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槐决明 |
释义 | 黄槐决明(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豆科内的物种之一,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地,目前世界各均有栽培。高5-7米;分枝多,小枝有肋条;树皮颇光滑,灰褐色;嫩枝、叶轴、叶柄被微柔毛。 中文学名:黄槐决明 拉丁学名: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亚纲:蔷薇亚纲Rosidae 目:豆目Fabales 亚目:豆亚目 科:豆科Leguminosae sp 种:黄槐决明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分枝多,小枝有肋条;树皮颇光滑,灰褐色;嫩枝、叶轴、叶柄被微柔毛。叶长10-15厘米;叶轴及叶柄呈扁四方形,在叶轴上面最下2或3对小叶之间和叶柄上部有棍棒状腺体2-3枚;小叶7-9对,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下面粉白色,被疏散、紧贴的长柔毛,边全缘;小叶柄长1-1.5毫米,被柔毛;托叶线形,弯曲,长约1厘米,早落。总状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内;苞片卵状长圆形,外被微柔毛,长5-8毫米;萼片卵圆形,大小不等,内生的长6-8毫米,外生的长3-4毫米,有3-5脉;花瓣鲜黄至深黄色,卵形至倒卵形,长1.5-2厘米;雄蕊10枚,全部能育,最下2枚有较长自认花丝,花药长椭圆形,2侧裂;子房线形,被毛。荚果扁平,带状,开裂,长7-10厘米,宽8-12毫米,顶端具细长的喙,果颈长约5毫米,果柄明显;种子10-12颗,有光泽。花果期几全年。 分布开远、蒙自、河口、西双版纳等地有栽培;海拔750—1 500米村边、路旁或公园中常见。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均有栽培。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波利尼西亚有分布。各热带地区已广泛栽培。 药用价值【药 名】:黄槐决明 【拼 音】:HUANGHUIJUEMING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黄槐决明的叶与种子。 【功 效】:泻下导滞。 【主 治】:治肠燥便秘。 【性味归经】:甘、苦,寒。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10克,叶可泡茶。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拉丁名】:黄槐决明 Cassia suffruticosa. Koeuen Roth 【考 证】: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繁殖培育黄槐决明形优美,开花时满树黄花,为优良的行道树,孤植树树种。 扦插盆栽在冬末初春,黄槐叶芽未萌动之前,把黄槐的枝干切成约20cm长的节段进行扦插,扦插后要关心遮荫,保持土壤湿润。约2个月后,扦插黄槐的枝条已生根成活,此刻可连续上盆,上盆后把它放于阴凉地方1-2周,再逐渐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以后扦插上盆的黄槐各项治理与截干盆栽法相同。源于扦插盆栽的黄槐生长比截干盆栽的慢,因而开花期也比截干盆栽的推迟一个月,即在十一月初才开花。在黄槐的盆栽过程中,我们经过一年多的认真细心观察,发觉移栽后的黄槐残留地下部分的根能重新萌发生长成新株,参考黄槐这一特点,于春季我们对黄槐进行扦插试验,回答均能成活,实验证实用黄槐的根作为插条,其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均比枝条扦插高和快。栽黄槐,10月开头开花,花期约2个多月,越冬落叶后进行换土,修剪,翌年5-6月又开头开花,花期约1个多月。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