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集团军
释义

集团军是由若干个师、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一般隶属于军区或方面军。设有领导机关,编有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或专业兵组成的战斗部队和勤务保障部队。为基本战役军团。19世纪初,世界军事舞台上出现了一种由陆军各兵种组合在一起的战役编成单位,这就是集团军。20世纪中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集团军这一基本战役军团的编组和作战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集团军简介

集团军是由若干个师(或军)、旅及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隶属于军区(战区、方面军或统帅部)。为基本战役军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合成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空军集团军和防空集团军等。

集团军是在总部的命令下执行运动作战的战争力量。是我军在战争中陆地歼敌的主要力量。一般编制比较齐全,人员比较充足,作战能力、机动能力都比较强。

集团军包括:数个步兵师,一个武警师及高炮旅、防空旅、地炮师或团、装甲师或团、运输团、电子对抗大队、陆航团、舟桥团、防化营、教导团、直属队、通信站、军医院、文艺队。

分类

我国目前的集团军属于以陆军为主、多军兵种合成的作战单位。集团军分为甲类集团军和乙类集团军,是因为部队的历史和战斗力的不同部署在不同的作战区域,又有不同的假想敌和不同的作战任务。像第38集团军因为是“万岁军”部署在北京军区保卫首都,作战地形为平原地带适合重装部队大兵团机械化作战,所以现在38集团军为全军重点集团军,装备是全军最为先进的,新装备总是先装备38集团军,是重装甲类集团军,兵力能够达到接近十万之众。像42集团军部署在南方假想敌为越南,防区和作战地形为亚热带山地丛林地形,重型装备施展不开又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所以为简编轻装集团军,兵力为三四万左右。第13、第38、第39、第54集团军是其中最精锐的集团军

国外历史

19世纪初,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加,武器装备和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战役规模的扩大,为提高作战指挥的效率,军队开始组建集团军。1812年,法国拿破仑一世的军队入侵俄 国的战争中,俄军、法军都编组了集团军(军队集团),作为陆军战役军团。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前,普鲁士军队于1866年组建集团军。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军使用3个集团军,日军先后使用5个集团军。当时,集团军辖3~6个步兵军和1~2个骑兵军,编12~15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德等国军队编组野战集团军,以装备自动武器、由汽车输送的步兵为主要突击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和德、日等国军队中,集团军不断增多,出现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坦克集团军、空军集团军和防空集团军。战后,各国集团军的编制变化较大。苏军平时以集团军为部队最高建制单位。合成集团军通常辖3~4个摩托化步兵师,1~2个坦克师及各种支援、保障部队,编7~10万人。美军自1973年以后只保留集团军司令部。国内集团军司令部,平时只管后备役部队。海外集团军司令部,平时与战区司令部合并,战时作为战区与军之间的中间指挥机构。

中国18个集团军

在中国,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曾编组集团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曾编组40多个集团军,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按战斗序列又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部队曾组成陕甘宁人民解放军野战集团军,下辖6个旅。为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增强合同作战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85年将陆军野战部队改建为若干个集团军。

中国2004年在《2004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提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是230万,这是在我国在又一次裁军二十万之后统计的总人数。陆军现役兵力大约有178万人左右,占解放军总人数的73%。海军现役兵力大约有23万人左右,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0%。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剩下的人数为空军,大约在28万人左右。

到2004年全军共18个集团军:

北京军区:27(石家庄)、38(保定)、65(张家口)集团军

沈阳军区:16(长春)、39(辽阳)、40(锦州)集团军

济南军区:20(开封)、26(潍坊)、54(新乡)集团军

南京军区:1(湖州)、12(徐州)、31(厦门)集团军

广州军区:41(柳州)、42(惠州)集团军

成都军区:13(重庆)、14(昆明)集团军

兰州军区:21(宝鸡)、47(西安)集团军

具体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3011部队,军部驻湖州。前身是八路军120师358旅,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晋西北军区主力部队,首任司令员张宗逊),解放了青海。1952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10月回国驻扎开封。1975年与20军互换,调驻湖州。所属部队在浙江和苏南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3061部队,军部驻徐州。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太行军区地方部队,首任司令员王宏坤)。1952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4月回国驻扎金华。1961年调徐州,1967年调合肥,1978年返回徐州。所属部队在苏北地区和安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7100部队,军部驻重庆。前身是八路军129师386旅,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太岳主力部队,首任司令员陈赓)。1950年驻开远,1968年调重庆。所属部队在重庆和四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7200部队,军部驻昆明。1948年2月由太岳军区地方部队编成,首任军长李成芳。1950年驻大理,1968年接13军驻开远,1985年迁昆明。所属部队在均在云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5301部队,军部驻长春。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原115师部队,首任司令员杨得志,后为杨勇),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1950年驻遵义,1953年1月入朝作战,1958年4月回国后一直驻扎长春。所属部队均在吉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1320部队,军部驻开封。前身是新四军第1师、新四军第1纵队(首任司令员叶飞),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上海战役后担任上海警卫任务,1951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0月回国驻扎杭州。1975年与1军互换,调防开封。所属部队均在河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8210部队,军部驻宝鸡。前身是新四军第2、4师编成的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首任司令员罗炳辉,后为韦国清)和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于1947年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解放了浙东南。1952年3月入朝作战,1958年8月回国驻扎大同。1967年调宝鸡。所属部队在甘肃和宁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1146部队,军部驻潍坊。前身是鲁中军区地方部队,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首任司令员王建安)。上海战役后在上海浦东和崇明岛担任海防任务。1950年11月入朝作战,1952年6月回国驻扎莱阳。1998年调潍坊。所属部队均在山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6267部队,军部驻石家庄。前身是胶东军区地方部队,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首任司令员许世友)。上海战役后担任上海市警备任务。1950年10月入朝作战,1952年10月回国驻无锡。1969年调石家庄。所属部队在河北、山西和天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3111部队,军部驻厦门同安。前身是胶东军区地方部队,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首任司令员为周志坚)。参与解放了福建。自1949年南下后一直驻防厦门。所属部队均在福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6393部队,军部驻保定。前身是滨海军区主力部队,山东第一、二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首任司令员为李天佑)。第一批入朝作战,1953年7月回国进驻通化。1967年调保定。所属部队在河北和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65521部队,军部驻辽阳。前身是新四军第三师(首任司令员黄克诚),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首任司令员刘震)。解放镇南(友谊)关。第一批入朝作战,1953年5月回国驻营口。1999年调辽阳。所属部队在辽宁和吉林四平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5631部队,军部驻锦州。前身是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和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部队,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首任司令员程世才)。参加海南岛登陆战役。第一批入朝作战,1953年7月回国后一直驻锦州。所属部队在辽宁和内蒙古赤峰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5110部队,军部驻柳州。前身是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山东第5、6师,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首任司令员吴克华)。参加了广西战役。1951年1月进驻潮汕地区。1969年调柳州。所属部队在广西和湖南衡阳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75200部队,军部驻惠州。前身是南满军区部队,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首任司令员万毅)。第一批入朝作战,1952年11月回国驻湛江。后调惠州。所属部队均在广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8310部队,军部驻西安临潼。前身是359旅,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首任司令员梁兴初)。随第二野战军进军四川,1950年在湖南剿匪。1951年2月入朝作战,1954年9月回国驻雷州半岛。1960年调衡阳,1970年调西安临潼。所属部队在陕西和甘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集团军:甲类集团军,代号71521部队,军部驻新乡。1952年10月将第44、45军整编为54军,45军军部为新军部,军长丁盛。1953年2月入朝作战,1958年7月回国驻西北,1968年调新乡。所属部队均在河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集团军:乙类集团军,代号66455部队,军部驻张家口。前身是晋察冀野战军第8纵队(冀察军区地方部队、首任司令员郭天民)。1950年解放宁夏。1951年2月入朝作战,1953年10月回国驻张家口。所属部队在河北和天津。

中国集团军历史

《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重申了保留的集团军数量。从1927年人民解放军诞生开始,历经82年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陆军基本战役军团经过多次体制编制调整,由番号多达70个步兵军演变为现在的18个集团军。

