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霍弋 |
释义 | 三国时蜀汉官吏。字绍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东北)人。霍峻子。刘备末年,拜太子舍人。后主时,除谒者。后为丞相记室,转黄门侍郎、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领永昌太守,率军讨伐夷獠,郡界平静。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景耀六年(263),进号安南将军。蜀亡,降魏,遥领交州,能便宜选用长吏。后为晋南中都督,因功封侯。 人物简介生卒 207-270 字 绍先 古名 靃弋 籍贯 荆州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 官至 南中都督 西晋列侯 相关人物 刘禅、诸葛亮、诸葛乔、刘璿 罗宪、司马昭、杨稷、毛炅、陶璜 曾效力过的势力 蜀汉、曹魏、西晋 父亲 霍峻 伯父 霍笃 孙子 霍彪 生平经历良将之后,皇室近臣父亲霍峻为蜀国良将,曾在刘备攻刘璋时驻守葭萌城。在面对敌军的围攻时曾说:“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并以区区数百人之众,大破扶禁、向存所率领的万余人。后官至梓潼太守、裨将军。享年四十。还葬成都时,刘备甚是惋惜,曾对诸葛亮说:”峻既佳士,加有功於国,欲行酹。”并亲自率领群臣吊唁,举国荣之。 霍弋因为父亲的关系成为刘禅的太子舍人。后来刘禅即位,官拜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时,被请为丞相府记室,和诸葛乔同在一起。诸葛亮死后,被升为黄门侍郎。后来刘禅立刘璿为太子,霍弋又为太子中庶子。刘璿好骑射,出入无度,霍弋尽力规劝,甚是得体。 出镇南中,抚和异俗后出任庲降屯副贰都督阎宇的参军,又加护军之职。霍弋会主持佛教仪式,能超度亡魂,受到当地夷人的信任。当时永昌郡地区的蛮夷数次叛乱,又任命霍弋领永昌太守,率领偏军讨伐,平定叛乱。霍弋军到,斩其首领,破坏邑落,使得永昌地区恢复平静。后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霍弋在任时,能“抚和异俗,为之立法施教,轻重允当,夷晋安之。” 破国忠臣,世戍南方后魏军进攻,霍弋欲往北方协助防守,刘禅以战略已定,不听其建议。及至成都不守,霍弋身穿素服,痛哭告祭三日。其下诸将均劝霍弋应该尽快投降魏军,霍弋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在得到刘禅已经东迁洛阳之事时,方率领六郡太守投降。上表曰:“臣闻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受到司马昭的赞赏。 司马昭以霍弋能保全一方,举郡内附,仍委以旧任,拜南中都督。后来遣部将救援吕兴,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以功封列侯。其孙霍彪,官至越嶲太守。 人物传记晋南中都督。父峻,蜀梓潼太守、裨将军。霍弋于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践阼,除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亮卒,为黄门侍郎。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后为参军庲降屯副贰都督,又转护军,统事如前。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不从,得后主东迁之问,乃降。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晋文王善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后遣将兵救援吕兴,平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进号崇赏焉。弋孙彪,晋越巂太守。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