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霍州剪纸 |
释义 | 从古到今,霍县民间剪纸,除作为窗花年节张贴外,尚有口印(裹肚领牌)、胯兜,绣鞋、绣鞋底,绣花枕头等多种,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不少作品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博览》和《中华热土》等大型画册 基本信息所属地区: 山西 · 临汾 · 霍州市 文化遗产名称:霍州剪纸 遗产编号:Ⅶ-5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霍州民间文艺家协会 遗产级别: 省 详细信息民国初年,观堆村有一位老大娘,以此为职业,专门剪卖各种人物、鸟兽、花草、虫鱼以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等图案,祝愿美满幸福的生活。出自她手的太子耍莲、喜鹊登梅、凤凰戏牡丹、刘海戏金蟾等更是当时紧俏商品。她凭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剪趣强烈,造型夸张,生活气息浓厚,技法比较成熟,剪出来的东西感情真挚,神形俱佳,那怕是一个小虫,一双小鸟,也是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剪纸艺人,至今尚有一些人珍藏着她的作品。五十年代,大张村闫戊狗变剪为刻,分阴刻与阳刻。曲直结合,刚柔兼备,给人以挺健劲拔,洒脱淋漓的感觉。同时,注意了表现现实生活,如春耕图、喂猪、植树等,曾是当时的代表作者。八十年代,李曹韩秀珍老大娘的剪纸,线条粗犷,表现细腻,义务为群众剪纸,蜚声城东一带,县文化馆、电视台曾为她举办了“韩秀珍剪纸作品专题展览”。 近十几年来,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协会副会长、临汾市文联美协会员、霍州市文联剪纸艺术协会会长陈玉萍,在前人剪纸的基础上,更之提高一步,构图用刀都独具一格,将通常的事物与愿望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出理想的真实和意趣,她所创作的斗方“双凤喜庆”、“鸳鸯喜荷”、“龙凤呈祥”、“鱼水情深”、“二龙戏珠”、“喜鹊登梅”、“荷塘情趣”、“新春快乐”被山西群众艺术馆收藏,成为对外交流的代表作。95年世妇会期间,7幅剪纸作品获“中国农村巾帼书画展”优秀奖。97年参加全省“庆七一迎港归”和99年“庆国庆迎澳归”农民书画展,剪纸作品分获优秀奖和二等奖。2003年、2004年先后参加全国剪纸精品展荣获金奖等。,2000年获全省剪纸艺术大赛组织奖。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艺术,2000年霍州市文联剪纸艺术协成立以来,她先后组织剪纸艺术爱好者30余人开展学习培训和创作参展活动,2005年参加临汾市民间艺术精品展,集体创作的《百鸡图》获银奖。陈玉萍作品获金奖,刘长珍、房菊英等各获铜奖。同年参加平遥古城世界摄影节,现场献艺表演,受到国内外艺术家好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