膏泥覆盖墓葬及棺木;之后用厚约10厘米的黄土覆盖,黄土层经火烤,坚硬致密,防水防潮。 墓穴内棺木排列密集,多数东西向,少数南北向。棺木大小基本一致,长2.4-2.8米,宽50-80厘米,最长3.4 米,最宽1.5米。28具保存相对完好。棺木造型各异,加工讲究,部分棺表还有髹漆现象。棺木均上下半圆形结构,用原整木对半剖开,然后用斧、锛类工具挖成。主棺有棺有椁,相对宽大,两侧有铁制吊环。其余棺木均为单棺。棺木木质均为杉木。 47具棺木中,有22具发现有人类遗骸。主要包括人体骨骼和脑髓组织,12具骨骼中发现有绿色的结晶体,结晶物质主要是磷酸铁盐类物质。死者多数头东脚西,仰身直肢,少数为侧身屈肢。一些头骨上保存了十分完美的秀发,和清晰的发髻以及捆扎头发的发带。人类遗骸能够检测的个体均为女性,年龄15-25岁。多数死者未穿戴服饰,只是使用纺织品匹料或者竹席包裹尸身,一些死者身上佩戴有精美的小件玉饰。随葬品放置在死者脚边或脚边的竹笥之中,最多随葬19件,最少3件。随葬品组合有小型青铜手工加工工具、木质纺织工具、竹质纺织工具和陶纺轮、漆勺等。少数随葬原始青瓷器、青铜鼎、彩绘漆剑。 这种“一坑多棺”的葬俗在我国考古史上属首次发现。保存的大量人类遗骸,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类遗骸研究的一项空白,为先秦时期南方地区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标尺。 靖安东周墓葬群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其中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铜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5件以及纺织品300余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人体骨骼标本。从出土文物分析,许多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文物大致可以归类为:金质饰物1件。圆形金质饰物,直径达30厘米,表面用錾刻技法装饰出三圈龙形纹饰;外围环以双层陶制装饰品,其上刻有精美的云雷纹饰。这组器物造型独特,工艺考究,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期体量最大、装饰最为繁复的金器。 竹器,竹器品种有竹笥、竹席、竹扇、竹勺等。便面(竹扇),长37厘米,用精细的竹篾编成,保存完好,为我国出土最早最完整的扇类实物证据,堪称中华第一扇。竹席,发现并成功取出3床竹席,长约180、宽约80厘米。织法讲究,保存相当完好。竹笥,出土有方形和圆形。有的四周衬以丝织物,有的四角包裹了金属附饰。圆形竹笥,用0.4毫米的竹丝编织成,制作极其精巧。 漆器,漆器品种有漆勺、漆盒、彩绘漆剑、漆盘等。漆勺,扁腹、曲柄。造型奇特,数量较多。长约40厘米。异形漆盒,长 17厘米,高6厘米。保存完好,造型奇特,表面装饰规整的凹凸弦纹,髹黑漆;在黑漆表面刻划有极其精细的刻饰线纹,刻饰线纹等距,间距1毫米,深浅如一。在中间的凹形方框内还镶嵌有极其精巧的箭镞状饰物。堪称髹漆制品的精品佳作。彩绘木剑,长约50厘米,保存完好。通体饰彩,鲜艳夺目。 木器,木器品种有纺织用具、木盒、木梳等。 青铜器和原始青瓷器,青铜器出土多件。造型简单,没有装饰纹样,属越系青铜器的制作风格;原始青瓷器制作较精美,既有越系青瓷的造型特点,其瓷胎、釉色有具有强烈的本地文化特色。 出土了300余件纺织品,品种有桑蚕丝和麻两种。G11号棺木出土的一块184厘米X133厘米的方孔纱是中国纺织品文物出土最早、面积最大的整幅拼缝织物。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织锦实物,且是由朱砂矿物颜料染线织造花纹,这是中国第一块密度最高的织锦实物,每厘米织物经线240根,花纹有各式几何纹和动物纹样。值得惊喜的是,古墓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服装,同时还出土了几种复杂的纺织新品种,完全可以改写中国的纺织织造历史。 墓葬及出土物代表了江西地区一支具有越人风格又受到楚文化影响的新型青铜文化;其年代当在春秋晚期,距今约2500年左右。 李洲坳墓葬出土文物反映了南方越人集团所具有的特殊文化现象;同时,从墓葬结构,漆器文物的某些特点分析,又具有某些早期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李洲坳东周墓葬所代表的是一支具有深厚越文化因素,又受到某些楚文化风格影响的新型青铜文化。它也反映了在春秋时期,在赣西北地区可能还存在过一支具有高度青铜文明成果的大型政治集团。 发掘发掘工作在多方的精心组织下,按照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发掘规程有序进行。 3个多月后,考古人员准确找到了墓葬的四方墓边和东边残存的墓道。他们探明,这座古墓是一个土坑竖穴墓葬,南北长14.5米,东西宽11.3米至11.7 米,墓口至底部深约4米。墓穴四壁陡直,表面抹有一层青膏泥作为保护。墓葬东南端发现有东西走向的斜坡墓道,墓道宽3.2米,受现代公路的影响,残存5 米。 最让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只有160平方米的墓坑里,竟然埋葬有47具棺木!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结构最奇特的“一坑多棺”型墓葬。一坑47具棺木的奇特埋葬习俗堪称一绝。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说:“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以前出土的墓葬,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这是我国南方地区东周青铜文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研究考古发掘成果令人振奋,可是考古发掘工作却遇上了难题,江南梅雨天气,雨水奇多,经常发生墓坑外下大雨,墓坑里涌“泉水”的现象。考古队采用抽水泵为墓坑排水,多的时候一天要抽20多吨水,这种方法却不能解决地下水和雨水浸泡墓葬的问题,更不能解决墓壁被雨水冲垮,墓坑面临坍塌的难题。怎样才能解决南方多雨地区古代遗址保护的问题?在接到考古队的请示报告后,江西省文化厅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应对措施,并邀请相关专家进入现场指导。靖安县政府拿出20万元资金,在墓葬上方搭建600平方米保护钢棚。省、县联动为全天候考古发掘和墓葬遗址的长期保护提供了必要条件。 考古发掘遇到的问题何止这一个,开棺是在室内进行还是在室外?棺内的有机质文物如何保护?南方酸性土壤中为何保存有人类遗骨?47号主棺镶嵌的金质饰物代表什么?埋葬遗迹如何保存? 