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1 汉字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火焰分为焰心、中焰和外焰,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燃烧过程必须有可燃物、燃点温度、氧化剂三项并存,缺一不可。火失控时,常常称作失火或火灾,危害甚大。有歌曲的名字为“火”。

笔顺

注音:

火:huǒ

按照以前的课本是这样的笔顺1988年0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笔顺如下:

解释

根据质能守恒定律,火并没有使被燃烧物消失,只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了其分子型态。

发现与应用

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人类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人工取火发明以后,原始人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

原始火种

人类最初与动物一样,对火是害怕的。后来,逐渐发现了火的好处--被烧烤过的兽肉味道更鲜美,于是便主动地利用火。

火与人类的生活

火的使用,首先使人类形成和推广熟食生活。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使人类随时都可以吃到熟食,减少疾病,促进大脑的发育和体制的进化。而熟食的推广,还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使人类最终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还给人类带来了温暖,从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使人不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并能够在寒冷的地区生活。

火与社会生产

火是原始人狩猎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火驱赶、围歼野兽,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猎生产能力。焚草为肥,促进野草生长,自然为后起的游牧部落所继承。最初的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就是依靠火来进行的。至于原始的手工业,更是离不开火的作用。弓箭、木矛都要经过火烤矫正器身。以后的制陶、冶炼等,没有火是无法完成的。

火和古代传统文化

当火的烟雾分散到天空时,火和燃烧常用于宗教仪式和象征。一般至少有两种意义:第一,火和水都代表洁净、消毒,比方说在没有消毒药水的情况下,用来挑刺的针必须先过火以免伤口感染;《圣经·以赛亚书》6章5-7节中,撒拉弗在异象中用火剪从坛上取下红炭来洁净以赛亚嘴唇不洁之罪。第二,燃烧代表将东西寄往灵界,比方说中国民间信仰常常为祖先烧冥钱(或称纸钱,广东称之为阴司纸)、纸车子、纸房子等,希望死者在阴间不致缺乏;道教的疏文在仪式近末尾时会被焚烧,以上达天庭;佛教的密宗有火供(或称护摩法),通过燃烧供品来供养佛菩萨、火神等。

古代人们理解大自然,尝试为自然现象分类、总结时往往认为火是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元素。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是由空气、水、泥土和火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的。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

天干的丙、丁为火。中医常说上火(广东称之为热气)、去火等,后来被发现跟西医的发炎有关。另外,中国民间传说指火是由燧人氏发现的,古称火为“阳之精”。《后五行志》:“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清人顾炎武反对用石取火,他认为用火石取火都会影响寿命。他说:“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帝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周礼》: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义也。今日一切取之于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寿自减,有之来矣。” 此外,火作为一种象征物常常出现在文学及宗教领域中。《圣经·使徒行传》2章1-4节中,圣灵被喻为舌头如火焰显现并降临;上帝在《创世记》中与挪亚和所有生物立约,不再发大洪水来毁灭世界,可是这并不表示上帝会姑息犯罪,因为《圣经》中多处提到世界末日时他将以火来施行审判(如《以赛亚书》66章15-16,24节、《约珥书》2章30-31节、《启示录》20章9-15节)。

燃料分类

欧洲及澳洲的分类

A型:燃烧固体燃料的火,包括木头、布料、橡胶、纸张和塑料。

B型:燃烧液体或可液化燃料的火,包括石油、汽油、油、油漆、一些蜡和塑料,但不包括烹调用的脂肪和油。

C型:燃烧气体燃料的火,包括天然气、氢气、丙烷、丁烷。

D型:燃烧可燃烧金属的火,包括钠、镁、钾。

E型:任何A型或B型的火若发生在电器、电线或任何带电体旁边皆属此类。控制火势时不能使用任何导电物体,否则有可能被电击。

F型:燃烧烹调用脂肪和油的火。由于其温度常常远高于其他B型火,因此一般灭火器都无效。

从古至今的火

火是饮食烹饪的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在能够熟练使用火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中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但在人类能够熟练使用火进行后,人类的饮食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按中国传说来讲,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是最早能够使用火的中国古代先民。考古学家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的时间,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

《尸子》中说“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路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其中说:“燧人是观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钻燧。”第二句中的“辰心”就是古人所说的“心宿”,即“大火星”。所谓“五木”,是指当时认为五种应天时可以取火的木材。即“榆;柳青,故春取之;枣:杏赤,故夏取之;桑:柘黄,故季夏取之;柞:(木酋)白,故秋取之;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氏作钻燧取火后,其钻木工具称燧,后人又发明利用金属向太阳取火,于是又有“木燧”和“阳燧”之分。《淮南子》记:“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金也。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余,有顷,焦吹之则得火。”《古今注》:“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景倒,向日生火。”

在汉以前,用阳燧取火,称作“明火”,用木燧取火,称作“国火”。按《周礼》中《大祝》、《大司寇》的说法,阳燧取之于日,近于天也,故占卜与祭祀时用之。木燧取之于五木,近于人也,故烹饪用之。汉以后,人们发现用金属与石相击,也可摩擦得火,于是,简单的铁片就可成为阳燧。人们一出门,一般腰间都左佩阳燧,右佩木燧,以随时取火用。另备有艾加上硝水制成的火绒,当摩擦得到火星掉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发烛”接引得火。所谓的“发烛”,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状,长五、六寸,用硫磺浸泡过,遇火就燃。

