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混色纱 |
释义 | 介绍棉纺生产中工艺居有重要地位,多年实践证明:要纺好纱设备是基础,工艺为核心,操作技术作保证。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质量要求,均要设计不同的工艺流程。建国前后,省内棉纺业由于原料、设备与技术的限制,只能生产纯棉粗、中支纱。60年代随着原料、生产技术的发展,粘胶、维纶、涤纶纤维问世,开始生产棉粘、棉维、涤棉混纺纱,70年代各类纯化纤纱(涤纶、腈纶、粘胶)批量投产,80年代化纤仿毛织物与混色针织物兴起,棉纺业又研制开发了中长化纤纱线与各类混色纱,90年代随着高速无梭织机与高速针织大圆机的普遍采用,在新型棉纺设备上又开发了优质高支(32s-80s)精梳纯棉无结纱(出口时价格可提高)、涤棉混色纱等。纺纱工艺可分纯棉纱、精梳纯棉纱、涤棉混纺纱、中长纤维混纺纱、纯化纤纱、混色纱、转杯纱等七大类产品(不包括手纺部分)。 工艺流程1·纯棉混色纱(普梳、精梳,色泽2-4色) 普梳混色纱: 原棉染色—混棉(按比例)—开清棉—梳棉—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 精梳混色纱: 原棉染色—混棉(按比例)—开清棉—梳棉—预并条—条卷—精梳—精梳后头并—精梳后二并—粗纱—细纱—络筒 工艺要点:可单独成卷、成条、精梳后在并条时混并成混色条纺纱,也可采用梳棉或小卷染色的新工艺。 2·涤棉混色纱(65:35、50:50) 混棉(棉与本色涤纶和有色涤纶按比例混和,其中有色涤纶比例在15-30%之间)—开清棉—梳棉—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 工艺要点:混用色涤比例高时可采取二次混和方法,对棉与涤分别开清棉工艺处理,即色涤与白涤纶单独经开清棉—梳棉处理,本色棉单独经清梳工艺,然后在并条机上混并成条。 3·纯化纤色纺纱有色化纤—开清棉—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络筒—(并纱—捻线)—络筒 工艺要点:化纤色纺纱中如渗入羊毛(精落毛)或其它动物纤维时,应采用羊毛染色后在开清棉中混和或在并条机上混条。 4·麻棉色纺纱有色麻、棉纤维]—按比例混和—开清棉—梳棉—头开—二并—粗纱—细纱—络筒 本色麻、棉纤维 工艺要点:麻纤维在开清棉及梳棉工序中落屑率高,故混棉时投人量要高于成纱混配比例的2-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