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健康食用主义 |
释义 | 饮食是人生命和健康的依赖和基础,膳食结构与营养的好坏,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健康食用主义》说的就是饮食健康。 目录(前言 第1章 饮食是健康的基础 第2章 食物是最好的营养师 第3章 健康和美味一个都不能少 第4章 做自己的家庭营养师 第5章 厨房里的营养课堂 第6章 科学饮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7章 个性化饮食,为健康加分 第8章 饮食是最好的医生) 简介作者:王唯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39031385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丛书名:食用主义系列 定价:22.80 内容简介《健康食用主义》讲述的是饮食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有一句话叫做“吃得怎样,你就怎样”。吃得健康,身体就健康;吃得不健康,身体就不会健康。饮食是人生命和健康的依赖和基础,膳食结构与营养的好坏,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也与某些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健康,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遗传、环境、医疗、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都对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因素中,最能够为自身所掌控,而且对于健康最为关键的是生活方式因素。而在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饮食健康,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医疗因素。 编辑推荐让这本《健康食用主义》成为您最贴心的健康顾问。 生命在于营养,没有营养就没有健康。 我们所有人都是以食物来奉养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生命就是在食物的基础上得以维持的: 饮食让我们更加健康; 饮食让我们更加美丽; 饮食让我们更加长寿! 但是,饮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饮食需要遵循自然法则, 如果我们遵循饮食的法则,饮食就能够帮助我们,使我们永与健康、活力、美丽为伴’ 如果不遵循饮食的法则,饮食就成为败坏我们健康和美丽的潜在敌人。 饮食是一门学问。 希望《食用主义丛书》能够帮助你科学饮食, 让您变得更加健康,更加美丽,更加长寿’ 目录前言第1章 饮食是健康的基础健康从饮食开始 1.慢性病也“流行” 2.饮食决定健康 3.健康饮食的五大特征 4.健康饮食的核心是平衡膳食 5.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础 “集体发作”的慢性病 1.肥胖是现代“文明病”的领头羊 2.代谢综合征:往往结伴而行 3.高血脂带来粥样动脉硬化 4.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一脉相承 5.糖尿病“引燃”心血管病 6.“高血压就是糖尿病” 了解一点营养常识 1.营养来自每天的饮食 2.蛋白质:生命的基石 3.脂肪:热能最高的营养素 4.糖类:人体的能源库 5.能量不平衡,疾病易上身 庞大的维生素家族 1.性情不同的维生素兄弟 2.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 3.维生素A:视力的坚强捍卫者 4.维生素D:强身壮骨的排头兵 5.维生素E:抵抗衰老的保健品 6.维生素C:血管保护神 7.维生素B1:“脚气病的克星” 8.维生素B2:“烂嘴角”的天敌 9.叶酸:保证血液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 膳食纤维:不可或缺的“第七大营养素” 矿物质: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1.量小能大的“生命催化剂” 2.钙:生命活动的砥柱 3.铁:血液的亲密朋友 4.锌:生命的火花 营养素你缺哪一样 1.营养素缺乏易得病 2.营养缺乏的类型 3.营养缺乏的十八种信号 第2章 食物是最好的营养师最佳健康食物排行榜 1.最佳上榜粗粮 2.最佳上榜蔬菜 3.最佳上榜水果 4.最佳上榜干果 5.最佳上榜禽肉 6.最佳上榜油料 远离十种不健康的食品 1.油炸类食品: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2.腌制类食品:高血压的始作俑者 3.加工肉类食品:隐形的致癌杀手 4.肥肉和动物内脏:心脏的最大敌手 5.方便类食品:有热量没营养 6.罐头类食品:营养缩水的“伪水果” 7.奶油类食品:导致肥胖的“糖衣炮弹” 8.饼干类食品:美味的健康“杀手” 9.烧烤类食品:飘香的“食物毒品” 10.可乐类饮料:可口的“定时炸弹” 第3章 健康和美味一个都不能少跟着《膳食指南》科学饮食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豆类和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当的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若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中国居民的膳食宝塔:膳食的量化和形象表达 1.理想的宝塔膳食模式 2.宝塔结构:具体指导膳食的日常供应 3.确定你自己的食物需要 4.看看你的营养素摄入量有多少 5.营养配餐:实现平衡膳食 食物巧搭配,营养增一倍 1.食物也需要朋友 2.五色搭配益健康 3.食物的主副搭配 4.食物的酸碱搭配 5.食物的荤素搭配 6.食物的粗细搭配 7.食物的浓淡搭配 8.食物中的“黄金搭档” 吃好三餐健康来 1.一日三餐巧安排 2.各派早餐大PK:自查早餐营养 3.理想早餐四原则 4.午餐是供应全天营养的主力 5.进食午餐的“两忌”、“两宜” 6.吃好晚餐四要点 7.餐后“八忌” 第4章 做自己的家庭营养师吃水果饮茶有讲究 1.吃水果要讲究方法 2.不可用水果代替蔬菜 3.如何补水有大学问 4.饮茶益健康 四种酒水饮料要少喝 1.白酒:以少为宜,适则益体 2.啤酒:适当饮用不宜多 3.碳酸饮料:少喝为佳 4.咖啡:最好用其他的来代替 有益健康的两种饮品 1.葡萄酒:软化血管保健康 2.黄酒:“液体蛋糕”更保健 饮奶不能忽视的误区 1.空腹喝牛奶 2.牛奶必须煮沸或开水冲泡 3.加糖越多越好 4.牛奶与巧克力、茶及咖啡同饮 5.偏爱高加工牛奶 补钙大讲堂 1.需要补钙的人 2.选择钙片的“四高一低” 3.如何补钙才算科学 4.补钙是否存在最佳时间 第5章 厨房里的营养课堂让营养在厨房里开花 1.烹调让食物更营养 2.科学烹饪是食疗的基础 吃鸡蛋六注意 1.最具营养的烹饪方法 2.吃鸡蛋不可过量 3.蛋白好还是蛋黄好 4.鸡蛋不可生吃 5.不要用豆浆冲鸡蛋 6.茶叶蛋应少吃 巧用小小调味品 烹饪过程要防止营养素丢失 食品卫生是健康的保证 第6章 科学饮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科学饮食要遵守的“三大纪律” 1.不暴饮暴食 2.淡些、淡些,再淡些 3.避免酗酒 建立良好饮食习惯的“八项注意” 1.每日主食不可少 2.避免过食精细食物 3.以鸡鸭肉代替猪肉 4.每周至少要吃几次鱼 5.增加奶类制品的摄入量 6.多吃豆腐及豆制品 7.