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释义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一府六县”,是徽州文化孕育和发展的主要空间。该实验区就是在徽州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区域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表现形式,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全面的整体性保护工作的徽州文化圈涉及的地缘范围。该项目由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文化委、绩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共同承担。实验区建设突出保护机制、保护理念、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的“四大创新”。2010年,由安徽省文化厅申报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程”项目入选2010年十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

1.徽州

徽州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徽州地处安徽省南端皖南丘陵地带,是历史上地理区划郡、州、路、府的名称,数千年中由障郡、新都郡、新安郡、歙州而在宋、元、清,辖歙县黟县休宁县婺源县绩溪县祁门县六县。到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裁府留县。婺源县于1934年划归江西省,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度划归江西省。1949年5 月成立徽州专区,1987年撤消徽州地区,成立地级黄山市,古徽州府的歙、黟、休宁、祁门四县为其辖区的主体部分,绩溪县划归安徽省宣城地区(现宣城市)。

2.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进程而形成的区域文化体系。徽州文化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整合、变异过程,并在由徽商创造的雄厚经济基础之上,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特别是自宋以来,徽州“儒风独茂{”,文化繁荣,教育普及,科举昌隆,因而人文荟萃,形成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流派。徽州文化的最终形成是在以徽州本土为基础的“小徽州”即地缘关系和徽州人活动区域的“大徽州”既亲缘关系互动作用的历史产物。

概言之,徽州文化是指徽州人在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社会文明成果。它包括徽州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徽州人得、传承自身文化传统的方式、思想和观念等。

徽州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城镇规划、村落布局、徽派建筑、商贸习俗、宗法制度、佃扑制度、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文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盆景、徽州戏曲、新安医学、程大位珠算法、歙砚制作、节俗、方言等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这些文化表现形式,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徽州文化生态区

古徽州“一府六县”与相关的周边地带,是徽州文化孕育和发展的主要空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时至今日,徽州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的概念已被徽州文化概念所取代。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就是在徽州文化产生、发展、传承的区域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表现形式,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全面的整体性保护工作的徽州文化圈涉及的地缘范围。

保护范围

以清末的徽州府行政区域及其相关地域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范围,与其相对应的现今的行政区划范围是:安徽省黄山市的全境,安徽省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面积为13881平方公里,总人口200万。

保护对象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对象为其划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历史遗迹,特别是构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内容----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保护实验区范围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保护实验区范围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3、保护实验区范围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单位)

保护原则

1.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2.工作原则

(1)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作原则。

(2)注重原生态、原真性保护,坚持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

(3)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保护实验区内民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工作原则。

(4)遵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

(5)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经济、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新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

保护方式

1.完善保护实验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进一步完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内各行政区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生态修复搭建基本框架。

2.确立文化空间

确立若干以自然环境、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关系相对紧密、相对系统、相对完整的文化空间,并将其作为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有机部分。

3.资料收集

通过搜集、记录、分类,建立档案,用文字、录音、录象、数字化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予以妥善保存。

4.维护生态文化

创造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保持活力的各种条件,维护文化传承的生态链,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有效传承。如节庆、人生礼俗、宗祠族祭等。

5.生产性方式保护及其价值利用

采取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自身价值,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如徽州三雕、宣纸制作、歙砚制作、徽墨制作、万安罗盘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生产性方式保护,既是艺人生产、生活方式的延续传承,其相关产出也是增长经济效益的独特和可资利用的优良资源。

6.保护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具体的文化传承主题联结在一起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以传承人为核心主体,通过传授、培训,以及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传承人的地位得到尊重。

保护措施

1. 开展调查

开展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现状及传承人开展全面的普查工作,摸清家底,建立档案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据库”,为开展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 编制规划依据本纲要

编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各行政区划的保护规划、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规划及实施细则等。拟包括:

(1)编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

(2)编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实施细则》;

(3)编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遗产保护规划及实施细则》;

