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磺胺米隆
释义

磺胺米隆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醋酸臭;水溶液呈弱酸性。本品在水中易溶。取本品,不经干燥,依法测定,熔点为163-167℃。

基本信息

【别名】磺胺米隆; 氨苄磺胺;磺胺苄胺;甲磺灭脓

【外文名】Mafenide

【适应症】 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阴性及阳性菌都有效,对绿脓杆菌有较强作用。故局部应用于烧伤感染及化脓创面。

【用量用法】 以5~10%溶液湿敷或5%~10%软膏涂敷,或撒布其散剂。

【注意事项】 不用于口服和注射,只供局部外用,1次外用量不应超过5g。

功用作用

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阴性及阳性菌都有效,对绿脓杆菌有较强作用。不受脓液、坏死组织、对氨苯甲酸等的影响,并能迅速渗入创面及焦痂,因此局部应用于烧伤感染及化脓创面较为适宜。缺点是:应用时局部可出现疼痛、烧灼感,有时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在较大创面应用时,不宜用其盐酸盐,否则可能产生酸血症,这时以采用其醋酸盐为宜。对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亦有一定作用,但在血中很快灭活,故只供局部应用,一般不用于口服和注射。本品一次外用量不应超过5g。

药效学

磺胺类药物为广谱抑菌剂,在结构上类似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与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叶酸合成酶,从而阻止PABA作为原料合成细菌所需要叶酸的过程,减少了具有代谢活性的四氢叶酸的量,而后者则是细菌合成嘌吟、胸腺嘧啶核苷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必需物质,因此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磺胺药的作用可被PABA及其衍生物(普鲁卡因、丁卡因)所拮抗,此外脓液以及组织的分解产物的存在也起拮抗作用,因其可提供细菌生长的必需物质。

药动学

本品可自创面部分吸收,体内代谢为无抗菌活性物质自尿排出,代谢物仍保留其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本品对组织的穿透力较强,可迅速穿透坏死组织达到感染部位。应用本品4~6小时可杀灭创面细菌,其抗菌作用不受脓液、分泌物、坏死组织的影响,也不为对氨基苯甲酸所拮抗。

过敏反应

.用于较大创面可能产生酸血症.此时应改用醋酸盐,且一次用量不超过5g。

不良反应

药物引起的皮疹

本品可自创面吸收,其所致不良反应与磺胺药全身应用相同,参阅磺胺甲恶cuo。局部应用后可发生疼痛及烧灼感。过敏反应可表现为各种皮疹,如斑丘疹、荨麻疹、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和多形红斑等。由于本品具有抑制碳酸酐酶作用,故用量大时吸收量增多,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一旦发生此情况且酸中毒持续存在时,宜暂停应用本品并予以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局部用药可有疼痛,局部烧灼感.有时有过敏反应.用于较大创面可能产生酸血症.此时应改用醋酸盐,且一次用量不超过5g。

副作用

有用药部位剧痛、过敏反应,以及体液丧失。磺胺米隆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可抑制碳酸酐酶,由此使尿成为碱性,甚至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亦可见代偿性呼吸急促和伴有呼吸性碱中毒的换气过度。

适应症

局部烧伤

1、抗菌谱广,对多种革兰阴性及阳性菌都有效,对绿脓杆菌有较强作用。故局部应用于烧伤感染及化脓创面。

2、局部用于预防及治疗Ⅱ、Ⅲ度烧伤继发创面感染,包括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铜绿甲单胞菌等甲单胞菌属、肠球菌属、白念珠菌等真菌所致感染。

药品鉴别

鉴别用到的氨溶液

1、取本品的水溶液(1→1000)5ml,加氢氧化钠试液5ml,振摇,加新制的5%萘醌磺酸钾溶液0.5ml,显黄红色;放置10分钟后,加氯化按0.2g,溶液变为蓝绿色(与其他磺胺类药的区别)。

