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田村
释义

1、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翔云镇黄田村

村情概况

补充 黄田村在南安市翔云镇政府北3.4公里处,北临安溪县。村委会设在圆山。有圆山、三片、厝尾、因内、中院、大擂、寨仔林、路内、月眉、乌仑、中院垵11个自然村。聚落散布在大帽山东麓,后沟林山南麓,蓬花寨北麓的山谷坡地上,有17个村民小组,村民550户、2692人。耕地1050亩,山地3733亩。主种水稻、甘薯。林果有棕榈、茶叶、雪莲果等。有小学1所、卫生所1所、龟山水库等。境内有自然景观——龙泉岩。乡村道路交通方便,水泥路连接安南、仑苍公路。

历史沿革

黄田古为黄氏开拓,以姓命名。现为王姓所居,故又名王田。该村原属二十八都,民国年间为黄田保,解放后为黄田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黄田大队。1984年为翔云乡黄田村委会。1991年12月改称翔云镇黄田村委会。

2、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榔桥镇黄田村

乡镇简介:

黄田村,位于安徽泾县的东南部,是以朱姓为主聚居的村落。其历史悠久,大约在宋朝便有了“黄田里”之名,而朱姓则于明朝万历间,由张香都再迁此处,逐渐发展为一座知名的文化古村,据《泾县乡土记》记载:“山(黄知<音>山)之西南为朱氏村,山之正西为胡氏村,朱氏族大,散居于县之东乡,纵横十余里,户口数万。”而黄田村尤为显著,其间阡陌交错、房屋栉比、炊烟袅袅、莺啼鸟啭,更有老树古藤、新篁修竹、溪水潺潺、柳绿桃红,俨然一首由自然和人文 贴合而成的优美诗章。

黄田村村域似船形,位于黄山南(泾县最高山),凤子河北,村内现存有58处,103栋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大多建于清乾嘉年间,建筑百积26446M2。村边原有四、五道围墙将村子严密包围,凤子河环村而流,是天然的“护村河”。村中的道路和河岸都用石块砌护,就连凤子河床也都于道光10年全部用石块砌成,河上架设十余座石桥沟通两岸来往。凤子河自东南流向西北的出口处,有狮子山和象山对峙,谓之“狮象把门”。当中建一圆洞形石拱桥,称之为“狮子滚绣球”,形成黄田村的门户。村中以家庙、敝厅和堂屋为主体,原有“旗峰公家庙”等21处厅屋,现存10余处。屋宇高墙巍峨,规模宏大,或前后数座相联,或大屋左右并列,巷道平直,明沟暗渠相连,活水穿村,排水通畅。屋前一般均有用河卵石铺面的大院,卵石以褐、黄二色拼砌出蝠(福)、鹿(禄)、寿、喜和铜钱等图案。院内有两边相对的边屋。院门有3间门面房同院墙连接,与正屋构成“四合院”式的庭院,正屋和边屋的门墙上贴花砖(一种泾县特有的由多色泥土分层揉合烧制的砖块)由于其色彩、纹理的不同,加之工匠恰到好处地运用,构成了一幅幅巨幅壁画匡案。花岗石雕琢而成的门坊上有矩形大理石嵌方,门坊两边嵌砌青石墙裙,墙基用一米高的花岗岩石条砌成,给人以凝重稳定之感。屋内有门厅、天并、堂厅和厢房,梁柱粗大,柱础多用花岗岩雕成。木构件如梁柱、屏风以及正、厢房和阁楼上的门窗栏栅均饰以朱漆。墙上的嵌方、门罩、漏窗、檐柱上的斜撑和斗拱以及柱础、墙裙和门窗上都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以深浮雕、镂雕等技法雕刻出入物、花卉、鸟兽图案,栩栩如生如生,堂厅前和两厢的天井中,还设有石条搭砌或的花墩,上置盆栽花卉和假山石盆景,意趣盎然。

区域标识:

