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
释义

嘉峪关文物景区文物景区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 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文物景区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文物景区风光壮美,从嘉峪关文物景区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 嘉峪关文物景区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文物景区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走廊嘉峪关文物景区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所址位置

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位于嘉峪关市嘉峪关乡嘉峪关村。邮编:735100

管辖隶属

1949-1969,嘉峪关城归甘肃省酒泉县文化馆管理,1969年7月-1973年3月,归嘉峪关市文化馆管理,并于1972年1月对外开放。1973年3月12日,成立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隶属市文化局。1979年12月10日,附设嘉峪关市博物馆,与市文物管理所合署办公。1988年10月4日,撤销原市文物管理所和市博物馆,成立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隶属于市文物管理处。

馆舍介绍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管理范围:

内城城墙:土筑,周长640米,墙高9米,垛墙高1.7米,计10.7米,底宽7米,上宽3米,通道宽2米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

西罗城:砖包墙身,全长287米,石条衬砌,基厚7.5米,上宽5.5米,高10.5米,垛墙高1.7米,通高12.2米。

外城:关城之东、南、北三面黄土夯墙筑的围墙,全长1263米,残高3.8米,基厚2.3米。上宽65厘米。

展览作品

陈列主要内容: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曾在关城内、游击将军府举办过多种文物陈列和展览,1986年起,在关帝庙内举办有《长城展览》、《关城展览》等陈列碑石、沙盘、文物等。

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曾出版《嘉峪关市文物概况》、《长城诗钞》、《万里长城嘉峪关》、《嘉峪关导游》、《嘉峪关简介》等。

开放时间

每天上午 8:30 - 18:30 开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