(4)编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规划及实施细则》;

3. 试点先行

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和项目,合理布局,分级管理,先行开展试点保护工作,为保护实验区整体工作的推进提供经验。

4. 重点突破

重点关注对保护实验区整体工作推进有较大影响的项目,进行政策与资金的特别支持和资助,使其产生良好的工作效果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为保护实验区内民众自觉参与保护工作创造条件。

5. 整体保护

通过名录体系的完善、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文化空间的确立、试点项目的先行、重点项目的关注等工作的开展,全面推进保护实验区的整体行保护工作。

6. 教育培训

(1)将保护实验区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乡土教材,对青少年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为他们创造文化习得的有效途径;

(2)开展保护实验区范围的保护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7. 学术研究

(1)设立相关课题,组织专家并鼓励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展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理论研究;(2)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积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政策研究与学术交流。

8. 宣传普及

(1)利用“文化遗产日”,举办展览、展演活动,不断增进全民珍爱传统文化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2)出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及徽州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建设并开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网站”,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宣传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

9. 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传习所

(1)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制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内容,并为宣传教育和学术研究发挥作用;

(2)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内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满足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必要的条件。

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

(1)工作机制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安徽、江西两省文化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民委、财政厅、建设厅、旅游局、宗教事务局、文物局、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保护实验区范围内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组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由保护实验区范围内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逐级成立保护实验区的专门工作机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常设机构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中心)。办公室(或保护中心)设在安徽省黄山市,并配备管理、研究、宣传、培训等专职人员。

(2)学术组织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对保护实验区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学术指导和智力支持。

(3)民间组织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协会”,凝聚民间力量,开展保护活动,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的合力。

2. 政策保障

(1)制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保护区和管理条例》;

(2)制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保护单位暂行管理办法》;

(3)制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助及管理办法》;(3)制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试点保护工作条例》;

(4)制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点项目保护工作条例》;

(5)制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6)制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

(7)制定《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要传统节假日暂行办法》;

3. 资金保障

(1)安徽省、江西省人民政府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2)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涉及的市、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分别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3)发挥民间社团组织和全社会的作用,筹集和接受境内外各界及个人捐助资金,用以开展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工作。

保护目标

实施文化生态区保护,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通过对与民众生活最为密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是唤起人们珍爱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培养民众的文化自信,并能够积极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有效途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目标是通过保护工作的开展和保护措施的实施,在生态保护实验区内构建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从而使具有独特价值的徽州文化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为建设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附件

1.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地理区位图

徽州,简称“徽”,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行政版属相对稳定。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经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天目山和黄山山脉是是徽州同浙江、江西省的天然分界岭。

2.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首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9项

一、民间舞蹈(18项)

名称 地点

黎阳仗鼓 屯溪区黎阳镇黎阳社区

跳钟馗  徽州区岩寺镇 上朱村

柳翠娘  徽州区文化馆 岩寺镇

渔翁戏蚌 徽州区文化馆 唐模村

龙 舞  歙县霞坑镇 昌溪乡

狮子舞 歙县溪头镇 森村乡

麒麟舞  歙县富堨镇

跳钟馗  歙县雄村乡、徽城镇、郑村镇

字 舞 歙县街口镇

蛤蜊舞 歙县岔口镇、北岸镇

花棍舞 歙县桂林镇

“龙凤呈祥”(板凳龙) 黟县文化局

“山越之秋”(赶野猪) 黟县文化局

雉山凤舞  黟县宏村镇

舞龙狮  黟县碧阳镇

祁门傩舞  祁门县芦溪、金字牌

采茶扑蝶舞 祁门县渚口等

打莲湘 祁门县历口、渚口、新安二、传统手工技艺(33项)

名称 地点

胡开文徽墨制作技艺  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

徽州漆器制作技艺  黄山市徽漆工艺有限公司

屯溪绿茶制作技艺  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皖南古民居门罩艺术 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黟县青”与石雕艺术 黟县徽文化研究所

