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冀南日报 |
释义 | 概述? 《冀南日报》是中共冀南区党委机关报。 1939年9月18日创刊。1942年四二九反“扫荡”后停刊。1945年9月11日复刊。1949年8月1日并入《河北日报》。 创刊与发展?《冀南日报》是在主任公署周年纪念后,为解决当时根据地文化食粮的饥荒,加强对敌伪和顽固派的新闻宣传斗争,受党政军民各界委托,由冀南文协筹备创办的,艾大炎任社长,莫循任总编辑。1939年9月18日,在广宗县杜杨庄一带油印创刊出版。该报四开四版,三日一期,到年底改为石印。初创时,从社长到杂务共有13人。到1940年春,编辑、印刷、发行、通讯联络等逐步齐全,人员近百,出版发行量也从创刊时的2000份增加到10000份。 1940年4月,由于各县小报纷乱芜杂,根据主任公署和区党委指示全部停刊,集中人力物力加强了《冀南日报》的出版。同时《冀南日报》改为区党委机关报。这时《冀南日报》进一步规范化。一版为地方新闻;二版为国内新闻,介绍其他根据地战况、评论、通讯等;三版为国际新闻,每半月一次国际时事分析;四版转载或特约权威的时论专题、政府法令,并辟有文艺副刊。在《冀南日报》创刊一周年之际,为加强新闻队伍自身建设,又出版了《通讯员》半月刊,后改为月刊。 1941年初,针对敌人的分割封锁给发行造成的不便,行署号召每个专署出版一份报纸,侧重地方消息与工作检查。此后,各专区的报纸陆续出版,计有三专区的《人山报》、五专区的《滏运报》、二专区的《滏阳报》等。 1941年夏,新华社冀南分社成立,朱介子任社长。从此,根据地的新闻事业正式纳入了延安新华社的通讯网。 抗战时期《冀南日报》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冀南区党委、行署创办的报纸。它的宗旨是宣传马列主义和我党抗日时期的方针政策,刊登行署政令,抗日军民事迹,连载联共布党史(即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史)。有利地指挥了抗日革命斗争。1939年以前为石印八开报纸。1940年,由刘邓领导的三八五旅将缴获的敌人的一架油印机,交给了报社印刷厂。当时印刷厂设在广宗槐窝、杜杨庄和威县交界的沙河里。挖一地洞作为印剧车间。工作人员白天分散在村里活动,晚上点着汽灯在洞里印刷。报纸为八开双张竖行。 报社社长是穆逊,印刷厂长为刘xx,副厂长为吕建亚,有印刷工人十几名,排字工人是李甲,校对员为李方芝。其他编辑记者从未见过面。撰稿人大部分是用笔名。当时杜家庄杜学峰是日报记者之一,一次去威县采访,不幸中途遭敌人杀害。 冀南区委书记李菁玉、组织部长张策,行署及军区司令部的刘志坚、王光华、杨秀峰、陈再道、宋任穷等领导同志经常为报纸撰稿。区委宣传部长王任重同志主抓报纸的出版工作。虽然是日报,但因环境及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定期出版。由子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冀南日报》不得不在敌人的“四.二九”铁壁合围下被迫停刊。1942年以后转入南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