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犹太哲学 |
释义 | 犹太哲学产生于希腊化时期前后专门论证犹太教教义的宗教神学化的哲学体系。最最的犹太哲学家是亚历山大的斐洛;他用柏拉图主义、新斯多亚主义解释犹太教经典,认为上帝是纯存在,是超验的,故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认为上帝和世界是通过神秘的逻各斯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 简介介绍犹太哲学 产生于希腊化时期前后专门论证犹太教教义的宗教神学化的哲学体系。最最的犹太哲学家是亚历山大的斐洛;他用柏拉图主义、新斯多亚主义解释犹太教经典,认为上帝是纯存在,是超验的,故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认为上帝和世界是通过神秘的逻各斯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犹太哲学在中纪纪得到了发展,活动中心转到了西班牙,主要关注宗教信仰和理性知识的和谐一致问题。中世纪最主要的犹太哲学家是迈蒙尼德,他对犹太教教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解释,反对当时不断滋长的犹太神秘主义。继承了斐洛的否定神学,认为上帝和世界根本不同,故我们对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和特点的描述对上帝都是不适用的,但上帝存在着,并用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推动者、宇宙第一因和绝对必然的存在等进行论证。认为通过人的能动理智的活动,人能与上帝建立直接关系,对上帝的知识才是最高知识,真理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圣经。迈蒙尼德死后犹太神秘主义有很大发展,突出的是诺斯替教的神秘主义。出现了支持迈蒙尼德和支持犹太神秘主义的两派对立和争论,这种对立一直继续到17世纪,并扩展到欧亚两洲的犹太社会中。随着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犹太传统的怀疑和否定,如尤利尔(Uriel da Casta,1585—1647)提出了自然神论,斯宾诺莎提出犹太教应随着神殿的毁坏而结束。同时也出现了犹太教的改革运动,如门德尔松主张犹太教要顺应社会发展,实行思想自由,容忍各种意见,重视理性和科学,修改犹太教的礼仪,对圣经和不成文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但18—19世纪神秘主义产生了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如布伯等,这种哲学对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和宗教存在主义有直接影响。 心路历程著名犹太哲学史家古德曼(Julius Guttmann)说:“犹太哲学可以描述为用一般哲学的 概念和规范对犹太信仰和习俗所做的描述。”[1](P4)他这里所谓“一般哲学”指的就 是希腊哲学和由之发展而来的西方哲学。这个颇为流行的定义表明,犹太哲学的构成需 要两个因素,一是西方哲学,二是传统的犹太教。它还包含这样的意思,在原初的以色 列人那里是只有宗教而没有哲学的,只是随着希腊文化及其哲学的传播,犹太人开始用 希腊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对自己的传统做出解释时,犹太人才拥有了自己的哲学。 众所周知,以色列人为人类贡献的《圣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一神教。但 是,按照古德曼等犹太哲学家的解释,尽管《圣经》作为宗教的经典也包含了一些宇宙 论和人生论的哲学思想,但它不是哲学著作,其中没有系统的哲学。犹太哲学的产生是 与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相遇分不开的。 公元前323年,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巴勒斯坦,把希腊文化带到了这个一神教的 诞生地,使原本两个独立的民族、独立的文化系统正式相遇了。这是一个战败了的民族 和一个强势民族的相遇,一个弱势文明和一个强势文明的相遇。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样 的相遇具有“不得不”的性质。这样的相遇不似朋友间平等的会面,其间有冲突、对抗 ,包括犹太人“以身殉教”这样的血的代价,当然也有温和平静的对话,天长日久的熏 陶和逐渐的相互融合。两种传统相遇300年以后,在地处北非的亚历山大里亚孕育出第 一个犹太哲学家——斐洛。他在血统上是地道的犹太人,笃信犹太教,而且以诠释犹太 教的《圣经》为毕生的事业,他同时也是在希腊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精通希腊语 言、哲学、历史和诗歌的希腊化了的犹太人。希伯来的信仰和宗教精神与古希腊的哲学 理念和理性主义精神交织在这位希腊化的犹太人心中,经过艰苦的综合与调和而形成了 一种既不同于犹太教,也不同于希腊哲学,同时又包含犹太教信仰和希腊理性内容的新 的思想体系,这就是犹太哲学。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斐洛哲学在很长的时间内不为犹 太人所知,因而没有直接影响后来的犹太哲学,但是,他作为犹太哲学的始祖的地位却 是公认的。公元70年,罗马帝国的军队焚毁了耶路撒冷的犹太教圣殿,犹太人从此失去了自己的 国家,流散在世界各地,巴比伦、西班牙和德国、波兰先后成为犹太人最为集中的地区 。公元7世纪后,伊斯兰教和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兴起。在穆斯林学者的努 力下,重要的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著作都被译成了阿拉伯语, 帝国境内的犹太人再次与希腊哲学相遇,并逐渐塑造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使中世 纪成为犹太哲学的第一个繁荣、辉煌的时代。这个时期著名的犹太哲学家有萨阿底·高 恩、犹大·哈列维、伊本·道德、摩西·迈蒙尼德、列维·本格森、克来斯卡。尽管这 些犹太哲学家身处阿拉伯帝国(后来欧洲南部成为基督教的辖区),但他们面对的依然是 希腊哲学,他们都是用希腊哲学的概念和理性的方法来审视犹太教传统的。因此,这个 时期的犹太哲学依然是犹太传统和希腊哲学相遇、对话和融合的结果。 在中世纪,犹太人被迫居住在和基督徒分离的“隔都”里面,宗教上受迫害,政治上 无权利,人格上受歧视。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各国的犹太人逐渐被赋予了公民权,取 得了与宗主国人民平等的地位,史称犹太人的“解放”。“解放”使犹太人冲破了“隔 都”的围墙,更加直接地面临西方文化的挑战。犹太启蒙运动的领袖门德尔松认为,犹 太人应该同时兼顾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坚持犹太教的传统,另一方面又要融入到西方文 化和社会中去。对于多数犹太人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思想文化上的交锋和对话的过程 。