竹制工艺 黟县宏村镇

黟县砖雕  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黟县木雕  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黟县米塑艺术 黟县碧阳镇

食桃制作工艺 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腊八豆腐制作工艺  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渔亭糕制作工艺  黟县渔亭镇

麻布制作工艺  黟县地方志办公室

孩童传统鞋帽工艺  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祁门县全县(除凫峰)

安茶制作技艺 祁门县芦溪、溶口等

歙砚制作技艺  徽州区唐模老作坊、岩寺镇

徽墨制作技艺  徽州区曹素功墨厂

黄山毛峰制作技艺  徽州区漕溪茶厂

徽州竹编技艺 徽州区呈坎镇 灵山

灵山酒酿  徽州区呈坎镇 灵山

徽州毛豆腐  徽州区呈坎镇、潜口镇

歙砚制作工艺  歙县歙砚厂

徽墨制作工艺  歙县老胡开文徽墨厂

大方茶制作技艺  歙县三阳乡、金川乡、歙县福泉山顶谷、大方名茶协会

汤口火腿腌制技艺 黄山区汤口镇

太平猴魁茶手工技艺 黄山区新明乡

竹制品手工编织技艺  黄山区龙门乡

民间宫灯制作手工技艺  黄山区仙源镇

万安罗盘制作技艺  休宁县万安镇

松萝茶制作技艺  黄山市松萝茶叶开发公司

五城豆腐干制作技艺 休宁县五城镇

五城米酒制作技艺  休宁县五城镇三、民间传统知识(6项)

名称 地点

程大位珠算文化  屯溪区大位小学

徽州水口—唐模  徽州区文化馆

宏村水系文化 黟县文化馆

水口文化  黟县徽文化研究所

新安医学  歙县卫生局

斩尾龙挂纸风暴  歙县徽城镇四、民间音乐(6项)

名称 地点

民间小调  黄山区乌石乡

新丰唢呐曲牌  黄山区新丰乡

徽州民歌  黄山市文联、歙县杞梓里镇

十番锣鼓  祁门县历口、渚口等

黟县女人歌  黟县徽文化研究所

齐云山道教音乐  齐云山道教协会五、人生礼俗(2项)

名称 地点

送花灯 黄山区谭家桥镇

吵新人撒帐 歙县杞梓里镇 溪头镇六、民间信仰(18项)

名称 地点

南坛胜会 黄山区三口镇

周王庙会 黄山区焦村镇

松谷祖师会 黄山区耿城镇

丁宣大会  黄山区新华乡

五福会  黄山区永丰乡

轩辕车会  黄山区仙源镇

婆溪河灯  黄山区甘棠镇

大刀灯  歙县许村镇

鱼灯  歙县溪头镇 北岸镇

麻痘灯  歙县杞梓里镇

打秋千 歙县三阳乡

太子会 歙县霞坑镇

上九庙会  徽州区岩寺镇

板凳龙  徽州区潜口镇

草龙  徽州区 潜口镇蜀源村

白菜灯  徽州区岩寺镇、永兴村

徽州宗族祠祭 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田干拣日子 徽州区西溪南镇巴村七、民间文学(计5项)

名称 地点

民谚  徽州区文化馆

徽州民间故事 徽州区文联

徽州民谣  黄山学院、歙县文艺创作研究室、黟县徽文化研究所

徽州楹联匾额  黟县文化局

黟县方言  黟县徽文化研究所八、民间美术 (计17项)

