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环境卫生学 |
释义 | 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environmental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和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的定义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活环境) 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微波辐射可对神经,生殖等多个系统产生影响) 另发现30种人类致畸物,1000多种神经毒物。(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病毒 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水传播疾病) 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改造自然环境也对原生环境施加了一定的影响 自十六世纪以来,已灭绝的物种) 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 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 3。创建和引进环境卫生学研究新技术新方法 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中国环境卫生学的发展简史(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环境卫生事业落后) 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一)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 (三)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1。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 2。加强改良厕所和粪便垃圾处理的技术工作 3。环境卫生工作与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 4。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法规体系, (四)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pettenkofer(佩滕科费尔)设立卫生学教室,是环境卫生学之父。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对于人类而言,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它由多种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组成,前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而后者则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而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环境因素则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气,液,固)在地球表面环境中通常是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的,例如水中可含有空气和固态悬浮物,大气中含有水分和固态颗粒物,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分。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其物质组成也可以相互转移。例如水中的酚,氰可挥发到大气中,土壤中的氰化物既可通过渗漏进入地下水,也可通过挥发释放到大气中。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污染物向远方扩散。由此可见,人体暴露接触污染物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环境介质还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虽然长期以来环境曾遭受过无数次自然突变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及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但环境介质的整体结构和基本组成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表明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相当的缓冲能力。但当外来的干扰作用超出了环境介质本身固有的缓冲能力时,就会使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甚至功能发生难以恢复的改变。 研究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atmospheric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岩石圈(lith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后者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其组成和质量的优劣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各种环境因素中既有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因素,也有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 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即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转移,使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机体通过呼吸,摄食,饮水等途径从环境中摄取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后,经过体内复杂的同化过程合成细胞和组织的各种成分,同时释放出热量保证生命过程的需要。同时,机体通过异化过程进行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分解产物经多种途径排泄到外环境如空气,水,土壤中,可作为其它生物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利用而进入食物链系统,完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就是机体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也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三类。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microclimate),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环境噪声不仅可妨碍正常的工作,学习及睡眠,而且对听觉等许多功能产生明显影响。非电离辐射按波长分为紫外线,可视线,红外线及由微波,广播通讯等设备产生的射频电磁辐射。紫外线具有杀菌,抗佝偻病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但过量接触紫外线则对机体健康有害。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致热作用,但强烈的红外辐射可致灼伤。 微波辐射可对神经,生殖等多个系统产生影响环境中的电离辐射除某些地区的放射性本底较高外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排放的放射性废弃物造成的。此外,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较高的放射性物质通常是室内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成分的含量适宜时是人类生存和维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将大量的化学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当今世界上已知有1300多万种合成的或已鉴定的化学物质,常用的有6。5万~8。5万种之多,每年约有1000种新化学物质投放市场。每年约有3亿吨有机化学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其种类达10万种之多。目前约有7000种化学物质经过动物致癌试验,其中1700多种为阳性反应。国际癌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of research on cancer,IARC)对已有资料报告的878种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87种确定为人类致癌物,297种为对人类可能致癌物,493种为人类可疑致癌物。 另发现30种人类致畸物,1000多种神经毒物。近年来,陆续发现许多环境化学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二恶英,毒杀酚,五氯酚钠及某些重金属等)对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可造成严重的影响,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ors/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环境卫生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有的是燃料的燃烧产物,有的存在于废水,废气,废渣中,可通过多种途径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根据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和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前者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后者是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物(HC)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和醛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再如,环境中的无机汞化合物污染水体后在底泥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甲基汞化合物。环境化学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体内影响人体健康。但由于污染物的理化特性,生物学效应,接触途径,暴露频率和强度及人体的自身状况等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危害。许多环境污染物既可引起急性毒性,也可造成慢性危害,甚至成为公害病的祸根。有些污染物不仅可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死亡,而且还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等远期效应,危害当代及后代的健康。人们已发现,即使在同一暴露条件下,不同个体对污染物的反应会有较大差别,这主要受个体自身状况如年龄,性别,营养,遗传特征,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生物性变应原(如植物花粉,真菌孢子,尘螨和动物皮屑等)。在正常情况下,空气,水,土壤中均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对维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当环境中的生物种群发生异常变化或环境中有生物性污染时,可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即使在发达国家,水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仍时有报道,例如1993年4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曾爆发了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介水传染病,有40。