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技术创新审计
释义

技术创新审计作为管理控制工具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有可能由于外 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企业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技术创新活动延期、中止、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技术创新风险不仅会引发财务风险而导致企业发 生有形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导致时间损。

概述

诸多研究已证实,技术创新对于现代企业取得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取得创新的成功,就必须首先对自己本身的创新现状和创新管理水平有一个 客观而明确的评价,通过对照国际或国内同行业的最佳创新表现找出自身的差距,最后制定出相应的改 善措施。这一过程的前两步, 即是一个技术创新审计过程。

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实质上是根据审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业绩和相应的组织管理 ,进行审查和评价并提供改进意见的一种监督管理活动。通过技术创新审计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无疑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面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技术创新审计主体是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除了对自身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外,企业自身或第三方的审计人员因所处的环境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使用内部职员在于他们了解本企业所拥 有资源的优势和劣势,缺点是容易产生偏见。外部人员能够更客观地评估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和新技术开发能力,缺陷是不能充分了解企业内部实情。因此选择审计人员时,应权衡利弊。

审计方法是指执行审计职能和完成审计任务的手段。技术创新审计利用的方法是传统审计的部分方法(问 卷法,询问法,技术鉴定等),以此来找出创新过程中的不足和差距。技术创新审计的对象是以创新活动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跟踪创新过程,评价创新绩效。故从审计的角度来看,齐萨等人给技术创新审计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而且初步构成了创新审计理论。

职能

技术创新审计具有审计的一般职能——监督和管理。监督即检查、监测和督促。通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创新活动检查、监测和督促,发现并防范创新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以保证其处于良好的,正常的 运行状态,降低创新风险。在监督的基础上,技术创新审计还具有管理职能。所谓管理职能,是指通过 指挥、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把创新活动导入公司所希望的轨道,并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高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预期的目标。技术创新审计本身并不参与管理,它只是为指挥、调节和控制等羟济 活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制定和调整创新计划,既依赖于审计的预测信息,又依赖于审计的历史信息。 技术创新从规划开始到完成规划,一直在变化,因此仅按原来的目标去收集数据,只能保证数据准确, 不能保证目标实现,应根据审计信息不断地调整数据,将创新过程中的偏差和矛盾反馈回来,及时修改 计划。创新结果如何,也要依靠审计跟踪、检查,并及时准确而又全面、系统地对不断反馈回来的信息 作出评价,帮助决策者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运行下一个技术创新活动。

技术创新审计通过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可以督促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安排技术创新计划,并重新加以实 施。在创新过程中,是否按计划执行,有无新的信息或例外情况需要调整计划等都需要审计工作及时反 馈信息,适时作出决定,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创新效益的充分实现。一些复杂产品,往往创新投入大 ,周期长,涉及面广,这需要审计对资产占用和利用效率与效果进行评价和鉴定,督促有关方面充分挖掘潜力,以求切实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效益,充分发挥制约和激励的作用,制约创新活动中的 不规范行为,同时客观反映绩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比较

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是明确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对象和审计思路的一种理论模型,它为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提供了基本框架,也是确定审计内容和指标体系的基本前提。分析和比较国外的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 型。将有助于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

1.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调查。上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曾先后进行技 术创新调查。在调查获得的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加强企业技术 创新的管理。当时,该调查分为创新项目调查和企业创新调查两种形式。创新项目调查主要以分析创新 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因素为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到创新失败的基本原因一般可归结为市场、技术和管理 三个方面。企业创新调查则主要是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成果为目的。技术创新 调查及相应的测度研究为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和业绩评价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参考标准,也为技术创新审 计奠定了基础。

2.伯格曼(Burgelman,1988年)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业绩评价审计模型。该模型构建了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制定和实施,以及支持它们的组织结构的审计框架,主要进行五个方面的审计:(1)资源的可获得性和 分配(表现为R&D基金水平、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明显的竞争优势、R&D的资源分配);(2)对竞争对手的创 新战略和产业发展的了解;(3)对技术环境的了解;(4)组织(表现为R&D项目的管理、R&D到生产的转化、 各职能部门的集中化程度)和文化氛围;(5)表现为企业家素质的战略管理能力。

