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根福 |
释义 | 人物简历姓名:姜根福 籍贯:中国南京人 生卒:1929年12月20日—2007年12月18日(78岁) 身份: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人物经历1937年12月13日下午,为了躲避日军的屠杀,姜根福一家划着破船逃往郊区,躲在惠明河畔的芦苇荡中。姜根福那年9岁,他的七弟还在襁褓中,芦苇荡中,七弟哭着要吃奶,姜根福的母亲自己也没吃的,哪里有奶水。然而七弟哭个不停。日本兵走过惠明河河堤,听见芦苇荡传来哭声,就找过来,发现了他们。日军要侮辱母亲,母亲坚决不从。日本兵从母亲怀里夺过七弟,活活摔死在地上。母亲去抱小弟,却被日本兵一枪打死…… 顷刻间,母亲与襁褓中的弟弟连遭杀害。父亲赶过来,日本兵已经走了。父亲从一间空房子找到几块破木板,钉成盒子,盛放母亲和小弟的尸体,遗弃在无人的村庄里。屠城之后大概由红十字会收尸人收走,姜根福再也没见过。 才过了两天,日本兵在芦苇荡附近又发现了父亲,抓去扛东西。而父亲这一走就没有回来,至今没有下落,姜根福猜想,可能后来日本兵杀了他。 母亲已死,父亲被抓,二姐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日本兵经过惠明河河堤时,又发现二姐,欲强加侮辱,二姐反抗,狠命扇了日本兵一巴掌。另一个士兵随即拔出腰间一米长刀,朝二姐迎面劈下去。躲在芦苇荡中的姜根福清清楚楚地看见,二姐被从头劈成了两半。 接下来的一天,姜根福的三姐搀着弟弟出去找东西吃,两人至今生死未卜。 最后一家九口人只剩下姜根福和只有七岁的五弟。 日本兵占领南京后控制了全城铁道。当时负责维护西站铁道的日本兵经常握一把一米长的大榔头四处溜达,榔头一头尖,一头圆。 一天,姜根福睡在西站茅草里,忽然弟弟推了推他,飞快地说:“哥哥快跑!”姜根福还没反应过来,日本兵已经到了面前。日本兵挥起榔头,尖头朝姜根福后脑砸下去。姜根福顿时晕倒,血流了一地。后来一名黄包车师傅救了他,至今姜根福的后脑勺上还有一道疤痕。 人物证言2003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74岁的姜根福老人展示《南京大屠杀历史证人脚印——铜板路图集》中有关自己的资料。 2006年1月3日,生前多次来中国谢罪的日本老兵东史郎逝世,葬礼于1月6日上午10时举行,南京市政府派代表赴日参加了东史郎葬礼。 另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贵宾厅当时被布置成追思会堂,东史郎先生的追思会就在这里举行。常志强来了,姜根福来了……他们要来悼念一位有勇气的日本老人;朱成山来了,段月萍来了……他们深情地怀念这位中国人的朋友;在老人的遗像前,他们献上了“南京大屠杀研究特别贡献奖章”,东史郎先生赢得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南京人民的谅解,赢得了世界上主持正义与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尊重。 老人病逝2006年11月28日,记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见到了姜根福,老人头发花白,脸色蜡黄,鼻下插着导管,姜根福见记者前来,“唔唔唔”嘴里面哼着,并点头示意让记者坐下。此时姜根福的大女儿姜国萍正在身边照料着他。 “从这个月15日开始,爸爸开始有病状出现的。”姜国萍一边给父亲整理被子,一边说。 那天,姜根福拿到了本月的退休工资,却发现自己的手怎么也使不上力,结果钞票都掉在了地上。第二天,姜根福的老伴就被检查出小肠有病,急需开刀。姜根福因此十分焦急,经常眼前发黑,却始终不愿意上医院检查。18日那天,在两名女儿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姜根福终于住进了南医大二附院。 在姜根福入院后的第二天,姜国萍和姜国武姐妹俩就接到了医院开具的一张病危通知单。“我们看到这张单子时,都吓坏了。”姜国萍说着,便红了眼眶,她从抽屉里面取出这张通知单递给记者,手微微颤抖着。在通知单病情这一栏写着: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大面积脑梗塞、高血压。” “父亲很节省,因为妈妈这次生病要开刀花钱,他担心自己再上医院又会花很多钱。”姜国萍告诉记者。 除了两个女儿之外,姜根福还有一个大儿子,但这唯一的儿子却又患了痴呆,一直没有成家,跟着姜根福老两口生活,“爸爸省吃俭用,就为了大哥。”而在两年前,姜根福曾经被骗去积蓄已久的两万元,被骗之后,姜根福后悔不迭,从那时开始,他的身体便每况愈下了。 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听着一阵一阵凄厉的警报声,病床上的姜根福特别清醒,他不吃也不喝,只是不停地叹气,第二天就进入昏迷状态,经过5天的抢救,这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于18日下午因心肌梗塞去世,终年78岁。 姜根福的女儿姜国武告诉记者,住院期间,父亲没有过多地说什么,因为正好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他讲得最多的想得最多的还是亲人罹难的事。 临终前,姜根福嘱托儿女:“把我葬到功德园,我要与李秀英在一起。”姜国武介绍,父亲曾与同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李秀英一起到日本“战斗”过,他与李秀英就像亲兄妹一样。 专家认为,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近七十年,幸存者均已经年过古稀。随着时间的流逝,幸存者会越来越少,因此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对幸存者的保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