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溯初
释义

人物简介

黄溯初(1883-1945),原名冲,字旭初,后改名群,字溯初, 郑楼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法政,结识康有为、梁启超,赞成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先后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浙江代表、南京临时参议院的议员、苏浙皖矿务署署长。1915年拥护云南蔡锷反对袁世凯复辟,对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建立民国,作出了贡献。

他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极深,认为振兴中华,必先振兴实业,发展普及教育,回国后先后创办了瓯海医院、温州师范学校,并被追认为温州大学创办人,对温州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黄岩蜜橘和无核瓯柑也是他从日本引进培育推广的。著作今辑为《黄群集》。

诗歌成就

黄溯初是温州近代实业家,他在民国时期创办了瓯海医院、温州师范学校,对温州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有口皆碑。他还是个诗人。著名书法家、上海博物馆馆长顾廷龙在20世纪50年代亲手抄写的《敬乡楼诗》中可以看到这位温州先贤气壮山河的诗篇。这本诗集收集了他1932年至1942年之间所作的诗共454首,涉及抗日题材的就有几十首,诗行中蕴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黄溯初中年后才开始写诗,但他的诗并非吟风咏月之作。1933年,当日军占领冀东,平津危急的时候,他在《书感》一诗中写道:“非关羁旅有离愁,为值艰危抱杞忧。石坠悬崖何处止?雀争残粒几时休?”诗中表露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在《五十三岁生日》里,仍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供世犹余筋力健,不辞呼马与呼牛。”意思是说自己只要能“供世”,就要为国家和人民去当牛做马。

1936年,冀东有22个县沦陷在日本人手里,他在《冀东》诗中呼喊:“失地东隅撼未申,又看冀北满胡尘。固知却敌关民力,谁信扶危仗党人。公道难期盟国助,吾言枉惹大官嗔。甘为此策心何苦,忍辱还须说善邻。”诗中为刚刚失去了东北,狼烟又起长城内外的局势而悲愤。

“七七”事变之后,黄溯初虽然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关心抗日战争的前途,“又报鲸波扬渤海,遂传蜂螫遍燕都,艰难岂绝兴邦望,委弃宁逃失职诛。”他深深地责怪自己“时难不归空许国”“世乱他乡何独留?”痛苦之情在睡眠中也是酸酸楚楚的,真是“梦里山川寇已深”。他在《飞渡》中这么说:“身为忧患俱,酣睡久已无。昨夜梦魂忽飞渡,归去来兮无畏途。仿佛见黄河,滚滚扬其波,风腥伤国破,鬼厉喜人过。朔方何处有坚垒,健儿之死矢靡他。梦中欲奋空拳斗,忽觉身犹在罗网。”他是这样爱国心切,又不能报效祖国,百感交集,痛苦之至。

溯初先生希望祖国强大,面对日本人的铁蹄蹂躏祖国河山,他缅想着汉唐时期的雄风,热切呼唤有岳飞、戚继光那样的民族英雄出现,“岳家阵营岂容侵,河洛曾传屡破金,后患今兹尤过昔,苦无名将似汤阴。”“荡平倭寇靖尘氛,定远当年不世勋,寇已重来更深入,使人空忆戚将军。”

1939年,黄溯初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当他中途路过香港时,杜月笙也刚好在港,经友人介绍与杜结识,杜月笙要资助溯初先生赴美国,但被他谢绝了。他说自己是“自爱神州好”。那时候,他在温州的敬乡楼也遭战火烧毁,“归来歇浦已无家,暂借枝栖不用嗟。”后来他展转走避桂林,来到重庆,居住在同乡棋王谢侠逊的家里。当他听到日本进入温州时,心急如焚,在《闻日军去温州》中写道:“初报乡关入战尘,旋闻胡骑去瓯滨。谁能固守飞云渡,今独追征向日民。”“老妻消息何处问,真愧牛衣作伴人。”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写了五首《所感》,诗中痛斥日军是“大行不义”,叹息“可怜焦土成俄顷”。

1945年,在“外忧国际,内忧战局,频年失眠之症伤及心主”的情况下,黄溯初去世了。他是多么想见到抗战胜利的一天,可是没能等到,给家乡人民留下了这么厚厚的三卷情真意切的《敬乡楼诗》,留下了利国利民的巨大实业。敬乡者,乡人永远敬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7: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