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贾京生
释义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简介

贾京生,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研究生期间师从于中国著名设计理论家、设计教育家雷圭元教授。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印染实验室主任。

职务职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印染实验室 主任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高级设计师

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 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家纺设计师 考评员

中国家纺行业协会家纺艺术文化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 研究员

中国流行色协会 理事

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 委员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会员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工艺美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评审专家

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 评委组长(2001年~2010年)

“真皮标志杯”全国皮具设计大奖赛 评委(2002年~2004年)

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大赛决赛(2009年) 评委组长

承担课程

设计基础(装饰色彩、 基础图案、色彩构成)、中国染织纹样史、中国染织文化史(研究生课程)、现代染织艺术(研究生课程)、服饰色彩、印染艺术设计、印染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

出版著作

1.《应用美术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1992年

2.《古希腊陶瓶画》,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

3.《服饰色彩设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4.《装饰风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

5.《印染设计基设计基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年

6.《色彩画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

7.《服装画设计技法》,广西美术出版社,1997年

8.《服饰色彩(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9.《服装画设计步骤》,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10.《常用动物图案》,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11.《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作品及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电脑平面艺术设计》,辽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色彩构成与应用答问》,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14.《计算机与染织艺术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服饰色彩(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染织艺设计部分)

17.《构成艺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参与制定)

19.《蜡染艺术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获得奖励

1.《构成艺术》教材,2010年,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评选一等奖

2.《计算机与染织艺术设计》教材,2008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

3.《论流行色的成因》论文,2001年,获第一届全国纺织品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4.《营造新诗意的栖居之美》论文,2010年,获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创意论文大赛银奖

5.《传统染织艺术》课程,2009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集体项目)

6.《论人类服饰艺术色彩成因》论文,2005年,获全国文艺理论与评论征文评比二等奖

7.《创立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2004 年,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集体项目)

8.《以纺织产品的文化创新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论文,2004年,获首届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年“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征文”二等奖

9.《服装面料设计》计算机课件,1999年,获第六届全国轻工院校电教片评比二等奖

10.《西方色彩画的历史与渊源》论文,1997年,获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论文三等奖

11.《论服装设计流行色的科学认识与应用》论文,2003年,获01~03年度中国流行色论文评比三等奖

12.《应用美术教程》教材,1996年,获优秀图书奖三等奖

13.《释字解义谈经论纬》论文,2010年,获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优秀奖

14.《论传统和谐文化与当代居室家纺色彩设计》论文, 2010年,获中国科协海峡两岸学术活动优秀奖

15.《论家纺设计新理念中变与不变》论文,2009年,获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优秀奖

16.《对中国家纺产品设计“可持续发展”源点的思考》论文,2008年,获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优秀奖

17.《“传承”民族文化,方可激活中国家纺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2007,获第二届叠石桥杯中国民族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优秀论文奖

18.《论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品与牌》论文,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颁发优秀奖

19.《论居室纺织品色彩整体设计》论文,2007年,获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优秀奖

20.《提升纺织大国为纺织强国之路》论文,2006年,获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优秀奖

21.《论信息链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中的作用》论文,2006年,获香港《社科研究》颁发的优秀奖

22.《和而不同的营造和谐》论文,2005年,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纺设计论文大赛优秀奖

23.《论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品与牌》论文,2005年,获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优秀奖

24.《论中国家纺业及设计中“内耗”行为的危害》论文,2003年获首届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大赛优秀奖

25.《论数字时代纺织艺术设计教育》论文,2002年,获《第三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优秀奖

26.《牧归》纤维艺术,199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院系师生优秀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7.《网络世界》纤维艺术,2002年,获《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展》优秀作品奖

28.《文明校园建设评比》,1994年,获得先进个人三等奖

29.《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评比》,20 02年,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发表论文

