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价格战
释义

“价格战”一般是指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其主要内部动力有市场拉动、成本推动和技术推动,目的是打压竞争对手、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消化库存等,如沸沸扬扬的京东当当价格战。同时,价格战也泛指通过把价格作为竞争策略的各种市场竞争行为,在某些行业会有高价取胜的案例。

简介

“价格战”一般是指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商业竞争的一种行为,也泛指通过把价格作为竞争策略的各种市场竞争行为。

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书中从经济学的角度科学地证明了价格战是消费者选择的必然。价格战本身是一种市场竞争手段,具有杀伤力强、短平快等诸多优点,被广大厂商所看好和采用,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行业更为普遍。 目前的“价格战”实际上是指价格竞争,是企业应用价格战略的一个突出表现。价格竞争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下最基本的竞争形式,也是最容易应用的竞争形式。

价格战的种类依据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种类。从营销方面讲,可以分为高价战与低价战;从动机上分,可以分为主动价格战与被动价格战等。市场上有很多低价取胜的案例,但也有高价取胜的经典。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社会地位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程度往往是有差异的,有些消费者注重的是品牌和质量,而对价格的在乎程度往往是次要的。 价格战爆发有一定的经济规律,一般而言价格战很少发生在高度差异化的行业。在一个高度同质化的行业,必须通过大幅降价才能说服顾客从其他公司转向自己。

国内企业竞争同质化情况严重,因此中国企业的价格战更容易爆发。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还很不成熟,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大部分行业都有众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这些企业规模很小、效率较低成为“价格战”的沃土。而西方市场已比较成熟,在几个势均力敌的寡头企业的控制下,通过“价格战”来获利的可能越来越少。

产生原因

行业的成长空间和价值空间的大小、技术进步速度的快慢、价值链的长短等都会影响产品价格的变动。 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市场逐渐启动并步入正轨,使大规模降价成为可能。

抢占市场

随着产品的丰富化、多样化,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日益增多,导致产品结构雷同,技术附加值低。许多企业的产品同质化很严重,产品没有创新,技术更新缓慢,缺乏差异性,企业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进行策略性降价甚至是价格战。

此情况的特点是降价幅度大,降价产品和地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主要由卖方市场发动,产品价格一般不会恢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降价一般会降低自己的赢利水平,尤其在引起其它卖方跟随降价之后,就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轮番降价,引起价格大战。

成本带动

行业规模经济会导致行业成本降低。目前的计算机和手机行业就是一个显著的代表。由于行业已成规模,技术更新换代快,因此整个行业的成本都会下降,成本的下降自然会带动价格的下降。

以拥有成本优势为基础进行价格战。有些企业通过规模经营、建立健康的成本结构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使自己在行业内部获得较大的成本优势,从而可以使自己持续地进行价格战,并可以在价格上给竞争对手形成长期的压力。

供过于求

生产能力过剩,恶性竞争意识浓烈。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技术进步导致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为降低库存收回成本,企业开始在价格上大做文章。且许多企业未能有效做好市场调查,未能调整企业经营策略,未做好打价格战必备的长期发展战略部署,只顾度过眼前的困境,盲目跟风降价,你降我也降,反而带来了整个行业的恶性混战。

市场需求疲软,消费者消费欲望不强。企业为刺激消费,拉动需求,实行降价。

被迫应战

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实际运作中都是被逼参与价格战,由于自身企业实力、价格政策、市场规范程度等等与大企业无法相比,结果往往是损失惨重,市场沦陷,企业利益受损。

积极作用

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战可以使消费者直接得益,迅速促进市场扩容,提高社会购买力和扩大内需。价格战可淘汰一批劣质产品生产商及谋求短期利益者,制止重复投资,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与利用。价格战促使中国企业优化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民族品牌搏击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加快产品创新与营销实践的升级。不断地价格战会使得行业产品价格逐渐逼近成本,企业无利润可赚时,其它的竞争形式,包括品牌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产品品种竞争以及技术竞争等就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主体,企业的品牌、服务、质量、技术的提高同时就会促进整个行业的提高和进步,同时,相关行业也会受到带动。

