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记忆系统 |
释义 | 定义认知心理学把记忆解释为记忆系统或记忆储存的模型,是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记忆储存的模型是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该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者的关系可以由图表示出来。来自环境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如果这些信息被注意,它们则进入短时记忆。正是在短时记忆中,个体把这些信息加以改组和利用并作出反应。为了分析存人短时记忆的信息,你会调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同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需要保存,也可以经过复述存入长时记忆。在图中,箭头表明信息流在三存储模型中的运行方向。 感觉记忆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感觉寄存器只能将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在感觉寄存器中,信息可能受到注意,经过编码获得意义,继续进入下一阶段的加工活动,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它们就会自动消退。 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寄存器中以其特有的形式继续保存一段时间并起作用,这些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称视象和声象。它们虽然保存的时间极短,但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作用。例如,在看电影时,是视象帮助我们把相继出现的一组图片看成是一个平滑连续的画面。大多数视象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秒钟,但在有些情况下,一些视象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这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如亮度),视觉剌激的强度越大,视象消失得越慢。 声象记忆和视象记忆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性质,只是声象在感觉寄存器中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秒钟。使得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加工语音信息,达到词的意义。研究表明,视象和声象是物理刺激的忠实复制品,是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的有效拷贝。选择性注意控制着什么信息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工,传递到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STM)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在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从这里进入可以长久保存的长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30秒,但如果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复述保证了它的延缓消失。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在接收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第三,短时记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着暂时寄存器的作用。例如在做计算题时每做下一步之前,都暂时寄存着上一步的计算结果供最后利用。最后,短时记忆保存着当前的策略和意愿。这一切使得我们能够采取各种复杂的行为直至达到最终的目标。正因为发现了短时记忆的这些重要作用,在当前大多数研究中被改称为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编码的形式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康拉德(R.Conrad,1964)的经典性研究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他选用B、C、P、T、V、F、M、N、S、X等10个字母为材料,从中随机取出6个组成字母序列,用视觉方式一个个地呈现给被试,要求他们记住。然后让被试严格地按字母呈现的顺序进行回忆,并对回忆中出现的差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忆时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声音混淆。即发音近似的字母混淆程度较高,如将B误为P,将V误为B,而发音不相似的字母之间则较少发生混淆。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刺激以无声的视觉形式呈现,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仍然具有昕觉的性质。人们看到的视觉形象必须转换成声音代码,才能在记忆中更好地保存下来。 除语音代码外,人们在短时记忆中也有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但一般在短时记忆中,听觉编码占主导地位,尤其对言语信息。 短时记忆储存的容量短时记忆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的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只是七加减二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剌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对一个人来讲,不同长度的材料组块数可能相同;而相同材料对不同的人,所构成的组块数也可能差异很大,这取决于人们对材料的熟悉程度。所以组块的大小是可变的,学会将更多的项目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组块,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记忆广度。 短时记忆储存的持久性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它们得不到复述,就会很快消失掉。彼德森和彼德森(L.R.Peterson&M.J.PeterSOIl,1959)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一点。在彼德森等人的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是记住3个辅音字母组成的无意义音节,18秒钟后再进行回忆。在正常情况下,被试正确完成这个任务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在剌激呈现以后,立即呈现一个三位数的数字,要求被试以这个数字为起点,进行连续减3的倒数数,持续到18秒为止。这时再让被试回忆字母,回忆成绩不足20%,即回忆的平均数还达不到一个字母。是倒数数的任务阻止了被试对识记材料的复述。右图是一个类似实验的结果,它显示了。至18秒各种保持间距的回忆成绩。