解放战争后期的51个步兵纵队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就有军和纵队的番号,但编制很不统一,实力差异很大。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组建过5个纵队,但存在时间很短,也没有充分发挥野战机动部队的作用。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各大战略区均采用“纵队”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纵队下辖2至3个师(旅),并编有少量的炮兵、工兵、通讯兵等兵种分队,建制级别等同于国民党军的军或整编师。各战略区的纵队重火器装备参差不齐,山炮、野炮、步兵炮数量少,样式杂,口径不一,弹药供给东北、华东稍好,其余均差,主要靠战场缴获。

全国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对国民党军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作战规模不断扩大。野战部队开始实行跨战略区作战,不同战略区部队间的战役协同逐步增强,势必要求统一指挥、统一编制。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人民解放军要“有计划地走向正规化”。制定的《解放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中:“我军现有武装力量,计为51个步兵纵队,168个旅”,“51个步兵纵队如能依照编制逐渐扩充起来,则不仅可以完成第三年作战任务,并且可以奠定第四、第五两年扩大编制到70个步兵纵队的基础。”同月,中央军委做出《关于建军方针及部队编制等问题的决定》,指出“我正规军须要发展至210个步兵师,编组为20个兵团,70个军。”

新中国成立时的61个步兵军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又发出《各野战军番号按序数排列的指示》,将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依次改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所属各野战纵队按全军统一顺序排列。

从1948年11月中旬到1949年3月上旬,各野战军、军区相继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共编成4个野战军、12个兵团、57个步兵军。兵团以下各级一般按“三三制”编组,军辖3个步兵师9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及军直工兵、警卫营等分队。通过整编,人民解放军的编制体制更加统一合理,向正规化建设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野战军2个兵团7个军:第1、2、3、4、6、7、8军。第二野战军与中原军区3个兵团10个军:第10、11、12、13、14、15、16、17、18、58军。第三野战军与华东军区4个兵团16个军:第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军。其中第35军是我军统一部队编制、番号最早的一个军。第四野战军与东北军区4个兵团13个军:第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军。与其他野战军不同,四野各军均辖有4个步兵师,南下华中后恢复为3个师。华北军区3个兵团11个军:第60、61、62、63、64、65、66、67、68、69、70军。

1949年3月下旬,第69军番号撤消,这是解放军撤消的第一个军。第8、58、70军亦先后撤消。同时,第19、51军、西北军区独立第1、2军先后成立。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解放军已出现61个步兵军的番号,除去此前撤消的4个军,仍为57个军。

建国初期的70个步兵军

1949年11月至1952年12月,第52、53军、西北军区独立第3军、第36、37、9、5、11、49、54、55、69军相继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步兵军的番号全部出现。在第1至第70军的顺序中,第56、57、59军番号没有使用过,其空额用西北军区独立第1、2、3军填充,军的番号总数仍为70个。第11、49、69军的番号各重复使用一次,第45军与第54军、第48军和第55军具有前后沿革关系。

建国初期,人民解放军有3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又有35个步兵军的番号被撤消,即第2、3、4、5、6、7、9、10、11(撤消两次)、17、18、19、25、29、30、32、33、34、35、36、37、44、45、48、49(撤消两次)、51、52、53、61、62军,西北独立第1、2、3军。这些军有集体转业到地方从事经济建设的,有调入海军、空军部队的,还有改为地方军区的,它们的光辉番号将永远飘扬在八一军旗上。

1950年10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有27个军先后参加抗美援朝,接受现代化战争的洗礼。截至1954年12月,在6大军区和志愿军建制内的陆军军还有34个,分布于:

东北军区:第38、39、40、64军;华北军区:第63、65、66、69军;华东军区:第12、20、22、26、27、28、31、60、67军;中南军区:第15、41、42、43(海南军区兼)、47、55军;西南军区:第13、14军;志愿军:第1、16、21、23、24、46、50、54、68军。西北军区当时无一个陆军军。

