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埔鼠尾
释义

黄埔鼠尾,又名红根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缩短,具多数纤细的须根。生于海拔100-800米的山坡、阳处草丛及路边。其带根全草可以入药,《中国植物志》记载:“广西用全草入药,主治菌痢,腹泻,腹痛,感冒。”

中文名称:黄埔鼠尾(《中国植物学杂志》第三卷)

别称:红地胆(广西桂林),红根子(江西吉安),小丹参(江西莲塘)

二名法:Salvia prionitis Hanc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花目

亚目:马鞭草亚目

科:唇形科

属:鼠尾草属

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196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黄埔鼠尾(《中国植物学杂志》第三卷)

别称: 红地胆(广西桂林),红根子(江西吉安),小丹参(江西莲塘) 二名法: Salvia prionitis Hance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 管花目

亚目: 马鞭草亚目

科: 唇形科

属: 鼠尾草属

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1964

简介

黄埔鼠尾,又名红根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缩短,具多数纤细的须根。生于海拔100-800米的山坡、阳处草丛及路边。其带根全草可以入药,《中国植物志》记载:“广西用全草入药,主治菌痢,腹泻,腹痛,感冒。”

形态特征

茎直立,高20-43厘米,四棱形,具四槽,密被白色长硬毛,单一或少分枝。叶大多数基出,也有茎生的,单叶或三出羽状复叶,单叶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7.5厘米,宽1.3-4.5厘米,先端钝或圆形或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粗圆齿,草质,上面被长硬毛,下面沿脉被长硬毛余部无毛,复叶的顶生小叶最大,卵圆状椭圆形,长可达9厘米,宽达5厘米,侧生小叶最小,卵圆形;叶柄长1.5-6厘米,腹凹背凸,密被白色长硬毛。轮伞花序6-14花,疏离,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极小,披针形,比花梗短或与其等长,全缘,被长柔毛;花梗长1-2毫米,下弯,密被短柔毛,花序轴密被具腺疏柔毛。花萼钟形,带紫色,长约4毫米,外面被具腺疏柔毛,内面喉部有长硬毛环,二唇形,上唇三角形,长不及1毫米,宽约2毫米,下唇比上唇长,长约1毫米,宽3毫米,深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青紫色,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在冠筒中部有斜向完全的小疏柔毛毛环,冠筒筒状,长约5.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长约4.5毫米,宽约2.1毫米,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长约2毫米,宽达6毫米,先端微缺,边缘波状,侧裂片卵圆形,宽1-1.5毫米。能育雄蕊2,外伸,花丝长约3毫米,药隔长约5毫米,上臂较长,长3.5毫米,略弯曲,下臂短而扁,顶端联合。退化雄蕊线形,短小。花柱外伸,长约13毫米,先端2裂,前裂片较长。花盘前方略膨大。小坚果椭圆形,长1.3毫米,直径0.7毫米,淡棕色。花期6-8月。

地理分布

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西,广东。

药用价值

中药名:红根草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埔鼠尾草Salvia prionitis Hance带根全草。

性味功效:微苦;性凉。疏风清热;利湿;止血安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