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长贵
释义

江长贵(1810.6—1876.2),字良臣,回族,四川盐亭大兴松柏人,自幼从叔祖秀坤习骑射,颇精其术。补兵军营,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得补重庆镇标中营右哨千总。后奉命出征广西、江西、安徽、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南征北战,二十余年。官至提督,钦赐“建威将军”衔。

江长贵生平

江长贵年仅八岁时随伯父占魁读书,占魁死。辍学经商,兼随叔父秀坤习武、练骑射,体健慧聪,骑射术精,后补兵作战,数次出征,屡立战功,得补重庆镇标中营右哨千总。

咸丰二年(壬子,1852),开赴广西,以守桂林功。赏戴蓝翔。

咸丰四年(甲寅,1854),奉调赴皖,连克建德。东流等县,升任阜和营都司。

咸丰五年(乙卯。1855),正月,太平军声威大振,江长贵统率千总许上达随福建汀漳龙道徐荣迎击,徐荣。许上达战殁,长贵孤军作战,击贼败遁,因功命以游击升用,并赏执勇巴图鲁名号。六月,兵部侍郎王茂荫上疏,称赞江长贵带勇得力,实为徽民之望,浙江巡抚何桂清也上疏保荐,清廷上谕江长贵以三品顶戴署理皖镇南总兵。

咸丰六年(丙辰,1856),江长贵在皖南作战中被太平军击败,命下部严议,调往徽州(今欷县)交三品京堂张芾差委。以攻占太平,气门有功,免去严议处分。

咸丰七年(丁巳,1857)克婺源。浙江巡抚晏端书疏言:“长贵自调防徽郡, 次督剿得力,请即补授皖南镇总兵,以资表率。”诏如所请。

咸丰八年(戊午,1858),在营(皖)闻讣丁忧(“丁忧”一词一父母之丧,据另考,时为母丧),命毋庸开缺,改为署理。时驻兵徽北崇觉寺……长贵问道驰至,力解重围,……赏加提督衔。

咸丰九年(巳未,1859),长贵驻师祁门,与太平军多次接仗,互有胜负。

咸丰十年(庚申,1860),正月,贼陷泾县、旌德,长贵往援, 击获胜。四月,任命湖北提督,并从杭州将军瑞昌帮办江南军务。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江长贵又转入皖南,乘虚攻占黟县,进陷徽州,上谕开复革职留任处分。

同治二年(癸亥,1863),八月,调署直隶提督。十一月,奉命回安徽军营剿贼。寻以两江总督曾国藩疏言:“现在皖省肃清,湖北防务正殷。长贵久历行阵,素得民心,请敕赴湖北提督本任。”从之。

同治六年(丁卯,1867),二月,捐资在家乡修建军门清真寺。此前,皇恩钦赐其子江应奎(映葵)员外郎。

同治八年(已巳,1869),调补福建陆路提督。九年莅任。

同治十年(辛未,1871),捐资重修泉州东郊灵山圣墓(即三贤、四贤墓)碑,并亲自敬撰碑文。碑文载:“明永乐钦差太监郑和出使西洋,道此蒙佑,曾立碑记……”碑刻犹存。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三月,奉谕巡视台湾防务。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七月,闽浙总督李鹤年疏吉,长贵年力就衰,上命开缺,仍赏食全俸。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在家乡购置义田,创办松柏书院。

同治年间,重建汉中清真寺,太平军围攻汉中时,该寺部分遭焚毁,正殿上悬挂巨型匾额数面,其中有:“大哉至诚” 匾额一道,落款为“福建陆路提督江长贵提赠”。

光绪二年(丙子,1876),二月十九日,在籍卒,享年66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四川总督丁宝桢奏请安徽省立功地方建立专祠,谕曰:“已故福建陆路提督江长贵,曾在广西、浙江等省立有战功。咸丰四年,调援安徽,连克建德、东流两县,固守祁门,功绩尤着。准予安徽省立功地方建立专祠,由地方官春秋致祭,以彰忠荩”。寻又疏言:“长贵治兵有法,凡战皆胜,皖南士庶,倚为长城。性复孝友,念切斯文。曾捐廉请增加盐亭学额一名,又捐置乡学,请入祀乡贤祠”。诏如所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