1950年,中央军委颁发国防军陆军部队编制表,规定国防军以军为指挥单位,陆军军在1948年统一番号和编制序列的基础上进行整编,实行统一编制,辖有3个步兵师,并编有教导队、工兵营、通信连,以及警卫连、侦察队等勤务保障分队。1953年4月,中央军委颁发了陆军军、师新编制。军增编了炮兵团、高射炮兵团、独立野炮营、炮兵指挥连等单位,充实了通信、工兵营,撤销了侦察队和教导大队,军直属队的人数比1950年编制人数增加了47%。经过这一系列调整,陆军军的合成体制初具规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5年4月,原6大军区分编为12大军区,1956年7月又增编福州军区,形成13个大军区,加上在朝的志愿军,我军仍编有34个陆军军。1958年2月,南京军区第22军改编为舟嵊要塞区。同年3月开始,在朝志愿军5个军分三批全部撤回国内。1961年6月,武汉军区第15军划给空军,改建为空降兵第15军。同年8月,广州军区海南军区不再兼第43军,该军番号撤消。至此,陆军军还有31个。

为准备遂行战略战役机动作战任务,1957年9月,国防部长彭德怀根据全军部署情况,提议并经军委决定以6个军组成战略预备队。1958年确定第1军(开封)、第12军(金华)、第15军(孝感)、第21军(太原)、第47军(衡阳)、第63军(石家庄)为全军战略预备队。1964年,根据战备需要和部队装备发展情况,中央军委调整9个陆军军重新列为全军战备值班部队。

六十年代,随着国产武器不断装备部队,中央军委进一步加强了陆军军的合成化建设,并针对陆军部队中存在的机关庞大,联络不畅,没有体现南北战场的不同要求等问题,确定了陆军编组“四轻四重”的原则,即南方部队装备轻,北方部队装备重;师以下部队装备轻,军以上部队装备重;前方军区轻,后方军区重,机关人员编制轻,连队人员编制重。根据上述原则,1962年颁发了陆军军、师新编制。新编制重点提高了师一级的合成化程度,对军的兵种合成进行了调整。规定军炮兵团增编加农炮营,撤销独立野炮营,军高炮团缩编为营,增编军属防化连。

文革时期的摩托化军

这一时期,陆军的发展遭到了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从1967年1969年,根据中央军委新的战略部署,我军开始加强东北、华北、西北的防务。为了整军备战,恢复组建了5个陆军军,即第11、17、19、29、43军。至70年代初期,全军有36个陆军军的番号,分布是:

沈阳军区6个军:第16、23、39、40、46、64军;北京军区8个军:第24、27、28、38、63、65、66、69军;兰州军区3个军:第19、21、47军;武汉军区4个军:第1、17、43、54军;济南军区3个军:第26、67、68军;南京军区3个军:第12、20、60军;福州军区2个军:第29、31军;广州军区3个军:第41、42、55军;昆明军区2个军:第11、14军;成都军区2个军:第13、50军。

1969年12月,中央军委电令,陆军军各师番号按“三三”顺序统一排列。如武汉军区第54军原属3个陆军师分别是第130、134、135师,依次改为第160、161、162师。这次统一番号,对体现部队战斗历史和荣誉传承造成一定影响。

文革中后期,陆军军的数量及部署也有一些变化。1973年2月,武汉军区第17军撤消番号,全军陆军军减至35个。1975年,沈阳军区第46军和济南军区第68军,武汉军区第1军和南京军区第20军,分别互调防务。

1969年以后,为提高步兵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一部分陆军师改编为摩托化陆军师,并先后组建了两个摩托化军(北京军区陆军第38军、27军),这是陆军从骡马化向摩托化迈出的重要一步。摩托化军直属部队编有炮兵团、火箭炮团、高射炮兵团以及工兵、通信营和侦察、防化连等单位。摩托化军的出现,使陆军部队的火力、机动力、突击力有了很大提高,合成化程度达到了新的水平。1976年初,陆军军增编了坦克团,并将高射炮兵营扩编为团,炮兵团的装备也得到充实。军编成内的陆军师的装备得到改善,自动火器、反坦克兵器、压制兵器以及运输车辆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改观,陆军部队的反坦克和防空火力有了加强,武器装备完成了由以轻武器为主到以重火器为主的转变,合成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的合成集团军试点