人们可以使用火后,就有了灶。创造灶的人,一说是炎帝:《淮南子》:“炎帝于火而死为灶。”注:“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祀于灶神。”一说是黄帝:《续事始》:“灶,黄帝所置。”于是《事物原会》就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而火神,按中国一般说法是祝融。《淮南子·时则》注:“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把于灶。”《史记·楚世家》:“董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师。”原始的灶的形态,是在地上掘坑,今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的灶,为双连地灶,即挖在地表的两个火坑,地表上两坑相隔,而在地下则两坑相连相通。一坑为进柴处,一坑为出人处,两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门。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历史,其发明者,当应是炎帝而不应是黄帝。据推算,黄帝主政的时间,距今约四千六百多年。炎帝在黄帝之前传七十世,以二十年一世推算,大约距今六、六千年。至战国时,灶的制作已非常完美。《曾连子》记:“一灶五突(突:烟囱),分烟者众,烹饪十倍。”

当火变得可以控制后,古人马上注意到了火候对于烹饪的重要。

古文中首次谈及火候对于烹饪的重要的是《吕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这样告诉商汤:“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放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味,酸而不酷,成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这段话翻成现代文的大意是:味道的根本,水占第一位。依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和水木火这三材来施行烹调。鼎中九次沸腾就会有九种变化,这要靠火来探制调节。有时用武火,有时用文火,清除腥、臊、膻味,关键在掌握火候。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规律,才能转臭为香。调味必用甜酸苦辛咸这五味,但放调料的先后和用料多少,它们的组合是很微妙的。鼎中的变化,也是精妙而细微,无法形容,就是心里有数也难以说得清楚。就像骑在马上射箭一样,要把烹技练到得心应手。如阴阳之自然化合,如四时之自然变换,烹饪之技才能做到烹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过,酸而不浓烈,成而不涩嘴,辛而不刺激,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腻口。

袁枚后来在《随园食单》中,专门有一节关于火候的论述。他认为,烹饪食物,关键是掌握火候。煎炒必须用旺火,火力不足,炒出来的东西就会疲软;煨煮则必须用温火,火猛了,煨成的食品就会干瘪,要收汤的食品,应该先用旺火,再用温火。如果心急而一直用旺火,食物就会外焦而里不熟。他认为,腰子、鸡蛋这类,越煮越嫩;鲜鱼、蚶蛤这类,则稍多煮就会不嫩。猪肉熟了就要起锅,这样,颜色红润,起锅稍迟就会变黑。做鱼要是起锅晚了,则活肉都会变死。烹饪时,开锅盖的次数多了,做出的菜就会多沫而少香。如果火灭以后再烧,则菜就会走油而失味。袁枚说,传闻道人必须经过九次循环转变才能炼成真丹,儒家则以既不做过头,又要功夫到家为准。厨师要正确掌握了火候,谨慎操作,才算基本掌握了烹调。掌握了烹调的厨师,做出来的鱼,应该临吃时还是色白如玉,肉凝而不散,这种肉是活肉。要是色白如粉、松而不粘者,就是死肉。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一直在使用火这方面不断创新,深入。

古人认为,火有新火、旧火之分,温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荄(gāi)火 (麻荄火:用麻根燃烧的火),气味各自不同,清代的《调鼎集·火》中,就列举种种火配以种种食物烹制:“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日解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糠火:砻糠火煮饮食,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惜春时糠内人虫,有伤物命。”

而元代的贾铭在《饮食须知》中,却告知:“宜用阳燧火珠,承日取太阳真火,其次贴钻槐取火为良。”他认为,“其戛金击石(即用铁器击火石生火),钻燧八木之火皆不可用。八木者:松木难瘥(瘥:疫病,意思是:用松木之火,得病难愈),柏火伤神多汗,桑火伤肌肉,柘火伤气脉,枣火伤内吐血,桔火伤营卫经络,榆火伤骨失志,竹火伤筋损目也。”

顾炎武也反对用石取火,认为用火石取火都会影响寿命。

但他认为,应按四时五行之变取木之火。他说:“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帝言: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周礼》: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义也。今日一切取之于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寿自减,有之来矣。”

古人称火为“阳之精”。《后五行志》:“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河图·汴光篇》:“阳精散而分布为火。”古人把人称为五行之一,认为它有气而无质,可以生杀万物,神妙无穷。古人认为,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它都只有一。所谓的二者,是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天火、地火、人火三种,认为天火有四种,地火有五种,人火有三种。“天之阳火有二;太阳,真火;星精,飞火。天之阴火有二:龙火(称龙口有火),雷火。地之阳火有三;钻木之火,击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阴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夜动有火)。人之阳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肠的所谓离火),人之阴火有二,命门相火(谓起于北海,称坎火,游行三焦寄位肝胆),三昧之火(纯阳,干火)。”总共阳火六种,阴火也六种,共十二种。

古代中国取火的工具,一直非常落后。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使用原始的“发烛”,到唐宋年间,发展出以松木制成比较精致的“发烛”。《委巷丛谈》:“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硫磺涂其锐,名曰‘发烛’。”宋代以后,又称“火寸”。《清异录·器具》:“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松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即神之;呼‘引火奴”。今遂有贷者,易名‘火寸’”而且据说南宋时,就有专造“火寸”的作坊。

