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价值投资
释义
1 证券投资方式

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

概要

价值投资是投资策略的其中一种,由Benjamin Graham和David Dodd所提出。和价值投资法所对应的是趋势投资法。其重点是透过基本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股价/帐面比率,去寻找并投资于一些股价被低估了的股票。

内容

价值投资理论也被称为稳固基础理论,该理论认为: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的稳固基点上下波动,而内在价值可以用一定方法测定;股票价格长期来看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当股票价格低于(高于)内在价值即股票被低估(高估)时,就出现了投资机会。

价值投资就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打个比方,价值投资就是拿五角钱购买一元钱人民币。

这种投资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创立,经过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的CEO沃伦·巴菲特的使用和发扬光大,价值投资战略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的美国受到推崇。

格雷厄姆在其代表作《证券分析》中指出:“投资是基于详尽的分析,本金的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他在这里所说的“投资”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有三大基本概念,也是价值投资的基石,即正确的态度、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

格雷厄姆注重以财务报表和安全边际为核心的量化分析,是购买廉价证券的“雪茄烟蒂投资方法”;而另一位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重视企业业务类型和管理能力的质化分析,是关注增长的先驱,他以增长为导向的投资方法,是价值投资的一个变种和分支。而巴菲特是集大成者,他把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价值增长投资法,把价值投资带进了另一个新阶段。巴菲特说:“我现在要比20年前更愿意为好的行业和好的管理多支付一些钱。本倾向于单独地看统计数据。而我越来越看重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正如威廉·拉恩所说“格氏写了我们所说的《圣经》,而巴菲特写的是《新约全书》。”;但另有一人也对价值投资传奇般的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查理·芒格。虽然他在普通人中的知名度远没有巴菲特那么高,但他同巴菲特一样,能引领你作出更好的投资和决策,让你对世界和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巴菲特六项法则

一.竞争优势原则

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秀并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够为股东利益着想的管理层经营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最正确的公司分析角度-----如果你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最关键的投资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可持续性。

最佳竞争优势----游着鳄鱼的很宽的护城河保护下的企业经济城堡。

最佳竞争优势衡量标准----超出产业平均水平的股东权益报酬率。

经济特许权-----超级明星企业的超级利润之源。

美国运通的经济特许权:

选股如同选老婆----价格好不如公司好。

选股如同选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

现代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

二.现金流量原则

新建一家制药厂与收购一家制药厂的价值比较。

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赚钱越值钱

驾御金钱的能力。

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

巴菲特主要采用股东权益报酬率、帐面价值增长率来分析未来可持续盈利能力的。

估值就是估爱情:越简单越正确

三.“市场先生”原则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市场中的价值规律:短期经常无效但长期趋于有效。

巴菲特对美国股市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1964-1998)

市场中的《阿干正传》

行为金融学研究中发现证券市场投资者经常犯的六大愚蠢错误:

市场中的孙子兵法: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

四.安全边际原则

安全边际就是“买保险”:保险越多,亏损的可能性越小。

安全边际就是“猛砍价”:买价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安全边际就是“钓大鱼”:人越少,钓大鱼的可能性越高。

五.集中投资原则

集中投资就是一夫一妻制:最优秀、最了解、最小风险。

衡量公司股票投资风险的五种因素:

集中投资就是计划生育:股票越少,组合业绩越好。

集中投资就是赌博:当赢的概率高时下大赌注。

六.长期持有原则

长期持有就是龟兔赛跑:长期内复利可以战胜一切。

长期持有就是海誓山盟:与喜欢的公司终生相伴。

长期持有就是白头偕老:专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

-------------------------------------------------------------------------------------------------------------------------------------------------------

在格兰姆的《有价证券分析》中虽然有对价值投资的详细阐述,但对于我们中小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掌握其核心:复利、安全边际、内在价值和实质价值、特许经营权。简单介绍下:

复利:复利就是“利生利”、就是把每一分赢利全部转换为投资本金。理解它只要理解了这决定投资成功的“三要素”就可以了-投入资金的数额;实现的收益率情况;投资时间的长短。在世界各国对复利概念理解和运用得最充分的是保险公司,在一份份对承保人颇具诱惑的长期保单后面是保险公司利用复利概念大赚其钱的实质,从某种意义看我们自己对复利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就是为我们的未来买了一份最成功的保险。

内在价值和实质价值:首先声明,它是个模糊的概念,实质价值常规的理解就是收盘价,也就是股票的价格。价值投资的概念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这其中提到了市场价格也就是实质价值和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在理论上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史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虽然内在价值的理论定义非常简单也非常明确,都知道,按照这买入股票,哪有不赚钱的道理呢,是非常之好,但是问题在于怎么知道呢?让普通投资者失望的是它的评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一种明确的计算方法,连把价值投资运用到极致的巴菲特都没有给出,所以说,说它是个模糊的概念真不为过并且股票价格总是变化莫测的,而股票的内在价值似乎也是变化莫测的?

关于内在价值的评估始终是一个模糊的问题,但以芭老为代表的前辈大师们还是提供了一些“定性”的评估指标:

(1)没有公式能计算公司的真正价值,唯一的方法是彻底的了解这家公司;

(2)应该去偏爱那些产生现金而非消化现金的公司(不需一再投入大量现金却能持续产生稳定现金流);

(3)目标公司就是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进一家容易了解且其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获利都很稳定的公司;

(4)…………………………………………….

其实,我们可以去参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有经营能力…… 总之,要看个人理解了,虽然现在世面上有一些股票软件说具有价值投资功能,比如布道者软件的估值模型有对价值投资企业价格的预测,但具体用什么计算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引用名师的话吧:也许“内在价值”是个个性性的东西,对它的评估一半取决于其本身另一半则取决于评估它的投资者.

