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姜耀辉
释义

姜耀辉(Jiang Yaohui),男,江苏海门市人,汉族,1964年10月出生,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8月参加工作。

中文名:姜耀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海门市

出生日期:1964.10

职业:地质学专家

毕业院校: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学习经历

1981.9-1985.8,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并于1985年7月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6,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研究生,并于1999年6月获理学博 学位。

2000.7-2002.8,南京大学地质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5.8-2002.8,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2002.9- 今,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教授,2006年3月起任博士生导师。

获奖情况

1985年被评为长春地质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1995年被评为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先进工作者。

2001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

“造山晚期花岗岩中Th、U的高含量示踪岩石圈拆沉”论文(第一作者)获南京市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福建浦城-三都澳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1995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3/3。

“福建崇安-宁化地区金锡银铅锌成矿条件、成矿预测及靶区优选”1997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5。

“塔里木地块周边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研究”2002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5/10。

主要教学情况

本科生:矿相学与蚀变岩石学

研究生:矿床学最新文献阅读

研究方向

花岗岩成因及成矿作用(在研项目: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矿床地球化学(在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项目)

大地构造岩石学(在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1.花岗质岩石成因

(1)提出并论证了花岗岩可以直接由交代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发展了传统的花岗岩地壳熔融成因论

通过藏东玉龙斑岩成矿带中玉龙含矿斑岩(以二长花岗斑岩为主体,少量正长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斑岩)重点解剖,同时与玉龙成矿带其它斑岩进行对比,从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阐明了含矿斑岩的源区性质及岩浆形成与演化过程,认为含矿斑岩直接由当地100公里深处的交代富集地幔(金云母石榴石单斜辉石岩)低程度部分熔融而形成。相关成果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和“岩石学报”上。国内外审稿专家对该成果给出了较高评价:“This paper is dealing with shoshonitic granitoids emplaced in a thick crust (Tibet) but whose source lies within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topic poorly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此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大陆环境含Cu斑岩的成因模式,即100km深处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石榴石辉石岩脉低程度部分熔融成因”。

科学意义:a. 花岗质岩石记录了大陆地壳生长历史、壳幔相互作用和大陆动力学演化等多方面信息,又与许多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因此,花岗质岩石成因一直是国际上前缘研究领域。然而,花岗质岩石呈现巨大的多样性,直至今日,花岗质岩石的源区仍然是最具争论的主题之一。目前可以接受的观点是,花岗质岩石是在幔源热和物质向地壳传输过程中形成的,要么通过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而形成,要么通过地幔起源的玄武质岩浆发生结晶分异(FC)或结晶分异联合同化混染(AFC)而形成。但对于花岗岩是否可以直接由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形成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经典论著中很少涉及,在国际文献中也很少见有报道。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即花岗岩幔源成因论对传统的花岗岩壳源成因论提出新的挑战,它对于丰富花岗质岩石成岩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b. 玉龙含矿斑岩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环境。目前对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含矿斑岩的成因也存在很大的争论。主要有3种观点:由幔源玄武质岩浆发生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而形成;由加厚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由早先俯冲的洋壳板片部分熔融而形成。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即含矿斑岩直接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对于进一步认识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含矿斑岩的起源以及斑岩型铜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c.玉龙含矿斑岩同时具有埃达克岩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埃达克岩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地学界的热门话题。依据最初的定义,埃达克岩是由年轻的俯冲洋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的。由于埃达克岩与斑岩型铜矿具有密切关系,因而受到国际地学界广泛关注,又提出了许多埃达克岩成因模式,比如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模式,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模式和AFC模式。本次研究成果表明,埃达克质岩石可以直接通过岩石圈地幔中交代成因的金云母石榴石单斜辉石岩的部分熔融而形成,因而对于进一步理解埃达克岩及其相关的斑岩型铜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提出了SH型花岗岩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国际上传统的花岗岩ISMA分类方案

在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研究过程中,认为存在钾玄质(shoshonitic)花岗岩,并定义为SH型(SH-type)花岗岩。该成果通过国际上著名的花岗岩专家Barbarin B.和岩石学家Foley S. (Lithos 刊物主编)以及另一位专家的评审发表在Lithos 上。