17世纪时,法国化学家波义耳用粘有硫磺的细木棒与涂磷的粗纸摩擦而起火,产生了火柴的雏形。然后在18世纪,威尼斯出现像敲鼓木槌一样的巨型火柴。因价高,常出现几人合买一根的情况,而且使用时必须有一瓶硫酸。1830年,出现用白磷制成的小巧的摩擦火柴。日本人因此而早时称火柴为“磷寸”。但是白磷有剧毒且不安全。所幸,25年后,瑞典的伦塔斯脱姆发现了红磷,它更安全且无毒,然后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批安全火柴。火柴从1880年起进入中国,由英国人理查在上海开办了第一个火柴经营处。1890年,瑞典人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火柴厂“瑞商洋行”。中国第一种生产的火柴的商标印有慈禧半身像,据说出中国第一合火柴时正值慈禧六十大寿。因为火柴是从国外引进的,中国人就称之为“洋火”。

汉英词典里的火1

【huǒ】 火

ammunition;anger;fire;urgent;fiame

to get very angry

火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火灾;发生火灾 [fire (as a disaster)]

凡四遭火。──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5)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lights;torch]

江船火独明。──唐·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

(9)热;热气 [heat,steam]。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五行 [fire]──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huo,a military unit]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Mars]。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指枪炮弹药 [firearms]。如:军火

(15)比喻战争 [war]。如:交火;开火;停火

(16)[中医]: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internal heat]。如:上火、败火

(17)古时通“伙” [ancient var.of 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出门见火伴,火伴皆惊惶。--北朝民歌《木兰诗》

汉英词典里的火2

火huǒ〈动〉

(1)焚烧;烧毁 [burn down]

火,毁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用火烧物使熟 [cook]。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生气 [anger;temper]。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汉英词典里的火3

火huǒ

(1)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red]

朱鳞火鬣。──唐·李朝威《柳毅传》

(2)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紧急 [urgent;pressing]。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火把huǒbǎ[torch]:供夜行照明用的火炬

火伴huǒban[comrades-in-arms] 等于说“战友”。古代兵制以十人为火,共灶起火,故称同火者为火伴

出门看火伴。──《乐府诗集·木兰诗》

火伴皆惊忙。

火--词语

火爆,火暴huǒbao,huǒbao

(1)[fiery]

(2)暴躁

火暴性子

(3)剧烈

场面火爆

(4)热烈,有吸引力

火爆巨片

火并huǒbing[open fight between factions] 指同伙自相残杀、并吞

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并王伦之意。──《水浒传》

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火并

火不登huǒbudēng[suddenly] 突然,一下子

火柴huǒchai[match] 在一端粘附上易燃混合物的一小根细木棍或其他相当结实的易燃材料,粘附上的易燃混合物经摩擦会发火并因此点燃

火场huǒchǎng[the scene of a fire] 发生火灾的地方;失火现场

火车huǒchē

(1)[train]:有或没有机车的一列互相连接的铁路车辆

(2)[freight]:设计或用于货物运输、行驶在轨道上的车辆

火冲冲huǒchōngchōng[irritated] 气冲冲,形容怒气炽盛的样子

火铳huǒchong[blunderbuss] 一种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

火床huǒchuang[heacth] 原始人在上面烧火的火烧硬地面(如在古代岩洞或营地中)

火地岛huǒdi dǎo[Tierra del Fuego]南美洲最南端的群岛,隔麦哲伦海峡与大陆相望。主岛呈三角形,北部为冰河地形,以湖泊、冰碛为主,西、南部及群岛为安第斯山的延伸,群峰海拔在2100米以上,并有高山冰川。全群岛面积为7 3 7 4 6平方公里,2/3属智利,1/3属阿根廷

火电huǒdian[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利用煤等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

火毒huǒdu[scorching]形容像火一般的毒辣无情

火毒心肠

火夫huǒfū

 (1)[stoker]:旧称锅炉工,如轮船的司炉、火车司炉工

(2)[mess cook]:旧指集体单位的炊事人员

火攻huǒgōng[fire attack] 用火烧法攻击敌军

火怪huǒguai[salamander] 神话中定义不明确的那种经受得住火烧而不受伤的动物

火光huǒguāng

(1)[flame;firelight]:火焰发出的光

火光冲天

(2)[blaze]:明亮而微微摇曳的火焰

火棍huǒgun[Indian club] 一个十分重的大头棍(木制的或金属的),形状像一个大的酒瓶或十钉球,通常每只手拿一个摆动它,用以锻炼双臂的肌肉

火锅huǒguō[chafing dish;Mongolian hot pot] 一种附装有热源(如木炭、电或酒精灯)、放在桌上烧煮的烹调器皿

火海huǒhǎi

(1)[a sea of fire]:指大片炽烈的火

一片烈焰冲天的火海

(2)[hell]:苦难、苦恼或邪恶的境地或状态

堕入火海

火海刀山huǒhǎi-dāoshān[most dangerous places] 比喻极其艰险的境地,即使是火海刀山,也要闯一闯

火红huǒhong

(1)[flaming;red as fire]:火焰般的颜色;常指火焰的鲜红色

火红的太阳

(2)[fiery]:火色

火红的晚霞

火候huǒhou

(1)[duration and degree of heating,cooking,smelting,etc.]:烧火的火力强弱和时间长短

做菜时要掌握火候

(2)[level of attainment]:比喻修养的程度

他的演技还不到火候

(3)[a crucial moment]:比喻关键时刻

正在战斗的火候上,??系搅?