之后,犹太人内部又产生出一批后启蒙时代的卓越哲学家,如科恩、罗森茨维格、布 伯、海舍尔等等。科恩本是新康德主义的一代宗师,属于理性主义的哲学家,但是,他 在退休后却回到了自己民族的宗教,发展出犹太教哲学的体系,影响了罗森茨维格、布 伯等哲学家。这就是犹太教发生发展的大致历程。这个历程表明,犹太哲学是古代犹太教传统和与 希腊哲学以及后来的西方哲学相遇、碰撞、对话和融合的产物。用一位犹太哲学家的术 语来说,这是“亚伯拉罕主义”和“雅典主义”相会合的结果。 特征作为东西方文化相遇的产物,犹太哲学有亦东亦西的特点。这里的亦东亦西性就是犹 太教中固有的信仰和神秘主义的因素和西方哲学中理性和逻辑的成分的整合与统一。 西方哲学的主流是理性主义的。理性主义哲学的前提是承认对象的可理解性,其核心 是对人的理性能力的确信,即认为人的理性有能力认识研究的对象——这种对象也许是 自然界,也许是人类社会秩序或人的本性,也许是科学知识和语言,诸如此类,并能够 把自己的认识和思想逻辑地表达出来。尽管西方哲学的发展曲折多变——古希腊的繁荣 时期,中世纪的“奴婢”阶段,近现代的鼎盛春秋,后现代时期传统的衰微,然而其主 导的方面是理性主义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表现形式不同,有唯 心主义哲学,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和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有唯物主义哲学,如古希腊 原子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有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如洛克、巴克莱、 休谟的古典经验主义以及维也纳学派的现代逻辑实证主义,也有唯理论的认识论,如笛 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以及康德的批判哲学。还有以非理性主义甚至反理性主义著 称的学派,例如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反理性主义哲学表面上 看与理性主义无缘,但其本质仍然是理性主义的。这是因为,这些体系所研究或重视的 对象是非理性的成分,如意志、情感、性欲等,而其方法仍然是理性主义的,即运用理 性对非理性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理性或逻辑地诉诸文字表达。后现代哲学以反传统 著称,传统的理性主义当然也在其反对之列。但是,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理性主 义的,因为它是对古代和现代传统所做的理性的批判,其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仍然是理 性主义的。 产生历史犹太哲学在中纪纪得到了发展,活动中心转到了西班牙,主要关注宗教信仰和理性知识的和谐一致问题。中世纪最主要的犹太哲学家是迈蒙尼德,他对犹太教教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解释,反对当时不断滋长的犹太神秘主义。继承了斐洛的否定神学,认为上帝和世界根本不同,故我们对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和特点的描述对上帝都是不适用的,但上帝存在着,并用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推动者、宇宙第一因和绝对必然的存在等进行论证。认为通过人的能动理智的活动,人能与上帝建立直接关系,对上帝的知识才是最高知识,真理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圣经。迈蒙尼德死后犹太神秘主义有很大发展,突出的是诺斯替教的神秘主义。出现了支持迈蒙尼德和支持犹太神秘主义的两派对立和争论,这种对立一直继续到17世纪,并扩展到欧亚两洲的犹太社会中。随着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犹太传统的怀疑和否定,如尤利尔(UrieldaCasta,1585—1647)提出了自然神论,斯宾诺莎提出犹太教应随着神殿的毁坏而结束。同时也出现了犹太教的改革运动,如门德尔松主张犹太教要顺应社会发展,实行思想自由,容忍各种意见,重视理性和科学,修改犹太教的礼仪,对圣经和不成文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但18—19世纪神秘主义产生了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如布伯等,这种哲学对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和宗教存在主义有直接影响。 词语解释他用柏拉图主义、新斯多亚主义解释犹太教经典,认为上帝是纯存在,是超验的,故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认为上帝和世界是通过神秘的逻各斯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犹太哲学在中纪纪得到了发展,活动中心转到了西班牙,主要关注宗教信仰和理性知识的和谐一致问题。 代表人物迈蒙尼德中世纪最主要的犹太哲学家是迈蒙尼德,他对犹太教教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解释,反对当时不断滋长的犹太神秘主义。继承了斐洛的否定神学,认为上帝和世界根本不同,故我们对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和特点的描述对上帝都是不适用的,但上帝存在着,并用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推动者、宇宙第一因和绝对必然的存在等进行论证。认为通过人的能动理智的活动,人能与上帝建立直接关系,对上帝的知识才是最高知识,真理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圣经。迈蒙尼德死后犹太神秘主义有很大发展,突出的是诺斯替教的神秘主义。 犹太神秘主义出现了支持迈蒙尼德和支持犹太神秘主义的两派对立和争论,这种对立一直继续到17世纪,并扩展到欧亚两洲的犹太社会中。随着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犹太传统的怀疑和否定,如尤利尔(Uriel da Casta,1585—1647)提出了自然神论,斯宾诺莎提出犹太教应随着神殿的毁坏而结束。同时也出现了犹太教的改革运动,如门德尔松主张犹太教要顺应社会发展,实行思想自由,容忍各种意见,重视理性和科学,修改犹太教的礼仪,对圣经和不成文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但18—19世纪神秘主义产生了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如布伯等,这种哲学对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和宗教存在主义有直接影响。 相关词条准据法 代理权 侵权责任 人格权 占有制度 隐私权 著作权保护 优先购买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