1.《现代室内纺织品与室内空间意识的断想》,见《工艺美术参考》,1987年

2.《彩陶图案分析》,见《工艺美术参考》,1987年

3.《小议研究生的知识建构》,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刊》,1988年

4.《积淀/交流/整合——“丝绸之路”与唐代图案风格特征的文化学研究》,见《装饰》,1988年

5.《观念的现代化与设计文化的多元化》,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刊》,1989年

6.《老骥之志,千里鸿愿---悼念导师雷圭元》,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刊》,1989年

7.《多元之共生,极化之追求---评88壁挂艺术展览》,见《中国美术报》,1989年

8.《汉代丝织物的艺术风格》,见《造型艺术美学》,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9.《室内纺织品设计与系统环境意识》,见《装饰》,1989年

10.《中国传统图案中的数语言》,见《装饰》,1989年

11.《多元的设计观念系统的环境意识——现代室内纺织品设计》,见《设计》,1991年

12.《室内纺织品设计与系统环境意识》,见《装饰艺术文萃》,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

13.《探索之路,里程之碑——论雷圭元的工艺美术思想》,见《装饰》,1993年

14.《服装与形象美》,见《光明日报》,1995年

15.《探索之路,里程之碑——论雷圭元的工艺美术思想》,见《艺术设计论文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年

16.《走向现代设计的工艺美术》,见《九十年代中国美术》,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年

17.《室内纺织品设计的系统环境意识》,见南京艺术学院院刊《艺苑》,1997年

18.《对图案教学与设计的思考》,见《装饰》,1997年

19.《西方色彩画的渊源和历史》,见《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论文集》,1998年

20.《论纺织服装流行色的成因》,见《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21.《着装色彩美的源泉,原则与创造》,见《流行色》,2001年

22.《信息化社会—呼唤企业形象,服装品牌的设计》,见《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1年

23.《图案教学需要创造思维创造精神和科学态度》,见21世纪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经典,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

24.《信息时代与染织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见21世纪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经典,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

25.《纺织品的设计与科学的定位》,见《海峡两岸家用纺织品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26.《论数字时代的纺织艺术设计教育》,见《02高科技数码喷墨印花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27.《信息社会急需改革的染织艺术设计与教学》,见《装饰》,2002年

28.《全方位的创新—中国家纺事业未来的太阳》,见《第二届中国家纺设计与开发论坛文集》,2002年

29.《室内纺织品的市场科学定位》,见《中国纺织报》,2002年6月

30.《剖析设计现状、注重创新突破》,见《中国纺织报》,2002年7月

31.《信息开发是提升家纺业的资源》,见《中国纺织报》,2002年7月

32.《力求全方位创新视野》,见《中国纺织报》,2002年8月

33.《论中国家纺事业的全方位创新》,见《装饰》,2003年

34.《现代纤维艺术的新拓展》,见《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展作品及论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5.《“专”的有度,“通”的有方》,见《国际高等艺术院校染织设计教学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36.《加快中国纺织艺术设计教育数字化进程,势在必行》,见《国际高等艺术院校染织设计教学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37.《论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浮躁”与人才资源“内耗”的危害》,见《2003深圳国际服装设计教育论坛文集》,香港国际服饰文化出版社,2003年

38.《论中国家纺业及设计中“内耗”行为的危害》,见《首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39.《透视浮躁》,见《中国服饰报》,2003年9月

40.《必须消除中国纺织设计也发展的拦路虎——浮躁》,见《第三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2003年

41.《数码技术与艺术设计》,见《03年全国高校数码印染与艺术设计教育应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42.《透析中国家纺品牌的现状与误区—上》,见《中国纺织报》,2003年10月

43.《透析中国家纺品牌的现状与误区—下》,见《中国纺织报》,2003年10月

44.《论服装设计流行色的科学认识与应用》,见《01—03年度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

45.《“专才”的培养——应该专的有度》,见《服装时报》,2003年10月

46.《Education of Textile Art Design and Digital Technology》入选印度《7th Asian Textile Conference》学术研讨会

