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加缪全集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加缪全集 作 者:(法国)阿尔贝·加缪 王殿忠 柳鸣九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32749126 开本: 16开 定价: 44.00 元 内容简介《加缪全集(散文卷2)》内容简介: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中文版《加缪全集》分为四卷:一卷小说、一卷戏剧、两卷散文,凡两百余万字,由著名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主编,以法国伽利玛出版社权威的七星丛书版为文本依据,邀约丁世中、李玉民、沈志明等法语界精英译者担纲翻译。除《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外,还翻译了他的所有剧作,以及包括政论和文论在内的全部散文作品。《加缪全集》称得上是汉语出版界有史以来作品收罗最全、译本也最权威的加缪作品总集。 图书目录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1945年) 杨荣甲译 意大利文版前言 第一封信(1943.7) 第二封信(1943.12) 第三封信(1944.4) 第四封信(1944.7) 时政评论一集(1950年) 杨荣甲译 前言 巴黎的解放 批评的报业 道德与政治 肉体 悲观主义和专制 两年以后 不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 对埃马努埃尔·达斯蒂埃·德拉维热里的两次回答 无宗教信仰者与基督徒 三次访谈录 为什么是西班牙? 自由的见证人 时政评论二集(1953年) 王殿忠译 前言 正义与仇恨 关于反抗问题的通信 创作与自由 夏(1954年) 王殿忠译 人身牛头怪 扁桃树 地狱中的普罗米修斯 没有历史的城市小引 流放海伦 谜语 重返蒂帕札 大海就在眼前 时政评论三集(1958年) 王殿忠译 前言 苦难的卡比利 阿尔及利亚的危机 致一位阿尔及利亚活动家的信 四分五裂的阿尔及利亚 在阿尔及利亚实行全民休战的呼吁 梅宗瑟尔案件 阿尔及利亚1958年的形势 关于断头台的思考 王殿忠译 关于断头台的思考 在瑞典的演讲 王殿忠译 1957年12月10日的演讲 1957年12月14日在报告会上的演讲 评论文章 王殿忠译 为尚弗尔《箴言录》一书写的引言 为路易·纪尤的小说《平民之家》写的前言 相遇安德烈·纪德 监狱中的艺术家 罗歇·马丹·杜·加尔 关于让·格勒尼埃的《岛》 勒内·夏尔 加缪生平与创作年表 李玉民编译 再版后记 …… 小说卷作 者:(法)阿尔贝·加缪(Camus.A.) 著 柳鸣九,刘方,丁世中,刘华 译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49096 出版时间:2010-01-01 版 次:1 页 数:643 装 帧:精装 开 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小说 > 作品集 内容简介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中文版《加缪全集》分为四卷:一卷小说、一卷戏剧、两卷散文,凡两百余万字,由著名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主编,以法国伽利玛出版社权威的七星丛书版为文本依据,邀约丁世中、李玉民、沈志明等法语界精英译者担纲翻译。除《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外,还翻译了他的所有剧作,以及包括政论和文论在内的全部散文作品。《加缪全集》称得上是汉语出版界有史以来作品收罗最全、译本也最权威的加缪作品总集。 目录局外人(1942年) 柳鸣九译 第一部 第二部 鼠疫(1947年) 刘方译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堕落(1956年) 丁世中译 流亡与独立王国(1957年) 丁世中译 不忠的女人 反叛者(混沌的头脑) 无声的愤怒 东道主 约拿斯或画家在工作中 长出来的巨石 第一个人(1960年) 刘华译 第一部寻父 第二部儿子或第一个人 附录 · 前言一个20世纪作家,其名字两次成为世界各国大报头版的醒目标题,甚至是头版头条新闻,这无疑说明了世界与人类对他在意的程度,标志着他文学地位的重要性、他存在的显著性。他就是法国人阿尔贝·加缪。1957年10月中旬,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缪。16日,当加缪得知这个消息时,正与友人在巴黎福赛圣贝尔纳的一家饭店的楼上用餐,他顿时脸色煞白,极为震惊。同样,这个消息也震惊了整个巴黎与欧美文化界。 为什么普遍的第一反应是震惊? 固然,他的文学成就是毫无疑义的:其名著《局外人》(1942年)、《西西弗神话》(1943年)、《鼠疫》(1946年)、《皈抗者》(1950年)以深沉的精神力量给了人们以隽永的启示,享誉世界而成为了20世纪文学中的经典。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莫里亚克称他为“最受年轻一代欢迎的导师”;福克纳把他视为“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而表示敬意,《纽约时报》的社论评论他“是屈指可数的具有健全和朴素的人道主义外表的文学声音”…… 精彩书摘我在院子里等候着,待在一棵梧桐树下。我呼吸着泥土的清香,不再发困了。我想到了办公室的同事们。此时此刻,他们该起床上班去了,而对我来说,现在却是苦挨苦等的时候。我又想了想眼前的这些事,但房子里响起的钟声叫我走了神。窗户里面一阵忙乱,不一会儿就平静了下来。太阳在天空中又升高了一些,开始晒得我两脚发热。门房穿过院子前来传话,说院长要见我。我来到院长办公室。他要我在几张纸头上签了字。我见他穿着黑色礼服和条纹长裤。他拿起电话,对我说:‘殡仪馆的人已经来了一会儿了。我马上要他们盖棺。在这之前,您是不是要再看令堂大人一眼?”我回答说“不”。他对着电话低声命令说:“费雅克,告诉那些人,可以盖棺了。” 接着,他告诉我,他将亲自参加葬礼。我向他道了谢。他在办公桌后面坐下,两条小腿交叉着。他告诉我,去送葬的只有他和我两个人,还加上勤务女护士。原则上,养老者都不许参加殡葬,只让他们参加守灵。他指出:“这是一个讲人道的问题。”但这一次,他允许妈妈的一个老朋友多玛·贝雷兹跟着去送葬。说到这里,院长笑了笑。他对我说:“您知道,这种友情带有一点儿孩子气,但他与令堂大人从来都形影不离。院里,大家都拿他们开玩笑,对贝雷兹这么说:‘她是你的未婚妻。’他听了就笑。这种玩笑叫他俩挺开心。这次,默尔索太太去世,他非常难过,我认为不应该不让他去送葬。不过,我根据保健大夫的建议,昨天没有让他守灵。” 我们默默不语地坐了好一会儿。院长站起身来,朝窗外观望。稍一会儿,他望见了什么,说:“马朗戈的神甫已经来了,他倒是赶在前面。”他告诉我,教堂在村子里,到那儿至少要走三刻钟。我们下了楼。屋子前,神甫与两个唱诗班的童子正在等着。一个童子手持香炉,神甫弯腰向着他,帮助调好香炉上银链条的长短。我们一到,神甫直起身来。他称我为“我的儿子”,对我说了几句话。他走进屋去,我也随他进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