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石市中心血站 |
释义 | 黄石市中心血站始建于1960年,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走在国内同类城市的前列,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实力雄厚的鄂东南地区输血服务中心。 黄石市中心血站-简介血站简况黄石市中心血站肩负着黄石市人民输血医疗服务的重大职责,是一所集采、供血服务和血液研究的公益型专业机构,在输血管理,公民无偿献血,输血科研等方面均居全省前列,在全国也具有一定影响。黄石市中心血站拥有先进的血液制备和检测设备。 荣誉截止2010年,黄石市中心血站有两项科研成果达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一项获得96年市人民政府科研进步壹等奖。7篇学术论文在国际输血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表。仅1998年以来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综述、译文300余篇。黄石市中心血站坚持开展全面质控工作,连续多年被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省临床检验中心授予血液质控优秀单位,多年来保持市文明单位和省卫生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被市委授予基层先进党组织称号。 服务项目全血及血液成分供应、亲属指定献血、自身储血、成份献血、特殊血型鉴定及配血、干细胞移植配型鉴定、新生儿溶血病基因检测、治疗性单采、外周血造干细胞(PBSC)的采集和深低温保存、输血咨询。 供应的成分品种: 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浓缩粒细胞、浓缩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冷冻血浆、普遍冰冻血浆、去冷沉淀血浆、Ⅷ因子、Rh阴性血液等。 黄石市中心血站拥有一支享誉全省输血领域的输血医学专家队伍,随时为临床输血治疗及科研工作提供优质、特殊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输血常识亲属间输血安全吗?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当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缺乏抗供血者的反应,输血后把供血者的血液误认为是自身的血液,不予排斥。而供知者血液进入受血者体内则把受血者的血液淋巴结细胞辨认出非自身的淋巴细胞予以排斥,从而导致致命性的GVHD。因此,病人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亲属献血后由可由血液中心调剂使用。 输血为什么有风险?由于输血后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会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用原先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它可分类为免疫性反应、非免疫性反应和输血传染病。近年来对输血传染病已加强控制,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早期传染病存在病毒感染"窗口期"而难以检出,有极少数受血者会因输血而面临得传染病的危险,所以医务人员、受血者和家属要有风险意识,可不输血的尽量不输血。输血前,经治医生应详尽告诉病人输血的风险,并请病人家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 怎样配合医生进行输血? 输血前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输哪种成分血或血制品和输血的量; 患者应该如实告诉医生自己的病史,如以前是否输过血,有什么反应,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Rh阴性还是阳性;有生育史的妇女,如孩子在出生一周内是否发生严重黄疸、贫血(可能因胎母免疫,母亲体内产生针对孩子红细胞的血型抗体,可使婴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这时母亲在输血前要做ABO血型以外抗体的检查,以确保母亲的安全。提倡输成分血或血制品,树立缺什么补什么科学合理和安全有效的输血观念。切勿想要补身体而要求输血。禁止输“安慰血”、“人情血”。 ·输血尽量不输新鲜血1、新鲜血各种成分抗原性强,易引起输血反应。 2、有大量存活淋巴细胞,增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险。 3、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摄氏度可生存3天,因而3天内的血液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超越3天的血反而安全。 4、如输血目的是补充血小板、粒细胞,12小时以内的血才算新鲜,但所含血小板、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量效果。因而,输新鲜血弊大利小,不主张输用。 ·输成分血有什么好处? 输成分血有以下几点好处: 1. 对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如:贫血输红细胞,粒细胞缺乏输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烧伤患者输血浆等。 2.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3.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长期的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可以保存1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在22C震荡箱内保存3~5天随时可用。 4. 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血液来自健康人的无私贡献,是宝贵的资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派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如某市每年献血35万单位,而制成成分血即有70~100万单位。 5. 减少输血传染病。由于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细胞、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制品中,大多数输血患者并不需要这些成分。 现代输血治疗已普遍进入使用成分输血的阶段,全血已基本不用。成分输血的比例是输血治疗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国际上输成分血的比例已经达90%以上,输全血不到10%。我国也已普遍采用成分输血,上海的成分输血率已达97%以上。 什么叫做“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就是把自己的血液贮存或收集起来,留在手术或需要时再输入体内。由于人体的血液是在不断新陈代谢的,抽取少量的血后,体内会很快生长出来,况且平时就有一部分血液贮备在组织器官内,所以不会影响健康。 自身输血最为安全,可发防止输血相关的传染病和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避免发生输异体血的差错事故;稀有血型或特殊患者(IgM缺乏等)更宜自身输血;适量多次的自身采血可刺激血液再生,使术后患者造血加快;又可缓解血源紧张;节省费用等。 ·O型血者是危险的万能供血者 O型血者的血清中含有天然抗A和抗B抗体,当O型血输入A型、B型或AB型血的人体内时,O型血中的抗A和抗B抗体就会和以上三种血型的人的红细胞结合(因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膜上含有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使红细胞遭到破坏而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地血源紧缺及输血科学水平低下,以致在同型血源缺乏时不得不采取O型血作为抢救的“万能血”,这是基于输注少量O型血时,因天然抗A、抗B抗体被受血者大量的血液所稀释,破坏红细胞的可能性降低的缘故。事实表明,当上述三种血型者输注较多O型血(特别是抗A、抗B效价大于32)时,受血者则容易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现已发现O型 血液里的有些抗A、抗B抗体是免疫性抗体,如果将这种O型血输入不同血型的受血者体内,更容易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并可使红细胞形成球形细胞,使红细胞脆性增加,缩短红细胞寿命,严重者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因此,O型血者是危险的万能供血者。 · 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一、 总则 1. 为确保医疗用血的质量,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检验,献血者每次献血前须进行体格检查 和血液检验,献出的血液必须按规定项目检验。2. 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两周。3. 献血者在献血前要填写"献血登记表"、"健康情况征询表"(见附表)。4. 非固定点献血者只进行体格检查和填写"健康情况征询表"(见附表)。5. 献血者血液化验初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同一人 进行。 二、 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 1. 年龄:18-55周岁。 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 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正常。 6. 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 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三、 献血者血液检验标准 1. 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 Rho(D)血型,在有条件的地区以及Rh阴性率高的地区作测定。 2. 血比重筛选:硫酸酮法 男≥1.052 女≥1.050,或者比色法。 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酮体粉法:阴性,或者赖式法:小于等于25单位。 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标法:阴性(快速诊断法仅限于非固定采血点的初检使 用)。 5.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酶标法:阴性。 6. 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酶标法:阴性。 7. 梅毒试验RPR法或TRUST法:阴性。 8. 复检上述1、2、3、4、5、6、7项。 9. 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间隔一个月化验正常可参加献血(以临床报告为准)。 10.疟疾高发地区检测疟原虫。 四、 免疫接种后献血的规定 1. 接受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 狂犬病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方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 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 2. 接受动物血清者于最后一次注射四周后方可献血。 3. 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不需推迟献血。 五、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能献血。 1. 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2. 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 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 某些传染病例: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 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 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者。 7. 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献血 1. 性病、麻疯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 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 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 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 各种结核病患者,如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 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症、慢性胰腺炎。 8. 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 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病症、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 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 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钓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 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 性牛皮癣等。 15.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它疾病患者。本标准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1993年2月17日颁布的"关于发布《血站基本标准》的通知书"(卫医发[1993]第2号)的附件2《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同时废止。 什么是血液病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系统疾病多半是难治性疾病, 发病隐袭,病状隐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健康体检时而被发现。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十种状况,需高度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1. 身体日渐虚弱,长叹“今不如昔”,精神倦怠,肢体酸沉,少气无力,嗜卧懒动; 2. 弱不禁风,经常感冒,或感冒经久不愈;常有低热,甚或高热; 3. 头晕、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甚则晕厥; 4. 面色苍白,萎黄,虚浮,唇舌淡无血色,结膜色淡;或见眼窝黯黑(俗称黑眼圈),或面色赤红紫黯而无光泽; 5. 毛发枯槁不泽,脱发;指甲平塌凹陷,易折易裂;皮肤干燥皱缩,弹性较差; 口腔糜烂,牙龈肿胀,舌面光剥无苔; 6. 肌肤常见出血斑点或青紫斑块,轻微刺伤、划伤即出血不止,碰撞挤压,皮下即见大片青紫瘀斑; 7. 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及舌面紫黯血泡;女子月经过多如崩如注,或不分周期淋漓不断; 8. 胸骨、胫骨压痛,四肢关节疼痛或骨痛; 9. 腹胀,肝、脾、淋巴结肿大; 10. 血液及骨髓检查异常。 骨髓捐献常识什么是骨髓? 人体大部分骨头的中央部分有空腔也叫骨腔,骨腔内所含的物质叫骨髓。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功能,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都是由它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成的。 人体骨髓量与体重等因素相关,成年人骨髓量一般为3千克左右。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来源于红骨髓,可以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液循环中。 造血干细胞生长和破坏是保持平衡的,不会因为献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而破坏造血功能。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当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因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造血或功能异常时,将他人的正常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正常造血和相关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健康标准? 