47.《馆藏中国古代织锈图像文字》(教育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化博物馆02 年9月)

48.《浮躁,严重制约了中国家纺业设计的发展》,见《‘孚日杯’0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论坛文集》,2003年

49.《促进中国皮具设计创新的动力—设计大赛》,见《时尚皮具》,2003年

50.《论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的品牌》,见《第四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51.《“中国质量鼎”“中国用户满意鼎”的设计理念》,见《经济日报》,2004年5月

52.《时尚:与生俱来的姻缘》,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6月

53.《创新:家纺设计的生命力》,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7月

54.《品牌,才是无价宝》,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7月

55.《以纺织产品的文化创新,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9月

56.《“尚象”:中国传统图形设计思想的价值》,见《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摄影出版社,2004年

57.《论人类服饰色彩的成因》,见《首届亚洲色彩论坛文集》,2004年11月

58.《差异化与持久化——再谈家纺企业品牌战略》,见《中国纺织报》,2004年12月

59.《寻找流行色》,见《流行色》,2004年8期

60.《论家用纺织品色彩的美感关系》,见《美与时代》,2005年

61.《对中国染织教学“通”与“专”的一点思考》,见《新美术》,2005年

62.《关于中国染织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见《装饰》,2005年7期

63.《信息与信息的“链性”,是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命脉!》,见《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64.《论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品”与“牌”》,见《2005年全国纺织品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65.《论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品”与“牌”》,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1期

66.《家纺的“品”与“牌”之辩》,见《家纺时代》,2005年

67.《加快中国印染艺术教育数字化势在必行》,见《纺织品印花》,2005年

68.《“和而不同”的营造和谐》,见《第三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论文集》,2005年

69.《从“竞争”走向“竞合”,从“单赢”走向“共赢”》,见《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论坛论文集》,2005年

70.《共鸣之美——家纺产品共性与个性美的共生之析》,见《家纺之代》,2005年

71.《家纺企业与“信息链性”——信息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见《中国纺织报》,2005年1月

72.《整合“信息链性”——家纺企业应避免“信息孤岛”》,见《中国纺织报》,2005年2月

73.《开放设计环境中的“变”与“通”》,见《家纺之代》,2005年

74.《关于中国色彩设计教育的思考》,见《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技出版社,2005年

75.《“足衣”,走动的时尚文化》,见《全国首届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76.《中国服装设计教育与需求距离》,见《国际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教学高层论坛论文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77.《设计界中的怪圈,怪圈中的设计界》,见《中国美术馆》,2005年12期

78.《用文化眼光善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中国美术馆》,2006年5期

79.《着装形象美的设计与创造》,见《美与时代》,2006年5期

80.《论信息链在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中的作用》,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期

81.《中国城市文化色彩与色彩文化问题透析》,见《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82.《厚积薄发通入专出》,见《50情怀——记忆中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6年9月,

83.《论信息链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中的作用》,见《社科研究》,2006年10期

84.《尚象:中国传统图形设计思想的价值》,见《清华大学美院建院50周年教师论文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11月

85.《“竞合”与“共赢”——提升中国纺织大国为纺织强国发展之路》,见《第五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3月

86.《创新:中国童装事业发展的驱动力》,见《装饰》,20 07年1期

87.《论居室纺织品色彩的整体设计》,见《2007年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88.《真知与创造来自实践——论纺织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期

89.《弃“民族的龙”必成“媚外的虫”》,见《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论文集》,2007年10月

90.《用家纺色彩激活居室环境之美》,见《美与时代·学术》,2007年8期

91.《论中国家用纺织品的“品”与“牌”》,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协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第二卷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红旗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

92.《中国家纺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举措》,见《家纺时代》,2007年6期

93.《“传承”民族文化,方可激活中国家纺业的“可持续发展”》,见《叠石桥杯·第二届中国民族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12月