洋船屋(笃诚堂)占地4200余平方米,形似轮船,其四周围以高墙,两侧开有深渠,围墙及屋体皆仿轮船外形依地势而筑。“船头”呈尖角状,院墙的尖端微微上翘,院墙中间稍前部望去恰似船前甲板,不宜有明显的高差,因此这部分院墙的高差安排在门的两侧,尽量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院墙内方花园和塾馆,其高度不出院墙,只有两层的“梅村家塾”离出院墙,好象“驾驶宣”楼舱,船中间和尾部院墙较高大,形同客舱,内为较高的住宅和厅堂,层次亘叠,体量庞大,与大轮神似。另外这侧院墙开有大小,高低珞有不同的两组漏富,窗间有门两道,一道有级级踏步下到溪水水面,用于濯洗;一道架有石板平桥,与溪边村庄大路相连,恰似上船跳板。路边有古建筑“敦睦堂”,为该“船”码头。

洋船屋内有20栋房屋,其中居住用房有九间一棕的三棕,七间一栋的一栋,五间一栋的一栋,还有用于祭祖和办红白喜事的敞厅、办筵席的陪厅、有供子女受教育的私塾(梅村家塾)、有休息消闲的花园、有供下人居住和养马的门房、马房等等。整个环境是一个十分宜于封建大家庭的起居、饮食、祭祖、读书、休息等多种功能的要求,外观上形成了巧妙地利用溪水和山势,总体外形上类似大客轮的建筑群体。

洋船屋价值:

1、黄田村古民居群是皖南古民居的代表之一

黄田村古民居是从选址、规划、建筑的设计、元一不依据中国言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入合一”的愿望表观得淋漓尽致。在村落的选址上,“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村庄立脚于河之北、山之甫,取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之势。村中明沟暗渠通向每家每户,活水穿村而流,为整个村庄增添了灵气与活力。尤其是洋船屋为仿洋船而造,但内部民居组合有序,功能完全合理,是古民居虐筑中的典型代表。

2、黄田村古民居群集古代哲学、历史、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皖南民居建筑精晶的代表作。

黄田村古民居群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清代建筑艺术、技术之大成。民居虽为封闭式整体结构,但画龙点睛的门、窗却巧妙利用借景、对景手法将外界山水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布局以礼为准则,四合院采取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等一整套传统建筑布局意法。有很多古民居门墙高大宽敞,而墙面用泾县特有建筑材料——花砖贴饰,色彩过渡自然谐和,极具中国画的水墨意韵。村内呈阡陌交错,却户户相通,只要进了村,即便倾盆大雨,亦可以衣不沾雨鞋不湿地走遍村内人家。

3、黄田村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典型的“儒商”文化。

黄田朱氏是“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的泾县一大望族。清中期村内有书院书舍十所,藏书斋室六处。其中“培风阁”藏书楼藏书3.3万余卷,“小万卷斋”藏书楼藏书 10万余卷。另外还有“松竹轩”、“绍衣堂”、“板桥书屋”、“绿竹山房”等藏书楼。由于重文兴教,人才辈出。反映在古民居建筑风貌上,也是儒家的书卷气息。黄田村古民居群是典型的“儒商”文化的体观。 综上所述,黄田村古民居群是物化了古代哲学思想、建筑美学的结晶,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3、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黄田镇黄田村

区域简介:

黄田村位于黄田镇西北部,与广宁接壤,四连线公路边,全村总人口3051人,28个村民小组。全村委共有耕地面积1135亩,旱地面积600亩,山地面积30000亩。黄田村是黄田镇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村中农民大多外出种植沙糖桔。

发展近况:

全村现有党员97人,村干部5人,党支部、村委会交叉任职5人,培养后备干部1人。

2005年,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工部署,撤并了洛口、榄洞两村委成立了黄田村委。同时,在2005年4月的换届选举中,选出了一支战斗力强,富有凝聚力的村领导班子,在新一届的村委干部的努力工作下,黄田村委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8年更引进多个经济建设项目,大大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4、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黄田村

区域简介:

萝岗区九龙镇黄田村,位于九龙大道西侧,毗邻帽峰山东麓,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40%,全村山林绿化率达90%,山塘众多,良田数千亩,人口2052。黄田建村史近千年,村中以陈姓居多,仍然保存着完整的建于宋代的陈氏宗祠三座、各类古屋数百座,每年都有广东各地的陈姓家族前来祭拜祖先。

发展建设:

黄田山水秀丽、林木丰茂、资源丰富,拥有适宜创业和居住的优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路网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它成为九龙镇人居发展的闪光点。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8个经济合作联社,村民以传统的水稻、水果、蔬菜以及养鱼为种养产业,村内无工业化企业,无污染无公害经济作物长势良好,是九龙镇重要的蔬菜、水果、鱼禽的产出供应地。

