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蔷薇过庆元贞·燕燕别无甚孝顺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燕燕别无甚孝顺 年代:元代 作者:高克礼 体裁:散曲 宫调:越调 曲牌:黄蔷薇、庆元贞 作品原文【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 燕燕别无甚孝顺①,哥哥行在意殷勤②。玉纳子藤箱儿问肯③,便待要锦帐罗帏就亲。吓得我惊急列蓦出卧房门④,他措支剌扯住我皂腰裙⑤,我软兀剌好话倒温存⑥:“一来怕夫人情性哏⑦,二来怕误妾百年身。” 作品注释①燕燕:关汉卿杂剧《诈妮子调风月》中婢女的名字,这首带过曲是借该剧中的燕燕事而作。 ②哥哥行:即哥哥那边,指《诈妮子调风月》中的官家公子。 ③玉纳子藤箱儿问肯:《诈妮子调风月》中的公子用玉纳子和藤箱儿作为求婚的礼物。问肯:古代男子向女家求婚时的一种礼节。 ④惊急列:惊慌、急忙。蓦:突然。 ⑤措支剌:张皇失措,皂:黑色。 ⑥软兀剌:软软地。 ⑦性情哏:性情狠。哏:元曲中常用作狠。 作品鉴赏燕燕是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杂剧的女主角。她本是小姐莺莺的婢女,遭小千户引诱而失身。千户后又追求莺莺小姐,燕燕愤其用情不专。以后二女皆为千户占有。元刘一棒亦有《莺燕争春诈妮子调风月》戏文,可知这一题材在元代颇为流传。本篇是“借树开花”,重塑了燕燕的形象:一方面,她在小千户的骗诱乃至强暴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守身如玉;另一方面,作为受凌辱的下层婢女,她又缺乏自卫反抗的条件,只能幽幽吐诉心声以冀求感化主人。作品的这种处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更具有典型意义和社会意义。 小令以燕燕的声口陈述,起首两句凭空擘起,却迅速进入故事的氛围。就本曲而言,这两句显示了燕燕纯朴的内心:作为一名侍候主人的婢女,她一向以为只有下人主动讨好才有可能得到主子的欢心,而如今自己毫无表示,小千户却“在意殷勤”。对此她缺乏思想准备,然而只是奇怪而已,并无多少戒心,“哥哥行”的称呼,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出乎她的意料,小千户取出“玉纳子”与“藤箱儿”送给她,并表示这就是娶她的定礼;更使她震动的是“问肯”与“就亲”并作了一步,换句话说,小千户立时三刻就要在这房里同她做爱。“便待要”三字,将他猴急的色狼相充分表现出来。“在意殷勤”的真实居心暴露得如此遽然,这就不能不引起读者对燕燕这位毫无防备的孤身少女命运的关心。 〔庆元贞〕述出了燕燕的一系列反应。她先是吓慌了,“諕”的反应便是扭身往户外逃跑。殊不料小千户动作更快,拦住去路不算,还“措支剌扯住我皂腰裙”,这是公然动手动脚,欲行非礼了。这就造成了更为惊险的场面。在燕燕面前似乎只有两条路:一是挣扎反抗,但这往往会激起施暴方更强的欲望,一位地位卑贱的弱女子毕竟逃不脱主人的魔掌;二是违心服从,任人摆布,忍受凌辱的痛苦。小令作者不愧是斫轮高手,他让燕燕采用了软拖的方式,“好话儿倒温存”,而这又不是出于机变,乃是在情在理的真实心声。“一来怕夫人情性狠,二来怕误妾百年身”,这显然是心存已久的顾虑。少女的守贞心志,人格尊严与生活理想,都在这两句自白中显现出来了。 全曲酷肖人物的声气和心理,又加入“惊急列”、“措支剌”、“软兀剌”等一系列俗语,极富生活气息。短短一篇中形象地展开了曲折的情节,富于动作性与戏剧性,这一切明显地表现出民间说唱文学的影响。值得指出的是,小令的前两句本为关汉卿剧作的原文,而作者毫不费力地将其引入另一轨道,这在“借树开花”的技巧上也是令人击节的。 这首《黄蔷薇过庆元贞》曲子,借关汉卿杂剧《诈妮子调风月》中的女主角燕燕事而写。写婢女燕燕奉命伺候小千户,官家子弟小千户企图污辱婢女燕燕,而燕燕在惊惧之中巧妙地拒绝。第一曲写小千户的淫邪强横,第二曲写燕燕的反应。燕燕软硬兼施,曲意保全自己。作者歌颂了机智敢于反抗的燕燕,揭露鞭挞了小千户的邪恶无耻。曲中描写生动,语言通俗,富有表现力。 作者简介高克礼 元代散曲家。生卒年不详。字敬臣,号秋泉,河间(今属河北省)人,一作济南(今属山东省)人。曾任县尹,公元1348年(至正八年)任庆元(今属浙江省)理官。治政以清净为务,不为苛刻,以简淡自处。与乔吉、杨维桢交游,年辈当亦相若。事见《录鬼簿》、《赤城别集》卷二《重见推官厅记》、《元诗选·癸集》。工小曲乐府,名噪一时。贾仲明吊词称:“碧桃红杏说高蟾,黄阁风流夸士廉,铨衡权谁宗行俭。文章习子瞻,任县宰才胜江淹。生子学双渐,娶妻如蔡琰。秋泉公,归去陶潜。”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今存小令四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