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回忆玛丽·安
释义

回忆玛丽·安是是布莱希特于1920年的2月21日在去往柏林的火车上写在笔记本上的一首诗,1927年出版。一首歌颂并涉及过去爱情的诗,描述了一个爱的经验,在自然界的一种“无声的苍白的爱情”。

书名:回忆玛丽·安

作者:布托尔特 布莱希特

原版名称:Erinnerung an die Marie A

出版时间:1920年的2月21日

基本信息

英文名:Erinnerung an die Marie A.

中文名:回忆玛丽·安

创作时间:1920年的2月21日

作者:布托尔特 布莱希特

详情:回忆玛丽·安是是布莱希特于1920年的2月21日在去往柏林的火车上写在笔记本上的一首诗,1927年出版。一首歌颂并涉及过去爱情的诗,描述了一个爱的经验,在自然界的一种“无声的苍白的爱情”。

作者简介

称号

布莱希特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

历程

1898年2月10日出生在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工厂的经理。

1917年进慕尼黑大学学习文学,兼攻医学。

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他被派往战地医院服务。革命失败后,继续大学学习,对戏剧发生浓厚兴趣。同年写出第一部短《巴尔》,攻击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

1920年完成剧作《夜半鼓声》。

1922年写出《城市丛林》,并撰写剧评。

1922年被慕尼黑小剧院聘为戏剧顾问兼导演。

1924年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邀请赴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创作剧本《人就是人》。

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史诗(叙事)戏剧理论与实践的主张。

1931年,将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为舞台剧。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带着妻子儿女逃离德国,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

1948年10月返回柏林(东)定居。1949年与汉伦娜一起创建和领导柏林剧团,并亲任导演,全面实践他的史诗戏剧演剧方法。

1956年8月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他的去世是世界的一个巨大的损失。”

代表作品

《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三分钱歌剧》(1928)、《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1930)和《巴登的教育剧》、《措施》、《例外与常规》等教育剧。

原文

英文版

Erinnerung an die Marie A

An jenem Tag im blauen Mond September

Still unter einem jungen Pflaumenbaum

Da hielt ich sie, die stille bleiche Liebe

In meinem Arm wie einen holden Traum.

Und über uns im schönen Sommerhimmel

War eine Wolke, die ich lange sah

Sie war sehr weiß und ungeheuer oben

Und als ich aufsah, war sie nimmer da.

Seit jenem Tag sind viele, viele Monde

Geschwommen still hinunter und vorbei.

Die Pflaumenbäume sind wohl abgehauen

Und fragst du mich, was mit der Liebe sei?

So sag ich dir: Ich kann mich nicht erinnern

Und doch, gewiß, ich weiß schon, was du meinst.

Doch ihr Gesicht, das weiß ich wirklich nimmer

Ich weiß nur mehr: ich küßte es dereinst.

Und auch den Kuß, ich hätt ihn längst vergessen

Wenn nicht die Wolke dagewesen wär

Die weiß ich noch und werd ich immer wissen

Sie war sehr weiß und kam von oben her.

Die Pflaumenbäume blühn vielleicht noch immer

Und jene Frau hat jetzt vielleicht das siebte Kind

Doch jene Wolke blühte nur Minuten

Und als ich aufsah, schwand sie schon im Wind.

中文版

那是蓝色九月的一天,

我在一株李树的细长阴影下

静静搂着她,我的情人是这样

苍白和沉默,仿佛一个不逝的梦。

在我们的头上,在夏天明亮的空中,

有一朵云,我的双眼久久凝视它,

它很白,很高,离我们很远,

当我抬起头,发现它不见了。

自那天以后,很多月亮

悄悄移过天空,落下去。

那些李树大概被砍去当柴烧了,

而如果你问,那场恋爱怎么了?

我必须承认:我真的记不起来,

然而我知道你试图说什么。

她的脸是什么样子我已不清楚,

我只知道:那天我吻了它。

至于那个吻,我早已忘记,

但是那朵在空中漂浮的云

我却依然记得,永不会忘记,

它很白,在很高的空中移动。

那些李树可能还在开花,

那个女人可能生了第七个孩子,

然而那朵云只出现了几分钟,

当我抬头,它已不知去向。

诗词鉴赏

从内容方面来看,第一段主要描绘了九月的一个月夜诗人与恋人,即题目中提到的玛丽·安在洋李树下约会的情景。蓝色的月光洒满大地,万籁俱寂,一对恋人相拥在洋李树下,伴着月光,诗人看到了恋人那苍白的脸庞,由此可见事实上她并不美丽,但在诗人心中她却如梦一般的美好。诗人抬头,看到了一朵白云,它洁白并且高悬于空中。然而当诗人再度抬头,它已随风飘散。本段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无限喜爱之情,以及两人在一起时的幸福之感。

接着第二段诗节则带领着读者来到了若干年之后,本段以自然景物的变迁来暗示时间的变化,月亮不断地升起又落下,洋李树也可能是被人砍去了,而诗人也已然忘记了当年恋人的脸庞,此情此景不在,斯人斯物也已逝去,然而令诗人无法忘却的,是爱着玛丽·安的感觉,忘记了吻,却记得感觉,这也正是最令诗人痛苦的地方,欲忘而不能。本段表面上看是对上一段诗人对玛丽·安爱情的反驳,因为诗人已经忘记了她的面容,实则强化了诗人对玛丽·安的感情,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表面上的忘记掩饰不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感觉,也更突出了诗人的爱不仅仅只停留在外表,而早已扎根于内心,若干年后依然如故。最后一段可以说是对前两段的一个综合,诗人推测,玛丽·安可能也已为人母,从而表明了自己与玛丽·安的爱情必定无果而终,如白云一般固然美好,固然绽放过,然而最终却悄然随风逝去,此处与第一段相互照应,只是于诗人而言,那爱情的滋味是始终无法忘记的。

本诗一共涉及三种意象,月亮,洋李树和白云,而只有在第一段,三种意象同时出现,第二段只提及月亮和洋李树,第三段反复写到白云。月亮和洋李树表明了时间的流逝,这也正是诗人的独具匠心之处,虽未明确指出岁月的变迁,但读者已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此意。白云象征着诗人与恋人之间纯洁而美好的爱情,无法忘记白云,便说明了诗人无法忘记与玛丽·安之间的爱情。之所以选择白云这个意象,是因为白云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有共同之处,首先是色彩上的相同点,白色象征纯洁,毫无杂质,容不得半点污染,其次是性质方面的相同,白云有绽放的美丽瞬间,这一瞬印在了诗人的脑海中,这正如诗人与玛丽·安那曾经美好的爱情的片段一般,萦绕在诗人心头,久久不能忘却。由此,诗人在失去恋人后所承受的痛苦也就不言自明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 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