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玉栋
释义

黄玉栋(1860-1927),字琢章,号骏农,沂南县苏村镇司马店子村人。清末贡元(贡生第一名,相传为清朝最后一名贡元),放候补直隶州判。因无钱捐正,候补期亦无俸禄一度卖字为生。后被相府聘为西席,先后于承德避暑山庄张姓大学士;光绪帝师翁同龢府内执教。

先生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因家贫无力延师,只好在本族富户塾中伴读,服侍师傅,洒水扫地,余暇,尤其夜晚靠燃麻杆照明攻读。因其勤奋自强,成绩优异,深得师傅喜爱。

传先生幼时,参加童子试,富家子弟无一考中,仅先生一人高中秀才,随遭东翁妒意,欲逐其出塾。师傅洞然而爱莫能助,乃以不留玉栋伴读便另寻新馆为由,要离开此地,东翁无奈,只得留下玉栋。自此,玉栋学习更加刻苦,成绩日进,为以后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生工书法,能双手执笔,左手犹甚,书法、诗词、歌赋亦时有创作。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先生见清朝内忧外患日重,痛心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笃信教育救国,1910年毅然回乡办学,造福桑梓。先生在故里与几位开明士绅,修围墙,建校舍,创办起“司马店子大学堂”,自任校长兼教师。学堂一开新式教育之风,开展算学(数学),电学(物理),英文等学科,并首开招收女童。该校是沂水县最早的一所小学,后被定为沂水县立高等小学,周围数十里的各家子弟骏到此就读,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这一地区的新式教育奠定了基础,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批人才。

玉栋先生思想进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抗敌御侮,立志报国。他的学生不少人后来成为共产党员或进步人士。沂南县早期(1928年)的共产党员徐湘南 、李竹林、 李韵声等皆受业于黄玉栋先生,后再该校继任校长的黄希陶、 黄敕五 、教员黄瑞年、 黄民安 、高海观 、苏兴焕等都是先生的学生;原国家计委副主任王光伟、二炮政委刘立封、山东省政协主席李子超、青岛国棉六厂党委书记徐淑琪(女)等,亦在该校受到黄玉栋先生的启蒙训导。

先生执教,对学生严而不威,循循善诱。命题作文辄先生范文示生,批访亦皆耳提面命,处事为人堪称楷模。先生谢世后,该校师生继承其遗风,继续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