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原 |
释义 | 黄原,1962年11月出生,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介绍黄原,1962年11月出生,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完成和主持的科研项目: 1.蚜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992年至1994年)。 2.直翅目昆虫mtDNA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5年至1998年)。 3.单拷贝核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999年至2002年)。 4.昆虫G6PD基因结构核序列进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年至2003年)。 5.单拷贝核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上可用性的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年至2003年)。 6.直翅目昆虫的比较及进化线粒体基因组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至2007年)。 7.多新翅类昆虫的线粒体谱系基因组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至2009年)。 科研成果: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昆虫的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线粒体基因组学、比较及进化基因组学等方向。已测定了20多种蝗虫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和100多种昆虫的6个线粒体基因和2个核基因序列,构建了中国直翅目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向美国NCBI的GenBank数据库提交了100多种昆虫的近千条DNA序列。采用人工选择的实验方法在沙滩蟋蟀中发现了翅多态性与保幼激素和保幼激素酯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了4种原生动物核基因组的大小及染色体数目。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 黄原近期的科学研究有:1.直翅目昆虫的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研究 现行的直翅目分类系统的自然性和直翅目昆虫各个分类阶元水平上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直翅目昆虫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进化问题。 2.多新翅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1)多新翅类昆虫是单系性类群吗?(2)多新翅类昆虫各目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何?(3)缺翅目(Zoraptera)是否属于多新翅类? 3.多新翅类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 多新翅类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与基因次序,线粒体DNA序列和碱基组成的进化,线粒体密码子使用和变异,tRNA和rRNA二级结构预测等。 4.昆虫翅多态性的实验进化生物学研究 昆虫翅多态性的机制与生物学意义以及翅多态性与激素和内分泌的关系等。 5.分子标记的进化特征与系统发育可用性研究 分子标记的变异幅度、进化的选择约束性、进化速率、替换饱和性、速率在不同时间、不同支系之间的变异,分析过程的随机和系统误差以及进化模型的选择等。 6.分子鉴定与DNA条形码技术 哪些分子标记、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进行个体、物种和高级分类阶元的识别? 7.昆虫分类鉴定专家系统 如何将传统的形态分类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计算机储存的数字信息形式,实现对数据库的高效自动查询和鉴定等智能化功能。 8.基因组的电泳核型分析 物种基因组的倍型水平(ploidy level)、单倍体数目和基因组最小核苷酸组成数目。 教学:近3年来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 1.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生) 2.生物信息学(研究生,本科生) 3.基因组学(研究生) 黄原 光明网记者 光明网理论评论部负责人、副总监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