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一样也是个模糊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它被格兰姆视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在整个价值投资的体系中这一概念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安全边际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简言之,就是低估的时候在洼地,高估的时候在风险,只有在洼地和企业的内在价值之间才是操作股票的最佳时机。还有一点,安全边际总是基于价值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中,其中价格的变化更敏感也更频繁而复杂,对一个漫长的熊市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加大安全边际的过程,常见的程序是:安全边际从洼地到内在价值,只有当安全边际足够大时总有勇敢而理性的投资者在熊市中投资---这才是没有“永远的熊市”的真正原因。对于现在来说,很多股票都在其内在价值之下,也就是处在洼地价格。

特许经营权:也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是是经历长期历史考验的结构性特征,比如独家政府认可、消费者偏好与习惯成自然、基于长期秘密配方或专有技术(专利)的低成本供给优势、及在规模经济基础上与以上因素相关的大量市场份额等等.比如可口可乐的配方等等……这里还要说明一点,特许经营权并不是企业价值投资虽然占有很大的意义,但不是先决条件。根据个人理解吧!

价值投资很深奥,不是我三言两语可以写清楚的,我写的只不过是一些我的理解和平常的一些笔记心得之类的,但最重要的是能在A股市场上大展拳脚。现在价值投资慢慢为国人所接受,很多人趋之若鹜-跟着大师走。其实这样不然,每一个投资者要寻求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老巴可以拿一只股票拿上十年八年的,你呢?三天还是五天,三个月还是五个月?很多人目前还是在使用及技术分析也就是看k线图看指标等分析股票,这样也未尝不可,毕竟技术分析是经过很多大师的研究和经过市场的验证的。虽然价值投资才进入我们的视野中不久,但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普通投资者一没有巴老那样对价值投资独到的理解和运用,也没有十分良好的心态(大部分人)。就在目前流行的技术分析和即将成为主流的价值投资中间寻找一个中间点, 我个人推荐把技术分析和价值投资结合起来,技术分析找买卖点,价值投资选股。技术分析很多人都会,但具体怎么寻找具有价值投资的股票,就看个人了……

融资困局下的价值投资

“不指望通过参与论坛能直接找到钱,但我们希望能在这里找到融资指引、启发以及潜在的机会。”在本届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一位自费前来参会的中小开发商融资部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言,每一个分论坛,他都全程参与了,他希望有人能指出一条融资的坦途。

现状可能会令这位融资人士有些失望。“为地产商服务的投融资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涌现,但地产商面对的融资局面并不乐观。”复地投资集团CEO周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融资渠道扭曲,进而进一步加剧融资成本扭曲,这是目前地产商融资的环境。

信贷还在进一步收紧,新兴的融资渠道,往往融资成本超高。更可怕的是,周纯预测,目前寻求高成本信托融资的地产商,他们项目潜在风险非常大,特别是基于信托计划股权抵押的融资,若楼市无法回暖,可能只要一年的左右时间,至少有10%左右求助信托融资的房企,将会失去他们的地产项目的绝大部分的权益。

当然,房地产行业的兼并、整合、收购的突破口或许就在于此。

地产融资困局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复地主动寻求退市并迅速完成,其背后真正的资本市场判断、融资选择及战略意图,值得同行琢磨。

“大家同样面临比较紧的环境,特别是银行,除了贷款很难之外,贷款的用途、放贷和还贷条件等也限得非常多。例如,过去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的时候,可以享受充分利用贷款杠杆率,杠杆投资的效益就很高,内部回报率也自然很高。而现在很难用贷款杠杆,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受限,用杠杆率和不用杠杆率,对内部回报率的影响从过去8到12个百分点左右降低到现在可能只相差2个百分点左右。”周纯揭开了多数地产商眼下面对银行贷款的类似困境,传统融资渠道不仅难贷,即使能获得贷款,其“含金量”也已大大瘦身。

周纯进一步指出,如果真正要做好一个投资,再用银行贷款并不一定合算或合理,要提高杠杆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信托,后者用途和使用周期方面相对更有弹性。

问题随之产生,银行传统融资渠道之外已经诞生了不少新兴融资渠道供开发商选择,不断攀升的融资成本却让很多地产商望而却步。实际上,一旦调控持续下去,不少地产商基本无法承受这样超高的融资成本,对此类地产商而言,这种新兴的融资渠道无疑将会触动其项目公司的雪崩之灾。

周纯指出,基金最难的不是资金的投资选择也不是后期管理,恰恰是在前期稳定投资者市场的培育。“这才是中国房地产基金能够长期发展做大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还没有太多机构投资者能够认识到这个市场培育的重要性。”

在周纯看来,投资人不成熟,对投资回报依然保持前几年直接投资房产的利润要求,但这些融资的中间成本过高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目前国内房地产信托融资的年化成本在15%-20%甚至更高,但直接投资人最终只能拿到10%左右的回报率,超过10%的回报率相当部分都被中间商拿走了。”

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已经意识到,畸形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对行业的负面影响正在累积,除了会出现整合、收购兼并以外,已埋下更多金融风险和行业风险种子。

复地的选择

周纯坦言,复地的选择首先是尽量避免这样的高成本高风险融资,寻求更为安全的资金蓝海。

“其中可以大力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寻求与国际跨国公司在华丰富的贸易资金对接的合作方式,这类资金在华的需求无疑是有周期性的,寻找合规的途径提高这部分富裕资金的效率也是他们关注的课题。目前复地已经展开相关的研究和尝试,或许可以通过合规的贸易借款、借助银行委贷的平台或私募进行对接。”周纯透露,但这一点,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对复地来说,这可能需要整个复星集团的整体优势作为合作基础,充分整合复星内部各个产业板块的资源,多渠道协同作战。