3万人患病,4000余人住院治疗,有112人死亡。而在发展中国家生物性污染广泛存在,并可引起相关疾病的爆发流行。 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水传播疾病2001年7月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发生大规模饮用自来水中毒事件,需住院治疗者1800多人,20多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表明,当前发展中国家有10亿多人受到介水传染病的威胁,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水传播疾病。截止2003年8月7日,流行于全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有8422多人患病(其中中国内地有5327人患病),919人死亡,病死率近11%。因此,对生物性污染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仍然是环境卫生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和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前者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都是对人体健康的有益因素。但原生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例如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由于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故又称为地方病(endemic disease)。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物质生活条件。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四川都江堰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环境为人类造福的最好例证。 改造自然环境也对原生环境施加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燃料消耗急剧增加,地下矿藏被大量开采和冶炼,化学工业高度发达,促进了工农业的大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由于自然资源遭受不合理的开采及工农业大发展而生产和使用大量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品,造成大量生产性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及生活性废弃物不断进入环境,严重污染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使正常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100多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如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痛痛病)等。近年来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还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帕博尔(Bhopal)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有数万人中毒,数千人死亡,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现位于乌克兰)核电站爆炸事件,不仅对当代的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对后代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10多年来因这次事故已造成约6000人死亡。从上世纪初至今,全世界发生公害事件60多起,公害病患者达40万~50万人,死亡10多万人。在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越来越严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的情况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其中主要的有: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如二氧化碳等所致,气候变暖除造成冰川积雪融化,海平面升高(每年约2。6mm)等生态环境破坏外,在医学方面气温增高可使啮齿动物,病媒昆虫的活动范围扩大,繁殖力增强,导致相关疾病如疟疾,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②臭氧层破坏,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hlorofluorocarbons,CFCs)造成的,其对健康的危害在于大气中的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减弱,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③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成酸物质如硫氧化物等遇水而形成的,酸雨除对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外,也可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④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存在的生态综合体。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空前提高,对生物施加的影响也逐渐加剧,特别是不合理的滥采滥伐,掠夺性开采,过度捕捞狩猎等使物种灭绝(speciesextinction)的速度不断加快,加速了大量遗传基因丢失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 自十六世纪以来,已灭绝的物种哺乳动物83种,鸟类113种,鱼类23种,爬行动物21种,非脊椎动物98种。有资料显示,当前物种灭绝正以每年一种的速度发展。随着人类活动迅速扩展给中国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例如在清朝初期(165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1%,但到300年后的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降至10%以下。若任其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综上所述,尽管人类100多年以来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引发了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因饮水污染,空气污染及未加处理的人类废弃物引起的死亡人数达770万人,占全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5%。 研究内容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这是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石,是环境卫生学的前沿领域。通过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研究可望解决环境卫生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一领域所取得的任何进展和突破,都会对揭示环境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奥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也是当今人们提出并实施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原因所在。采用先进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细胞水平(如细胞行为和功能,细胞信息传递和调控等),蛋白质水平(如应激蛋白的形成,蛋白质的功能,代谢酶的多态性等)及基因水平(如基因的应答,损伤,修复与调控,基因的多态性等)上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某些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的致病机制及人群易感性或耐受性的差异,极大地丰富环境卫生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环境卫生学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各种环境介质中存在着诸多环境因素,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模式十分复杂。有些环境因素由于对机体作用的强度和频率不同而呈现出其生物学效应的双重性,在浓度适宜时对健康有益,浓度过高则对健康有害。各种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多种多样,同一污染物对不同个体可产生不同的效应,而不同污染物对同一个体有时也可产生相同或类似的效应。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其复杂,且涉及面广,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远未阐明,在研究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既要考虑单一环境因素的作用,也要考虑多因素的联合作用;既要重视污染物的急性作用,又要重视其慢性影响;既要揭示污染物的早期效应,又要揭示其远期效应。同时,在确证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时,还应及时发现反映机体接触污染物的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反映污染物对机体影响的效应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和反映机体对污染物反应差异的易感性生物标志(biomarker ofsusceptibility)。这些生物标志对于早期发现和预防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保护敏感人群具有重要价值,并可通过对一系列生物标志有效组合构筑污染物健康影响的预警体系,可显著提高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危害的水平和效益。因此,努力探索和及时确认极其复杂的环境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作用模式,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等,对于阐明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创建和引进环境卫生学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环境卫生学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在解决日常环境卫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及适应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的深入,环境卫生学领域内仍有不少方面有待创建和引进新的研究方法。