火呼呼huǒhūhū[panting with rage] 形容发怒时呼吸急促的样子

火花huǒhuā

(1)[spark]:迸发出的火焰

火花四溅

(2)[matchbox picture]:火柴盒上贴的画片(作为收藏品时的称呼)

火化huǒhua

(1)[cremation]:用火焚化,指火葬

(2)[cook]:用火烧熟食物

火环huǒhuan[fire ring] 一种专为耐热设计中用的上活塞环,应用在某些二冲程柴油机中

火鸡huǒjī[turkey] 吐绶鸡科(Melea-grididae)的一种鸟,即吐绶鸡

火急huǒji[urgent;pressing] 十分紧急

十万火急

火齐huǒji[a decoction cur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火齐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火家huǒjiā[co-worker;partner] 伙计,伴当

火架huǒjia

(1)[footman]:支撑盘或壶在炉火边保温用的金属架

(2)[rap]:需要时放在火上用以支撑炊具的支架

火剪huǒjiǎn

(1)[fire-tongs]:生火时夹煤炭、柴火的剪形用具,也叫“火钳”

(2)[curling tongs]:形状像剪刀的烫发工具

火碱

huǒjiǎn

[caustic soda] 苛性钠

火箭huǒjian[rocket] 由装有易燃混合物的壳体组成的装置,燃烧生成的气体向后排出,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把它发射到空中。用于燃烧弹或者爆破弹,或者作为发射装置(如发射救生索或者捕鲸鱼叉)

连放火箭。──《广东军务记》

火箭频发。

炮火火箭纷纷打射。

火箭炮huǒjianpao[bazooka] 发射火箭弹的火炮。有多轨式、框架式和多管式。可一次发射一发至数十发火箭弹。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机动性能好。但射弹散布较大,发射时火光明显,阵地易暴露

火经huǒjīng[Huo Jing──a book of Taoist about alchemy] 书名。道家讲用火炼丹的书。无传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唐·李朝威《柳毅传》

何谓《火经》。

火井huǒjǐng[gas well] 主要生产天然气的井;能喷出天然气的井

火警huǒjǐng[fire alarm] 成灾和未成灾的失火事件

火警警报

火镜huǒjing[convexlens] 指凸透镜,可聚日光取火

火居道士huǒjū daoshi[lay Taoist] 成家结婚的道士

火炬huǒju[torch] 火把。由含树脂的木材或拧成束的稻草或绳子作成,通常手持用于照明

火锯huǒju[fire saw] 用一块锯或摩擦另一块的木头(竹或藤棍)取火的工具

火炕huǒkang[heated kang;Chinese heated brick bed kang] 房间内可以烧火取暖的炕

火坑huǒkēng[fiery pit;abyss of suffering] 比喻极为悲惨痛苦的生活境地

火辣辣huǒlālā(1)

 [burning]:形容激动的情绪(如兴奋、焦急、暴躁、害羞等)

脸上觉得火辣辣的

(2)[scorching]:酷热

火辣辣的太阳

(3)[searing]:形容因被火烧或鞭打等而产生疼痛感觉

疼得火辣辣的

火烙铁huǒlaotie[firing iron] 兽医用来烫烙或烧灼马匹的烙铁

火犁huǒli[ploughing tractor] [方]:农用犁田拖拉机

火力huǒli

(1)[thermal power]:燃料燃烧获得的动力

火力发电

(2)[firepower]: [一个军事单位、一辆坦克、一艘军舰] 向某一指定目标即时提供有效炮火的能力;特指可投向目标的有效炮弹和导弹的总量

(3)[fire]

(4)弹药经发射或投掷后所形成的杀伤力和破坏力

(5)道家指修炼的功力

(6)指人体的抗寒能力

年轻人火力旺

火力发电huǒli fādian[thermal power] 由煤、煤气、汽油、柴油等燃料产生动力而发电

火力发电厂

火镰huǒlian[steel for flint] 钢制镰刀形用具,用来击打火石使产生火花

火亮,火亮儿huǒliang,huǒliangr[sign of fire;firelight] [方]:微弱的火势;小火光

广场上黑漆漆的,一点儿火亮都没有

火烈huǒlie[flaming] 火势猛烈,泛指炽烈、热烈

火烈的太阳

笑得更加火烈

火龙huǒlong

(1)[fiery dragon─a procession of lanterns or torches]:灯火一个接一个连成龙一般

(2)[an air channel from a brick kitchen stove to a chimney]:指炉灶和烟囱之间的倾斜通道

火龙huǒlong(1)[spider] [方]

(2)棉红蜘蛛

(3)麦蜘蛛

火笼huǒlong[handwarmer] [方]:烘篮

火炉huǒlu[(heating)stove] 炉子

火轮huǒlun(1)[steamer]:旧时称轮船

(2)[sun]:指太阳

火冒三丈huǒmao-sānzhang[very tempered;fly into a rage] 形容极为愤怒

一听到那消息,不禁火冒三丈

火帽huǒmao[percussion cap] 盛放爆炸品用来引爆其它炸药的纸或金属容器

火媒huǒmei[kindling] 引柴、纸煤儿等引火用的东西

火煤,火媒,火媒儿huǒmei,huǒmei,huǒmeir[ignitor] 用作引火的炭煤、柴禾、废纸等物

火门huǒmen(1)

[vent]:枪膛或炮膛上的孔,用以对火药点火(如前装式炮膛室顶上的孔或尾装式炮闩的轴线上的孔)

(2)[nipple]:轻武器击发装置上装火帽用的锥形空心突起,通过它把引爆火帽的火传给炸药

火棉huǒmian[guncotton;pyroxylin] 各种硝酸纤维素的任一种;尤指硝化度较高(含氮量至少13.2%)的炸药,主要用于无烟火药中

火棉胶huǒmianjiāo[pyroxylin cement] 在化学溶剂中的硝酸纤维溶液,用一种天然胶或合成胶增塑的树脂与之相结合,通过溶剂蒸发而干燥后制成的材料

火苗huǒmiao[tongue of flame]

