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鸡丝拉皮 |
释义 | “鸡丝拉皮”源于河南民间、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拉皮”,即厨师用铜锣形的镟子自制的水粉皮。拉皮配鸡丝,夏季食用,应时佳肴。 简介鸡丝拉皮 原料: 熟鸡肉,拉皮,酱油、辣椒油、醋、盐、鸡精各适量。 制法: (1)拉皮切成粗丝,用开水过一下,沥干,放入盘中。 (2)熟鸡肉撕成丝,放在拉皮上,调味料调匀淋上拌匀即可。 特点: 这道菜麻香咸鲜,营养丰富,秋季食用最佳。 操作1.将绿豆粉芡调成糊状,用小勺舀约150克倒入镟子中,放在锅内滚开的水面上,用力使镟子旋转,使芡糊均匀地分布于镟子底部; 2.之后将镟子入开水内蘸一下取出,放冷水中浸凉,揭下即成“拉皮”; 3.鸡脯肉切成5厘米长、0.33厘米粗细的丝,洗净搌干水分; 4.搌干水分的鸡丝用鸡蛋清、湿淀粉、精盐抓匀; 5.炒锅置旺火上,锅热放入花生油,同时下入鸡丝,用筷子拨散,见熟即捞在温水中; 6.拉皮切成0.65厘米的长条,放盘中; 7.酱胡萝卜和黄瓜切成丝,放拉皮上; 8.鸡丝捞出沥净水分,放最上面; 9.精盐、醋、酱油、香油兑成汁淋在上面; 10.外带芥茉、芝麻酱,即可上席。 贴士:制作粉皮的糊要稀稠合度,动作要快,制成粉皮厚薄均匀。 原料介绍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由于其味较淡,因此可使用于各种料理中。蛋白质的含量颇多,在肉之中,可以说是蛋白质最高的肉类之一,是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钾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丰富,因此可弥补牛及猪肉的不足。同时也由于鸡肉比其他肉类的维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虽比蔬菜或肝脏差,但和牛肉和猪肉相比,其维生素A的含量却高出许多。 营养分析鸡肉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入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体弱者更宜食用。 1. 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 2. 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及口腔糜烂、皮肤疖肿、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 3. 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饮鸡汤;感冒伴有头痛、乏力、发热的人忌食鸡肉,鸡汤。 制作指导1. 鸡肉可热炒,炖汤,凉拌。 2. 鸡肉的营养高于鸡汤。鸡汤,内含胶质蛋白、肌肽、肌酐和氨基酸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易于吸收消化,对身体大有补益。适用于营养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病后虚弱等人食用; 3. 鸡屁股是淋巴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储存病菌,病毒和致癌物的仓库,应弃掉不要。 4. 鸡的肉质内含有谷氨酸钠,可以说是“自带味精”。烹调鲜鸡时只需放油、精盐、葱、姜、酱油等,味道就很鲜美。如果再放入花椒、大料等厚味的调料,反而会把鸡的鲜味驱走或掩盖。但买回的冻光鸡由于没有开膛,常有一股恶味儿,做时可以适当放些花椒、大料,有助于驱除恶味儿。 食疗作用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 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用于治疗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 常吃鸡肉炒菜花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坏血病。 备注1. 识别注水鸡:注过水的鸡,翅膀下一般有红针点或乌黑色,其皮层有打滑的现象,肉质也特别有弹性,用手轻轻拍一下,会发出“噗噗”的声音。最快捷的识别方法是:用手指在鸡腔内膜上轻轻抠几下,如果是注过水的鸡,就会从肉里流出水来。 2. 鸡肉的表面如果具有光泽且有弹性者,即表示尚新鲜。失去新鲜度时便会分泌出肉汁,而会变得较软。在超市中,由于均用包装密封,因此只要倒着看,如有汁液,即表示新鲜度不佳而不要购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