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背突 |
释义 | 基背突雄性外生殖器阳基背突强度骨化,广三角形,有较宽的圆弧形的侧缘,基都明显变窄,末端伸达D的1/3;腹中突成锐三角形,其长度相当于D的1/4;中脊成对,向前伸达阳基的1/3,约爪伸达D的1/2。阳基稍长于其内突,两者之和稍长于阳... 例子形态特征: 雄蜂:体长0.5-1.0毫米:体暗黄,中胸盾片及腹部黑褐色。触角毛颇长而略尖,最长的相当于鞭节最宽处的5/2倍;前翅臀角上的缘毛长度约为翅宽的1/6。雄性外生殖器:阳基背突成三角形,有明显的成半圆形的侧叶,末端达D的1/2;腹中突的长度相当于D的1/3,略成锥形;中脊成对,其长度相当于D的长度;钩爪末端伸达D的1/2左右。阳茎与其内突等长,两者全长相当于阳基的长度,略短于后足胫节。 雌蜂:在15-20℃下培育出来的成虫体暗黄色,中胸盾片褐色,腹部全部褐色;在25℃下培育出来的成虫腹部褐色而中央出现暗黄色的窄横带;在30-36℃下培育出来的中胸盾片亦为暗黄色,腹部褐色而中央有较宽的暗黄色横带。 生物学特性: (1)年生活史:拟澳洲赤眼蜂在陕西关中地区在棉小造桥虫卵和甘蓝夜蛾卵内、菜园和棉田内越冬后,于翌年3-4月陆续羽化,4-5月在菜园和农田的银纹夜蛾卵、甘蓝夜蛾卵和地老虎类卵中寄生;6-9月转至棉铃虫、烟青虫、地老虎等卵中寄生。9-10月在棉小造桥虫和菜园的甘蓝夜蛾卵中生活并越冬。 据陕西省咸阳地区农科所观察,在室内自然温度下,该蜂全年繁殖17代。 (2)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根据李丽英等试验(1973-1978),拟澳洲赤眼蜂适宜温区在20-29℃;最适温度势27℃;发育起点温度11.01℃;有效积温为134.34日度; 李琼芳试验(1982),拟澳洲赤眼蜂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相关系数r=0.9258;与湿度的相关系数r=0.4181;发育起点温度为12.85℃;有效积温为124.40日度。 张英健试验(1984),拟澳洲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60±0.80℃;有效积温为157.50士10.40日度。 (3)繁殖:在棉田已知寄生棉铃虫、红铃虫、棉小造桥虫、棉大卷叶螟、玉米螟、金刚钻、烟青虫、小地老虎的卵。 羽化时,一般雌蜂先出卵壳,如果雄蜂先出,守候在孔口,雌蜂出来后进行交配。交配或未交配的雌蜂寻找到寄主卵时,先用口器在卵面上点一下,选好产卵点,然后将产卵器从产卵点插入卵内产卵。以白天产卵较多。 咸阳地区农科所于1975年以蓖麻蚕卵为寄主在23.50℃条件下,雌蜂寿命2-5天,产卵期1-4天,单雌4天的平均产子代数分别为50头、5.20头、1.20头、0.60头。一生共生子代57头,最多108头。每头雌蜂平均寄生蓖麻蚕卵2.30-2.90粒,最多5粒;小地老虎卵43.60粒,最多50粒。 张英健在江苏盐城进行调查(1975),拟澳洲赤眼蜂对棉铃虫卵各代寄生率分别是:第一代为0.10%;第二代平均为5%(0.79-7.41%);第三代平均为8.13%(3.09-19.01%),但不同地区亦表现出差异,如同年第二代棉铃虫卵的平均寄生率,在盐城为0.97%,而阜宁县为7.41%;第三代,盐城为0%,响水县为2.58%,阜宁县为3.17%;第四代,盐城为3.19%,响水县为16.70%,阜宁县为19%。从以上材料可知,拟澳洲赤眼蜂对棉铃虫卵的寄生率,是随着棉花生育期的推移而增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