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再思 |
释义 | 原名:黄楚辉 出生地:广东惠来县周田镇出生日期:1982年 职业:教师 爱好:读书及藏书、写作、音乐 个人信条:相信惟有文字可以传情与传世! 个人主要作品《温暖的碎片》 获时代文学杂志首届“希望杯”优秀奖 《三春晖》 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散文学会、《影响力人物》 等联合主办“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三等奖 《红尘女儿》 获《中国作家》杂志第二届“金秋之旅”优秀奖 《吾乡周田》 发表于《广东教育》2005年7期 《三界斋短章》 发表于《广东教育》2009年11期;该作品由中国教育联合会、中国新教育研究编委会评为第四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个人履历现在为广东省揭阳市青年文学协会理事,惠来县青年文学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个人其它信息最喜爱的作家:简媜、余秋雨最喜爱的词作者:方文山(有“鬼才”之称) 黄再思语录1、尽信师,则不如无师。 2、真正的一流知识分子是不讳言“钱”的。只有那些斗方名士与道学先生才假清高,畏“钱”如虎,不齿言“钱”,好像口里一吐出这“钱”字便掉了身份、失了人格。 3、爱,可以有许多譬如、许多类比,但我觉得它更像人身体上的一颗朱砂痣,只有自个儿才完全清楚它在身体上的位置,在身体上的浮现过程,只有自个儿才完全懂得如何去呵护它,如何使它不受外界的伤害。 4、喧嚣的世界里很难盛得下一颗寂寞过的心。我们只合在文字里苟延残喘。有种文字,直抵人的最柔弱处,让人无法释怀,有泪下。 5、漂泊,是怕这颗心被囚禁。漂泊,可能衣锦还乡,也可能葬身异乡。 6、不要山盟与水誓/你只一回眸/千树万树梨花开/不要水誓与山盟/你只拈花一笑/我已灿若莲开 7、冬天适合读唐诗,可以让人心飞扬,亦可以抵抗寒冷的气候。因为唐诗的旋律是有节奏感的,其意境又是开阔的,让人读了有股浩然正气在心中,寒气自然不能逼身。 夏天则适合读宋词。宋词缠缠绵绵,沉浸其中,暑气便不能近身。夏天本就浮躁,如果再选择激昂的旋律的书来读,那更是升华了躁气,心是难以静下来的。 8、先前的时代,一个人能被载入青史,且流传下来,是件很难的事。你看廿十五史,大江东去五千年,浪淘尽了多少匆匆过客。那是一个缺少传媒的年代,一个穷乡僻野的人就算干出点惊人的事,也惊不动史家的笔;史家的笔墨,很少垂青于穷乡僻野。 古人怎么也想象不到,时代的车轮滚滚在行驶,会行驶到了一个传媒遍地开花的时代,除了纸质媒体发达之外,电视媒体与电脑媒体更是让远隔天涯的人可以成比邻。一根线,一个键盘,世界成了地球村。网络的世界如宇宙一样虚渺,也一样神奇,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开发自己的空间。你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地、有话想说,立即就有人响应,知识分子可以说话,种田的屠猪的也可以畅言。虽说网络的世界鱼龙混杂,但泥沙里也能淘洗出金子来。 9、于丹确实是高明之人,她是以现代人的视觉来解读经典,故视野开阔。她的叙述于平白中有种耐人寻味的味道,引用也是信手拈来,毫不生硬。在这个日益喧嚣的世界里,泡杯清茶,阅读于丹的文字,确是一件惬意的事;有清风徐来,一片清净的世界自在心中。 10、有些灵魂是与我们息息相通的,虽隔了千山万水隔了千百年,一邂逅,便是忘年之交;而有些灵魂即使被供奉得高高的,却于我们格格不入。当然不能因为格格不入便否定了他的价值,也许,是没有缘分吧。 我们真该庆幸能读书识字,遂能与古人交心、与灵魂对话。11、熟悉的已不复熟悉 /陌生的还可能陌生 12、能否将底色调好,涂出好的画,我亦无法料知;我只知,既然手中已握有画笔,不到笔杆折不能放弃梦想。 13、这尘世本就太多的拘束与羁绊,走,便是一种自由的向往,走,便是走出拘束与羁绊。 14、 如果说,陶渊明的桃源世外成了每个活在现世的人的理想国,那么,戴望舒的丁香般的姑娘,就是每个想象江南的人的心底形象,挥之不去。 江南,江南的女子,已深深在书生们的心上植根,无法亲近,只可夜夜入梦来。 15、果真有轮回转世,我要化为念珠,让你戴在手中,我天天在你身边,你天天念着我。 