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棉堤
释义

黄棉堤

(又称老虎头堤)位于黄石市黄石港区黄石港原后河两岸,东起长江边的朝阳阁,西抵老虎头山,最初兴建于1796年,有200余年的历史。在最初兴建后,分别于1931年、1936年、1947年进行了三次加固。大堤全长2024米,其中160米为浆砌石挡水墙结构,其余堤段为土堤结构。堤基宽约60米,堤顶高26.13米,土堤面宽5米,边坡1?3,堤线上有5座交通闸道。全堤占地总面积约20公顷。

建设初期

黄棉堤建设初期为两道堤防,分别位于原花马湖通江港道(旧称后河)南北两岸,是为了防御长江洪水而设立的,属于长江干堤的一部分。1954年,由于上游的鄂州昌大堤溃口,致使黄石港区部分民房受淹。1956年6月,黄石市委、市政府针对鄂州昌大堤的防洪状况,决定对黄棉堤进行整修加固,使之成为长江堤防的第二道防线,以防上游堤防溃决后长江洪水进入黄石市区。经过1958年、1964至1965年、1968至1969年的建设,形成了现存的黄棉堤。

黄棉堤所在区域是黄石市公路客运中心、轻纺工业区、物资流通中心。根据城区道路走向,可以将该堤分为西、中、东三段。其中西段由老虎头山至湖滨路,长100米;中段由市七中至黄石大道闸口,全长1600米;东段由黄石大道至黄石港堤,长300米。1796年,黄棉堤的雏形成立,防洪堤在经历百年风雨后,得到三次不同程度的加固,最终于1969年形成了现存的样子。

建成的初衷

黄棉堤建成的初衷,原是抵御长江洪水侵入市区的防城堤。1958年以前,黄石市的防洪主要依赖黄石及鄂州的长江堤防,当时的堤防普遍堤身单薄矮小、堤基渗漏严重、崩岸时有发生,整体防洪能力较低。尤其是1954年鄂州昌大堤溃口,致使黄石市区部分受淹,给黄石人民敲响了全力防汛的警钟。1956年5月,黄石市将原花马湖出水港道(即后河)入江处堵筑,使昌大堤与黄石港堤在朝阳阁的交界处成为一条顺直堤线,不再绕道老虎头,将原昌大堤老虎头至后河处长2千余米的一段老虎头堤拦在新堤线以内。1956年6月,市委、市政府针对鄂州昌大堤的防洪状况,决定对黄棉堤进行整修加固,使之成为长江堤防的第二道防线。

另外的一个原因

黄棉堤的建成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花湖地区地势低洼,还有大片鱼池,每逢下雨,花湖地区就严重渍水。考虑到花湖堤的防洪能力不足,故筑起了黄棉堤这个第二道防线。当时,黄石的城市建设规划以不超越黄棉堤为准,建城区的发展控制在黄棉堤以南。

无用武之地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长江堤防进行了大规模的除险加固建设,能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目前,黄石市区长江干堤已经达到一级堤防标准,上游的鄂州昌大堤也达到了二级堤防标准,也能够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侵袭。同时,根据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在遇特大洪水时,长江防洪除有河道堤防外,还有容纳超额洪水的蓄滞洪区,各河段都有较周密的防汛调度预案,以保障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1998年大汛期间,尽管长江堤防的抗洪能力较差,可都未溃口,黄棉堤在那场特大洪水中无用武之地。

拆除黄棉堤

黄棉堤初具规模至今已四十多年,一直没有挡过长江洪水,实际防洪能力也从没得到过检验。如今,黄棉堤上有两处净跨30米的交通闸道口,与之相交的是市区的黄石大道和湖滨大道两条主干道,且地面高程较低,一旦封堵,黄石市的交通将陷入瘫痪状态。由于经费问题,黄棉堤一直缺乏管理,钢闸门及其启闭设备常年维护不到位,因此,将黄棉堤作为防御长江洪水的屏障,显然是不合实际,运用此防洪调度方案既有风险性,也对地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美化市容,减少占地,我市有关部门从2002年开始进行拆除黄棉堤的论证,经过几年的实地考察求证,拆除工作终于在最近启动。

黄棉堤已由原来的“防城堤”变为“城中堤”,其周围已形成城区,为缓解该堤拆除后造成的交通阻力,计划在拆除原址新建一条城市次干道,命名为后河堤路。该路建成后,可与纺织五路和纺织二路对接,完善公园路、延安路、昌明路和迎宾大道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路网建设将更加完善。

黄棉堤拆掉后,将参照原南湖堤的做法,新增加两块城市公共绿地。并利用现有用地适当进行商住小区的开发,为黄石港区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