消极作用

价格战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获取营业额的增长的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如果企业长期搞低价销售,那么利润会减少,相应会减少在研发、技改、营销、管理等领域的投入,致使发展后劲不足。而发展后劲不足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使得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淖。例很多在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彩电企业就是因此而被迫收缩乃至退出市场。频繁降价对于品牌形象的破坏十分巨大——对单个企业如此,对整个行业亦然。一个企业经常将降低价格作为打开市场的手段是不明智的,如市场上的电子类消费品,隔三岔五地降低价格,会让早期购买的消费者有上当的感觉。价格战虽然对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但其负作用十分明显。毕竟没人愿做赔本的生意,如果商家搞价格大战,极有可能以牺牲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代价。降价虽然能使销量上升,但若销量上升的幅度不及价格下降的幅度,企业的营业收入就会减少,从而减少应该上缴给国家的税收。对于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的IT加工型企业而言,降价销售不仅对于企业本身是灭顶之灾,更是浪费国家财富。在短期内,价格战能够帮助企业消化库存,缓解资金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式不确定的,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是周期性的发生,如果每次都是以价格战的方式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会大大减少企业的创新意识,减少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企业,甚至是国民经济的病态发展。

商家应对策略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足于企业的现实,即使在当代发达的营销技术面前,在多种多样的营销策略面前,价格的作用仍不可忽视,价格竞争的环境还没有消失,价格仍是企业掌握的一张竞争王牌。

细分目标市场

有关数据显示:企业利润的80%来自于20%的客户,而进行市场细分,就是要找出并满足最优质的20%的客户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顾客消费力、消费喜好、购买习惯等,建立有效客户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企业与市场的互动,提高组织的市场反应能力。

其目的是保持与市场需求零距离接触,以便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满足目标客户需求。企业可结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确定目标细分市场,建立品牌形象。这样,企业可以以较经济的代价换来足够的利润,摆脱无差异化产品的价格纠缠,突出价格战重围。细分市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战略意图来制定细分策略。

实施差异经营

实施差异化战略,就是要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较高的利润。实施差异化战略首先表现为通过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掌握主动权。好多企业只是靠一个产品品种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等市场饱和了以后才上新品种,但不同行业的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价格敏感度,他们往往会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仅靠单一的产品,即使价格再低也不易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不如对市场上不同顾客的价格敏感度加以仔细评估,细加区分,开发出适合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

建立战略联盟

同质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最后总是以降低价格的形式来消化库存,因此企业面临行业系统性风险。可以考虑建立战略联盟,既增强竞争力又能抵御风险。利用各自的强势资源进行互补合作,力求获得双赢。

提升服务品质

许多产品对服务要求较高,服务本身也很有弹性,容易产生差异化。企业可以借此提高服务品质,为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帮助客户成功或提供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

实行价格跟进

如果要赢取或维持市场份额,可以用同质化的产品跟进对手价格,也可以控股一家“同质化产品成本领先”的二线品牌实施反击,实施多品牌运作。

价格跟进须知

时机把握

打“价格战”需要注意时机,发起或跟随“价格战”的企业,多少都有点类似于体育竞技活动,第一名得冠军,精神上的荣耀和物质奖励上的收益最大,亚军次之,季军再次之,除此以外的其他选手,几乎是白费力气难以分得精神、物质的一杯羹了。

整体考量

打“价格战”要从企业整体考虑赢利,注意掌握降价临界点,降价只有在一个合理的幅度内,即对对手形成威胁,又能较好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购买行为,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做了赔本的买卖。据有关调研资料显示,当降价幅度达到8%-15%的时候,才能取得较好的价格战效果。