千年古村在九龙镇的成立和中心镇的规划建设等发展蓝图中,蕴藏着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将愈发光彩,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十七大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战略指引下,黄田村的发展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期。黄田人深知时机难求,依靠村两委确立“环境秀美,建生态家园;文化发展,建和谐村居;经济繁荣,建富裕黄田”的黄田村发展目标。沿着这一蓝图,黄田人只争朝夕,开始了崭新征程。

5、青海省门源县泉口镇黄田村

黄田村位于泉口镇以东,距镇政府3公里处,地处明堡地区,行政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汉族聚居村;全村共有4个社,234户,1008人,劳动力615人;耕地面积4308亩,绿化林地面积550亩。

黄田村党支部为州级党建示范点,全村现共有党员20名,女党员2名,新一届村支委成员平均年龄45岁,入党积极分子3名,后备干部3名,党员致富能手4名。目前黄田村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有小学1所,在校学生104名,村卫生室1处;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村两委班子以“安全创文明,稳定促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成效突出,自1960年至今48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2008年,黄田村经济总收入227.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3.1万元,畜牧业收入81万元,劳务经济收入84.3万元,全年人均纯收入达2166元。黄田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集约化经营条件,为村今后的发展凝聚了充足的后劲。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一是大力发展集约化经营, 2008年黄田村被确定为农业集约化经营示范村,同时由村规模化经营大户注册资金50万元,成立了泉口土地集约化经营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50余亩;二是依托黄田村人力资源优势,突出发展劳务经济,全村现有4个形成规模的建筑队,一年能吸纳全村30%的劳动力,2008年全村外出务工人数达到400余人次,人均创收在4000至7000元之间,劳务经济成为黄田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6、 江西省寻乌县菖蒲乡黄田村

黄田村位于寻乌县菖蒲乡的东部,该村人口分散,全村以黄田命名行证村,分别是黄田、陆坑、便輋3个自然村,黄田村全部是黄姓,陆坑村有六(陆)姓,便輋有两姓,共有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78人,总户数276户,全村现在耕地面积817.1亩,山林面积10008亩,果园面积1500亩,全村有40%左右的村民外出务工,外出务工收入是全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黄田村的主要特产是柑桔、脐橙和大米制成的腊皮。黄田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非常出色,是菖蒲乡整体推进的示范村,通过新农村建设,使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图新农村)

7、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浸潭镇黄田村

黄田村位于浸潭镇北部,距离圩镇6公里、县城69公里。全村行政区域面积16154亩,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84户,总人口2367人,其中有贫困户117户共46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175亩,其中水田669亩,旱地506亩。鱼塘面积100亩。村党支部有较强的活力和战斗力,能够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大力发展经济,走脱贫致富之路,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得到提高,能按时按质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党支部共有党员38人,其中男党员32人,女党员6人,35岁以下党员7人,35至60岁16人,60岁以上党员15人。2008年无新发展党员。

8、福建省永春县一都镇黄田村

概述

黄田村地处一都镇东北部,与大田县吴山乡、谢洋乡交界,是一都镇“山区”村落之一

一、组落分布、人口数

全村分布为七个生产小组,四个自然角落。其中一组为一个角落,即溪美角落;二组为一个角落,即玉地角落;三、四、五、六组为一个角落,即黄田村部;七组为一个角落,即陈山角落。总人口1211人。

二、基层组织情况

中共党支部1个,支委5人;村委会1个,村委2人;中共党员31人。

三、村财收入情况

1、水电站一座年收入18万度、约4万元(承包者按电网收购计算上缴村集体)。

2、用材林与承包者按合同比例分成(砍伐时的金额)。

四、拥有资源情况

全村总面积约2.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00多亩,山地面积1500多亩,生态公益林8000多亩,封林马尾松1000亩,人口造林地5000多亩。

五、村民收入情况

主要依赖种植业收入,全村柑桔500多亩,茶园1000多亩,一部份外出务工。

六、今后的发展思路

1、加强班子建设,解决“有人管事”的问题。、

2、加强制度建设,解决“按章理事”的问题。

3、切实改进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4、利用封林的资源(估价约400万元)寻找发展经济新项目。

5、陈山角落的公路硬化工程也需要建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