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玉铲
释义

新石器时代, 尺寸:长17.8、宽7.2、厚0.4厘米, 出土时间.地点: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

玉色淡黄,细腻温润。器作扁平长方形,形制规矩,磨制精细。

黄玉铲,1959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长17.8厘米,宽7.2厘米,黄玉质,呈淡黄色,顶部弧状凸起,有一圆孔,通体磨制光滑,刃部锋利。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这一时期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早期除使用一些磨制粗糙的石铲,还有骨镰、蚌镰以及加工谷物的石杵和石磨棒,中晚期出现有肩石铲、大型有段石锛、石镐头和鹿角锄等,这些石器工具全系磨制而成,硬度很高,刃口锋利,穿孔大都采用了管穿的方法,这些说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先民们已经成熟地掌握了石器的钻孔技术。石器制作技术的发达,对同时期制玉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出土玉器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石质工具。大量玉质工具的出现真的是与石器一样作用于农业生产吗?虽然玉的硬度很高,但是质地极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而且玉材极为难得,随着人们对玉的认识不断深入,玉质工具逐渐从农业工具中分离出来,成为礼仪用器。此黄玉铲没有使用过的痕迹,且通体磨光形制精美,可以认定它是一件礼器。 这件玉铲与其他的玉铲在形制上没有明显不同,值得称道的是它的沁色与钻孔技术。经有关部门的鉴定,这件玉铲材料来自山东地区,其上有大片的黄色沁浮于表面,形似漂浮的云朵,像是刻意勾勒上去,以增添它的优美与神圣,沁色的形成与玉质、埋藏时间、埋藏土质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件玉铲的沁色与玉质搭配得如此协调,华丽而不显繁缛,自然形成的美感实属难得。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一般都为有孔玉器,有些是造型本身带的孔,如琮、璧,有些是为了穿绳佩戴而打的孔,因而在制造玉器时,穿孔不能不占有相当的位置,这一时期玉器的穿孔大概有这样几种:第一种是一面钻孔,孔径越来越小,纵截面为梯形,适于较薄的装饰品;第二种是对穿孔,较厚的玉器或筒状玉器穿孔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但钻出的孔不圆、不直;第三种管穿法,这件黄玉铲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拿一根管,在扁薄的铲的特定位置上,放入水调匀的解玉砂,使管在其上磋动,逐渐琢磨成玉器。这件玉铲的孔既圆又直,外径与内径几乎相等,没有明显的管钻螺旋纹,打磨得光滑细致。

此后,在龙山文化遗址和夏、商代的墓葬中仍有少量的玉铲出土,形制上逐渐向后世的圭过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