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爽底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黄爽底村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南部,临近沁河与阳城县交界,辖黄砂底岭堂两个自然村,三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亩,粮田面积400亩,l30户。在册人口408口人,有劳动力230个。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138万元,人均纯收入3300余元,是一个特别贫困的革命老区村。 得名由来由于村庄四面被山包围,洪水长久刷山体,致使山梁形成沟,而得名黄破底村,后改名为黄爽底。隶属南岭乡人民政府。 生态环境其山林茂密,树木种类繁多,贵重树种丰富而年代久远,被国家列为重点公益林区,乡列入生态旅游型发展村。且四季分明,春花、秋果、夏热、冬寒、深秋红叶,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村内有黄龙洞,白云山、龙王庙、歇马店、三福教堂等诸多潜在旅游资源,是一个集休闲、旅游、调整心态、减压的好去处。 历史贡献1941年冬,中共晋豫区委随太岳支队南下,在沁河两岸山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次年3月在黄峡底村成立了中共晋城南县县委,时任书记阎一洪,机关驻村老院,老后院西院等院。开会常在黄龙庙和佛堂等地。全村老百姓捐粮、捐物、站岗、放哨,充分拥护共产党。更有付长金、王成元、王廷毕、王成富、王成福共一批早期共产党员。白天劳动,夜晚工作,受到了老百姓和县委领导赞誉。 农业生产作物品种有:小麦、谷子、玉米、豆类、棉花、油菜、芝麻、蔬菜等。 耕作主式:以牛耕地占20%,机耕(手扶拖拉机)占80%,2008年度粮食产量约20万斤。 种植业:金村以粮食作物为主导产业,黄梨700余株,2007年、2008年度发展优质核桃树200余亩,8000余株,且树苗正在生长阶段,尚未有收益。 养殖业:全村有养殖户20户,养牛l5余头猪,存栏l50余头。年终净收入可达5万余。 名胜古迹村境内有:黄龙洞、白云山、歇马球店、龙王庙、三教福堂等旅游资源,有皇姑传说:白云山菩萨救民于水火等传说。歇马店内有清代壁画、有清碑、楹联等文化遗产。具《凤台县续志》载,黄龙洞在城南八十里黄爽底村,乡民祷雨辄入,深约十有余里。行二里许,忽绝壁无路,壁脚有小口如斗,蛇行入焉,入则顶高数文,上画八卦,旁列石棋秤,高以数丈,石钟叩之如铜声,小池不流,而远听有涛声,石桥横池畔,由桥而入,地益幽广,曲艺水小流环列回抱,再行有石蛾飞击,攀入前往,蛾在洞能飞或扑之携以出洞,则块然一石,作蛾型,大可二才许。 歇马店:位于村东,黄龙洞对面,修建时间不祥,传说是皇姑路经此地歇息而建造,前三间为卷棚顶,后三间屋内有壁画20余福,画面清晰,人物形态各异。石柱顶梁,并雕刻有楹联,四海雷神施泽显灵于天地风调雨顺,龙宫圣母降甘润落于山庄五谷丰登。 白云山,位于村北,山势陡峭,小径曲折,山腰险处有黑虎、灵官殿,山顶建有奶奶殿,梳妆台,殿后有一裂缝,宽2尺许,深数丈,人称“试胆缝’’站在此处,四周无依托,皆绝壁,怯者望之生畏,勇者举步跨越。 龙王庙、三福教堂都各有其独特之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