科学意义: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对花岗岩成因类型进行划分。虽然目前花岗岩成因类型五花八门,但国际上传统的ISMA划分方案是用得最多的概念。从岩石系列上来说,A型花岗岩属碱性系列,I型和S型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中I型花岗岩的A/CNK通常1.1),M型花岗岩则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本次研究成果表明酸性岩石中同样存在钾玄岩系列,并且能与M型和S型,尤其是A型和I型花岗岩很好地区分开,正如当初钾玄岩系列从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中独立出来那样,将钾玄质花岗岩从A型和I型花岗岩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种新的类型(SH型)。因次,SH型花岗岩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花岗岩ISMA分类方案。尽管钾质花岗岩还存在很大的争论,有的学者甚至反对酸性岩石中存在钾玄岩系列的观点,本次成果的科学意义正如Foley S.在评审该成果时所指出的那样,也许一种新类型的提出,可以将争论聚焦到该类型花岗岩的讨论上,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花岗岩成岩理论。

2.华南晚中生代构造动力学背景

研究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实质上就是研究大陆生长与演化的原因、方式和机制。我们通过江西相山晚侏罗世(158-135 Ma)火山杂岩及其中淬冷包体和湘南晚侏罗世(153-142 Ma)千里山花岗岩及其同时代基性岩脉进一步研究,为华南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制约。认为相山火山杂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亲缘性,其中的淬冷包体为高镁钾质岩石;千里山花岗岩也属A型,其同时代基性岩脉既高镁又富钾;这些岩石很有可能形成于弧后拉张环境,从而表明华南自大约180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以来,于160Ma就开始了弧后拉张作用。因此,Gilder et al.(1996)提出的“十-杭带”可能是一条晚侏罗世弧后拉张带。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Petrology 和Geological Magazine 上。

科学意义:华南在晚中生代时期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成矿作用是不被争论的事实,但对于构造-岩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3种观点:①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②与早中生代时期印度支那同华南碰撞造成的大陆裂解和盆地形成有关;③与扬子和华夏板块之间的阿尔卑斯型碰撞造山有关。本次研究成果支持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观点,并对“十-杭带(低TDM带)”给出了新的诠释——“晚侏罗世弧后拉张带”,它对于进一步探讨和深入认识整个中国东部(西环太平洋带)晚中生代以来构造-岩浆-成矿地球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3.通过西昆仑北岩带花岗质岩体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以及同时代镁铁质岩脉岩石成因综合研究,在斜长花岗岩和钾质岩石成岩理论以及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

西昆仑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又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即位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位,使它成为研究显生宙亚洲大陆向南增长和特提斯构造演化的焦点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前对其构造演化史知之甚少,通常认为其是印支造山带。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姜春发等(1992)率先对西昆仑造山带中乌依塔克、库地等地的蛇绿岩开展研究,并根据这些蛇绿岩中存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放射虫,认为它们代表的是古特提斯洋的残余,从而进一步认为西昆仑造山带是晚古生代(海西)造山带。随着库地蛇绿岩同位素年代学的深入开展,获得了一系列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年龄数据,因而目前大部分学者将乌依塔克-库地缝合带作为原特提斯洋的残余,并认为西昆仑造山带经历了早古生代(加里东)碰撞造山阶段,是原特提斯洋发生、发展和闭合的结果。然而,对于原特提斯洋盆的封闭方式和时间仍然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洋壳是向南消减的,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原特提斯洋是向北消减的。最近,Xiao et al.(2005) 认为原特提斯洋在早奥陶世之前是南向俯冲,随后发生了俯冲极性转换,即北向俯冲;关于原特提斯洋盆的封闭时间则有奥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三种不同观点。上述争论和不确定性影响到对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史的深入认识和造山带构造模式的正确建立。