例如,研究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基因,蛋白质及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建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预警体系,对机体内外环境中的环境污染物和致病菌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等,都需要应用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或借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在环境卫生学领域内应用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为阐明环境因素与健康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宏观指导,但是由于其敏感性较低,很难在诸多复杂的因素中识别出微量有害因素的潜在健康效应。在此等情况下,若能借助以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大大提高人们对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认识的水平,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危害。 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环境卫生监督属于公共卫生行政执法的范畴,它是由依法委托授权单位的执法人员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办法,标准等,对辖区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及服务行业等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卫生有关法规,条例,办法,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违反环境卫生法规,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或行政处罚。尽管环境卫生监督属于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但也要求监督执法人员懂得环境卫生相关知识,而环境卫生学则必须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如环境卫生法规,环境卫生标准的制订,实施都需要环境卫生学提出具体的卫生要求和环境卫生基准作为监督工作中技术规范的依据,使环境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执法有据,判断准确,避免因有关知识的缺乏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中国环境卫生学的发展简史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著名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曾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与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后人进一步提出“顺四时而知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节阴阳而调刚柔”。很久以前,人们就已认识到水源清洁与否,水质好坏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已开凿水井而饮用井水,两千多年前已有定期淘井和清洁井水的措施。《管子》里明确记载“当春三月,……抒井易水,所以去滋毒也”。《后汉书·礼仪志》载有“夏至日浚井改水,……可以去温病”。《吕氏春秋》中对水质成分与健康的关系更有深刻的阐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祖国医学上的瘿病主要是指甲状腺肿,现代医学已证明,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所谓尰,即脚肿的疾患,躄是腿瘸,在长期饮用含有某种过量化学物质或不正常的水后,引发身体畸形及骨骼,关节病变,这种病情与当今的大骨节病十分相似。中国人民也早就知道喝开水的好处,宋代庄绰特别强调“纵细民在道路,亦必饮煎水”。明代李时珍对水源的选择与水质的关系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近处江湖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杂入者,成碱,用须煎滚,停一时,候碱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中国古代人民对城市规划布局,住宅与健康的关系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在河南安阳的商代遗址除发现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城廓外,在奴隶主和平民住宅附近已有地下排水管,说明当时已注意到排除积水,污水。周代都城采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已有按功能分区的概念。《左传》载有“土薄水浅,其恶易觏,……土厚水深,居之不疫。”西晋《博物志》指出“居无近绝溪,群冢,狐蛊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公元2世纪嵇康认为“居必爽垲,所以远气毒之患”。可见,当时修建住宅已考虑到住宅基地的选择。上述事例表明,中国古代人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已有较深刻的认识,并积累有一定的经验。但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社会制度的阻碍,环境卫生方面的许多知识和经验根本无法得到发展和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环境卫生事业落后城乡卫生状况极差。中国自1879年建设首座自来水厂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年间全国仅72个大城市建有自来水厂,日供水量240万吨,管网总长6589km,只供给外国租界和大的工商业区约962万人饮用,而广大劳苦大众饮用水状况异常恶劣。当时的城乡建设毫无规划,工厂与居民住宅犬牙交错,完全不符合卫生要求。广大劳动人民的居住条件极差,住房低矮,潮湿,拥挤不堪,通风采光不良,甚至人畜共居。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如此恶劣,污染严重,以致烈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猖獗,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当时,少数医学院校虽开设有公共卫生课程,但环境卫生只占其中小部分内容。尽管也有人在个别地区开展过环境卫生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但由于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没有固定经费,工作难以为继,加之当时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环境卫生工作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部分医学院校设立公共卫生专业 环境卫生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全国环境卫生工作蓬勃发展,促使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不断充实,深化和完善。在中国环境卫生学发展过程中,值得提出的是于1979年,1984年,1990年,1995年,2001年先后五次召开全国环境卫生学学术会议。这些会议标志着中国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卫生事业在各个发展阶段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和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围绕生物性因素的研究扩展转移到对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的研究,从最初单纯对环境因素监测,调查扩展到与人群健康相结合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单纯的宏观流行病学调查转向对人群的宏观调查与实验室微观研究相结合的调查研究,以及应用现代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展污染物的远期危害研究和多种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研究。在环境暴露上从测量环境浓度转向测量个体实际暴露。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应用,人们得以从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特别是生物标志的建立和应用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为评价人群罹患环境相关疾病如环境肿瘤的危险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在探讨污染物的毒作用机制中,从过去的整体,器官和系统水平逐步深入到当前的细胞,蛋白质水平乃至基因水平。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和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启动,有力推动了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及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对疾病发生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不仅是环境卫生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更是学术思想上的飞跃,必将为环境卫生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发展会议上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战略。清洁生产是指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应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不应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强调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包括清洁的环境)。这些新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的明智之举。 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以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因而,在环境卫生学教材中必须坚持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面阐述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扩充新的理论知识和内容。环境卫生工作是环境卫生学理论知识体系指导下的环境卫生实践工作,其目的是防止环境污染,预防疾病,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其内容随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而有所变化,因此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时效性,即某一时期的环境卫生工作内容可能仅侧重环境卫生领域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例如在建国初期,中国环境卫生工作是防止生物性因素污染危害为重点,除害灭病,保护人民健康,改变城乡卫生面貌;20世纪70年代以前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为给水卫生,地面水卫生防护和大气卫生;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饮用水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室内空气污染,公共场所卫生和日用化学品的卫生管理。随着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相应的卫生监督机构的成立和正常运转,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还会发生一些变化。