周纯告诉记者,复地投资承袭了复星的投资哲学,即价值投资。复星一直扮演的是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角色,复地投资也不例外,我们看重的是投资对象的价值与增长潜力。

公开的秘密是,复地目前的学习对象是新加坡的嘉德集团。复地投资的成立是基于对复地集团可持续增长价值的创新,一方面复地投资主要承担了拿地的职责,另一方面通过复地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来调整复地的资产配置,以提升复地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在风险可控下的高速成长。

“目前我们投、融、管三大板块还是以投资业务为主,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私募融资业务发展也很快。相信在短期内投、融资业务会齐头并进,资产管理这块随着我们母公司的核心运营能力不断加强及投融资业务的发展,相信也会得到迅速发展。”周纯表示,在投资倾向方面,目前投的大多数是住宅开发,也会逐步加大对商业地产开发的投资,这是未来的方向。

退市后的复地,看到了眼下巨大的投资机会。

周纯透露,从投资角度看,无论是直接拿地还是项目公司股权收购(间接拿地),现在的成本比过去都更加合理化,项目总体回报也应该优于过去。从私募股权融资角度看,限购抑制了相当一部分不动产的私人投资,股市表现也不令人满意,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自然会将眼光投向有品牌专业团队和投资业绩的私募房地产基金投资公司。这对复地房地产私募基金业务发展将是绝好的时机。

价值投资的内涵

价值投资理论也被称为稳固基础理论,该理论认为: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的稳固基点上下波动,而内在价值可以用一定方法测定;股票价格长期来看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当股票价格低于(高于)内在价值即股票被低估(高估)时,就出现了投资机会。

价值投资就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打个比方,价值投资就是拿五角钱购买一元钱人民币。

这种投资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创立,经过伯克希尔·哈撒威公司的CEO沃伦·巴菲特的使用和发扬光大,价值投资战略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的美国受到推崇。

格雷厄姆在其代表作《证券分析》中指出:“投资是基于详尽的分析,本金的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他在这里所说的“投资”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有三大基本概念,也是价值投资的基石,即正确的态度、安全边际和内在价值。

格雷厄姆注重以财务报表和安全边际为核心的量化分析,是购买廉价证券的“雪茄烟蒂投资方法”;而另一位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重视企业业务类型和管理能力的质化分析,是关注增长的先驱,他以增长为导向的投资方法,是价值投资的一个变种和分支。而巴菲特是集大成者,他把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价值增长投资法,把价值投资带进了另一个新阶段。巴菲特说:“我现在要比20年前更愿意为好的行业和好的管理多支付一些钱。本倾向于单独地看统计数据。而我越来越看重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正如威廉·拉恩所说“格氏写了我们所说的《圣经》,而巴菲特写的是《新约全书》。”;但另有一人也对价值投资作出传奇般的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查理·芒格。虽然他在普通人中的知名度远没有巴菲特那么高,但他同巴菲特一样,能引领你作出更好的投资和决策,让你对世界和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基本面与传统价值投资

基本面从字面上的意思可以解理为共同拥有的属性指标这一方面,这个说法不算全面但基本上能概括基本面的主要特征,按股票的基本面来讲,是指那一些各自都拥有的基本情况的汇总。一般我们所讲的基本面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面、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公司业务同行业竞争水平和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包括对管理层的考察这诸多方面的分析,数据在这里充当了最大的分析依据,但往往不能以数据来做最终的投资决策,如果数据可以解决问题,那计算机早就代替人脑完成基本面分析,事实上除了数据还要包括许许多多无法以数据来衡量的东西,比如商誉、垄断、管理层人员素质等许多方面难以用数据来表达,这些方面的东西相对而言就成了分析中比较主观的成分。比如中国平安向资本市场一开口就要融资1600亿,股票分析师除了情绪上的发泄外,就算是理性分析的人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太过激进,重要决策太随意且缺乏论证依据,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管理层对股东负责,公司在市场方面前景看好并且战斗意志坚强积极进取。我个人持第一种看法。

在基本面分析上,最根本的还要算是公司基本面分析,对一家公司基本面分析最重要的还是财务分析,这是一门必修课,如果单单是对数据的解读,那三大报表就可以充分说明问题,但实事上远远并没有这么简单,以我的经验总结来看,上市公司多多少少都会在财务报表上耍花招,有些甚至直接在财务报表上作假,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并修正过来,有些是属于财务手法这不算违规,有些是故意虚报瞒报,有些是直接作假。比如有些公司为了追求主营业务收入,会把产品或服务价格压低,这种毛利率会变得非常低,净利率有时还会出现负数,这种情况也有可能造成‘应收账款’急剧增加。也有些公司会了年报好看而把固定资产折旧来点粉饰或为了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而把部分利润当成递延收入处理。有些明明主营业务是亏损的,但加上营业外收入可以有很可观的净利润,这一切的财务手法要通过经验的累积和知识的学习来慢慢知道怎么修正它,最有力的还是公司年报,很多财务报表反应不出来的问题会在年报中有充份说明,特别要注意不太引人注意的附注,有时重大问题只会在角落被蜻蜓点水的提到一下,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些信息。