西昆仑造山带(地体)发育两条醒目的中-酸性深成岩带,即西昆仑北岩带和西昆仑南岩带。西昆仑北岩带分布于乌依塔克-库地缝合带南侧,形成于古生代(早奥陶世-早石炭世),并以早古生代(加里东期)为主,西昆仑南岩带分布于麻扎-康西瓦缝合带北侧,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少数形成于早二叠世。综观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对这两条岩带中岩体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成因信息的局限性,是造成对西昆仑地质演化史的认识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来,在申请者面上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对西昆仑北岩带中大同岩体及其中暗色微粒包体开展了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研究,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北岩带中相关岩石(库地蛇绿岩中火山岩、128 km岩体、库地北岩体与同时代煌斑岩脉以及乌依塔克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与同时代辉绿岩脉,图1)综合分析对比研究,从而为上述西昆仑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的争论提供了新的制约。结果表明西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造山(威尔逊)旋回,造山带的形成是原特提斯洋持续南向俯冲造成的,期间没有发生极性转换,原特提斯洋盆封闭时间为志留纪,而并非奥陶纪或泥盆纪:原特提斯洋盆形成于新元古代(651 Ma),中寒武世开始发生南向洋内俯冲,形成了库地蛇绿岩套中中-晚寒武世(510-492 Ma)拉斑玄武质-钙碱质火山岩;晚寒武世之后,洋壳持续向南俯冲至西昆仑地体之下,诱发高钾钙碱质-钾玄质陆缘弧岩浆作用,形成了早奥陶世(472 Ma) 128 km岩体和中-晚奥陶世(469-451 Ma)大同岩体,其中构成寄主岩的钾质岩浆直接起源于俯冲沉积物的部分熔融,伴随部分熔融体与上覆地幔契的相互作用,而构成暗色微粒包体的超钾质岩浆是由底辟上升的金云母辉石岩团块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原特提斯洋盆于志留纪闭合,形成了乌依塔克-库地缝合带;早泥盆世(408 Ma)进入造山后阶段,形成了库地北碱性花岗岩和同时代煌斑岩脉。造山后阶段的伸展作用可能使地壳在晚泥盆世沿乌依塔克-库地早古生代缝合带重新被拉开,形成古特提斯洋盆;早石炭世开始发生北向洋内俯冲,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诱发地幔契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拉斑玄武质岩浆,这种拉斑玄武质岩浆一方面发生喷发作用形成了乌依塔克蛇绿岩中的火山岩,另一方面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并侵入至火山岩层中形成了乌依塔克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338-328 Ma);此后,古特提斯洋盆闭合,形成了乌依塔克-库地晚古生代缝合带。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Lithos”和“Mineralogy and Petrology”上。

4.通过秦岭造山带印支期花岗质岩体岩石成因综合研究,为造山带构造演化史以及中国南北大陆碰撞时间提供了新的制约

系统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翠华山、东江口、曹坪和老城等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Camian阶段(227–218 Ma),而胭脂坝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Norian阶段 (~211 Ma)。详尽的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Camian阶段花岗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同时具有埃达克岩的亲和性,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Norian阶段花岗岩也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由二云母花岗岩组成,形成于陆-陆碰撞环境。上述岩石成因暗示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Camian阶段(227–218 Ma)还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中国南北大陆的碰撞始于晚三叠世Norian阶段(~211 Ma)。因此,很有可能中国南北大陆之间的古特提斯洋盆是剪刀式收缩的,其东部(大别-苏鲁造山带)闭合时间要早(~240 Ma),并发生大陆深俯冲,而其西部(秦岭造山带)闭合时间相对较晚(~211 Ma)。相关成果发表在Lithos和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上。

5.通过胶东-辽东半岛晚中生代花岗岩与同时代镁铁质岩脉岩石成因研究,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时间和方式提供了新的制约