科学计算

企业发起“价格战”是为了赢利,不是现实的眼前受益,也是为了将来的受益。打“价格战”需要用科学的计算来方式确保自己在价格战中受益,并控制“价格战”的结果,我们可以运用“增量保润分析”来计算,公司最少要增加多少销售量才能保证从价格战中受益。换句话说,要维持降价之前的利润不变,需要销售量增加多少,对 “价格战”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精确的计算,再做出理性的分析与决策。

行政调控策略

出于惯性思维,面对价格竞争的加剧,总有人寄希望于外部力量,呼吁政府调控、行业组织干预。但市场竞争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如果行政力量直接介入微观市场行为,必然导致市场信息失真,价格杠杆功能扭曲,价值规律失灵,公平竞争失效,而使竞争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因此,依靠行政力量采取削弱价格竞争的做法是不妥的。政府必须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为价格竞争创造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还市场竞争以本来面目。

完善政策法规

科学划定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的界限,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良性竞争无需遏制,但对恶性竞争则必须坚决遏制,否则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科学划定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的界限,是政府实施市场监管职能的前提,无此,市场监管就无从着手、无法可依。价格主管部门要依法定价,根据《价格法》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价格竞争机制和市场;要对市场出现的价格违法现象及时调查取证,依法查处。为制止低价倾销行为,行业主管部门应当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及时发布行业平均成本,作为举报低价倾销行为的参考标准。对破坏竞争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处,要严厉打击,以此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重调产业结构

宏观调控好各行业生产企业的数量,集中有效资源于一些优势企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加大产业调整力度,突出抓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坚决淘汰技术落后、市场过剩的生产能力。在调整中,要注重政策引导,减少行政干预,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寻找新的生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政府应强化宏观调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科学、严谨地制定产业政策,并保证和监督其贯彻执行,有目的地引导企业的经济活动。

支持行业协会

支持行业协会的成立并用其制订行规,规范企业行为,阻止恶性价格战的蔓延。政府职员对各行各业的所有企业的行为不可能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又事务浩繁,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些十分具体的事务,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是难以遏制价格战的升级和蔓延的,必须依靠中介组织的力量。行业协会是同行企业进行自我管理的组织,对本行业诸企业的状况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易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政府应支持其成立,用其制订行规,规范企业行为,阻止价格战的升级和蔓延。行业协会成立之后,不仅可担负上述职能,而且可为同行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政策法律等服务,并可代表同行企业作为整体与政府打交道,既解决了单个企业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难题,又方便了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好处多多。目前,大多数行业没有成立行业协会,政府应充分认识其价值,推动其普遍成立。

激励约束并举

疏导结合,双管齐下。在激励方面,就是树立典型,对通过优化改善功能、提高质量、优化服务等方式进行竞争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并对其中的典型给予表扬,多方引导,促使企业将竞争的视线从价格竞争聚焦到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品牌、提供新业务上去;在约束方面,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打击恶性价格竞争行为,并通过行业案例宣传来警示企业。

完善退出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我国的资本和劳动力市场,规范政府行为,降低企业的退出壁垒。有些行业的企业资金投入大,资产通用性不好,如果企业亏损时资产不能在资产市场上收回,企业将承受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时即使亏损也不愿退出。另外企业退出还要考虑职工的安置、退休金的发放、归还银行贷款等问题。所以国家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我国的资本和劳动力市场,降低企业的退出壁垒。

用户反应

用户永远欢迎厂商的降价行为,也永远是降价的受益者。虽然人们的消费心理随着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的提高在不断改变,但价值与实惠永远是顾客的第一追求。

在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已形成稳固的质量认同后,企业的降价行为无疑给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在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性能要求的同时,也为用户找到了最理想的价格接受点。但如果其竞争对手的同种产品的价格降幅超过了该消费者的心理界限,消费者也难免不抨然心动而转投于竞争对手的旗下。

只要产品的价格还在消费者的预期价格之上,价格的下降就在所难免,消费者永远是市场产品的裁判者,是企业命运的决定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