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释义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过去50年中,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强降水、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

简介

摘要: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最新评估报告表明,过去50年中,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强降雨、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世界气象组织就今年的极端事件发表声明,称今年不仅全球各地的极端事件明显增多,而且分布范围很广,包括东南亚地区的强降雨、6月份海湾地区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强热带风暴和中国南部地区发生的强降雨及洪水、5至7月在英国发生的洪水、东南欧和俄罗斯的热浪、南非和南美一些地区非同寻常的降雪等。

发生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07年1月份和4月份的全球地表气温分别比历史同期平均值高出1.89℃和1.37℃,都超过了1998年的最高水平,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2006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2007年1~7月份,我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也是1997年以来的连续第11个偏高年。我国冬季气温也明显偏高,自1986年以来已连续出现21个暖冬;2007年2月5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16.0℃,创下1840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月6日南京最高气温达到23.9℃,也为百年来同期气温历史最高值。

概率

从概率论上来说,如果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气温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呈正态分布,那么在平均温度处的天气出现的概率最大,偏冷和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小,极冷或极热的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更小。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气温的平均值增加,这时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并且原来很少出现的极热天气现在也可能频繁出现,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将变得频繁;若气温变化的方差增大,则极端天气将出现得更为频繁。

气象原因

从气象学原理上来说,全球变暖使得地表气温升高,较高的温度引起水面蒸发加大、水循环速率加快,这将使风暴的能量更强,更多降水将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这可能增加大暴雨和极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洪涝出现的频率;个别地区龙卷风、强雷暴以及狂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会增多;另外,由于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加快,水分耗损增加,再加上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将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大气水分的增多,也可能使一些较寒冷地区暴风雪的强度和频率增加。

预防

能不能有效地做好预防灾害发生的有这么三个关键点:我们要对气象灾害作出准确的预报,这是一个前提;第二个是如何把这些信息有效地发布到人群的手里;第三点是如何让这些人提高防范水平。这些年我们在灾害预测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预报能力有所提高。这些年来气象部门都在想方设法把气象灾害的情况预报给老百姓,我们有通过实时的字幕插播,有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还可以通过广播、互联网、电话,我们也和很多地方部门做了互动的工作,就是如何把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老百姓。这次“韦帕”台风来了以后,我们整个在东南沿海地区一共发布了8000多万条手机短信预警信息。这对老百姓实时地了解“韦帕”超强台风的动向、发展、影响起到关键的作用。还有一点就是老百姓得到这些信息以后怎么知道预防,采取一些防灾的措施,采取一些自救、互救的办法。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印制的宣传手册,宣传片等广泛地宣传防灾减灾知识,让防灾减灾的基本常识到农村、到学校、到社区、到企业,使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如果这三个方面能够做得完整的话,那我们气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将大大减低,这就是准确的预报;及时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老百姓具备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

实例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呈现出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的趋势;随着热带海表面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未来热带气旋可能会变得更强,风速更大,降水更强。 200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强台风(风速58米/秒以上,17级)发生的数量增加,其中在北太平洋、印度洋与西南太平洋的增加最为显著;强台风出现的频率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本世纪初的35%以上。例如:2005年全球洋面生成的热带气旋个数创历史纪录,“卡特里娜”成为美国1928 年以来破坏性最大的一次飓风;10月下旬的“威尔玛”是大西洋历史上最强的一次飓风;10月9日飓风“文斯”第一次登陆欧洲大陆。而根据我国1949年以来的台风资料分析,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在登陆时的强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登陆台风中强度较强的热带气旋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为百年一遇,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一个台风。今年8月16日,台风“圣帕”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也达到17级。

中国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对策略

中国加强了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基本建立相应的气象及其衍生和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强台风和区域性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起气候与气候变化综合观测系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8)。在应对气候变化灾害方面,中国政府提出了通过完善多灾种的监测预警机制、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加强极端气候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8)。 到2010年,中国将建成一批气候灾害防御工程,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检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

未来:更严酷的挑战

未来全球气候将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英国哈德莱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06年到2015年全球气候将继续变暖,其中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如果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幅度真如英国学者预测的那样,将会有更多的极端事件频繁出现,这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出现将成为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挑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