3.莫提默·阿德勒(Adler,1992年)的高标准定位(Benchmarking)和企业技术职能战略评估模型。该模 型认为应给产品和战略管理过程基准定位,其实质就是通过学习和借鉴领先企业的创新实践经验、创新 思想和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根据自身的战略和条件,确定合适的跟踪、模仿和赶超策略以提高自身的竞 争力。同时,该模型提出了一种评估所有技术职能战略的框架。他们认为战略管理有三个主要因素:即 领导、政策和调节机制。在政策因素中,分析了人事管理、技术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等管理过程。 知识产权、基金、设备和设施等资源。组织结构、职能联系、与外部的联系和规章遵守等方面的作用。 该模型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成功的创新与相应的管理过程的正确实施联系起来。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奥斯陆技术创新统计手册”(1993年)。 “奥斯陆手册”在总结经合组织内各国创新调查经验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分解并为创新效果提供了度量标准,它在众多 指标中更强调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指标。因此,有人将“奥斯陆手册”的主要特征概括为技术创新投 入与产出的审计。

5.罗伯特(Robert,1993年)的技术创新过程管理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主要过程:即(1)创造新知识;(2)产品创新或改进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想法;(3)将这些想法转变为生产原型;(4)转化原型为生产 工艺和功能,组织领导员工和利用资金以有效的运行。

6.齐萨(Chiesa,1996年)的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更为完善的过程审计模型,他们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核心过程和支持系统(如图1)。

核心过程包括概念产生、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和技术获得四个基本环节,这些环节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支持系统包括资源供给、系统工具和领导;创新过程的结果是创新绩效。该模型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审 计不仅需要对创新业绩进行审计, 更需要对创新过程进行审计,后者有助于寻找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问 题所在和需改进的环节。因此,齐萨的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是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的一个比 较理想的模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许多企业原有的起点较低 ,因而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方面还十分有限,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 是党和国家面向新世纪、面向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它关系到国家的昌盛和民族兴衰。完 成这一历史任务,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国家整体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战略 方面要有一个大的转变,而且也要求我们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方面作出合理的选择。有鉴于此,笔者 对齐萨的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略作调整并加入创新战略的审计项目,同时将技术创新的业绩审计与过 程审计加以连接并构成互相反馈,以适应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审计(如图2)。该模型可以看作是在吸收其 他模型优点的基础上,对齐萨模型的某种改良。

内容确定

实践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模型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科学地确定审计对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内容。基于上述改良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以及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试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过 程审计确定如下具体审计内容。

1.创新战略

创新战略的过程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企业创新战略的形成过程和战略路径的合理性以及战略实施的有效性。例如创新战略路径合理性审计(如下表):

2.概念产生

概念产生过程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产生新产品概念的信息来源和信息机制的有效性。如企业是否对市场需求进行系统调研;是否具备广泛的市场信息网络;是否建立起职能部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协调机制 ;是否充分利用了消费者需求的职能部门的反馈信息;是否建立同消费者厄其是主导消费者群的长期联 系。

3.产品创新

产品开发过程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产品创新来源、计划、设计和组织协调乃至激励等环节的有效性。例如是否建立新产品或产品改良的选择机制和确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优先项目;是否将产品创新计划列入公司计划,是否激发和鼓励员工产生产品新构想并奖励创新行为;是否建立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和外部机构推动产品开发的信息交流;是否建立将消费者需求信息反馈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联系机制; 是否建立从新产品构想、设计到生产的有机联接机制和项目主管的责权利协调机制等。

4.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过程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企业制定的生产战略、工艺创新的组织协调、工艺创新实施的有效性和持续创新能力。为此,要评估现有生产能力,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的战略选择、配置资源开发新工艺的组织协调;是否建立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之间的联系;是否适当变化组织机构以利于工艺创新;是否不断完善新工艺,促进持续创新等。

5.技术获得

技术获得过程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企业制定的技术战略、技术的外部联结和技术资源选择的有效性或合理性。例如是否对现有和未来技术进行系统监测;是否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能力和把握自身企业的主导技术和竞争力;是否确立了基于一定技术能力之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合理选择技术资源如R&D、 许可证、专利技术以及外部合作等。

6.资源供给

资源供给过程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源及资金供给、企业外部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例如符合创新要求的人力资源配备与扩充、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以及跨部门、国际化的发展机会 ;R&D及获得技术所需资金的稳定供给(包括技术积累和技术储备的资金供给);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的资 金支持;可供合作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国内外专家资源等。

7.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企业领导层组织协调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性和企业创新氛围。例如高层管理者关注创新过程的程度;是否确立了企业技术目标和创新目标并将创新战略纳入企业的整体战略之 中;是否建立领导和组织协调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门机构;是否在企业内建立起了不断学习——研究—— 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和激励机制等。

总之,根据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合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科学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将为进一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审计的指标体系奠定基础,这对顺利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