2、取本品0.2g,加水1ml溶解后,加氨试液0.5ml,析出白色结晶,滤过,结晶用少量水洗涤,在105℃干燥2-3小时,依法测定(附录ⅥC),熔点为151-154℃;滤液显醋酸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556图)一致。

药品检查

酸度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不得显红色。铵盐取酸度项下的溶液,置试管中,加氢氧化钠试液5ml,置水浴中加热,发生的蒸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得变蓝色。炽均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N),遗留残渣不得过0.1%。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五。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氨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63mg的C7H10N2O2S·C2H4O2。

制剂与规格

1、醋酸磺胺米隆溶液(1)5%(2)10%

2、醋酸磺胺米隆乳膏(1)5%(2)10%

3、外用5-10%溶液湿敷,5-10%软膏涂敷,也可散剂撒布.局部用药可有疼痛,局部烧灼感。

副反应案例

磺胺米隆抗菌谱较广,对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等作用较强。为此许多医生喜欢使用该类药物治疗疾病,从而临床出现过敏反应也相对增多。除常见恶心、呕吐、眩晕、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以外,还可经常发生药物性皮炎。现将10年来门诊及临床遇到的45例磺胺致药物性皮炎病例,予以总结分析。

临床资料一

固定性药疹32例,男28例,女4例,18~51岁。均常规量口服磺胺米隆,4~7天后出现皮疹。皮疹为类圆形的水肿紫红斑块,边界清楚,以皮肤粘膜交界处多见。

发疹型药疹11例,男7例,女4例,31~46岁。常规量口服磺胺类或静脉给药,6天后出现皮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对称分布,以躯干为多。重者可泛发全身。

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性皮炎各1例,均为男性。前者为住院病人,68岁,应用磺胺药22天后发生,全身弥漫性红肿脱屑。后者42岁,为常规口服磺胺药后急性起病,皮损主要位于胸背部,紫红色斑片上分布大小不等的松弛水疱。

治疗与结果

出现药物性皮炎后,立即停用磺胺药。给病人大量饮水或静脉输液,促进磺胺药及其代谢物尽快排除体外。

固定性药疹32例中,给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等。必要时予中等剂量泼尼松30~60mg/d。有糜烂渗出时,用3%硼酸溶液作冷湿敷。约1周左右红斑消退。当再次口服磺胺米隆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药疹处,出现同样皮疹。

重型药疹及早足量给予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并稳定数日后,逐渐减量,预防并治疗感染,加强支持疗法和护理。11例发疹型药疹,经治疗后大多1~2周痊愈。剥脱性皮炎这例患者因全身衰竭,继发感染而死亡。另1例大疱表皮松解性皮炎患者经上述治疗3周后逐渐好转。

讨论一

1、磺胺类皮肤过敏发病机制尚无确切认识,但多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磺胺进入机体后,与MHC分子结合成肽复合物,表达细胞表面,呈递给CD4+/CD8+T淋巴细胞,产生迟发型(Ⅳ)变态反应。

2、磺胺过敏反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3、磺胺过敏反应引起的皮疹,以固定性药疹最为常见。其次为发疹型药疹,少数重者引起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性皮炎。

4、磺胺轻型过敏反应,经适当治疗都可痊愈。少数重型如剥脱性皮炎等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致死亡。

5、磺胺一般引起的过敏反应属Ⅳ型迟发变态反应。少数可出现Ⅱ型、Ⅲ型变态反应。本文报道45例,大部分为Ⅳ型迟发变态反应。除皮肤过敏反应外,磺胺米隆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也较多,如:可致肝、肾功能损害,抑制造血系统等。应严格掌握,合理应用。

