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和源
释义

茶学专业,工学博士,副研究员。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钱江人才计划。2005至2006年赴美国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从事博士后研究。已指导毕业硕士6名,在培硕士生6名。

主要从事茶叶天然产物化学、茶叶加工与深加工技术、茶与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948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3项)、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近20项。

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高活性茶黄素及单体的制备、茶多糖组分分级、儿茶素单体的制备及乙酰化等研究;在逆流色谱仪的改造、分离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等方面有创新研究;开展了超微粉茶加工与保绿技术研究,并应用于生产;开展了茶叶天然产物的抗癌功效、作用机理、药代动力学,以及茶多糖的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等研究。

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获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60多篇,参编中文著作3部、英文著作1部。

个人介绍:

男,汉族,1974年5月11日出生,籍贯江西省,无党派人士。

1991年9月—1995年7月,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茶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8年9月—2001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5年6月—2006年6月,美国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博士后研究;

2001年7月—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课题:

- 多酚氧化酶的固定化与耦合制备茶黄素的技术研究,2007~2010年,国家863计划;

- 茶多糖的组分分级、化学结构与免疫活性筛选研究,2005~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儿茶素低聚合物的分离、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2006~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低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中试,2002~2004年,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分离与活性研究,2008~2010年,钱江人才计划;

- 高活性茶黄素的产业化加工技术研究,2005~2006年,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 茶多糖精制技术及其保健功能研究,2002~2003年,浙江省省长专项项目;

- 化学氧化体系中酯型茶黄素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2005~2006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蛋白酶—逆流色谱法分离高纯度茶叶多糖的关键技术研究,2003~2004年,浙江省科技计划;

- 乙酰化EGCG的制备技术与中试研究,2007~2008年,浙江省科技计划;

- 高活性茶黄素的制备及保健食品的开发,2006~2008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 超临界流体脱除茶叶中咖啡因的技术研究,2001~2003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

- 脱咖啡因茶的风味调配技术研究,2004~2005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

- 高活性茶黄素的制备技术研究,2003~200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

- 茶叶酚酸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2003年,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

- HPLC法分析茶叶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2005年,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

主要获奖成果:

- 超微绿茶粉加工新技术及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名,2006;

- 超微绿茶粉加工新技术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2005;

- 消减固定相的逆流色谱分离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05;

- 一种提取葛根中三种有效成分的方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06;

- 机械装置解绞的大容量逆流色谱仪,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第1名,2006。

主要学术论文及专著:

- Tea and Tea Products: Chemistry and Health Promoting Properties,CRC Press-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LLC,2008;

- 茶的营养与保健,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7月;

- 茶医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 Green tea polyphenols inhibit colorectal aberrant crypt foci (ACF) formation and prevent oncogenic changes of dysplastic ACF in azoxymethane-treated F344 rats.,CARCINOGENESIS,2008,29;

- 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的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茶叶科学,2007,27(1);

- 茶多糖的分级纯化及组成分析,茶叶科学,2007,27(3);

- 咖啡碱和蛋白质对酯型儿茶素氧化形成TFDG的影响,茶叶科学,2007,27(3);

- 茶黄素的酸性氧化形成研究,食品科学,2008,29(1);

-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5,22(1);

- 茶籽饼粕中黄酮苷的HPLC分析、制备与MS鉴定,茶叶科学,2005,25(4);

-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营养学报,2004,26(5);

- 调节pH值对HSCCC分离茶黄素的影响,茶叶科学,2003,23(S);

- 近红外光谱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和茶多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8);

- 茶叶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及降血糖功能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3,(S);

-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和染料木苷,食品科学,2004,25(1);

- 茶多糖对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食品科学,2004,25(6);

- 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4,25(2);

- 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食品工业科技,2004,25(12);

- Studies on Extraction, Purifying Techn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activities of Tea Polysaccharides,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in Tea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ea Industry,2005;

- Effects of Tea Consumption on Health,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in Tea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ea Industry,2005;

- 黄棪原料香气与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分布研究,茶叶科学,2003,23(2);

- 茶叶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食品科技,2003,(10);

- 葛根异黄酮的提取技术研究,食品工业,2005,(1);

- 关于茶皂素的工业化生产——答河南、浙江等地读者问,中国茶叶,2007,(6);

- 茶皂素的性质、制备与应用,中国茶叶,2007,(3)、(4);

-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应用,西部粮油科技,2003,28(6);

- 名优绿茶护绿技术研究,中国茶叶,2005,(5);

- 逆流色谱技术及其在茶叶天然产物上的应用,福建茶叶,2003,(4);

- 春茶上市:仔细挑,养生大世界,2006,(3);

- 茶皂素中黄酮苷的HPLC分析、制备与MS鉴定,中国茶叶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2004;

- TFDG的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 茶叶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及降血糖功能研究,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 茶叶多糖的精制技术研究,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2003;

- 茶叶中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第三届全国青年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3。

兼任职务及获得的荣誉:

- 2006年8月—现在,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 2004年9月—现在,第四届浙江省青年科学技术协会会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