一般的基本面分析会从宏观经济面开始,然后再到公司所在行业分析,最后才是公司的分析,我认为宏观经济面的分析不用太深入,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了,太深入了反而会把你带向错误的深渊,经济学是现代一门非常庞大的学科,但你看到过古今中外谁可以准确预测经济未来的,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在‘争鸣’,但倒是大的方面意见一般都是比较统一的,也不会有太大的错误,但在这些分析里面要排除‘政治任务’的分析意见,行业分析一般指的是对行业景气度的分析,但我更倾向于分析行业的属性,比如我喜欢银行业,不喜欢高科技业,特别是IT行业,尽管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对IT行业可以说是深入了解,但对一个行业的感情和投资要分开,不要让感情影响投资决策,但也有特例的情况如腾讯,以后会有一篇专门讨论万科和腾讯所在的行业并非理想的投资行业但为什么会成为可投资的特例,这也推出我的另一个观点,好的公司有时候可以弥补不好的行业,总体上说基本认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对的,但从投资的角度看,我们有必要带上有色的眼光看待不同的行业。

除了宏观面和行业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对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我们不想在这里详细讨论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下一章整章都在谈这个话题,但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对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之后要自信,对自己的分析结果有提升到信仰的高度,在大跌中买入成为一个很自然的行为而没有丝毫压力,就像进赌场买大小一样,当我知道要开大开小的时候,理论上可以把整幅身家都压上去,对很多人来讲就差举债了,但无论全压还是举债这都违反我们基本的投资原则,当我完全知道要开大开小的时候,我会下注八分之一的身家。

基本面分析并没有定式,可以说是很主观的,不同的方法分析的侧重面也不同,就是因为这样很多的不同,会造成对同一支股票完全不同的分析结果,但这并非就一定是坏事,要不每个人都会买好的股票和抛售坏的股票,股票市场报价将会长期合理,这样我们那来的机会赚大钱。比如我个人经过几年的观察,很喜欢中石油这支股票,尽管巴菲特抛弃它,声称他老人家不喜欢周期性行业,但我认为中石油的护城河是超级宽的,敌军基本没有任何进攻的机会,它在中国是绝对垄断,除了行政力量外它可以随意控制产品价格,加油站行业虽然对民间开放,但可以说没人可能发展成可以跟中石油竞争的公司,就算单一小区域兴起那么点风浪,对巨无霸中石油也是不痛不痒,何况他们还是中石油的下家,当国内成品油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的时候,由于中石化的炼油能力强从而承担了更多的‘政治任务’,而中石油背后可供开发的石油资源更为可观,并且中石油有强大的自由现金流足以应付任何的突发状况。无论从行业和公司竞争力来说中石油都是很好的可供投资资产,不过从财务数据上看这几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影响了给它高的分数。

传统的价值投资可以说是在充分的基本面分析之后在合适的价格不管其它任何因素的买入股票,之后就以股票分红和资产增值为目的,并没有什么卖出的概念,它的目标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以合理的价格买入资产。按现在的投资理论听起这样的投资方法来会觉得这样很死板,确实他是很死板已经不太适应现代投资的理论需要,但它确实是现代价值投资理论的最初雏形,我觉得它已经不适应这个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且有更好的投资实践理论,但对传统价值投资的了解是很有意思的,就像对投机的了解一样对投资有意义一样。

然而在现代的价值投资理论中,基本面分析一样是最重要的,虽然不是投资的唯一,但作用还是举足轻重丝毫不能敢怠慢,而且可以这么说:任何提倡基本面在投资中过时的言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伪投资理论,是投资之名干投机之实的托辞。现代的价值投资理论中基本面分析更像‘正房’,丈夫可能会有小妾,但永远替代不了‘正房’在家族中的名份。奉劝各位丈夫,小妾可以有但不能多,家中的大小事务还是得跟‘正房’商量,小妾的建议只能姑妄听之。

价值投资与基本面分析的关系是如此的水乳交融,可以说没有基本面分析就无所谓什么价值投资,它是构成价值投资最基本的基石,或者说价值投资绝大多数的工作就是在做基本面分析,有些人在做投资的时候总是觉得很无聊,找不到事情可做,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每天都在不停的买卖,他总是受不了买入就别动这样的做法,其实并非无事可做,只是他没有找到该做的事,如果有精力的话可以多多学习,开卷有益总是没错的,再慢慢的学习基本面分析,真正进入状态之后,他会感叹时间的不够,对公司的研究是很费时间的一件事。换句话说想做价值投资并非就很悠闲,只是时间不花在股票上而花在调研公司上,基本面投资与传统价值投资的讨论就是想强调做价值投资的过程就做基本面分析,做基本面分析就是价值投资的工作。

2 毛羽著证券图书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页码:34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208075580

·条形码:978720807558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价值投资》毛羽的这本专著,填补了我国证券市场著作丛书中的一个空白。这是第一本从价值的角度,解读中国证券市场投资之道的专著。

3 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

本词条编辑自《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让价值投资更容易》

“我的声誉——无论是一直以来的,还是最近被赋予的,似乎全都与“价值”这个概念有关。但是,我事实上真正感兴趣的仅仅是其中用直观而且确凿的方式呈现的那一部分,从盈利能力开始,到资产负债为止。至于每个季度的销售额增长率变动,或者所谓的“主营业务收入”包含还是不包含某些具体副业,类似模棱两可的事情,我从来不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是,我面向过去,背对未来,从来不做预测。”