94.《解析中西方色彩的文化观》,见《第四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9月

95.《支撑快速反应要以趋势信息为基础》,见《中国纺织报》,2007年10月

96.《中国城市文化色彩与色彩文化问题的透析》,见《装饰》,2008年3期

97.《对中国家纺产品设计“可持续发展”源点的思考》,见《2008年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98.《“诗意的栖居”之美——家用纺织品设计赏析》,见《美与时代》,2008年4期

99.《色彩营造“诗意栖居”之美》,见《纺织周刊服装》,2008年6月

100.《谈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的价值》,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4期

101.《WHAT DOES GLOBLIZATION BRING FOR THE FASHION DESIGN OF CHINA?》论文,见《2008年国际服装研讨会》, 2008年10月

102.《WHAT DOES GLOBLIZATION BRING FOR THE FASHION DESIGN OF CHINA?》论文,见《2008 INTERNATIONAL COSTUME CULTURE CONFERENCE & EXHIBITION》论文集。

103.《艺术与科学融合于共生——解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博物馆》,见《计算机教育》2008年12期

104.《爱心永不变—论家纺设计》,见《第9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105.《“绿色大学”教育之管见》,见《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十周年实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6.《浅论文科硕士论文的创新基础:“研”与“究”》,见《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2009年

107.《凝练之美—论中国民间蜡染艺术形式要素的构成美》,见《美与时代》2009年12期

108.《释字解义 谈经论纬——解读汉字中古代“纺织”、“家纺”、“家具”名称及关系》,见《第十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109.《爱心永不变—论现代家纺用品设计新理念中的“变”与“不变”》,见《第十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110.《水墨之韵与服装之美的融合创新》,见《美与时代》,2010年3期

111.《同工而异曲—中国蓝印花布与日本红型的比较研究》,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2期

112.《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应用的特性解析》,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

113.《论硕士论文的创新基础:“研”与“究”》,见《中国(国际)艺术设计研究生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6月

114.《同工之精与异曲之美—印尼巴厘岛蜡染艺术的考察札记》,见《装饰》,2010年6期

115.《蜡染螺旋图案的比较研究——以贵州镇宁布依族与丹寨白领苗蜡染为例》,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期

116.《营造“新诗意的栖居”之美——“新中式”家纺的设计解读与设计应用》,见《2010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论文大赛论文集》

117.《论传统和谐文化与当代居室、家纺色彩设计》,见《2010年中国科协海峡两岸学术活动月论文集》,出版社

参展作品

1.《生命之歌》纤维艺术,1988年,入选《壁挂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入选《中国现代陶瓷·染织·装饰艺术展》,新加坡。

2.《人格面具》纤维艺术,1988年,入选《壁挂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3.《飞天》纤维艺术,1988年,入选《壁挂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4.《情歌》纤维艺术,1988年,入选《壁挂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5.《舞》纤维艺术,1989年入选《中国艺术壁挂展》,厄加多尔。

6.《牧归》纤维艺术,1994年,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中国美术馆。1991年入选《中央工艺美院35周年院庆作品展》,1992年,入选《中国织绣艺术作品展》,北京中日友好青年。

7.《空灵》纤维艺术,1997年,入选《97当代设计艺术作品大展》,北京。

《逢缘遇境皆无相》纤维艺术,1998年,入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40周年校庆展》,北京。

8.《无相》纤维艺术,2001年,入选《亚洲纤维艺术大展》,日本。

9《人与自然》纤维艺术,2001年,入选《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10《鸟》纤维艺术,2001年,入选《西部·西部艺术大展》,西安。

11《源.缘.圆》纤维艺术,2002年,入选《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展》,北京。

12《网络世界》纤维艺术,2002年,入选《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展》,北京)。

13《人与自然》纤维艺术,2002年,入选《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北京。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教师作品展》,北京。

14《倔牛》蜡染艺术,2002年,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二届教师作品展》,北京。