临床资料二

例1,男,60岁。因青光眼服用磺胺米隆(0.5g,每天3次)10d后,感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并出现无尿,遂入院。服药前查血BUN6.8mmol/L,血Cr92μmol/L.既往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史。入院查体:T36.5℃,P 68min-1,R 21min-1,BP 17.6/10.0kPa.肺心(-),双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BUN38.9mmol/L,Cr>884μmol/L.双肾彩超示:双肾增大,包膜光滑。入院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人入院后给予积极血液透析,每周5次。入院第7天进入多尿期,复查血钠、钾、氯皆在正常范围,血BUN,Cr明显下降。

例2,女,63岁。因青光眼手术前后服用磺胺米隆(0.5g,每天3次)10d后出现无尿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病史,有冠心病史。查体:T36.5℃,P 82min-1,R20min-1,BP18/10kPa.左肺呼吸音清,右肺底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BUN47.80mmol/L,Cr 1282μ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12.1×109/L,中性粒细胞0.87,血红蛋白137g/L.入院诊断:ARF,肺部感染。入院后给予积极血液透析,控制肺部感染及营养支持疗法。病人于入院第8天进入多尿期。

例3,女,69岁。因青光眼应用磺胺米隆(0.5g,每天3次)10d后无尿入院。病人无慢性肾脏病病史。实验室检查:血BUN34.9mmol/L,Cr>884μmol/L.入院诊断:ARF.入院后先后行血液透析及灌流。第6天呼吸困难,渐至呼吸衰竭,给予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2d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例4,女,64岁。因治疗青光眼用磺胺米隆(0.5g,每天3次)18d后,病人恶心、呕吐,腹胀、少尿4d入院。查体:T36.8℃,P82min-1,R18min-1,BP21/13kPa.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及眼睑浮肿。实验室检查:血BUN29mmol/L,Cr 730μmol/L.入院诊断:ARF.入院后立即给予血液透析,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后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于呼吸衰竭。

例5,女,83岁。因青光眼口服磺胺米隆3片后尿量突然减少(尿量每日<50mL),遂入院。查体:T36.5℃,BP16/8kPa,P88min-1,R24min-1.精神差,一般状况差,肺心(-),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示血BUN34mmol/L,Cr679μmol/L.入院诊断:ARF.入院后立即行血液透析及加强支持治疗,3d后因呼吸衰竭死亡。

讨论二

磺胺米隆为一种碳酸酐酶抑制剂,因其可降低眼内压,被广泛用于治疗青光眼,但近年来因磺胺米隆导致ARF时有发生。正常情况下,肾小管细胞内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需要碳酸酐酶来催化,应用磺胺米隆抑制了此酶活性后,肾小管细胞生成碳酸减少,因而肾小管分泌氢离子减少,氢离子与钠离子交换即降低,从而使近曲小管对钠离子的回吸收受到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绝对值下降,激活球管反馈机制导致入球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Woods等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正常近曲小管钠的重吸收对蛋白刺激后的肾血管扩张是必需的,而餐后给予磺胺米隆对肾血管扩张有明显抑制作用,故我们认为磺胺米隆引起的肾血管收缩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导致ARF的主要原因。

青年和老年皆可患青光眼,青年人多由遗传因素引起,长期耐受,故一旦查明,可立刻行手术治疗。老年人青光眼发病时眼压很高,不能耐受,术前需先用药物控制眼压,因磺胺米隆降眼压作用迅速,广泛被临床采用,故本组皆为老年病人。磺胺米隆疗程以眼压明显降低为准,多在7d左右,而本组4例病人用至10~18d,仅1例为1d,除去个体因素,疗程偏长亦可能为ARF的诱因。5例皆为少尿型ARF.虽然发病前5例病人皆无慢性肾脏疾患,但老年人本身已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自40岁以后,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减低,肌酐清除率每10年降低10%,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易致球管调节失衡。在此基础上,磺胺米隆激发的肾血管收缩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部分病人出现ARF.

为避免ARF发生,应广泛探求无肾损害的降眼压药,同时对应用磺胺米隆的青光眼病人应密切监护尿量及血BUN,Cr水平,争取在出现肾损害前及时停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