本杰明·格雷厄姆其人与价值投资

1976年格雷厄姆去世后,巴菲特在《金融分析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追忆格雷厄姆思维方式的文章。他写道:“过目不忘,对新知识如饥似渴,用巧妙的方法融合貌似无关的问题,他的每一个思想细节都因为这些能力而熠熠生辉。”格雷厄姆是个魅力十足、个性谨慎的人,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投资大师、作家兼教授。身为纽约格雷厄姆·纽曼投资公司的创办人,格雷厄姆在建立证券投资分析师的专业训练、资格考试和考评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格雷厄姆1894年生于伦敦。当其全家移民纽约时,他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之后父亲不幸去世,留下母亲以及他们兄弟三人。格雷厄姆在经济拮据的家庭状况下成长,但天资聪颖的他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奖学金。虽然他在古典文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成绩极为突出,但毕业后哥伦比亚大学的院长还是把他推荐给了纽约的一家投资公司。1914年格雷厄姆入职时,他对华尔街一无所知。

入行后没多久,纽约的金融市场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业。待等股市重新开盘时,格雷厄姆很快就以卓越的选股技术而在华尔街崭露头角,并研究了自己独到的投资方法。此后不久他就开始管理别人的资产,到了1920年更是声名显赫。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的好运气开始逆转了。

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不只摧毁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组合,也摧毁了他原本想写一本关于个人投资理念的书的计划。虽然格雷厄姆有高超的选股技术,但是他的客户还是和其他人一样在大崩盘中损失惨重。格雷厄姆与他的合伙人杰洛姆·纽曼不收分文地工作了五年才使得客户的资产回到崩盘前的水平。虽然这次的经验十分惨痛,但格雷厄姆的正直与诚信也由此声名远播。

1934年,在投资人几乎放弃股票市场时,格雷厄姆和多德出版了著名的《证券分析》一书。当时多德还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当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授课时他还是一名勤奋抄写笔记的学生。这些课堂笔记后来成为了《证券分析》这本书的雏形。随着无数次的再版,该书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常青的畅销书,是价值投资者眼中的“圣经”。

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这本合著,最初印发的几个版本现在已经成为收藏者的目标,在市场上标价很高。这些早期的版本之所以特别具有吸引力,就是因为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告诉投资者有些东西是辗转即逝的,而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举例来说,作者当时所指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庞氏骗局、美分股欺诈等现象现在仍然普遍存在;他们对合理性的分析,以及对疑问性的分析,至今仍为人倾倒。书中引用了至今仍存在的通用电气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实例解说重点。

1949年格雷厄姆为非专业投资人士撰写了一本书——《聪明的投资者》,之后曾经数次再度修订,如今仍然是许多书店架上的畅销书。

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为客户扳回1929年至1930年的损失之后,就再也不曾让它的客户亏过一分钱。前后30年,经历了1929年股市大崩盘、大萧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后,格雷厄姆的客户的年均投资回报率为17%,这还不包括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利润。

1948年格雷厄姆在其投资组合中买下当时一家民营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公司,全称Government Employees Insurance Co.),但是他并未注意到共同基金不能持有保险公司,因此只好将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变成一家公开上市公司,把原本收购的股份转分给格雷厄姆·纽曼基金的持有人,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价立刻一飞冲天。由于个别基金投资人出售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时间不同,因此很难估算投资该股票的实际获利率,但截止至1972年为止,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涨幅已超过28,000%。许多投资人把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当成传家宝来代代相传。1995年巴菲特买下该公司余下的49%的股票时,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作为价值投资典型标的的这段历史又重演了一次。(详情请见“附录”。)

据格雷厄姆回忆,在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之前,他和纽曼仅被视为投资分析的好手,但是在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成功后,他们被认为是投资界的天才。

格雷厄姆从1928年起每周在哥伦比亚大学授课2个小时,一直坚持到1956年退休为止。1929年1月份有超过150名学生注册上课,即使在大崩盘之后,格雷厄姆的课也是堂堂爆满,这对于商学院声誉的建立可说是功不可没。巴菲特也就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教育而成为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巴菲特后来说服格雷厄姆让他加入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并和格雷厄姆成为莫逆之交。在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后,他原来的许多客户由巴菲特接手。这些客户的子孙中,许多人至今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

在80岁生日前夕,格雷厄姆告诉朋友说,他希望每一天都能“做一些傻事、做一些聪明事,再做一些平凡事”。格雷厄姆82岁高龄时去世于法国南部的艾克斯。

基于哲学而不是公式

已经有学术研究支持价值投资法的理论,提供可重复验证的统计检验、实证检验或数学证明。但是那些直接受教于格雷厄姆的人们谨慎地解释说,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证券分析》和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并不是投资专家的烹调说明书。它们不是实验手册。价值投资基于哲学思想而不是数学命题。这里没有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格雷厄姆的目的在于他的学生能使用演绎的方法来独立思考。

即使反复检验、质疑、探究和斟酌的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概念,最基本的部分——基本法则——仍是屹立不动。

沃伦·巴菲特在谈到来自格雷厄姆的训练时,他说在哥伦比亚大学学到的两件最重要的事是:

l 正确的态度

l 安全边际的重要性

只要稍加注意巴菲特的讲演,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格雷厄姆的第三个重要概念在其间反复出现,那便是:

l 内在价值。

正确的态度

一个价值投资者要想成功,就应该对投资抱持一种正确的态度,尤其是要对投机眦目欲裂。格雷厄姆坚称投机并不是投资,而且辨清两者之间的分别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进入投机领域,我们很容易就会被伶牙俐齿的投资专家忽悠,他们想让我们相信:夸夸其谈的收益记录、玄乎其玄的数学公式、闻所未闻的高级概念,这些就是我们把钱交给他们去操作的理由。有时我们甚至会主动陷入自欺欺人的境地中。我们会败给人“好赌”的天性,正如格雷厄姆和多德说的:

即使购买(证券)的潜在动机纯粹只是投机式的贪婪,但人性使然,总是要用一些看似冠冕堂皇的逻辑与理由,把丑陋的冲动给掩盖起来。

投资者有无数种方法可以把自己的钱扔进投机的赌博游戏中,最常见的手段是“赌涨跌”。格雷厄姆向来对所谓市场时机嗤之以鼻。他强调任何仅根据预测未来市场的走高或走低而做出的财务决策,都是投机行为。

投资主张能够提供:

l 资本的安全性

l 对适当回报的合理预期

想要知道自己资本是否安全以及你是否可以得到符合预期的投资回报,需要做一些研究和分析,但并不需要超高的智商或是数学技巧。甚至,如果手上拥有正确的资讯,在别人眼中看来风险十足的提案,对你来说都有可能是不错的投资机会。幸运的是,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在今天是很容易获得的。

安全边际

对于学习投资的学生来说,一提到本杰明·格雷厄姆,最先让人联想到的字眼必然是—“安全边际”。这不是什么高深的概念:安全边际就是一个女孩子出门约会时为了以防自己落单而额外准备的回家的计程车费。

意料之外的灾难是投资回报的大敌,但是发生不测在所难免。投资决策所基于的资讯可能是虚假的;你们公司魅力十足的首席执行官可能在塔西堤岛度假时意外失踪;你刚刚投资的酿酒厂受到洪水的侵袭,威士忌酒成了污水。重视安全边际则可以帮助投资者防范这些令人不安的可能。

买入证券之初就要建立起安全防护网。建立的方法有很多。格雷厄姆建立他的安全边际主要通过搜寻如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l 资产的评估

l 获利能力的评估

l 分散化投资

其他老练的价值投资者都有他们自己的安全隔离带。例如,有的人要求公司拥有较大额度的冗余营运资本作为缓冲;有的人钻研现金流量,而有的人则关注股息支付的模式。

内在价值

如前所述,价值投资就是寻找以等于或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标价的证券。这种投资可以一直持有,直到有充分理由把它们卖掉。比如,股价可能已经上涨;某项资产的价值已经下跌;或者政府公债已经不再能提供给投资者和其他证券一样的回报了。遇到这样的情形时,最受益的方法就是卖掉这些证券,然后把钱转到另外一个内在价值被低估的投资上。

格雷厄姆并不是发明“内在价值”这个词的人,虽然他的教学和写作赋予了这个词之前没有的更丰富的涵义。早在1848年,内在价值一词的使用已经和股市相联系起来。投资方面的作家威廉·阿姆斯特朗就曾把内在价值作为决定证券的市场价格的主要要因素之一。

内在价值的概念在查尔斯·道担任《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兼专栏作家时被进一步巩固。查尔斯·道虽然以研究股市运动闻名,但他也不断告诉世纪之交的读者们,股价的涨跌其实源自于投资者对于一个公司未来的获利性的认知——换句话说,就是对股票的内在价值的认知。

资产负债表与安全性

资产负债表有时又称为状态报表,这种描述可以说是恰如其分。这是公司的一张“截图”,在公司生命中的某一特定时点——比方说,在每一个运营阶段结束的时候,如一个季度,或是一个会计年度结束,截取其财务方面的状态。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指标包括:

l 资产

l 负债

l 现金状况

l 股东权益状况(包括股息)

然而,上面这些数字应该相互联系起来予以考虑,否则单独分析个别数字并没有太大意义。这些数字用比率形式互相比较,或是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然后和股价比较。将一家公司的比率与它的同业竞争者或行业平均的比率相比,以此来观察这些数字的意义。

对投资者而言,资产价值就像是一张安全网。股价可能会下跌,但它很难跌穿这张安全网。这张网也可以让股价反弹。如果用资产来衡量,某支股票的价格被低估了,那么接下来一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使得股票的资产价值被完全的体现。这个“什么事情”可能是股价的自然上涨,并购要约,或者是,最不寻常的一种情况,就是清算资产,然后将现金用特别股息的方式发放给股东。

要点:

l 资产负债表是很有用的工具。千万被它吓倒了。

l 就投资而言,安全性永远不会是绝对的、完整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财务报表,来大大增加我们成功的机会。

l 虽然不是内在价值——也不是公司所有者眼中的未来价值——但账面价值可以被看作是内在价值的底线。

l 把公司想像成一艘船。资产负债表就是船身;损益表就是船帆。船身可以让船浮在水面上,但是船帆却可以推动船前进。

损益表与增长性

利润表通称被称为损益表或P&L表(应该说称其为“利润或亏损表”更恰当些,因为无论如何都只会出现盈利或亏损中的一种而绝非同时出现)。损益表主要分为两部分,即收入和费用,而在某些公司中还包括留存收益(如果有留存收益,某些公司会将这部分盈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收益项目)。

在收入一项中包括的是公司销售产品或服务而取得的收入、出售某项资产如不动产而取得的利润、营业部门所获得的收入以及投资所得。费用一项包括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管理费用、折旧费用、研发成本、各类税费以及其他营业成本。

格雷厄姆最喜欢的是主营业务盈利对销售业绩的比率,是一个相对弱或强的指标。当标准普尔股票报告中包括“主营业务盈利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或价值线公司的报告中包括“利润边际”时,它们其实提供的是关于盈利性的信息。这些都是衡量成本控制、效率与竞争力的手段。

最划算的投资,是选择一家利润边际较行业水平低,但未来管理层非常有可能会大幅提高利润边际——也就是一家处于转折时期或结构重组的公司。

利润边际=毛利润/净销售

公式的结果是用比率来表示的。用百分比表示利润边际,要用100乘以结果。计算利润边际的方法有许多种,这是最容易的一种。每一个行业的理想利润边际都各不相同。

股票价格与盈利的关系,或称市盈率,作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已经是一种惯例。虽然格雷厄姆看重有实质根据的公司盈利,并且认为据此推算出来的市盈率是有用的投资工具,但他也觉得这个方法不够完美:

根据现在的盈利状况来判断价值这个想法本质上是荒谬的,因为现状是不断变化的。不管乘数是10或者15或30,最后的选择都只是随心所欲的。

格雷厄姆和多德后来决定不去管乘数的大小,他们认为市盈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l 基于对普通股的保守的或是投资性的评估,而不是出于投机的考虑

l 从(1)资本结构和(2)收入来源的角度

l 考虑到资产负债表中一些会影响总体盈利状况的非正常元素

格雷厄姆认为“具有投资品质的股票”应该:

l 财务状况保守,而营运资本状况强大。

l 盈利合理稳定,足以应付未来10年公司的变动起伏。

l 盈利的平均水平对应市场价格的比率令人满意。

要点:

只有在得到定性的调查的辅助时,企业的定量数据才是有用的。

l 持续盈利的公司拥有最佳投资潜力。

l 盈利应该呈上升趋势。

l 公司的市盈率应该低于同行业的公司的市盈率。

l 市盈率在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决定了股票价格上限。

l 如果不能准确估计,那么宁可低估盈利和类似的其他数字。这本身就创造了一种安全边际。

股东与管理层的角色

短期来看,市场会按它自己的频率在摇摆。虽然有时可能要痛苦地等待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最后市场总是会肯定优秀的管理层的工作,并且用交易价格的提升来奖励经理人的辛苦劳顿。

格雷厄姆说,管理层的能力反映在“平均”市场价格和长期的价格趋势上:

优秀的管理层能推高股票的长期的平均市场价格,而糟糕的管理层则会降低平均市场价格。

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的价值投资者,有时会发现自己与公司管理层总是意见不合。格雷厄姆并不是一个喜欢打官司的人,而且他也知道股东其实很少这样做,但他仍然鼓励股东行使他们的所有权。格雷厄姆和多德描述典型的美国股东为“囚牢中最驯服、最麻木的动物,”并且主张:

股东如果能被教会懂得他们的权力,并愿意行使,那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有益的事情。

股东之所以向来寡言少语,主要是由于三个普遍的(尽管是错误的)假设造成的。股东普遍相信

l 错误一:管理层比股东更加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l 错误二:管理层对公司的股价没有责任也没有兴趣。

l 错误三:如果股东对管理层不满意,他们应该卖掉手中的股票。

概而论之,格雷厄姆和多德想要传达的信息是:公司的任务就是为其所有者赚钱,并且把赚来的钱分给所有者——方式为不断增加的股息、股价的上升、或者资本回报的其他方法,例如直接发放现金。

然而,试图影响管理层的决策或改变公司的政策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这偏离了投资者的主要目标——赚钱。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购买公司的股票之前就研究好并深入了解公司的管理层,从一开始就找到经营理念合乎自己想法公司,才是明智的做法。

要点:

l 如果面临要在好的管理层与好的公司之间二者选其一,则选择良好的公司。

l 选择一毛不拔的管理层。高层的高级经理人是不是在财政上谨小慎微,甚至在对他们自己的薪水和福利上也是如此?

l 选择那些公司中的管理层有大量持股的公司。

l 选择销售和利润的增长,股东权益高回报,来判断管理层的责任感。

l 保卫自己的股东权利。毕竟,是你拥有这家公司。

建立投资组合

分散投资第一诫

我的基本原则是,投资者应该总是把最低25%的投资放在债券或债券的等价物上,再把最低25%的投资放在流通股票。余下的50%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和债券的市价变动,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比例。

格雷厄姆解释说债券、债券等价物和现金有下面几个好处:

l 作为保护

l 作为价值的仓库

l 有时可以作为更高投资回报的来源——虽然这样的时刻通常是一闪而过。

分散投资第二诫

任何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都应该有合理数量种类的股票——或者,就如同格雷厄姆所解释的,“适当但不过分的分散投资”。

我们最主要的操作手法之一就是无差别地买入价格低于净流动资产的普通股,之后卖出时,通常可获得20%或以上的年收益率率。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间,我们的投资组合中通常都有100多支类似的超值股票;在过去的三十五年中,这个投资组合中所涉及的全部股票有90%收到了令人满意的利润。

股息再投资

股息再投资计划是指把公司的股息自动再投资,买入更多的公司股票。投资者买入最低股数的公司股票之后就可以通过公司加入这项计划。有些公司会自行吸收证券交易费用,或者收取相对较少的交易手续费。所购买的股票价格基于该公司为这个计划所购买的股票的平均成本。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会发放股息,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会为投资者提供这样的服务。

耐心

一般来说,投资者常常会在买进股票最开始的两到三个月内每天在报纸上的查看股价。当股票下滑,甚至在买进时的价格水平原地踏步,投资者都会觉得泄气。格雷厄姆认为,这是不必要的:

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在财务上与心理上为短期内糟糕的表现做好准备。举例未说,1973年到1974年之间股市下滑,投资者在账面上多有损失,但如果他坚持下去,1975年到1976年市场就开始反弹,在这5年期间里,他的平均回报率就是15%。

修枝剪叶

一支股票从价值被低估到价值被高估可能要花费3到5年的时间。偶尔的,环境也可能会表明这支股票没有办法达到投资目标(当基础条件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卖掉。

然而,有的例外的股票应该比一般股票持有时间更长,因为这些公司的增长潜力会持续多年。它们的内在价值,或者是对股东的未来价值,总是领先其市场价格一步。这类的股票也是实际中不变的投资组合中的基础组成部分。