文革结束后,陆军军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有来自4个军区的9个陆军军参加了作战。这次边境作战的经验教训,使中央军委意识到人民解放军发展技术兵种和进行诸兵种合成编组的必要性。进入八十年代,根据精兵、合成、平战结合和提高效率的原则,在进一步减少步兵数量,继续扩大建制内各特种兵的比例,提高合成化程度,增强部队的整体威力和独立作战能力的思想指导下,陆军军的编制又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调整和改革。1980年整编,重点是压缩编制员额,加大特种兵部队的比例,提高部队的防空、反坦克火力和机动能力。1981年9月,在张北地区举行的华北大演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吹响了人民解放军向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进军的号角,走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1982年9月,中央军委下达《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1982年12月到1983年3月,部分陆军军进行编组合成集团军试点,将军区领导的独立兵种师(团)划归陆军军建制,为全军体制编制改革趟路子,并提供战备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如当时担负试点任务的武汉军区第43军接收了军区下放的炮兵第2师、坦克第11师、高炮第63师,全军实力达到7万余人。

1984年4月,实行陆军合成集团军编制试点任务的北京军区第38军和沈阳军区第39军,各有一个主力师开始执行机械化师编制,这是军队建设新时期我军最早的两个机械化师。这两个军是全军最早实行合成集团军编制的陆军野战军,直至今日,仍是全军仅有的机械化集团军。

百万大裁军和24个集团军

1985年6月10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我国政府决定军队员额减少一百万。陆军部队的建制单位有1/4撤销,这其中包括很多有着几十年光荣历史,立过赫赫战功的部队。

35个陆军军,按照“去新留老”的基本原则,撤消了11个军的番号,分别是:沈阳军区第68军、北京军区第66军、69军、兰州军区第19军、济南军区第46军、武汉军区第43军、南京军区第60军、福州军区第29军、广州军区第55军、昆明军区第11军、成都军区第50军。

保留的24个陆军军全部组建为合成集团军,其中2个机械化集团军。为了使其能担负起战役作战任务,将原军区所属装甲兵全部、炮兵和工程兵大部编入集团军,与原军属兵种部队统一整编为集团军属坦克师(旅)、炮兵旅、高炮旅、工兵团、通信团,扩编了防化、运输分队,有的还增配了陆军航空兵部队和电子对抗分队。濒临边海防的集团军,还编有一定数量的守备部队。集团军机关,除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外,增设技术部(后称装备技术部、装备部),在司令部增设自动化工作站,成立炮兵指挥部等。集团军编成内的各兵种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作战能力都大大超过了原陆军军,专业兵种数量超过了步兵,炮兵的数量居第一,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由步兵军改编成集团军是我军编制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对优化战斗力起到了关键作用,标志着中国陆军走向了现代化的军兵种合成。

集团军建制内的步兵师按北方、南方地理不同分别执行机械化步兵师、北方甲、乙种摩托化步兵师、乙种步兵师四种编制和南方摩托化步兵师、南方乙种步兵师两种编制。另南方步兵师均未编制坦克团,只在集团军编有坦克旅。

在24个集团军内,第1、14、31集团军均下辖4个步兵师,第24集团军暂时没有坦克师(旅),这种情况到九十年代得到改变。1985年整编时,陆军保留了6个炮兵师和7个高炮旅仍由军区直属,1992年,这些师、旅均下放到集团军,将对应的原炮兵旅、高炮旅替换或合并。同时,第38集团军高炮旅改建为陆军第一个防空旅。

两次裁军合旅团制集团军

进入90年代,在海湾战争的影响下,人民解放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加强军兵种和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设,优化体制编制,先后裁减员额70万,防卫作战能力显著提升。

1997年9月,中国宣布在此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至1999年底,裁减员额和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顺利结束。其中,陆军精简18.6%,全军编制人数保持在250万以内。陆军野战部队撤销部分集团军军部和师、团,在加强合成和小型化、轻型化、多样化方面取得进展,部队编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1998年9月,“三江抗洪”取得胜利后,沈阳军区第64集团军、北京军区第28集团军和济南军区第67集团军被撤消番号和建制,全军集团军数量减至21个。集团军建制内,有20多个步兵师改为步兵旅,2个坦克师缩编为装甲旅,这是继1985年整编以来又一次大规模的师改旅调整。另有一批步兵师转隶省军区,改为预备役师。保留的步兵师编制趋于统一,基本为“五团制”,坦克师(旅)也全部改为装甲师(旅)。一批集团军高炮旅开始改建为防空旅,其中2个防空旅建制内编有地空导弹团。