2007年6月22日,江西省副省长孙刚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陪同下来到古墓现场调研,并对下一步的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考古发掘要尽量仔细,发掘一定要按照国家文物局专家的意见来做;二是要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在发掘过程中要注意文物的保护,既要做好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又要做好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必要的保护措施一定要跟上,不要让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损坏;三是要科学考古,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文物进行科学研究;四是要综合利用,发挥文物是旅游品牌和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活动的教科书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墓葬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品牌效应;五是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李玉英即使在外地学习期间,也不时地打电话询问发掘进展情况。曹国庆多次到李洲坳指导工作,并带队到北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发掘进展情况,共同商讨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长远规划。 保障2007年7月29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黄景略、徐苹芳、张忠培、徐光翼4位先生同机到江西,深入到李洲坳实地指导。这4位国宝级的专家,一般情况下是很少出现其中两人同乘一架飞机到同一个地方的,可是为了李洲坳墓葬,他们却破例了。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严格遵照国家文物局“边发掘边保护”的精神,邀请了众多国内一流多学科专家到李洲坳指导并具体参与发掘工作。为此,该所所长樊昌生经常坐镇考古工地,协调各方关系,统筹发掘进程。“一流文物保护专家到来后,很多看上去是一摊烂泥的东西,被专家们清洗整理、科学保护就变成了国宝级的文物。这里出土的文物很多就成了全国第一或是唯一的文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如此感叹道。文物保护专家第一时间参与发掘,使得平时发掘中容易损毁的文物得以科学保护,是此次考古发掘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保护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智勇在全国两会期间专程到国家文物局汇报工作,并听取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们的意见:目前该墓葬的性质尚未明确,今后应配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对墓葬周边地区进行重点考古调查,寻找与墓葬相关的古文化遗址;要继续加强出土文物的科技保护和多学科研究工作;要组织专家对李洲坳东周墓葬原址保护的可行性及博物馆的选址进行论证。 根据这个意见,江西省文化厅正在着手规划下一阶段的文物保护及文物普查工作。李玉英指出,要以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力度,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应对李洲坳周边进行调查,寻找更高等级的城址、宫殿和文化遗存。调查结果也是令人振奋的,在附近方圆10公里的高湖、烟竹、双溪镇等地漫山遍野分布着数十个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一些面积达到数千平方米,具有相当等级的聚落形态。相信不久的将来,关于李洲坳以及周边古文化的谜底也会一一解开。 李洲坳东周墓葬“一坑多棺”的埋葬形式和埋葬遗存都是全国仅见的,如何加以保护?这里还出土了珍贵的席、剑、扇以及有可能改写纺织品历史的丝织物等,如何进行有效保护?这些都是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为此,江西省文化厅专门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土遗址保护、竹木漆器保护、丝织品保护、体质人类学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制定相关保护方案,并准备在原址建立大遗址博物馆。一场更为宏大的文物保护工作已经拉开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说,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的文物保护还刚刚起步,文物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价值李洲坳墓葬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结构最为奇特的一坑多棺的墓葬。 从考古学层面分析,李洲坳墓葬出土文物与江西贵溪崖墓出土的同类器物基本一致;与湖南地区越人墓葬的随葬品组合也相似,反映了南方越人集团所具有的特殊文化现象;同时,从墓葬结构,漆器文物的某些特点分析,又具有某些早期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李洲坳东周墓葬所代表的是一支具有深厚越文化因素,又受到某些楚文化风格影响的新型青铜文化。它也反映了在春秋时期,在赣西北地区可能还存在过一支具有高度青铜文明成果的大型政治集团。 依据墓内出土的年代特征鲜明的原始青瓷器、越式青铜鼎,经过与江西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同类器物相互比较,初步推断,李洲坳墓葬的年代当在春秋中晚期,年代距今约2500年。 专家点评李洲坳东周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墓,其奇特的葬制和葬俗,均为国内首见。保存较好的人类遗骸,在南方酸性土壤环境下尤为难得,为先秦时期南方地区体质人类学提供了重要标尺。该墓葬对研究越系文化及其与周围青铜文化的关系,也有重要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