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玉英
释义

黄玉英,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学会理事,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西声乐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泰中艺术家联合会高级顾问,江西省音协常务理事,江西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黄玉英1992年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后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进修班学习深造一年。原系赣南采茶剧团主要演员,赣南艺苑艺术团团长,赣南文艺学校校长。她表演风格规范大方,含蓄深沉,基本功扎实,人物性格鲜明,尤以唱功见长,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被誉为“红土地上的黄莺”。

她先后在舞台上塑造了近60个艺术形象,在上影厂拍摄的彩色戏曲片《茶童戏主》中饰女主角二姐,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优秀传统戏《钓拐》中饰三嫂。已先后录制了七盒录音带,CD若干张、一张VCD。其中个人专辑《采茶金曲》、《春茶春思》最具代表性。1992年5月在广州成功地举办了一场个人毕业独唱音乐会,广州四大报纸刊登了专访报道及演出剧照,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好评,影响很大。经常参加一些重大演出活动,如:198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赴北京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1989年代表江西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1990年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春节电视文艺晚会(联唱),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与赣州电视台合拍的音乐风光片《杜鹃红·茶林绿》中担任独唱;1992年参加了广东省电视台的“五一”和“五四”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演出(独唱),为电视片《东江源》配唱主题歌;1996年在广西电视台四集电视连续剧《贝江女》中为女主角贝英配唱等,演唱的民歌在1978年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海外侨胞播送。原中国音协常务副书记冯光钰先生在96年第二期《人民音乐》上以“艺术贵在创造”为题介绍了她的演唱。1993年被赣南师院聘为声乐副教授。从1995年始先后多次赴港、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及学术交流活动。

主要成绩有:

1986年获江西省第二届玉茗花戏剧节主演一等奖(大型采茶音乐剧《烽火奇缘》);

1990年获中国革命老区沂蒙兰山杯民歌比赛一等奖(《送郎当红军》),

1993年获江西省音乐舞蹈艺术个人声乐节目一等奖(《三百山的清泉飞瀑》),

1996年在济南获中华戏曲新歌大赛专业组一等奖(《处处胜景幽幽情》)。

1994年主编了一本“赣南采茶声乐声腔教学曲目选集”教材,

论文《情真意切饰小琴》获1996年全国优秀戏曲音乐论文三等奖;

《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获1998年全国优秀戏曲论著·论文评审三等奖;

《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风格特点》获2000年全国优秀戏曲音乐论文评审二等奖;

《关于对中专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被全国第14届艺术中专教育年会上评为三等奖;

《谈当前中等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获2001年第15届全国中等艺术教育年会三等奖(一等奖空缺);

论文《赣南采茶戏》发表在《台湾戏专学刊》上。

2004年论文《柔·韧·刚—试论客家妇女的精神特征》发表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论文《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艺术特征》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2005年论文《声乐个别课中的三个重要问题》荣获江西省第五届教育科学论文评审一等奖;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论文评审三等奖,并刊登在核心期刊《中国音乐》

2006年第一期,论文《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论民间灯彩的象征意义》、《民歌与赣南客家民俗活动》都在《农业考古》核心期刊2006年发表了。

论文《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征》荣获全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评审二等奖,

2006年主编出版了一本《江西客家民歌研究》的著作,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年《江西客家音乐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科基金规划艺术学立项,这在江西省音乐界是首次获得。2008年论文《文化的坚守与建构——谈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的当下意义》荣获江西省第六届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审一等奖。

由于她在文化艺术事业上成绩突出,1979年、198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0年被赣州市政府评为“拔尖人才”。1993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个人生平业绩已被载入《江西有突出贡献专家传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5: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