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人松泉磐石轴 |
释义 | 中国古画,访幅之题材与风格,属“松石格”之作品,描绘双松挺立于磐石上,两侧有枯木为伴,兼具寒林之景象。寒林之后隐约可见清涧折曲而来,至磐石处急泻而下,激起漩涡与浪花。 中文名:宋人松泉磐石轴 年代:宋代 类别:中国古画 规格:160.3x96.8公分 收藏处: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概述飞泉激漱于涧石之间,下潴成窟,浪花腾溅。两松劲挺立於涧右,树身扭曲,多瘤杈枒。松针作圆形,先用浓墨画,再用淡墨罩一次,又用墨水烘渍,最后用小弹弓弹墨花于其上,如宋人弹雪法。涧左枯树两株,较两松更甚,画小枝用李郭蟹爪。树后层滩叠渚,愈远愈淡,上接烟霾天宇,一门浑囵。松身结体,颇似武元直赤壁图卷;烘染厚润,颇似李山风雪杉松图卷。 基本资料【名称】宋人松泉磐石轴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作者】佚名 【规格】该幅160.3x96.8公分【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简介主题与关键字:溪涧、湍泉、松、寒林、枯树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上册,页669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114;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册,页287-288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著录 其他介绍鉴藏宝玺 三玺全。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真赏。丹诚。公。信公珍赏。琴书堂。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珍秘。宜尔子孙。 编者按。此幅绘虬松挺立。古干杈桠。磐石间。清泉急湍。泻玉鸣金。画法仿李成。 艺术赏析访幅之题材与风格,属“松石格”之作品,描绘双松挺立于磐石上,两侧有枯木为伴,兼具寒林之景象。寒林之后隐约可见清涧折曲而来,至磐石处急泻而下,激起漩涡与浪花。 松石格是兴起于八世纪的绘画,或画“松石”、或“树石”,含松柏及其他树木。它是山水画范围的一部分,再发展下去,则与“寒林”图有关。李成(919--967)擅画华北之山水,尤以景象萧疏荒寒之寒林最具特色。继之有郭熙(活动于十一世纪后半叶)持续发展,逐渐形成“李郭”一系之山水画派,寒林图也成为宋代(960--1279)相当流行之题材。在宋代尚由文同(1018--1079)、苏东坡(1036--1101)等人之发展,至元代形成“古木竹石”之新题材。 此幅画松及古木,不但强调瘿瘤累累,还一再重复枝势折转之情态。较之《宋人乔木图》,此幅画树枝之折转情态更趋向于形式化。此画风约在南宋(1127--1279)的中、晚期,与马夏流派强调笔墨之趣有异曲同工之妙。画枝干之情态,如发挥写书法之用笔,画家在描绘真实之形象,与表现潇洒之笔墨,两者之间,实以较偏重後者。枝叶间尚可见许多墨点,是在写枝榦、树叶之馀,墨韵犹有不足之感 再以“弹墨法”持笔在小弓之弦敲弹,使墨点喷洒在画上,形成“点”、“线”、“面”更丰富的变化。 相关资料古画解说本幅之题材与风格,属松石格之作品,描绘双松挺立于磐石上,两侧有枯木为伴,兼具寒林之景象。寒林之后隐约可见清涧折曲而来,至磐石处急泻而下,激起漩涡与浪花。 松石格是兴起于八世纪的绘画,或画松石、树石,含松柏及其他树木。它是山水画范围的一部分。 代表画家李成(919--967)擅画华北之山水,尤以景象萧疏荒寒之寒林最具特色。继之有郭熙(活动于十一世纪后半叶)持续发展,逐渐形成「李郭」一系之山水画派,寒林图也成为宋代(960--1279)相当流行之题材。在宋代尚由文同(1018--1079)、苏东坡(1036--1101)等人之发展,至元代形成“古木竹石”之新题材。 本幅画松及古木,不但强调瘿瘤累累,还一再重复枝势折转之情态。比较宋人乔木图,本幅画树枝之折转情态更趋向于形式化。此画风约在南宋(1127--1279)的中、晚期,与马夏流派强调笔墨之趣有异曲同工之妙。画枝干之情态,如发挥写书法之用笔,画家在描绘真实之形象,与表现潇洒之笔墨,两者之间,实以较偏重后者。枝叶间尚可见许多墨点,是在写枝干、树叶之余,墨韵犹有不足之感 再以弹墨法持笔在小弓之弦敲弹,使墨点喷洒在画上,形成点、线、面更丰富的变化。松针作圆形,先用浓墨画,再用淡墨罩一次,又用墨水烘渍,最后用小弹弓弹墨花于其上,如宋人弹雪法。涧左枯树两株,?结较两松更甚,画小枝用李郭蟹爪。树后层滩叠渚,愈远愈淡,上接烟霾天宇,一门浑囵。松身结体,颇似武元直赤壁图卷;烘染厚润,颇似李山风雪杉松图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