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陂花鼓戏 |
释义 | 黄孝花鼓,是自清中叶至1926年之间流行于湖北黄阪、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名为“西路子花鼓”,因多在春节后玩灯时演出,故又名“灯戏”。最早由民间的划采莲船、踩高跷、打架子鼓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其发展到1926年改称“楚剧”。“黄孝花鼓”自起源到成为黄孝地区一种正规的地方剧种的100余年的历史里,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以黄孝地方语言为说唱形式的小戏,走过了它曲折艰难的道路。楚剧的原生态戏曲,简易道具,简单服装,演出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的限制,演唱自由,多唱打锣腔,有的唱大筒腔。 中文名称:黄陂花鼓戏 别名:黄孝花鼓、西路花鼓戏 所属地区:湖北 · 武汉 · 黄陂区 遗产编号:Ⅳ-3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级别:市 申报日期:2007年 起源“黄孝花鼓”约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有黄梅县紫云山、龚平山一带的茶农,由两人扮为一丑、一旦踩高跷演出的歌唱形式流传到孝感、黄破两县。1882年前后,黄阪、孝感两地的民间艺人受黄梅采茶小戏的影响,于农村春节玩灯时仿效其歌舞,以踩高跷的形式,一边行进一边唱小调。继之乃去跷而走平地演唱,后来演出者又装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进行演唱,并由单人演唱变为男女对唱和五至七人演唱,接着又配之以锣、鼓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锣腔”。 唱腔分类此时的“黄孝花鼓”雏形已经形成,为典型的“黄陂腔、孝感调”。这时的“黄孝花鼓”也只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土戏。一班三五个演员兼打击乐、打击乐兼帮腔(无弦乐伴奏)。 后来兴“挂彩”,即着戏装和化妆,但服装简易,多是借新娘子的新衣新裙,化妆也只是搽宫粉抹胭脂,旦角头上开始出现“包青纱”现象,这就是后来楚剧旦角“包头”的由来。 演唱地点黄孝花鼓的演唱地点开始只在农村,演员都是业余的,观众也多为农民和手工业者。1830年前后,“农忙种田,农闲演戏”成为黄孝两县半职业演唱班子的演出形式,被称为“凑角班。”活动规律是“春紧夏松秋垮台,十冬腊月又重来”。1840年前后,“凑角班”渐渐发展为职业戏班。另外还有一种家族式戏班,只在本湾同姓人中间演唱灯戏。清中叶,黄阪梅店王家冲湾每年正月十五开始,连续玩灯三天,傍晚开锣唱戏。清道光25年(1845年),由王家冲湾塾师王家福从孝感请来师傅教唱花鼓戏,组建黄破第一个家园戏班,后该班子相传达七代(家、光、文、运、昭、有、道)不辍,历经140余年。 黄孝花鼓戏班子在清代中叶除村湾自组班子、用公款请师傅教戏外,还有热心人自己凑钱请师傅教戏。但这种方式有很严格的规矩,第一、二种要与本湾里人或头人订好合同,戏学好了,每年春节一定得先为本湾义务演出,如不按时回村唱灯戏,族长先要把该戏子屋上的瓦片掀掉,还得按规认罚(此规矩黄孝一带有的地方至今还在沿用)。第三种人和班主订合同,三年不拿“包银”(薪水),只供伙食。这种戏班基本上是一种职业半职业的“四季班”。 班子凑齐后,平时只是玩“乡班”,逢年过节就唱“灯戏”,还有酬神许愿唱会戏。酬神许愿唱会戏比唱灯戏有更多讲究,一般从春节一过就开始演唱。大约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二月十五为庆祝送子娘娘生日演唱,二月十九观音生日,三月初三祖师生日,三月十五财神生日,三月二十八日东岳生日,四月十五火神生日。农忙季节来临时,玩四季班的艺人就要散班,回家种田,农闲时再重新组班。 而职业化戏班的艺人就转向唱“赌博戏”,即由当地以赌博为生的赌博佬们,摆设赌场,借唱戏招来观众(赌徒),以此度过淡季。最早的黄孝花鼓戏职业戏班较为简陋,其全部行头不满一箩筐,乐器只有鼓、板、锣、拔。腔调只有讶腔、悲腔、四平、扭丝和小调几种,演唱节目保留着民间歌舞和说唱的特点。且演出剧目也不多,即使到了有情节剧出现的时候,也只是一些生活折子戏,故有“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之说。 艺术特色黄孝花鼓戏有着深深的艺术魅力。由于黄孝花鼓具有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等民间小戏的固有特色,其演唱剧目又多取材于演员和观众身边的农村生活和民间传统故事,加之语言质朴、口语化的唱腔、词句通俗易懂、演员表演真切自然,令人有百看(听)不厌之感,因而拥有广大观众。过去黄孝一带,无论是农村的放牛娃还是乡镇的手艺人,都能有板有眼地哼上几段花鼓戏的讶腔,所以,黄孝花鼓其演唱范围逐渐扩大,由农村的草台庙社扩大到城镇的茶园、会馆、戏院。清末,孝感城里的九街十八巷分布有七座庙观、三座会馆和著名的“六也茶园”。这些地方的戏搂上都留有黄孝花鼓戏艺人的足迹。在孝感100多年来流传的民间谚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群众赞美花鼓戏艺人和作品的谣谚,如“喝汤要喝黄鸡母汤,看戏要看严汉江”(严汉江为黄孝花鼓戏著名艺人,下同);“吃菜要吃白菜心,看戏要看陈苟金”;“吃鸡要吃鸡胯子,看戏要看陈哈子”;“吃米要吃湖南米,看戏要看刘双喜”;“不怕你唱得喉咙出血,唱不倒郭何峰的《董永分别》”。黄孝花鼓戏的无穷魅力,连老汉口的一些老茶园也受影响,他们开始请黄陂、孝感的花鼓戏艺人到汉口唱戏。清道光30年(1850年)黄孝花鼓戏班开始在汉口市区外围的水陆码头土荡湖(今长堤街、统一街一带及长江饭店以上)一带演出。其时,浙江余姚叶调元写的《汉口竹枝词》就描写了黄孝花鼓在汉口演出受欢迎的情景:“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唱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一些有名气的艺人还被请到武汉之外的宜昌、沙市等城市的茶园演出。 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介绍,黄陂和孝感的花鼓戏艺人甘时生、艾光裕、江福兴、李品三、张银林、朱福全、江屏秋、熊三元、冷月三、匡伯林、胡喜堂、张玉清等人,自1899年至1945年这段时间先后到过上海法租界的游艺场、汉口的清正茶园、沙市的最乐舞台、宜昌的同乐、西安的同春、重庆的一园等大中城市剧场演出。 主要曲目黄陂、孝感县的花鼓戏在进入城市后,为适应市民需要,剧目逐渐增多。光绪26年(1900年),沙口镇望江茶园设有小戏台一座,聘请有十几名艺人演出,所演剧目都是传统小戏,如《蔡鸣凤辞店》、《翠花女捡过》、《十里凉亭》、《喻老四拜年》等。民国巧年,黄破戏班开始在汉口茶园、剧场演出《朱氏割肝》、《鸡人血》等本头剧目,开始了黄孝花鼓连本台戏的演出历史。1927年,黄孝花鼓定名为楚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