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尖喙鸟 |
释义 | 尖喙鸟(学名:Oxyruncus cristatus)是雀形目、尖喙鸟科、尖喙鸟属的鸟类,仅1属1种。有人将其归入霸鹟科,但嘴形明显不同。外观似鹎,但喙前端细尖;翅短圆,尾方形;有发达的枕冠。体背橄榄绿色,头顶橙色。喙尖短,具羽冠。 以果实和种子为食, 分布于南美洲。 中文学名:尖喙鸟 拉丁学名:Oxyruncus crista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尖喙鸟科 属:尖喙鸟属 种:尖喙鸟 亚种:6种 命名时间:Swainson, 1821 英文名称:Sharpbill 外形特征尖喙鸟体长16CM,脚短,翅和尾稍长,嘴尖。体背素绿褐色,下面淡黄趋白色,有暗色点斑和横斑;头顶中央有矮的红色或黄色羽冠。鼻孔像窜鸟一样,长而有瓣。特点是嘴尖锐,尖鸟喙上有橘红色的光晕,可探寻树皮下的食物。沿头部和颈部及腹部有放射状黑点斑缩放。 生活习性栖息南美洲的潮湿森林中,攀缘于树干间觅食昆虫,也以果实和种子为食。 分布范围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亚种分化(6种) 1.Oxyruncus cristatus frater分布于哥斯达黎和加巴拿马西部(东至贝拉瓜斯)。 2. Oxyruncus cristatus brooksi 分布于巴拿马东部。 3.Oxyruncus cristatus phelpsi 分布于委内瑞拉东南部和南部山区(罗赖马山除外),巴西和圭亚那邻近地区。 4. Oxyruncus cristatus hypoglaucus分布于委内瑞拉东南部(罗赖马山),圭亚那和巴西东北部(阿马帕)。 5. Oxyruncus cristatus tocantinsi分布于巴西帕拉南部。 6. Oxyruncus cristatus cristatus分布于巴西东南部,巴拉圭东部和阿根廷东北端。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