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贾建国 |
释义 | 简介中共党员,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在中医研究院骨伤研究所望京医院、武警总队医院骨科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会员;全国骨伤科疑难病会诊基地特聘专家;中国人才学会骨伤人才分会副主任委员;联合国癌友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 个人研究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甚佳。对颈腰椎间盘突(脱、膨)出等骨科疑难病症的治疗位于全国前列。 我很热爱我的事业,它让我体会到人生的最终价值,我愿意为我的事业奋斗一生,直到人生最后一秒。——贾建国 社会及学术职务:上海西郊骨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专业会员 中华医学会会员 中华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骨伤科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专业副主任委员全国骨伤科凝难病特聘专家 中共党员 所获成就“我最初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感受到了疾病给人带来的切肤之痛,后来逐渐成为了我的一种热爱”初见贾建国教授谈及因何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贾教授给出了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从小经历父亲患病的贾教授因为颇为深刻的感受到了疾病给父亲给家庭带来的磨难,而立志从医。成绩优秀的他高中毕业后顺利考入中国著名的第三军医大学学习。毕业后,他被公派前往美国排名前十五的范德比大学学习。两年时间,学习掌握了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疑难关节病、强制性脊柱炎等前沿性诊疗技术。回国后,贾建国选择骨坏死研究治疗作为主攻方向,很快取得令人关注的成绩。 贾建国心怀对骨科医学事业的热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临床案例。在美国,贾教授学习到了在曾经在骨坏死治疗领域风靡一时的人工置换手术,并为大量骨坏死患者解除了病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置换手术逐渐暴露出了它的缺陷,临床数据表明,许多多进行了股骨头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短暂改善行动功能之后,往往因为假体松动、排异反应、摩擦产生炎症水肿等等诸多复杂原因,很快又回复了活动困难,更严重的是:疼痛症状甚至比没有做手术前,更严重了。面对这一治疗棘手难题,贾教授经过数十年带领团队的研究,独创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治疗设备,结合中国传统的中医辨证施治,开创出一条治疗骨坏死的新路径,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成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2002年,贾教授应邀在当年的中国骨科学术高峰论坛上对该疗法进行了专门的陈述,受到了来自国内国际上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扬,而这也标志着贾教授在治疗骨坏死领域已达到国内前沿水平。2005年美国新泽西州政府要员专门来华找到贾建国主任求治困惑多年的骨坏死,并得到成功治愈,贾建国的盛誉很快享誉海外。 “人生的道路就像一个一个的高峰,需要你不断的去攀岩和探索”,贾教授如是说,在骨坏死领域治疗取得显著的成就并不代表人生止步于此,贾教授还同时在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领域有所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被同行和患者赞为骨科领域里的“多产专家”。 在从医的数十年年间,贾教授在骨科医学研究和发展领域也做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曾在中华骨科杂志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多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3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培养研究生多名。2000年曾获美国著名西奈山医学院邀请参与讲学,这同时也标志着贾建国的医术成就获得了国外的重大首肯, “生命是高贵的,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如何让患者享受国际先进的诊疗,是一个真正的医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就必须要在医疗技术、诊疗水平上有突破和创新,要走在国际先进行列。”贾教授这样解释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 仁心仁术性高节 德尚高风品自廉 曾经一个骨科领域的泰斗人物曾这样断言:每一个做出巨大成就的医者,必将是对病人心怀仁爱之心的。这句话也正印证在了贾建国身上,在担任中国人才学会骨伤人才分会委员时贾教授这样致辞:“我们应当记住,每个病人在接受我们诊治时,必定是承担着对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我们一定要对病人抱有最大的责任心和爱心。” 做事业先做人,踏踏实实,将心比心。贾建国教授的每一位病人,都会得到严谨的治疗和术后严格照料,术后定期回访。据医院统计档案的数据,有些患者最长的已经回访了20多年,而患者本人和贾教授也早已成为最亲密的挚友。 回忆起医学生涯,贾教授的成功也正得益于“做人”。“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好。”求学、从医期间,他与导师、医院、以及自己带领的学员都相处得非常融洽。被熟知的人亲切的成为“贾友人”。 图为贾教授所获荣誉和奖项 用心交朋友,用心做学问,用心来行医,是贾教授一直秉承的人生信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新时期的诊疗趋势,如何让患者在有效治愈的同时,更少的减少病痛成了医学发展的关键所在。贾教授甚至此点的重要意义,为此,贾教授每当有新型微创手术被引入,他总是第一个快速、纯熟掌握的人,在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因为他技术操作的熟练,使得病人在求诊过程中减少了更多的痛苦。 正是他这份仁厚之心,他被患者赞为医院与病患之间的“形象代表”。是新型医患和谐关系的楷模,贾教授说:“每做一台手术前,我总要考虑三个问题:如果是自己的家属,这台手术该不该做?从技术上讲,手术能不能做?做了手术后,效果好不好?”抱着这种态度去从医,你一定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医治。 “厚医大爱”是康复的病人为贾教授送来的牌匾赫然书写着的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对一个权威医者风范的另一种诠释,也是贾教授用其一生认真践行着的人生态度。 专业特长:毕业于成都军医学院,曾在第四军医大学深造。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颈肩腰腿疼、风湿类风湿、痛风、股骨头坏死有独道之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脱出、膨出)、膝关等技术精湛。前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遍,获奖论文20余遍,国外杂志2遍,获国家专利2项。 论文奖项:《中国骨伤》2005年08期 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研究近况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09期 骨折后局部血肿对骨痂形成的意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生长因子对骨折修复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