1、徽派三雕 黄山市博物馆 徽州区徽派雕刻研究所 徽州区唐模老作坊、程阿日

2、徽州竹雕 徽州区竹溪堂、竹艺轩

3、徽州根雕 徽州区岩寺镇

4、徽派盆景 徽州区区盆景协会

5、新安画派 徽州区徽州书画院

6、徽州剪纸 徽州区岩寺镇

7、徽派建筑 徽州区中亚古建公司

徽派建筑公司

8、新安画派 歙县文化馆

9、徽州四雕 歙县文化馆

10、徽州版画 歙县文化馆

11、徽派篆刻 歙县文化馆

12、徽州根雕 歙县杞梓里镇

13、徽州印模 歙县文化馆

14、徽派盆景 歙县林业局

15、徽派刻书 歙县文物局

16、徽派建筑 黄山市建委、歙县建设局

17、徽州篆刻(“黟山派”) 黟县文化局

九、民间戏曲(3项)

1、徽剧 市徽剧研究中心

歙县黄梅戏剧团

2、目连戏 歙县长陔乡

3、徽州目连戏 祁门箬坑、历口、渚口

十、民间曲艺(1项)

讨饭灯 歙县桂林镇

十一、民间杂技(5项)

1、耍钹 歙县武阳乡

2、耍叉 歙县岔口镇

3、流星 歙县岔口镇

4、叠罗汉 歙县三阳乡

5、舞抽单 歙县武阳乡

十二、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计1项)

放飏灯 歙县深渡镇

十三、民俗(13项)

1、徽州祠祭 黟县文化局

2、“出地方” 黟县文化馆

3、“游太阳” 黟县文化馆

4、闹灯会 黟县文化馆

5、地戏 黟县文化馆

6、锡格子茶 黟县徽文化研究所

7、女婿上门 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8、九都做社 黟县徽文化研究所

9、五都清明 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10、祁门祠祭 祁门县箬口、历口、渚口等

11、中秋草龙 祁门县闪里、历口等

12、舞龙 祁门县

13、游太阳 祁门县金字牌

十四、消费习俗(1项)

1、徽菜 黄山市烹饪学会

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83处

序号 文物分类 文物名称 所在地 保护级别

1 古建筑 许国石坊?明 黄山市歙县城关 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古建筑 潜口民宅?明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 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古建筑 老屋阁及绿绕亭?明 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 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古建筑 罗东舒祠?明 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 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古建筑 棠樾牌坊群?明-清 黄山市歙县棠樾 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古建筑 渔梁坝?唐-清 黄山市歙县渔梁 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古建筑 程氏三宅?明 黄山市屯溪区城内 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古建筑 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171幢) ?明-清 黄山市黟县宏村 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古建筑 西递明清民居建筑群137幢?明清 黄山市黟县西递 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古建筑 呈坎古民居建筑群?明 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 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古建筑 许村古建筑群?明至民国 黄山市歙县许村镇 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古建筑 祁门古戏台?明至清 黄山市祁门县 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 古建筑 南屏村古建筑群?明至清 黄山市黟县 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 古建筑 溪头三槐堂?明 黄山市休宁县 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 古建筑 郑氏宗祠?明 黄山市歙县 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古建筑 竹山书院?清 黄山市歙县雄村 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 石刻 齐云山石刻。宋至清 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 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 石刻 新安碑园石刻?宋-清 黄山市歙县城西 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 古建筑 渐江墓?清 黄山市歙县城西 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 古建筑 长庆寺塔?宋 黄山市歙县城西 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 古建筑 太平桥?明 黄山市歙县城内 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 古建筑 南谯楼?宋-清 黄山市歙县城内 第三批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3 古建筑 忠烈祠坊?明 黄山市歙县郑村 第二批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4 古建筑 贞白里坊?元-明 黄山市歙县郑村 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 古建筑 圣僧庵壁画?明 黄山市歙县 旸村 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 古建筑 黄宾虹故居?清 黄山市歙县潭渡村 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 古建筑 新州石塔?宋 黄山市歙县城内 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8 古建筑 方春福宅?明 黄山市歙县瀹坑村 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 古建筑 张林福宅?明 黄山市歙县街口村 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 古建筑 方士载宅?明 黄山市歙县城内 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