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绘龙 |
释义 | 基本信息恐龙名称: 绘龙 拉丁文名: pinacosaurus 恐龙体长: 5.5米 恐龙体重: 未知 恐龙食物: 植食 生存年代: 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中国 蒙古 辨认要决: 不详 恐龙种类: 甲龙科 简介绘龙 1933年命名,原意是plank lizard 白垩纪的晚桑托阶到晚坎潘阶,约800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发掘于中国和蒙古 ,甲龙科 长5.5米,绘龙的鼻孔附近有2到5个额外的洞,目前没有理论解释这些洞的功能。 叙述绘龙是种轻型、中等大小的甲龙下目恐龙,拥有长尾巴,身长达到5米。如同所有甲龙科恐龙,绘龙的尾巴末端有骨槌,作为抵抗掠食者如特暴龙的武器。最初标本上最独特的特征是在鼻孔的正常位置,有两个蛋状的洞上下排列。这些洞是绘龙的特征,数量有变化。Godefroit等人在1999人叙述有四个洞,在2003年的一个未成年个体标本则被叙述有5对洞。 发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1920年代举办数次中亚的挖掘活动,在蒙古戈壁沙漠进行挖掘。在Shabarakh Usu地区Djadokhta组的火焰崖的许多古生物发现中,发现了绘龙的最初标本 。原型标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6523号标本)是在1923年所发现的部分压碎的头颅骨、颚部、真皮骨。 绘龙是最著名的亚洲甲龙类,已发现超过15个标本,包括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骸、5个头颅骨或部分头颅骨、以及发现两个有数只未成年个体挤在一起的化石,可证明是因沙尘暴而死的(Jerzykiewicz, 1993)。目前保存最好的头颅骨是一个由Teresa Maryanska在1971年与1977年所叙述的未成年头颅骨。 分类最初的标本属于谷氏绘龙(P. grangeri)。Young在1935年于宁夏发现一个新标本,并将它命名为新种宁夏绘龙(P. ninghsiensis),但宁夏绘龙现在被认为跟谷氏绘龙是同一个种;Maleev在1952年以破碎化石命名的徐龙(Syrmosaurus viminicaudus),也被认为是谷氏绘龙。 另外在中国发现的化石,由Godefroit等人在1999年叙述为P. mephistocephalus,因次真皮角状物与鼻部特征而被认为是有效种。保存最好的头颅骨来自于未成年个体,但原型标本是个成年头颅骨,而长度大于宽度,这显示它们可能是更基础的装甲亚目恐龙。 绘龙起初被分类于结节龙科,现在被认为是甲龙科。以下为关于绘龙现在的种系发生学位置的简易演化树: 藏品信息(中国古动物博物馆) 图片描述:此图为发现于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的绘龙头骨的标本照片。 图片描述:此图为发现于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的绘龙头骨的标本照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