16、我们每个人离那颗大大的爱心其实只有咫尺,只要跨出一步,便是艳阳高照。 黄再思批注《释迦牟尼佛传》黄再思喜爱佛学,所以对星云法师著作的《释迦牟尼佛传》进行批注,他自己说,“我批注《释迦牟尼佛传》只是个人感受、书生情怀,不同于专家的学术研究。” 批注第七章《相者的预言》 相者的出现突兀得很,他们是非请自来的;但文章似山不喜平,就是要有这种突兀,才令人喜!相者的种种言说,与太子出生的种种现象,遥遥呼应。相者是谁无关紧要,见了太子后一欢喜踊跃,一恭敬虔诚,无非都为衬托,是绿叶衬托红花。要写太子,却不直接写, 而由相者间接言说太子,言尽太子,曲径通幽,妙,妙,妙! 未成佛时,已是福音遍地生。 批注第八章《太子少年时的教育》 为言太子名字的意思,不惜笔墨叙述种种瑞相,水到渠成:为说太子文武奇才,写尽权威学者与太子的兄弟,无非是为了衬托,拊掌惊叹。 现代人都知道,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极大, 佛陀后来的悟道与思考与早期的教育不无关系。 奇慧折煞人也。奇武折煞人也。 批注第九章《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言尽净饭大王的忧愁,其实正是反衬出太子出尘的念头愈深。留心一下星云法师所用的四个感叹号,其中不难体会出父子的忧愁,而这些忧愁与太子出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人若是连多数人梦寐以求的“财宝女色”都不要,其他的怎么会在言下! 一如屈原的天问,每一问都直指人心。 批注第十章《太子出城去郊游》 太子出城郊游无疑又成了一次契机。此次出行更使太子目睹也切身体会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脆弱;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避免。于是在以后成道时,“了脱生死,离苦得乐”便成了他最高的目的。 佛陀不是没有爱,而是博爱,心系众生。 “忽见”,像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避也无法避,妙! 批注第十一章《最大的诱惑》 此章言尽种种诱惑,以绝世佳人反衬太子的静定。佳人愈是极尽妖艳,太子愈是静定,甚至生出厌恶。太子一番激昂之词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丝丝如人心。读者细品优陀夷与太子的对话,画面不亚于诸葛亮舌战群儒,优陀夷就是群儒的缩影。 两个“一定”,似是成算在握!食色,性也。不动心的能有几个!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如莲花,莲花在佛教里有着非比寻常的象征意义。 批注第十二章《太子立志去出家》 此章把太子出家的念头推至高潮。此次出城与第十章“太子出城去郊游”遥遥呼应,前出城看到老、死、病,让他萌发出家之心;后出城遇到一沙门,沙门一番话让太子立志去出家。城里城外,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让他看到虚假的一面,一切皆是梦幻泡影。 智慧之光,一如茫茫航海的指南针。 太子长久积压在心的出家念头终于脱壳而出,语气却异常平静。 世人皆睡,惟太子独醒! 批注第十三章《车匿和犍陟》 车匿与犍陟的表现正反映了常人对待别离的痛苦,而这恰恰是太子所要了脱的问题。车匿与太子的对话极妙,是一场至关重要的辩论,涉及为何出家的原因,不可不辨。 太子非无情之人,只不过他的志向更高而已,不足以与夏虫道之。 贪欲一旦萌生,心必被所困,身虽是自由身,心却永远设了监狱,永世不得释放。 发肤受之父母,如今割发以示决绝。 批注第十四章《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台湾证严法师云: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太子即是这样的愿大、志坚、气柔、心细,所以能成大事。愿是成功的起点,“志当存高远,未达亦不悔”。还是证严法师说得真切,“人生如果没有自己的志向,即如握笔画图,不知要画个什么,东涂西抹,终究不能成就出完整的形来”,信哉斯言,信哉斯言! 我执不去,大道不成。 此段话,处处愿大,亦处处气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