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启哲 |
释义 | 个人简介1935年生,北京市人。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 1986年 为钓鱼台国宾馆作山水画《江南春雨》。 1989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 1991年 《黄山烟云》等20幅作品,在日本国千叶县举办《白雪石父子画展》。 1992年 山水作品《长城春不尽》参加北京市“美哉北京画展”,原作被北京市 人民政府收藏。 1995年 山水作品《蜿蜒万里,雄风犹存》参加北京市“爱祖国爱北京美术比赛”获二等奖。同年7月为人民大会堂画巨幅山水《苍岩舞龙》。 1997年 山水作品《古塞松风》参加中国文化部主办的“迎接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赛”获铜奖。同年6月,山水作品《古阁新姿》等10幅参加北京市美协主办的“大京九美术作品展”,其中《巨龙穿岭》被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收藏。 1999年 山水作品《山谷松风》等38幅在日本国千叶县举办《个展》。同年12月出版《白启哲作品优选集》。 白启哲:锦绣山河尽描绘追求创新 创作多样化多年来,为艺术突破和创新,白启哲游历祖国各地山川。说起他的山水画创作体验,他归结为3个字——多样化。首先是题材多样化。其父白雪石画桂林山水闻名于世,他更拓展了自己的绘画题材。他喜欢画民间传统的亭台楼阁,也喜欢画雪景、树木、各地山川。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自然中发现美”。不同的题材需要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或以线为主,表现北方山石的雄伟气势;或泼墨为主,展现峨嵋的郁郁葱葱;或用斧劈皴,桂林的清秀柔美跃然纸上。 在大量的写生和观察思考中,白启哲自己的风格逐渐凸显。在绘画技艺上,他逐渐脱离了白派山石重线条的皴法,开始用墨块带线,画面因此更显得和润、厚重;构图上,他的留白也脱离了白派的风格,拓展了画面的空间感。邵大箴称其作品“不同于雪石先生山水画的新因素,如山石的皴法更富于变化,在画面上更注意加强黑白对比,更注重留白”;在机理上,他尝试把纸铺在石头上取其纹路,或用报纸沾墨洇,创造独特的机理效果。如今的白启哲已然不在父亲的光环下。 邵大箴在对白启哲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开宗立派大画家弟子们的艺术创作往往有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大树下遮荫,一味承袭大师风格样式,不图上进;第二种类型以继承为主,在承续大师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探索,有所创新;第三种类型以叛逆为主,在反叛中开创新路。白启哲正是第二种类型,他已在‘白派山水’中有所继承,有新的创造,并正在稳步地拓展创新成果。” 乐在耕耘 不染浮尘白启哲的创作都是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提炼素材,因此他习惯出门带上速写本,发现美的景观立刻写下来。有一次,他乘车去西郊办事,路过某地时突然发现路边有几棵松树组合得很美,很有特色。可是当时车不能停,于是他只能记住大概的地点。等他到达目的地办完事情后,特意沿原路返回,找那几棵松树。他围着那几棵粗细高矮交错、疏密有致的松树转了好几圈,仔细观察了半天,变换着角度画了好几张速写。后来,他意犹未尽,竟又跑过去好几趟专门画这一组松树。有时还用毛笔写生,直到它们的形象了然于胸,纯熟于笔。 还有一次去十渡写生,当时烈日炎炎。白启哲选了一个好角度,顾不上头顶的大太阳,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挥汗如雨。正好有路人经过,好心提醒他:“这位先生怎么不去树下遮荫,旁边那么多树呢。”白启哲微微一笑。殊不知,此时的这位先生心里装满了这些树,却不是用来遮荫的。 说到这里,白启哲起身为我们找出了一摞速写本。上面满满地记录着他去各地写生的成果。2004年3月19日,王府井大教堂;3月20日,北京 图书馆、天王殿;4月1日,龙潭公园;4月2日,陶然亭公园百坡亭;4月3日,香山碧云寺;4月4日,北海公园……让人无法相信,这位70岁高龄的画家,至今还像一只蜜蜂似的忙碌不止。 当今画坛,追名逐利之风盛行。然而白启哲却不喜张扬,不尚空谈,不为喧嚣浮躁、急功近利的时风所动。身居闹市,不染浮尘,惟以砚边耕耘为乐。别说拍卖会,连这次的画展都是儿女们给他做了思想工作后才开办的,媒体宣传也是几乎没有。现在白启哲还每天坚持创作,笔耕不辍。问他累不累,他说:“画画就算是我的休息方式。”显然,对于绘画,他乐在其中。 作品图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