火焰火捻,火捻儿huǒniǎn,huǒniǎnr

(1)[ignitor;kindling]:点火用的媒介物

(2)[fuse]:用纸等卷火硝做成的引火用物

火奴鲁鲁huǒnulǔlǔ[Honolulu] 美国夏威夷州首府和主要港口。又名檀香山

火炮huǒpao[gun;cannon] 口径在20毫米以上,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发射的重火器

火盆huǒpen

(1)[hibachi;fire pan]:一种烧木炭的盆

(2)[brazier]:盛燃煤的盆

火票huǒpiao[urgent dispatch] 清代传递紧急文书的凭证

火漆huǒqī[sealing wax] 以松脂和石蜡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粘贴剂

火气huǒqi

(1)[internal heat(as a cause of disease)]:中医指引起红、热、肿、痛等阳亢表现的病邪

(2)[anger]:遇事易动怒

(3)[temper]:脾气

人不大,火气不小

火器huǒqi[firearm] 用火力杀伤人或用火力发射的兵器,如枪、炮、火箭筒、手榴弹等

西人长火器。──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火器利袭远。

与之竞火器。

以火器困我。

火钳huǒqian[fire-tongs] 见“火剪”

火枪huǒqiāng[flintlock; firelock] 一种旧式枪支,以火药、铁砂为弹药

火墙

Huǒqiang

(1)[a wall warm with fire]:中间有烟道可用来取暖的墙

(2)[fire net]:火网

火情huǒqing[fire situation] 火灾现场火燃烧的范围、程度等情况

救火前要迅速查明火情

火球huǒqiu

(1)[fireball]

(2)内部填有火药或其他易燃物,曾被用作一种投射武器投入敌人中间

(3)核爆炸时产生的极亮的云雾和尘埃

火圈huǒquān[pyrosphere] 地球炽热的中心部分

火热huǒre

(1)[burning hot;fervent;fiery;be burning hot]∶非常热,火似的热

火热的太阳

(2)[intimate]:十分亲近

打得火热

(3)[intense]:紧张激烈

火热的斗争生活

火绒huǒrong[tinder] 艾绒加硝做成的火镰、火石引火之物

火色huǒse

(1)[proper moment;condition of fire] [方]∶火候

看火色

(2)[red]:像火一样的赤红色

火山huǒshān[volcano] 地球深处的岩浆等从裂缝中喷出地面而形成的高地

火山灰huǒshānhuī

(1)[trass]:一种淡颜色的火山凝灰岩,类似火山灰的成分,特指在莱茵河下游将它磨碎以用在水硬性水泥中

(2)[tephra;volcanic ash]:火山爆发期间喷发出的一种固体物质,并通过空气输运

火山口huǒshānkǒu

(1)[volcanic vent]

(2)由熔岩和破碎火山岩块组成的准圆形部分,边沿一般较陡,直径从几十到几千米

(3)位于火山锥顶的环边构造,其底等于火山口的直径

火上加油huǒshang-jiāyou[to hasten;add fuel over the fire] 比喻增加人的愤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也说“火上浇油”

这个国家情况很槽,火上加油的是它又成了牺牲品

火上浇油huǒshang-jiāoyou[pour oil on the fire] 比喻使人更加恼怒或助长事态发展

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如火上浇油。──《元曲选·陈州粜米》

火烧huǒshāo[baked wheaten cake] 表面没有芝麻的烧饼

火烧火燎huǒshāo-huǒliǎo[restless with anxiety;feel terribly hot] 形容心情极为焦急或热得受不了

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钻出磨房来

火烧眉毛huǒshāo-meimɑo[a desperate situation;be extremely urgent as the fire is singeing one's eyebrows] 比喻事态十分严重

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宋·释普济《蒋山法泉禅师》

火烧云huǒshāoyun[the radiant cloud at sunrise or sunset] 清晨或傍晚由于阳光的映射天空出现的红霞

火舌huǒshe[tongues of fire] 喷出的较长火苗

火石huǒshi[flint] 一种块状不很纯净的石英变种,通常为灰色到褐色或近黑色,贝壳状断口,边部尖锐坚硬,用钢打击生火花

火势huǒshi[fire] 火燃烧的态势

火势蔓延

火势huǒshi

(1)[lively]:热闹

这个晚会开得真火势

(2)[flourishing]:红火

他俩的小日子过得挺火势

火树银花huǒshu-yinhuā[a display of fireworks and a sea of lanterns] 形容灯火通明、烟火灿烂的节日夜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唐·苏味道《观灯》

火速huǒsu[at top speed] 以极快速度

火速进行并逮捕有关人员

火炭huǒtan[burning charcoal] 燃烧着的木炭或煤块

火塘huǒtang[a kind of Chinese fireplace] [方]:一种生火取暖用的地坑,在地上挖小坑、四周垒砖石做成

火烫huǒtang

(1)[scalding;burning hot]:非常热;滚烫

(2)[have one's hair permed]:用火剪烫发

火头huǒtou

(1)[flame]:火焰

篝火的火头很旺

(2)[duration and degree of heating,cooking,smelting,etc.]:烧火的火候

红烧肉的火头不到

(3)[anger]:强烈的怒气

正在火头上

火头军huǒtoujūn[army cook] 军队中做饭的火夫(现代用做戏谑的话)

火头上huǒtoushɑng[in the heat of anger] 气头上

他那是火头上说的话

火腿huǒtuǐ[ham] 腌制或熏制的猪腿

火网huǒwǎng[fire net;barrage] 弹道交织的密集火力。也叫“火力网”