华北克拉通东部在中生代期间发生了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已是不被争论的事实,但关于岩石圈减薄的具体时间和方式及其动力学机制还存在很大的争论。正如吴福元等(2008)(岩石学报,24:1145-1174)在他们的综述性文章中谈到,岩石圈减薄的方式目前主要有热侵蚀模式和拆沉模式之争;而有关岩石圈减薄的具体时间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都是岩石圈减薄的时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岩石圈减薄只发生在侏罗纪-白垩纪的某一时段。最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胶东和辽东半岛晚中生代花岗岩以及煌斑岩脉综合对比研究,为上述争论提供了新的制约。我们尝试提出了用两阶段拆沉模式来解释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即早阶段(晚侏罗世)较深(>60-80 km)岩石圈地幔的拆沉和晚阶段(早白垩世)加厚下地壳连同其下岩石圈地幔的拆沉。早阶段深部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一方面诱使其上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了辽东大石桥晚侏罗世(155±4 Ma)钾玄质煌斑岩脉,另一方面这种拆沉作用还提升了地热梯度,诱发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了胶东玲珑晚侏罗世(158±3 Ma)花岗岩。晚阶段拆沉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表现为加厚下地壳连同其下岩石圈地幔的拆沉,由拆沉的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与上涌的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形成了胶东郭家岭早白垩世(130−126 Ma)花岗岩。这次拆沉作用造成了软流圈地幔与地壳的直接接触,是胶东乃至整个华北克拉通东部广泛而强烈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直接诱因。相关成果发表在“Geological Magazine”、“Mineralogy and Petrology”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上。

6.提出了SH型花岗岩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国际上传统的花岗岩ISMA分类方案

在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研究过程中,认为存在钾玄质(shoshonitic)花岗岩,并定义为SH型(SH-type)花岗岩。该成果通过国际上著名的花岗岩专家Barbarin B.和岩石学家Foley S. (Lithos 刊物主编)以及另一位专家的评审发表在Lithos 上。

科学意义: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对花岗岩成因类型进行划分。虽然目前花岗岩成因类型五花八门,但国际上传统的ISMA划分方案是用得最多的概念。从岩石系列上来说,A型花岗岩属碱性系列,I型和S型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中I型花岗岩的A/CNK通常1.1),M型花岗岩则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本次研究成果表明酸性岩石中同样存在钾玄岩系列,并且能与M型和S型,尤其是A型和I型花岗岩很好地区分开,正如当初钾玄岩系列从碱性系列和钙碱性系列中独立出来那样,将钾玄质花岗岩从A型和I型花岗岩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种新的类型(SH型)。因次,SH型花岗岩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花岗岩ISMA分类方案。尽管钾质花岗岩还存在很大的争论,有的学者甚至反对酸性岩石中存在钾玄岩系列的观点,本次成果的科学意义正如Foley S.在评审该成果时所指出的那样,也许一种新类型的提出,可以将争论聚焦到该类型花岗岩的讨论上,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花岗岩成岩理论。

7.通过相山超大型铀矿床重点解剖,认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当地富集地幔

相山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以来,已进行了一系列勘探和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基本查明了相山火山塌陷盆地主体形成于晚侏罗世(158-135Ma),为一套酸性(次)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还查明了铀矿体的规模、产状和形成时代,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早白垩世(115-98Ma),铀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火山岩和次火山岩裂隙带中;同时还对成矿溶液和成矿物质来源作了研究,认为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或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是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从围岩火山岩中萃取出来的。

为了更好地限定成矿溶液和成矿物质来源,申请者对相山铀矿床中与铀矿体密切共生的萤石、铀矿体、围岩火山岩和与铀成矿作用基本同时形成的晚期煌斑岩脉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同时结合前人发表的氢氧同位素等资料,认为相山铀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当地富集地幔。相关成果发表在矿床学顶级刊物“Economic Geology”和国内核心刊物“地学前缘”上。申请者认为相山铀矿床可能的成矿机理为:晚侏罗世形成了相山(次)火山岩,之后在这些(次)火山岩中形成了密集的裂隙带,并被大气降水充填;早白垩世的弧后拉张环境促使富含铀的地幔流体沿深大断裂上升迁移至近地表(次)火山岩裂隙带中,并与其中的大气降水混合,造成成矿流体温度骤然降低和流体的稀释而沉淀成矿。该成矿模式不同于世界上其它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模式(如俄罗斯Streltsovka铀矿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相山铀成矿作用滞后火山作用约20-30Ma,而Streltsovka铀矿床成矿作用与火山作用基本同时;二是相山铀矿床成矿流体主要起源于当地富集地幔,在其上升过程中可能还萃取了基底变质岩中的部分成矿物质,而Streltsovka铀矿床的成矿流体则起源于下伏火山岩浆房之上的对流热液系统。该地幔流体成矿模式表明,与铀成矿作用基本同时形成的晚期煌斑岩脉分布区是潜在的铀矿找矿靶区。