可以看出,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工作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又有所区别。环境卫生工作能丰富环境卫生学的内容,是环境卫生学理论的具体体现;而环境卫生学源于环境卫生工作实践,但又高于实践,对环境卫生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卫生防病体制的改革,以便能够适应中国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也给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新的任务和希望。 (一)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环境中存在的大量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均可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有些环境因素按其存在的性质,浓度,作用频率,对机体可能呈现“有利”和“有害”的双重性,而大量的环境污染物则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的危害。由于环境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数量巨大,污染面广,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最大。因此,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但不同污染物由于其存在形式,人体接触的途径,暴露量,个体敏感性的不同及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等,对机体的作用模式和效应可能有所不同,这就更增加了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研究的复杂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饰和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家用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居室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也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在中国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生物性污染危害仍是突出的环境卫生问题。在对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中,除积极寻找因果关系,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外,还应尽力找出特异,敏感,简便易行的生物标志,以便及时发现污染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保护人群健康。(二)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 由于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环境卫生工作中提倡创新性思维,及时创建和引进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环境卫生工作质量和研究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引进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研究技术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于深刻揭示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内在本质至关重要,例如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同时,快速,准确地分析数以千计基因组信息。引进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技术有利于快速检测有害物质,可增强处理环境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提高对新化学污染物的识别能力;应用新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可快速检测环境介质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利用分子杂交技术可确认环境化学污染物的遗传毒性并可用于污染物暴露的危险度评价。总之,及时引进和应用相关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将会给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研究带来崭新的局面。 (三)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农村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这给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997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也为今后的环境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最近2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环境卫生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大量乡镇企业的兴起,城市污染企业的转移,滥施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以及在村镇建设中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等,给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是中国环境卫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饮用水状况也有很大差别。根据卫生部2001年的统计,中国农村自来水厂(站)694138个,饮用自来水的人口占农村人口的55。1%,且多未完全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而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主要是分散式给水。广大农民的饮水面临着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的“三重”污染威胁。就全国范围而言,农村饮水的突出问题仍是生物性污染危害。因此,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和饮水消毒工作,防止肠道介水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是当前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其次,中国目前还有2597万人口饮水困难,约6000多万人口饮用高氟水,一些地区的农村居民饮用高砷水,应采取积极措施提供优质水源,改水降氟,降砷,减少氟,砷等地球化学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2。加强改良厕所和粪便垃圾处理的技术工作在不少农村地区厕所设施简陋,达不到粪便无害化的要求。有的根本没有粪便收集处理装置,造成苍蝇大量孳生,是农村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各种化肥的大量使用,农民不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粪便垃圾不能及时被清理,也是当前农村地区生物性污染较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普及卫生知识,对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进行现场指导,积极推广新型的卫生厕所,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是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3。环境卫生工作与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随着农村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各级环境卫生工作者应主动参与到村镇建设规划和建设之中,对村镇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实行功能分区,特别应充分考虑有毒有害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生活饮用水水源选择问题,农村生活垃圾堆放处理问题及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问题等,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和具体措施。 4。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法规体系,加大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力度 除认真贯彻执行现有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法规外,国家应尽早制订和完善适合农村情况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各地农村应组建专职卫生监督管理队伍。当地政府部门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坚决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禁止城市企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当地的乡镇企业也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开展源头预防,尽量避免末端治理。 (四)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二十一世纪赋予预防医学的使命和当前全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给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从事环境卫生工作和研究的各级人员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开展新的工作内容。例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生产性用房(办公场所)内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空调器,移动通信设备,微波加热炉,饮水净化器等及装饰装修和密闭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健康危害应引起环境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家用电器的普及和住宅居室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危害,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都需要环境卫生工作者认真对待,为保护人群健康努力工作。此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和不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保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身心健康,给他们提供安全,舒适,清洁的旅游环境,将成为环境卫生工作的一项新任务。总之,各级环境卫生工作者必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学习,开拓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创环境卫生工作新局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