火险huǒxiǎn[fire insurance] 火灾的保险,即对指定的财产因火灾损害或破坏所造成的损失所做的保险

火线huǒxian

(1)[firing line;battle line]:作战双方对峙的前线

(2)[live wire]:电路中馈电的电源线。对市电,是指对地电压高的一根导线。在直流电路中是指接正极的导线

火硝huǒxiāo[potassium nitrate] 硝酸钾的俗称

火星huǒxīnghuǒxīng

(1)[spark]:燃烧物体迸发出或由两个硬物体(如打火石和钢)相撞击而发出、燃烧着的物质小颗粒

(2)[Mars]:火星古称荧惑,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又是五行(水、火、木、金、土)之一。按与太阳距离排为第四的一颗行星,除了与太阳合前后的短时期外,肉眼可以看到它是明亮的红星,直径约6788千米

火星人huǒxīngren

(1)[martian]

(2)火星上的假想栖居者

(3)由于上火星峰、下火星峰或火星谷突出发达而常被相手家认为有好侵犯或能抵抗并有时是性情暴躁等性格特点的人

火刑huǒxing

(1)[stake]:将人绑在柱上用火烧死的刑法

(2)[fire]:烧死或用火烧拷问

火性huǒxing

(1)[bad temper]:容易发怒的暴躁脾气

(2)[prepty of fire]:火的性能

火性子huǒxingzi[spitfire;bad temper] 性情急躁、易怒或情绪激越的人

火眼金睛huǒyǎn-jīnjīng[penetrating eyesight] 《西游记》中写孙悟空被囚在八卦炉中受炼、眼睛被炉烟熏红而成火眼金睛。借喻眼光敏锐,洞察力强

再狡猾的扒窃犯也逃不过便衣警察的火眼金睛

火焰huǒyan[flame] 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

火药huǒyao[gunpowder] 一种黑色或棕色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引着火药。──《广东军务记》

枪弹火药。──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火药火器。──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火药三百罂。

火药味huǒyaowei[the smell of gunpowder] 战场上有浓烈的硝烟气味,现在常用来比喻激烈的冲突与激烈的斗争

这一来,会场上的火药味就不像以前那么浓了

火印huǒyin

 (1)[a mark burned on bamboo or wooden articles]:把烧热的铁器或铁质的图章烙在物体上而留下的标记

(2)[brand]

(3)用烙铁烧出简单易识的图样以标明产品或质量或所有权的印记、烙印

(4)在犯人身上用火烙的印记

火油huǒyou[kerosene] [方]:煤油的俗称

火源huǒyuan[things that could cause fire] 燃烧起火的源头;火种

火灾huǒzāi

(1)[fire(as a disaster);fire accident]:因失火而造成的灾害(如房屋、城镇、森林)

(2)[conflagration]:烧掉很多建筑物的灾难性大火

火葬huǒzang[cremation] 对死者实行火化、把骨灰装入容器,然后埋葬或保存的行动或实践

火躁huǒzao[fiery] [方]:形容脾气火暴,性情 急躁

凡事大不必如此火燥

火纸huǒzhǐ[touch paper] 作火煤之用的涂硝易燃纸

火中取栗huǒzhōng-qǔli[be a cat's paw;pull sb's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 出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说是炉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火种huǒzhǒng[kindling] 火源;能引火之物

七运会文明火种取自深圳

火烛huǒzhu[things that may cause a fire] 通称能引起火灾的易燃物;照明用的灯烛

王掌柜到来时,前厅已亮起了火烛

火主huǒzhǔ[a house where a fire started] 火灾中最先起火的人家

火柱huǒzhu[column of fire] 燃烧时火焰呈柱状

火箸huǒzhu[tongs] [方]:火筷子

火砖huǒzhuān[firebrick] 一种耐火砖(如耐火粘土砖),能耐高温而不熔,尤用于熔炉、壁炉和高烟囱的衬里

汉语词典里的火1

huǒ ㄏㄨㄛˇ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速。十万~急。

(3)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发怒,怒气:~暴。~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形容红色的:~红。~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汉语词典里的火2

五行学说名。火为五行之一。指一类阳性、热性和事物或亢进的状态。

①生理性的火。为阳气所化,生命的动力,如少火、命门火等。

②病因六淫之一。与暑热同性,但无明显季节性。参见暑条。

③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

名人与火

古今中外,曾发生过不少名人与火的趣事:

孔子的消防观

史载,孔子曾三次亲临火灾现场,三次的态度鲜明地表现出了孔子正确的消防观:

向救火者鞠躬:一次鲁国的养马场发生火灾,孔子闻讯赶到现场时火已扑灭,满身泥水的救火人员正在外撤,孔子就站在马场门口向这些人一一鞠躬致谢。

救火要赏罚严明:一次,鲁国国都附近山林失火,迅速向国都方面蔓延。鲁哀公急忙率领孔子等部属前往扑救,但是到现场后却发现有人不救火,却去追逐火场中的野兽。鲁哀公问其故,孔子说,主要原因是赏罚不明。鲁哀公便下令:凡见火不救者以放火罪论处,救火有功者奖,结果大火很快被扑灭。

先问人员伤未伤:鲁国一马棚失火,孔子到火场后,没有问马的损伤情况,而是先问烧着喂马人没有。此事使百姓很受感动。

墨子组织消防队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年轻时,曾以一个平民的身份组织300人的义勇军保卫宋城,抵御外来入侵者以火攻城,还提出了城门上涂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爱迪生失火挨打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曾两次遇“火”:十几岁时,他在铁路上做小工,一天他在车厢里搞实验,不慎引起火灾,被主人狠狠打了一个耳光,从此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患了耳聋病,终身致残;1912年12月,他在自己的工作室研究无声电影,试制镍铁电池时发生了火灾,大火着实凶猛,整个工厂被毁灭,多年来积累的宝贵资料也被烧毁,妻子急得直哭,他却非常乐观:“这样的大火,百年难得一见。”次日清晨,他把全体职工召集起来宣布:“我们重建!”