科学意义:地幔是成岩和成矿物质的巨大储库。地幔流体成矿作用是国际地学界十分关注的前缘研究领域。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地幔流体在金、铜、锡和稀土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成矿理论通常认为U、Th是壳源的,对铀矿成因研究基本局限于地壳范围内。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即铀矿幔源成因)发展了传统的铀矿壳源成因论,它对于丰富铀矿成矿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这种新的成矿模式为铀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它对于进一步加强铀矿战略资源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本次研究成果为华南晚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尤其是传统成矿理论上认为的壳源成矿物质成矿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它对于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丰富和完善成矿理论,更新成矿模型,从而指导找矿并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8.中国东南沿海非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本人在前人总结的“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存在垂直蚀变分带”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型矿床同样存在水平蚀变分带”的观点,并以浙江天台宝华山地开石-叶蜡石矿床为例,总结了其成矿特征,从而发展了次生石英岩型非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同时首次在东南沿海发现含铯火山玻璃。

9.福建浦城-三都澳金银多金属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火山岩基底构造格局即基底岩层埋藏深浅造成了东、西成矿带成矿机理不尽相同,进而使东、西两矿带在矿种、矿床类型上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强调了基底变质岩对形成金矿所作的贡献,认为“矿源层中金含量的高低只是影响成矿的因素之一,而岩石中金的可萃取性以及环流热液强度、涉及深度和作用时间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福建地矿厅有关专家认为,上述认识观点新颖,具有独到的见解。

10.福建崇安-宁化地区金锡银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本人首次建立与该区加里东旋回裂谷构造有关的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从而丰富了闽西北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突破了该区单一的燕山期成矿作用,建立了多阶段的复合成矿作用模式。同时在闽西北地区发现了斑岩型金矿,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找矿建议,从而更加拓宽了闽西北变质岩区的找矿思路。

代表性论著

1. Jiang Yao-Hui, Zhao Peng, Zhou Qing, Liao Shi-Yong, Jin Guo-Dong, 2011.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Early Cretaceous S- and A-type granites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Gan-Hang rift, SE China. Lithos 121, 55-73.

2. Zhou Qing,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Peng, Liao Shi-Yong, Jin Guo-Dong, 2010.Origin of the Dexing Cu-bearing Porphyries, SE China: Elemental and Sr–Nd–Pb–Hf Isotopic Constraints.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in press.

3.Jiang Yao-Hui, Jiang Shao-Yong, Ling Hong-Fei, et al., 2010.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Late Jurassic shoshonitic lamprophyre dikes from the Liaodong Peninsula, NE China.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00, 127-151.

4. Liao Shi-Yong, Jiang Yao-Hui (corresponding author), Jiang Shao-Yong, et al., 2010. Subducting sediment-derived arc granitoids: evidence from the Datong pluton and its quenched enclaves in the western Kunlun orogen, northwest China.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00, 55-74.

5.Jiang Yao-Hui, Jin Guo-Dong, Liao Shi-Yong, et al., 2010.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ultrapotassic microgranitoid enclaves in Late Triassic arc granitoids,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in press.

6. Jiang Yao-Hui, Jin Guo-Dong, Liao Shi-Yong, Zhou Qing, Zhao Peng, 2010.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Late Triassic granitoids from the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 continental arc to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Lithos 117, 183-197.

7.赵鹏,姜耀辉(通讯作者),廖世勇,周清,靳国栋,2010。赣东北鹅湖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高校地质学报,16, 218-22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