我们看到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回忆成绩迅速下降。这说明,如果得不到复述,那么,信息即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会迅速消退。 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可以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使之处于活动状态。但不一定能将信息编人长时记忆永久保存。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便可以长期保存,到需要时比较容易地回忆起来。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LTM)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长时记忆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它保存着我们将来可以运用的各种事实、表象和知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个天文数字,几乎是无限的。在长时记忆中,信息可能保存至永远。短时记忆是20世纪60年代后才引起人们广泛研究的。自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系统地研究记忆以来,长时记忆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 长时记忆编码形式一切信息都是通过短时记忆才转换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是进行精细的复述,也就是将当前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对信息进行组织。事实上,有的信息似乎不需要意识努力,是自动编码进入长时记忆中的。 1.语义代码 将信息成功地编码进入长时记忆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为了做到深度加工,人们往往忽略了刺激的物理特征或其他细节,集中在信息的意义方面。因此,在短时记忆中主要涉及的是听觉代码,而在长时记忆中主要涉及的是语义代码。或者说,在长时记忆中,人们更多地对一般意义或一般的观念编码,而不是去记事物的特定细节。 在长时记忆中,语义代码占主导地位。在一个经典研究中,将24对联系紧密的单词(如桌子一椅子,粉笔一黑板等)打乱次序后组成一个48个单词的词表。呈现后让被试自由地回忆这些单词。虽然在呈现时这些单词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回忆时,人们还是把联系紧密的词汇放在一起回忆。在呈现时即使把"桌子"和"椅子,,用17个其他单词分割开,回忆时还是将它们放在了一起。而且,词表中各对单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准确再现的比例越高。因此可以证明,被试在剌激呈现时就已经根据剌激之间的语义联系将它们组织在一起了。 2.视觉代码 长时记忆中,人们也将视觉表象编入长时记忆。例如,人们能够较容易地记住图画,一个原因是由于图画具有许多明显的特征,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进而被接收和编码。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这些刺激同时使用了视觉和语义两种代码进行编码,利用两种代码表征比仅仅使用一种代码在提取时可利用的线索多,所以记忆效果更好。有些人具有很强的遗觉象或称照片式记忆。他们对所看到的一切几乎都具有自动的、长时的、详细而鲜明的表象。大约百分之五的学龄儿童具有遗觉象,而在成人中几乎没有人具有这种记忆。这种储存详细图像的能力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至今还是个谜。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形式:再认和回忆 1.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实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人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2.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长时记忆的容量大,保持的时间长,一般被认为是无限的。但记忆并不是对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保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的建构过程。 长时记忆中的大量信息不像一个非常规范、整齐的图书馆,它的特点是有一个各种关系混合的大杂烩式的框架。通过以下几个例子可能有助于我们对它的理解。 记忆实验用词表 斑马 菊花 土豆 野猪 狐狸 玫瑰 书架 骆驼 铅笔 白菜 冬瓜 老虎 香菜 墨水 日历 山羊 丁香 茶花 海豚 牡丹 橡皮 书包 洋葱 大象 腊梅 番茄 水牛 老鼠 茉莉 豌豆 首先,你试着记一下表中的30个单词,过一段时间你去回忆时,就会发现长时记忆中的组织工作,即那些单词已被归入四个类别之中:动物、蔬菜、文具和花。归类表现为对于相关或相似的项目,无论在有序或无序的条件下呈现,都是按一定的类别组织起来记忆的。其次,当各种信息在概念上有一定层次的逻辑关系时,在记忆中就会按照它们的共同特性构成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体系,如图所示。研究证明,这种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可以有力地提高记忆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能很好地组织在一个层次化的系统框架里,有些知识被组织在体系不大清晰的框架中,称为语义网络,它包含了表征各种概念的节点和彼此相联系的连线,连线的长短代表着联系的密切程度。依据语义网络,当你想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很容易地会想起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各词,这个过程在理论上叫做扩散激活。 通过上述几种组织方式,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网络,在心理学中称为图式。图式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的不是许许多多的具体事物,而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所具有的图式也不同。图式对记忆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为编码新信息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接受新事物并具有个人特点。另一方面,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信息的回忆效果,它使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激活后,往往不是直接的简单向外提取,而是经过推理进行建构,提取出来的是按照图式改造过的信息。例如,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兴趣、观点重新组织学习的材料,对自认为无关紧要的细节进行删除,夸大感兴趣的内容,将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代之以熟悉的事物,等等。总而言之,人们利用现有的知识组织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