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经下列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0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健康者适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年龄? 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18-55岁健康者可采集造血干细胞。 为什么45-55岁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记?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最佳年龄为18-55岁,捐献者登记入库后到寻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时间。为减少资源流失,登记年龄以不超过45岁为宜。 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如何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如果您适龄、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设于全国各地的捐献者服务中心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5毫升血液。组织配型实验室将会对您的血液进行HLA分型等检验,并把您的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疗的患者寻找配对,这样您就成了一名光荣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浙江省开展中华骨髓库的分工? 浙江省中华骨髓库由浙江省红十字会负责宣传、登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血者资料库具体实施)。浙江省血液中心HLA分型实验室为指定的配型实验室。 采集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有二种主要方法 (1)、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作全麻或局麻,从捐献者髂骨中抽取骨髓。 (2)、外周血中采集干细胞: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进行血液成分单采术,从捐献者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 提倡哪种方法采集造血干细胞?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提倡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用科学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捐献者体内。 采集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有危险吗? 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将会消失,所用的器材都经严格消毒并一次性使用,确保捐献者安全 。 自己已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设于全国各地的捐献者服务中心,将会通知您被接纳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并经常与您保持联系。 捐献登记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有补贴吗?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爱的奉献和救人善举。不提倡补贴。 志愿者报名登记后何时捐献造血干细胞? 志愿者报名登记后,首先要安排你抽取5毫升血做HLA分型检验,数据储存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备查。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移植中心将患者的HLA分型数据传送到资料库,如果检索结果得知你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捐献者服务中心将通知您做捐献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 作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应注意哪些问题? 当您或您联系人的电话、地址发生变化时,希望及时通知登记部门,以便患者在需要时能很快找到您,使他们的疾病及时得到治疗,并保证您实现救人的愿望。 我是否可以随时改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造血干细胞登记及捐献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登记后要经常对您的自愿性进行再确认,此期间,您可以随时提出终止捐献。因检测您的HLA已花费了资料库有限的资金,为了节约经费,如果提出终止捐献,请作慎重考虑。但移植前、尤其签署捐献同意书后就不能撤销捐献决定,因为在这个时候,患者为准备移植必须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这时患者已经丧失造血能力,此期间若您终止捐献,再临时寻找配型相合者已来不及,患者将面临失去生命。 HLA它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是什么? HLA即人体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细胞表面。它是人体生物学“身份证”,由父母遗传;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非己”,从而保持个体完整性。因而HLA能决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移植者进行HLA配型。 什么是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指同胞兄弟姐妹、父母、表(堂)兄弟姐妹;非血缘关系是指与患者无任何血缘关系者。 捐献者中与患者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在中国人群中,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1/ 400—10,000,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性,高相合率人群减少,今后移植主要依靠在非血缘关系供者中寻找相合者。 兄弟姐妹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为100%,非同卵(异基因)双生或亲生兄弟姐妹 是1/4。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个人资料是否保密?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保证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个人资料绝对保密,仅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 对这项生命工程有帮助吗? 你一旦登记参加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就是一种高尚的奉献行为,你的HLA分型等资料将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你已为每天等候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千上万的患者及家属做出贡献,为他们找到合适的捐献者带来新的希望。 捐献者与受捐患者可否见面? 鉴于很多医学、心理和社会的原因,捐献者和患者一般不接触,如果需要交流,也必须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同意和安排下进行。 不同人种找到HLA相合的造血干细胞吗? 由于人种遗传的差异,中国人的HLA型别与白种、黑种等人群差别较大,中国人的患者寻找HLA相合的捐献者的最大希望是在中国人群中,在其他人种中更为困难。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服务全世界 当然可以,HLA配合率与种族、民族和地区有关,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全球的华人服务,因此其它地区的华人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求助“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可最大可能地获得HLA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