15《人格面具》蜡染艺术,2002年,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二届教师作品展》,北京。

16《形象思维者》蜡染艺术,2003年,入选《第三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北京。

17《春》《秋》蜡染艺术,2004年,入选《第四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北京。

18《人与自然》纤维艺术,2005年,入选《传承与超越—中国首届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北京。

19《独行的思想者》手工蜡染,2008年,入选《返手归真-第三届中国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展》,上海。

科研项目

2002年,清华大学精品课程项目:传统染织艺术设计《蜡染艺术设计》

2003年,北京市精品课程项目:传统染织艺术设计《蜡染艺术设计》

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传统染织艺术设计《蜡染艺术设计》

200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研项目:《服装色彩学》

200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研项目:《服装色彩》

200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研项目:《计算机与染织艺术设计》

2007年,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

2006年,参与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的项目:《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

2003年,教育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博物馆科研项目:《馆藏中国古代织染绣部分》

1999年,参与北京《中华世纪坛的56个民族的浮雕图案设计》项目

2003年,参与山东威海山花地毯流行色的策划与设计项目

2001年~2005年,连续五届策划与组织《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及理论研讨会》

2002年,策划与组织《全国数码印染与设计教育应用研讨会》

2002年,策划与组织《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作品展暨理论研讨会》

2004年,聘为中国教育电视台《PHOTOSHOP与平面设计(10讲)》主讲教授

1998年,聘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应用美术(30讲)》主讲教授

2005年,聘为中国教育电视台《扎染艺术设计(2讲)》主讲教授

2006年,聘为中国教育电视台《素描与水粉写生(3讲)》点评教授

2006年,聘为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质量鼎与中国用户满意鼎》设计师

参与科研项目

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浮雕图案设计;

主持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质量鼎”与“中国用户满意鼎”设计项目;

教育部清华美院《数字博物馆》科研项目:《馆藏中国古代织染绣》;

劳动部项目:《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

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教指委项目:《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研项目:《服装色彩》、《计算机与染织艺术设计》;

主持《民间手工蜡染技艺的传承与应用》研究项目;

参与清华校级、北京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项目:传统染织艺术设计《蜡染艺术设计》。

获奖情况: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项3项,优秀奖15项。

《计算机与染织艺术设计》,08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论流行色的成因》,01年获全国纺织品大赛论文一等奖;

《以纺织产品的文化创新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04年获首届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年论文二等奖;

《论人类服饰艺术色彩成因》,05年获《全国文艺理论与评论》征文二等奖;

《服装面料设计》计算机课件,99年获《第六届全国轻工院校电教片评比》二等奖;

《创立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04年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集体项目);

论文《论服装设计流行色的科学认识与应用》,03年获《中国流行色论文评比》三等奖;

《西方色彩画的历史与渊源》,97年获《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论文三等奖;

《牧归》,9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院系师生优秀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网络世界》,02年获《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展》优秀作品奖;

02年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参与艺术作品展览约数十项。《逢缘遇境皆无相》,01年入选《亚洲纤维艺术大展》;《牧归》,94年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空灵》,97年入选《当代设计艺术作品大展》;《人与自然》,01年入选《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飞天》、《人格面具》,88年入选《88壁挂艺术大展》;《独行的思想者》,08年入选《第三届中国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展》;《鸟归林》,89年赴厄加多尔展览;《鸟》,01年入选《西部·西部》艺术大展;《源.缘.圆》、《网络世界》,02年入选《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展》;《人格变奏》,02年入选《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

二、保定市科技局调研员

贾京生,男,汉族,大学普通班,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山西广灵农机厂职工;山西平鲁机床厂职工;太原工学院学员;山西平鲁工交政治部干部;易县科委干部;易县科委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易县科委主任、党组书记;保定地区科委科长、办公室主任;保定地区科委副主任;保定市科委副主任;市科技局副局长;市科技局调研员。2009.02起任保定市科技局调研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2: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