少食腌制、熏制品食物 8.不可过食肥腻食物 不可过多食糖 第7章 个性化饮食,为健康加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 1.脑力劳动者的饮食:让大脑的效率更高 2. IT工作者的饮食:既护眼又增强免疫力 3.白领人士的饮食:缓解紧张增强精神 4.肥胖者的饮食:低热套餐助瘦身 5.瘦人的饮食:增肥有方 特定人群的特别饮食 1.婴儿:保证孩子的营养需求 2.幼儿:每日饮奶,不挑食、不偏食 3.学龄儿童:保证早餐,少吃零食 4.青少年:多吃谷类,摄入全面的营养 5.中老年人:粗细搭配,能量平衡 6.中老年人宜多吃的食物 7.合理饮食,做个健康孕妇 第8章 饮食是最好的医生高血脂症的饮食治疗 1.改善饮食结构 2.要坚持低脂的饮食原则 3.适量饮茶降血脂 让高血糖不再“高” 1.合理饮食,稳定血糖 2.高血糖防治有“高招” 3.糖尿病人饮食宜忌 4.高血糖病人的饮食误区 5.空腹喝粥要改进 6.“四注意”巧吃水果 7.多吃南瓜降血糖 高血压的预防与食疗 1.高血压痛的饮食原则 2.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 3.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4.降压食物助降压 5.限盐:防治高血压的第一步 6.努力在饮食中控制体重 7.摄入蛋白质,多少宜适中 8.多多关注橄榄油 9.清晨饮水好处多 10.高血压患者要科学进补 …… 序言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慢性疾病也随之而来,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关爱生命和关注健康成为人们最关切的焦点之一。 所以会出现这种“生活水平和慢性病成反比增长”的结果,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紧张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一个人身体的健康,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遗传、环境、医疗、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都对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因素中,最能够为自身所掌控,而且对于健康最为关键的是生活方式这一因素。而在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饮食健康,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医疗因素。 所以,要保证健康,就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首要的就是要关注饮食健康。 西方有一句话叫做“吃得怎样,你就怎样”,意思是你吃得健康你就健康;吃得不健康,你就不健康。膳食的营养与结构的好坏,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效率及延年益寿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与某些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营养的缺失,使人们已经并可能继续为健康付出巨大的代价。 目前,由于人们营养、饮食知识的缺乏,食物的选择和搭配的不合理、不科学使营养不良症,特别是营养过剩症等导致的体重超重者越来越多、慢 文摘第1章饮食是健康的基础 健康从饮食开始 1慢性病也“流行”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吃得也越来越好。但是,同时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富贵病”。“三高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三大杀手”(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正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呈日益蔓延流行之势,患病率比10年前大幅提高。 “富贵病”给人们带来的是失去健康的痛苦。 2004年10月12日,国家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同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在迅速地上升。 这些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患者年龄不断下降。据2002年的不完全统计,估计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达到了1.6亿,比1991年增加了7000万,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增加了31%;糖尿病患者人数估计已达2000万,其中大城市2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与1996年相比,由4.6%上升到了6.4%,中小城镇由3.4%上升到了3.9%,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人数估计在1.6亿,高血脂的患病率为18.6%;体重超重者达到2亿,肥胖人数达到6000多万,其中儿童的肥胖率达到8.1%。 与此同时,慢性疾病中的一些“杀手型”疾病,也在无声无息地夺走了人们宝贵的生命。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所患的主要疾病是传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穷病”,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等疾病占据了疾病的前三位,而心血管病(心脏病)、脑血管、恶性肿瘤仅占总患病人数的17.3%。到20世纪末,心血管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一跃排在疾病的前三位,达到患病总人数的64%,其发展迅速令人吃惊。 跟一些欧美国家对比,虽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慢性病增长的速度上是非常快的。于是有人惊呼:慢性病也“流行”! 以“三高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三大杀手(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等为代表的“富贵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据2001年卫生部统计中心公布,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这三大疾病的死亡率占人口总死亡率的百分比:城市为62.47%,农村为50.19%。当前三大杀手的死亡率占人口死亡率的64%,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约3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约150万人。调查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 ……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