皇帝指挥救火

《东华录》载:“二月丙子,正阳门外居民火,上御正阳门楼,遣内臣侍卫扑救之。”这里说的“上”指的是康熙皇帝。此事发生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十一日。康熙对火灾历来很重视,史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二月二十三日夜,西苑五龙亭、光明殿失火,次日黎明,康熙亲自到现场视察火情。由于康熙重视防火,因此,在他执政的61年间,故宫只发生过一起火灾。

慈禧害怕电影

光绪三十年(1904),慈禧太后70寿诞时,英国驻华公使晋献给她一部电影放映机和几部影片,一次放映时突然着火,片子及电影放映机被烧毁。火势快,火焰猛,使慈禧太后大惊,于是她特颁一道谕旨:紫禁城里不准放电影。

孙中山与火结缘

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创立了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为了保密,成立大会的地址选在了“华人消防所”,这个救火救生的群众团体十分安全,保证了成立大会的顺利召开;1912年的一天,安徽都督柏文蔚得知装载大量鸦片的一艘英国商船在安徽省安庆县长江水域行驶,下令将该船查扣。英国驻安徽的领事说中国警察侵犯了英国在华商人的正当权益,提出“抗议”,要求中方在24小时内放行,交还全部货物,并向英方赔礼道歉。同时,在长江游弋的英国炮舰,将炮口对准安庆城。就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孙中山来安徽视察路过安庆,安徽都督柏文蔚登上孙中山的座舰“江赛”号,请示孙中山此事如何处置。孙中山闻听此事拍案而起:“非给英国鸦片贩子以沉重打击不可!”次日,孙中山在“江赛”号甲板上向前来欢迎的群众激昂陈词,历数了林则徐禁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罪行,面对英军的炮口,果断下令:“将缴获的所有鸦片,悉数烧毁!”

火焰

基本释义

火焰正确地说是一种状态或现象,是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氧化反应时释放光和热量的现象。

火焰分为焰心、中焰和外焰,火焰温度由内向外依次增高。

火焰并非都是高温等离子态,在低温下也可以产生火焰。

火焰中心(或起始平面)到火焰外焰边界的范围内是气态可燃物或者是汽化了的可燃物,它们正在和助燃物发生剧烈或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在气态分子结合的过程中释放出不同频率的能量波,因而在介质中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例如,在空气中刚刚点燃的火柴,其火焰内部就是火柴头上的氯酸钾分解放出的硫,在高温下离解成为气态硫分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剧烈反应而放出光。外焰反应剧烈,故温度高。

火焰是能量的梯度场。伴随燃烧的过程,其残留物可以反射可见光,与能量密度无关。

火焰可以理解成混合了气体的固体小颗粒,因为是混合体,单纯的说成固体或者气体都不合理的.因为固体小颗粒跟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受到高温或者其它的影响),所以可以以光的方式释放能量

在物质变为气态以后,如果从外界继续得到能量,到一定程度后,它的粒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裂为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即原子或分子发生了电离。电离使带电粒子浓度超过一定数量(通常大约需千分之一以上)后,气体的行为虽然仍与平常的流体相似,但中性粒子的作用开始退居到次要地位,带电粒子的作用成为主导的,整个物质表现出一系列新的性质。像这样部分或完全电离的气体,其中自由电子和正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量相等,而整体又呈电中性,行为受电磁场影响,称为“等离子体”。因为物质的固、液、气态都属于“聚集态”,所以从聚集态的顺序来说,也常常把“等离子态”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等离子体现象并不少见。光彩夺目的霓虹灯,电焊时耀眼的火花,闪电、火焰等,都是等离子体发光现象的表现;地球大气上层的电离层就是等离子体形成的;跟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太阳也是一个大的等离子体球。在我们的地球上,物质的等离子态算是特殊的,但在整个宇宙中,按质量估计,90%以上的物质处于等离子态,像地球这样“冷”的固体倒是罕见的。

等离子体服从气体遵循的规律,但与常态气体相比,还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它是电和热的良导体;粒子在无规则的热运动之外还产生某些类型的“集体”运动。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电磁作用,有时也使等离子体本身像液体一样,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凝集成具有清晰边界的各种形状。因此,在研究等离子体的有关问题时,常把它看成能传导电流、可以流动的连续介质,也就是把它当作导电流体。这种导电流体的行为和运动,可以用磁场加以影响或控制,也称它为“磁流体”。

蜡烛的泪状火焰是热量造成空气流上升所致。空气流在蜡烛火焰周围平稳流动,并将它聚拢成一点。本生灯的火焰形状是由空气流和燃气流共同控制的。如果本生灯在点燃之前,燃气没有同空气混合,灯的火焰就会是紊乱的,看上去像一条黄色的带子在微风中舞动。如果空气事先同燃气混合,那么火焰的温度要高得多,形状也规则得多,是带点蓝色的圆锥形。无论何种方式,火焰的形状同重力有关,尤其是这样一个事实: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低,因此会向上升。在失重状态下,这种“对流”的效应就不再发挥作用了,火焰的形状更像球形。