要点:

l 建立合理的目标。平均年回报率是12%到15%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l 无论什么时候,请将投资资金中至少25%的部分投资在债券或是债券等价物上。

l 无论什么时候,请将投资资金中至少25%的部分投资在股票上。

l 如果没有坚定的理由,就不要卖掉股票。

l 要有耐心。

选股方法

在选择股票的时候,价值投资者应该:

l 把关注点放在投资目标上

l 使用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获得内在价值的范围

l 寻求安全边际

l 评估定性因素

建立安全边际

建立安全边际首先就是根据股票的内在价值来定义股票价格的范围。坚实的剩余价值则可以创造出让人舒服的安全边际。

要建立安全边际,应该遵循以下做法:

l 在整个股市处于低潮的时候买进股票,那个时候会有许多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市场周期将在第七章说明)。

l 寻找暂时处于逆境的公司。

l 就算是在股市的市值没有被特别低估的时候,寻找被人忽略的股票。找到这样的股票时可能的。第五章提过的克莱斯勒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在熊市的时候,更容易找到超值股票。倒是在牛市,投资者得花更多的工夫才能有所得,就如同格雷厄姆和多德说的:

不管在哪种情况下,就如同分析师所估计的,安全边际就等于公司在股票最低内在价值以下进行股票交易的价格上的折扣。

检查管理层

管理层必须行之有效地让明天的公司股票比今天更加值钱,这样的话题总是不时出现。这个我们知道。投资者最需要管理层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营一家赚钱的公司。然后,他们希望这些利润可以被合理使用以增加股东权益,公司净值,或着两者兼得。

“把股票从投资者手中买回来是公司奖励投资者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办法,”富达麦哲伦基金的前经理人彼得·林奇解释说,“买回公司股票的替代方案有(1)提高股息,(2)开发新产品,(3)启动新的营运部,以及(4)购并。”林奇如此说道。

最后三项替代方案对投资者提供回报率保障力度较弱,但不管怎样,对于公司的影响绝对是积极的。

挖掘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可以被投资者在股市波动时从一堆低价股票当中挖掘出来,或者在股价总体并不低迷的时候从被忽略的股票中找出来。这类暂时的廉价股票,通常在该公司遭受接二连三的坏消息的打击时出现。在许多这样的投资者对最初的消极消息反应过度的时刻,一些基础条件完好的股票就会被低估价值——至少在投资者们的歇斯底里平复之前如此。

防御型投资者的选股方法

高度资本保障的投资者,在检查公司时应该考虑以下7个要求:

l 足够的规模(年销售额1亿美元,其中至少5000万美元是资产)

l 足够坚实的财务状况(流动比率为2:1)

l 过去20年持续发放股息

l 至少10年内没有出现盈利赤字

l 过去10年盈利增长率至少33.3%以上

l 股价不超过资产净值的1.5倍

l 股价不超过过去3年平均盈利的15倍

投资组合管理规则

格雷厄姆在1975年的一场演讲中建议了下列这些投资组合管理规则:

l 建立一个随机选择的符合下列条件的30多支股票的投资组合。

l 设定目标利润,每支股票在未来两年内获得成本50%以上的利润。

l 所有没有在两年内达到获利50%目标的股票,应该在两年期满后以市价卖出。

对于这个投资组合,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应该选择的股票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l 一个吸引人的市盈率(或是盈利对股价的比率,即市盈率的倒数),相当于过去12个月慕迪AAA级债券收益率的2倍,或是市盈率不得低于10

l 一个吸引人的股息收益率(在大多数市场中,范围应该在3%到6%之间)

l 价格低于账面价值(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股票,占账面价值的三分之二的股票最好)

l 价格应该远低于之前的最高点(可能占过去两年市值最高点的一半)

l 吸引人的价格与过去盈利的增长相关(市盈率低于过去7到10年的平均市盈率)

要点:

l 寻求安全边际:

我们通过坚持安全边际,或高出股价的价值之间的差额,而获得了这样的保护。潜台词就是,即使后来发现股票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吸引人,但结果仍然会是令人满意的。

l 通过衡量公司的历史、关键数字和管理等来寻求品质。

l 小投资者或新进投资者应该避免购买新成立的公司或实质上是新公司的股票,避免在市场上交易,避免购买所谓的增长型股票,尤其是在购买狂热高涨的时候。

l 遵循格雷厄姆和多德的劝告,自己独立思考:

大众购买的股票恰恰是有人想要卖给他们的,并且对销售付出的种种辛苦最后却让卖家得利,而不是买家。

4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书籍

基本信息

作者: (美)格林威尔 等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02-8

页数: 292

定价: 25.00元

ISBN: 9787111105091

内容简介

与财富有约系列。 价值投资是一门学科,它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盈利持续性。无论市场行情好坏,价值方法的实践者们都为投资者带来了高额的回报。 布鲁斯·格林威尔因其在价值投资方面的学识而闻名于世,许多华尔街的精英投资者们都参加过他的课程和讲座。《价值投资》一书提出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概念,它用投资者都能理解的方式阐释了如何应用价值投资这一问题,定将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投资宝典之一。 本书主要解决了以下几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价值投资简介

第一章 价值投资 定义、特点、结果、风险和原理

第二章 寻找价值 临渊而渔

第三部分 价值的三种源泉

第三章 原则价值与实际价值

第四章 资产评估 从账面价值到重置成本

第五章 盈利能力价值 资产加特许经营权

第三部分 价值投资实践 八位价值投资者简介

第九章 沃伦·巴菲特 投资就是配置资金

第十章 马里奥·加比利 发现并揭示自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