在21个集团军内,有3个集团军改建为旅团制集团军,建制内不再编有师级作战部队。这种轻型集团军的出现,是陆军部队以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积极尝试,基本编制为:两个摩步旅、一个炮兵旅、一个装甲旅、一个高炮旅及直属通信团、工兵团、教导大队、司训大队等部队。

在加强机械化部队方面,一些重点建设部队逐步换装,第54集团军步兵第127师、第1集团军步兵第1师和第20集团军步兵第58旅分别成为我军第一个轻型机械化步兵师、第一个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和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

2003年9月,中国政府决定,2005年前再裁减军队员额20万,军队总规模将保持230万人。这次裁军在压缩规模的同时,着重优化结构、理顺关系、提高质量。

陆军集团军再次遭到精简,2003年10月又撤消了3个集团军。至此,我军集团军的数量保留为18个。短短5年,我军两次裁减了6个处于北方的集团军,改变了建国以来陆军军(集团军)部署北多南少的格局,使7大军区各辖集团军的数量达到基本平衡,其分布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和南京军区各3个集团军,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成都军区各2个集团军。

这次体制编制调整,集团军部队编制构成发生很大变化。集团军建制内的机械化部队得到扩大,轻型机械化步兵师、两栖机械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旅蓬勃发展;旅团制集团军的数量增加;原由军区指挥的陆航团、电子对抗团、特种大队等高科技部队也转隶给重点集团军,使集团军的合成程度进一步增强,综合作战能力明显提高。

2006年7月,我军陆军集团军开始执行新的编制表,全面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近年来,陆军集团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合理压缩规模,改革体制编制,逐步推进部队编成向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方向发展。加快扩大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不断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

与美军区别

我军的陆军集团军与美军陆军集团军(army)、军(corps)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我军情况

解放军18个集团军均为固定建制野战部队,有些还承担应急机动作战和战略预备队任务,集团军对下属师(旅)、团有很强的指挥控制关系。

美军情况

美军现有6个集团军司令部,主要作为战区陆军司令部而存在,其中第1集团军负责陆军后备部队训练;中央陆军司令部兼第3集团军;北方陆军司令部兼第5集团军;南方陆军司令部兼第6集团军;欧洲陆军司令部兼第7集团军;驻韩第8集团军即将与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部合并。战时将组建野战集团军,编入2个或2个以上的军实施作战控制,必要时还可指挥其他军种或盟国的部队。

美军现有第1、3、5军,第18空降军,其中第5军即将撤销。军无固定编制,由于任务不同,军可由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师,以及其他战斗、支援和勤务部队编成。平时,集团军与军没有隶属关系。美军陆军部队的编制、装备,是与其军事战略的需要相适应的,其特点是编制灵活,指挥层次少,适应性强,侦察、机动、火力和立体作战能力都很强,这对进一步深化我军陆军集团军的体制编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与省军区区别

集团军和省军区都是正军级单位。

集团军军长和省级军区的司令员都是正军职少将。

区别在于:集团军是大军区管辖下的作战部队,偏向于武职。下辖若干师、旅。不干涉地方行政。

省军区司令员一般兼任同级省委的常委。偏向于文职。省军区下辖若干军分区、武装部、预备役师和少量部队。主要负责一省的军事行政工作,如招兵、退兵、评定烈士、会同民政部门制定相关的优抚政策。

省军区是守备任务为主,集团军主要是机动作战。省军区主要领导治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集团军是现役部队,装备也比较好。

省军区部队是驻屯军,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安全。而集团军是野战军,按照总参的命令,在指定地域集结,履行战争目的。在战争开展的战区,省军区部队也会按照总参的命令,或者协助参战,或者做后勤保障的任务。

协同作战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通常在战区陆军司令部(集团军群)指挥下行动,集团军有时还可能在联合特遣部队司令官的指挥下行动。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对所属各军通常建立“作战控制”和指导的关系,并根据所辖兵团、部队数量和作战要求,建立相应的指挥控制系统。对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指挥控制系统的要求是:

1、能够监督战役的实施,及时下达指示和命令,协调以及必要时综合运用地面部队、支援的空军部队和海军部队实现战役目标;

2、能正确分析判断当前情况,预见未来战役的进程和要求。

3、能够高效率地制订和及时修改各项计划,审查和批准下属司令部的计划;

4.能制订有助于实现地面战役目标的战役机动和火力支援方案。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司令部主要是一级战役司令部,通常建立基本指挥所和预备指挥所。当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得到战区陆军司令部大量战斗支援和后勤支援部队的配属,并建立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后方地带时,则建立后方指挥所。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基本指挥所通常位于能最有效地控制所属兵团、部队的位置,建立有后方地带时,一般位于后方地带中央的适当位置;不建立后方地带时,则位于下一级的后方地带、有时,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基本指挥所还配置在战区陆军后勤地幅内靠前位置。

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的指挥关系

集团军群

在美军单独作战肘,集团军群归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指挥,并对所属各集团军及其他战斗支援与战斗勤务支援部队进行作战控制。为减少指挥层次,经国防部长批准,集团军群亦可由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它直接实施作战指挥;战区陆军司令部仅保留不包括作战指挥在内的其他指挥权,并负责为其提供所需的一切支援。有时,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官还可将集团军群司令官指定为战区陆上部队司令官,并责成他对其他军种部队(如海军陆战队的地面部队)实施作战控制。

在联军司令部的编成内作战时,作战指挥一般通过联盟机构实施,即由一个联军职能司令部(陆上作战司令部)或地区司令部对美国集团军群实施指挥与控制。此时的美国集团军群可能由联军部队组成,美国派给该集团军群的集团军由该联军集团军群司令官实施作战指挥,而美国的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则保留对美国集团军及其下属美国际军部队的不包括作战指挥在内的指挥权,并负责对所有美国陆军部队提供行政、人事和后勤支援。在应急战区,在战区发展成为支援结构健全的战区之前,通常不采用集团军群体制。

野战集团军

野战集团军的指挥体系依战区的大小、支援结构的完善程度以及单独作战还是联军作战等情况确定。在美军单独作战情况下,苦战区支援结构健全,野战集团军通常作为下属的主要战役军团,由战区陆军部队司令官或集团军群司令官(若设集团军群)实施指挥。集团军则对下属各军及战斗支援与战斗勤务支援部队实施作战控制。

在应急作战战区,战区联合司令部司令官可能派出一支联合特遣部队,并建立1个集团军。此时,可指定该集团军司令官担任联合特遣部队的陆军部队司令官,对编入的陆军部队行使作战控制权。在少数情税下,也可指定集团军司令官担任联合特遣部队司令官,对所属一切部队实施作战指挥。在联军作战情况下,通常由盟国地面部队司令部(联军集团军群司令部)对美国的集团军实施作战指挥,而美国的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仅保留不包括作战指挥在内的指挥权,并负责行政、人事与后勤支援。集团军司令官则对所属的美国陆军部队实施作战指挥。

指挥通信保障

为保障军(不含)以上各级司令官实施指挥控制与协调,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建立有十分有效的通信配系。对通信配系的要求是:可靠、快速、安全(保密)、多渠道、抗干扰能力和机动能力强、通信距离远。战区陆军部队通信保障的重点是野战集团军和军两级。集团军群和野战集团军司令部的内部通信通常由陆军战区通信司令部的1个中级司令部通信作业营(或连),或若干个通信作业组保障。它们通过多路战术卫星通信终端站与上级司令部、下属各军司令部及其他主要司令部建立通信联络。它们还通过地域通信配系与上级司令部、所属各军、其他军种司令部、陆军战区通信系武和当地国家的通信系统建立联络。

在应急作战中,当集团军司令部同时充当战区陆军部队司令部时,其最初的通信联络通常由军属通信旅和加强的通信部队组组一俟战区结构完善和陆军战区通信司令部建立,即由该通信司令部派出通信部队建立集团军的通信配系。集团军的通信配系今开始就应同战区通信系统沟通,以建立指挥与协同通信;此席再建立军以上各级军团的共同用户(机动用户)通信系统,陇能足作战指挥、战斗支援协同和后勤支援通信的需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