火是物质分子分裂后重组到低能分子中分离、碰撞、结合时释放的能量。火内粒子是高速运动的--高温高压就是这个目的。雷击能电离,那么高速碰撞一定也能电离,不然效果不可能一样。可以认为火是电离了的气体--等离子气体。这就是为什么雷击的尸体都有烧伤的症状。

综上所述,火焰内部其实就是不停被激发而游动的气态分子。它们正在寻找“伙伴”进行反应并放出光和能量。而所放出的光,让我们看到了火焰。

2 中医名词

中医用自然界的火打比方,说明人的生命活动和病理现象。自然界的火能产热生暖,对人有利,把它喻为人体生理的火。火向上冲,能造成火灾,对人有害,把它喻为人体病理的火。中医所说的火,有三种意思:1.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叫做“少(shao)火”,是人体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能量,即生命活力。2.过于旺盛的火,消耗人体的水液,消耗正气,叫做“壮火”,是病理的火。3.指外来的病因。如“火毒”。

3 网络用语

火,1.多指对于某些事情不了解,不清楚,或者是十分生气,如“我火了……”“大火~”

2.指一个人红了。

4 鲁迅杂文

作者简介

参见词条“鲁迅”

作品简介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十二号,署名洛文。

原文

普罗米修斯偷火给人类,总算是犯了天条,贬入地狱。但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却似乎没有犯窃盗罪,没有破坏神圣的私有财产——那时候,树木还是无主的公物。然而燧人氏也被忘却了,到如今只见中国人供火神菩萨,不见供燧人氏的。

火神菩萨只管放火,不管点灯。凡是火着就有他的份。因此,大家把他供养起来,希望他少作恶。然而如果他不作恶,他还受得着供养么,你想?

点灯太平凡了。从古至今,没有听到过点灯出名的名人,虽然人类从燧人氏那里学会了点火已经有五六千年的时间。放火就不然。秦始皇放了一把火——烧了书没有烧人;项羽入关又放了一把火——烧的是阿房宫不是民房(?——待考)。……罗马的一个皇帝却放火烧百姓了;中世纪正教的僧侣就会把异教徒当柴火烧,间或还灌上油。这些都是一世之雄。现代的希特拉就是活证人。如何能不供养起来。何况现今是进化时代,火神菩萨也代代跨灶的。

譬如说罢,没有电灯的地方,小百姓不顾什么国货年,人人都要买点洋货的煤油,晚上就点起来:那么幽黯的黄澄澄的光线映在纸窗上,多不大方!不准,不准这么点灯!你们如果要光明的话,非得禁止这样“浪费”煤油不可。煤油应当扛到田地里去,灌进喷筒,呼啦呼啦的喷起来……一场大火,几十里路的延烧过去,稻禾,树木,房舍——尤其是草棚——一会儿都变成飞灰了。还不够,就有燃烧弹,硫磺弹,从飞机上面扔下来,像上海一二八的大火似的,够烧几天几晚。那才是伟大的光明呵。

火神菩萨的威风是这样的。可是说起来,他又不承认:火神菩萨据说原是保佑小民的,至于火灾,却要怪小民自不小心,或是为非作歹,纵火抢掠。

谁知道呢?历代放火的名人总是这样说,却未必总有人信。

我们只看见点灯是平凡的,放火是雄壮的,所以点灯就被禁止,放火就受供养。你不见海京伯马戏团么:宰了耕牛喂老虎,原是这年头的“时代精神”。

十一月二日

5 张惠妹歌曲

《火》

词 阿妹 王力宏

曲 王力宏

专辑《也许明天》

我们就是火...

火!火!火!(好热~)火

我就是爱音乐别叫我停下来

我就是爱唱歌呼吸打着节拍

我心里的热情是我的指南针

要快乐就快乐做什么都认真

不要在意我是谁不要以为我很遥远

不要怀疑我的嘴每句都让心跳跃

我们已经来到对的时间对的位置

为什么不要!做!对!的!事!

你喷的火是我的造型

i feeling good 无法喘气

我就是火不论被谁浇息

呜呜呜~~~baby~

你的爱是火我的心是火爱情就是火我们就是火

我已经爱上你别叫我停下来

我一直在寻找连作梦都在笑

我心里的热情是你的指南针

像靠近我的人你方向要对准

不要在意我是谁不要以为我很遥远

不要怀疑我的嘴有你无法预知的野

我们已经来到对的时间对的位置

为什么不要!做!对!的!事!

你喷的火是我的造型

i feeling good 无法喘气

我就是火不论被谁浇息

呜呜呜~~~baby~

你的爱是火我的心是火爱情就是火我们就是火

你的爱是火我的心是火爱情就是火我们就是火

你喷的火是我的造型

i feeling good 不再准起

我就是火不论被谁浇息

呜呜呜~~~baby~

6 《3D肉蒲团》插曲

歌曲信息

《3D肉蒲团》插曲

歌名:火

演唱:蓝燕

词曲:李天华

制作人:李兴龙

录音:王嘉平

后期:廖飒深

录音室:雷漫录音棚

歌词

你吻我的唇,像股燎原的火

从你眼中,烧到我渐渐发热

此时此刻,知道你想征服我

(我也在等) 你能把我解脱

这一刻我感觉,有一股烈火

我蠢蠢欲动,希望你不再让我干渴

此时此地,我也知道有点危险

(不再去想)哪怕让地狱之火熬炼我

come on come on babyO 靠近我

come on come on babyO 撕裂我

come on come on babyO 你熔化我

你给我想飞的感觉

我不会去想坠落的结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